安全帽常识
一、头部的伤害因素
  1、头部的伤害因素  ⑴物体打击  ⑵高处坠落  ⑶机械损伤  ⑷污染
 
      2、头部防护装备分类  ⑴安全帽  ⑵防护头罩  ⑶工作帽
二、安全帽
  1、安全帽的防护作用
  当前述的伤害因素发生时,安全帽的各个部件通过变形和合理的破坏,将冲击力分解、吸收。
  2、 安全帽的种类  GB2811《安全帽》规定用5Kg的重锤自高度1m自由或加导向落下冲击佩戴在头模上的安全帽,传递到头模上的力不应超过4900N。
  ⑴按材料分类:塑料、玻璃钢、橡胶、植物编织、铝合金和纸胶。
  ⑵按帽檐分类:50-70、30-50、0-30mm
  ⑶按作业场所分类:一般作业类和特殊作业类。低温、火源、带电等。
  3、安全帽的结构
  帽壳包括帽舌、帽檐、顶筋、透气孔、插座等。
  帽衬是帽壳内部部件的总称。包括帽箍、顶带、护带、吸汗带、衬垫、下颏带及拴绳等。
  4、 安全帽的技术性能
     4. 1 基本技术性能要求
 4.1.1 冲击吸收性能
  以GB 2812第3章和第4章中规定的方法,经低温、高温、淋水预处理后做冲击试验。传递到头模上的力不超过4900N(500kgf)。
 4.1.2 耐穿刺性能
  以GB 2812第3章和第5章中的规定进行试验。 电接触显示装置不显示, 即钢锥不接触头模表面。
 4.2 特殊技术性能要求
 4.2.1 电绝缘性能
  以GB 2812第6章中的规定进行试验,泄漏电流不超过1.2mA。
 4.2.2 阻燃性能
  以GB 2812第7章中的规定进行试验,续燃时间不超过5s。
 4.2.3 侧向刚性
  以GB 2812第8章中的规定进行试验,{zd0}变形不超过40mm,残余变形不超过15mm。
 4.2.4 抗静电性能
  以GB 2812第9章中的规定进行试验,实际测得的表面电阻率不大于1×109Ω。
GB2811-2006, GB2812-2007 安全帽检测方法
2007年11月2日,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国家特种劳动防护用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在北京的香山脚下召开了{zx1} 制定的安全帽国家标准(GB2811-2006)及安全帽检测方法标准(GB2812-2007)的宣贯会。此次宣贯会的目的是为了将新、老标准的不同之 处,向广大的企业和质检工作的同仁以及安全帽经销商做一全面讲解。使企业能够更好的理解、执行标准,生产企业生产出符合标准的产品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政策法规司、协调司司长任树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化处,政策法规处处长邬燕云,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张 志航到场讲话,中心常务副主任杨文芬(标准主要制定人)主持会议。新标准的制定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推动了我国在个体防护领域的发展,并且为与国 际同类标准接轨,做了很好的铺垫,此次会议为今后国家特种劳动防护用品质检中心的发展,乃至劳保所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郑重声明:资讯 【安全帽常识】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