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宝事件稀释宝马品牌
报纸已刊发——中华工商时报《民》周刊
宝马汽车重要的经销商伙伴燕宝集团正在飞速扩张。正是依托这条合法的渠道,国外风投合法地涌入中国,合法地拿走利润,合法地铺设更大的营销网络……你当然看不见他们,他们代表资本藏在幕后,其高层管理团队中甚至没有人听得懂中国话。几天前,有内部员工投诉燕宝集团违反了《劳动法》;几天后,他们已经成功规避掉了所有风险。
我们其实并不惊奇,因为他们的行动一贯如此迅速,更何况繁荣的中国更加开放!但是,燕宝事件让我们对“宝马”品牌产生了怀疑,他们一直都是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曾经认为,宝马汽车的设计是那么炫丽,品质是那么过硬,经历过燕宝事件,我们如今却很想知道:宝马进入市场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难道都经得起考验吗?
燕宝盛气凌人
如果缺乏必要的机制,在强大的资本面前,任何人和事物都会显得羸弱不堪。燕宝的员工或许明显地感觉到了这一点,尤其是在去年10月,花旗银行将燕宝51%的股份卖给了美国McLarty家族,燕宝员工们一下子更换了东家。
据了解,McLarty家族上任后,很快便对燕宝内部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比较起来,很多变革的举措实质上是削弱原有燕宝管理层的一系列职权,有的直接涉及员工切身利益。这种变化让中方一些职员很不适应,矛盾最初由此而生。
很明显,燕宝管理层希望将一种新的管理方式复制到中国市场。国内媒体从有关公开资料上推断,燕宝现任主席MarkMcLarty对中国汽车流通行业有一种“原罪”思想,他可能对中方员工相当不信任。有媒体报道,公开资料显示,燕宝现任主席MarkMcLarty是xx美国政客和商人ThomasMackMcLarty的儿子,在关于Mark的一篇评论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颇耐人寻味:“因为在中国的汽车经销商往往经常会受到来自雇员盗窃及贿赂的困扰,麦克拉蒂聘请了YenaHuang——来自宝洁公司和惠而普公司的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力资源高管YenaHuang于去年11月份开始审计该公司1200名雇员的行为。”
据大连燕宝的一位员工反映,大连燕宝一度发生的停工事件缘起于燕宝内部频繁的审计。以前燕宝每年进行一次正常的审计,但自从McLarty控股之后,集团的审计变得频繁起来。“现在大连燕宝基本上一个月就会被审计一次。反复的审计不仅干扰了燕宝正常的工作程序,也令很多燕宝员工无所适从。大连燕宝的管理层曾以停工相要挟,以表达对这种审计方式的不满。”在得知大连燕宝的不满情绪后,集团高层一行40余人赶到了大连燕宝,以不配合审计为由,将大连燕宝的部分管理层解雇。据说,当时集团高层指派了20余名身强体壮的保镖,以制止罢工为理由跟在大连燕宝的管理人员身后,令其进行工作交接,当天即有几名中高层管理人员离职。
关于离职的原因,也有人说,“这些美国人对中国市场并不熟悉,他们制定的许多目标都是不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比如美方要求我们将售后的毛利率在很短的时间内提升4个点,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中方管理层迫于业绩压力不得不辞职。”
风投创造价值的野心众所周知。不管这一业绩能不能实现,燕宝显然遇到了水土不服的问题。
据了解,在燕宝现任主席Mark上任以后,燕宝引入了集团CFO、售后和服务副总裁、人力资源副总裁、审计和策略副总裁、销售和市场副总裁,集团高层仅保留了CEO、财务总监、内审总监和各地区分公司总经理。在燕宝集团高层大“换血”同时,Mark逐渐接管了燕宝核心部门,他将各分公司售后、财务、销售甚至人事部门都独立出来,由美国派来的副总裁统一进行管理,统一制定目标,各地区域总经理只有执行的权力。
种种看似细小的矛盾{zh1}都能导致事态恶化,燕宝事件也许是燕宝高层始料不及的。
“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1963年,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发现了“蝴蝶效应”。殊不知,早在远古的时代,华夏的祖先们对此已有着更为形象的描述——风,起于青萍之末。
无独有偶,就在大连燕宝事件前夕,燕宝高层和部分媒体人士都收到了一封署名“燕宝销售全体员工”的匿名邮件。这份邮件声称,如果公司再不发放拖欠奖金,将集体采取维权行动。据了解,燕宝销售顾问的基本工资为1500元-2000元,奖金才是每个月收入的重要部分,奖金包括卖车、保险、金融三部分的奖励。
人们注意到:燕宝一方面强化了审计,以解决对员工的信任问题,一方面却拖欠员工的奖金。就连燕宝一位中方管理人员也承认,“我们确实在员工奖金的发放时间上有一些滞后,这也许是与员工的期望值出现了一定误差。”业内人士认为,由于过于快速的扩张,燕宝现在的资金链可能已经相当紧张。
北京燕宝和大连燕宝事件被看作是一次动荡。“这次动荡是燕宝成立以来的首次”,“包括香港老板将燕宝卖给花旗银行之后,都没有出现如此大的动荡。”
但燕宝方面矢口否认大连燕宝事件发生,其新闻发言人杨世晖在事后举行的媒体沟通会上说,“希望媒体能真正起到客观公正的监督和导向作用”。在这次沟通会上,现场一位曾亲赴大连燕宝采访的记者愤然离席。
一位记者说,“发生这样的事件,燕宝方面公然还口出狂言,全面翻案,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宝马为何听之任之
在对待燕宝事件上,宝马方面可谓一直态度鲜明。宝马最初就表示,“公司{dy}时间派出多位副总裁前往北京燕宝调查,希望燕宝集团能够妥善处理此事,如确有违法行为,宝马会按照合约规定,对燕宝实施处罚。”但事实上,据燕宝方面表示,“宝马从未就前述事宜向燕宝提出终止合作关系或给予任何处罚,燕宝也从未收到宝马终止合同的通知,目前燕宝和宝马的关系像之前一样稳定。”
宝马为何没有处罚燕宝?有业内人士说,我们可以认同燕宝事件中没有违法的事情发生,但仅仅是以“是否违法”为标准来要求“宝马”这样一个标杆汽车品牌,这样的要求未免太低了一些!
记者手中收集的资料显示,针对销售人员的各种罚款名目繁多,一张“销售接待登记表”上竟然可以有56个罚款项目。例如,在“销售接待登记表”上,宝马销售人员被要求必须询问顾客“其他品牌,为什么对其他品牌感兴趣”,“竞争车型和目标车型的优缺点”,并“列举有说服力的事实数据解释比较”,否则每项罚款50元。在报价环节中,销售人员被要求“一开始提到价格时不主动提到折扣”,“顾客犹豫时有极力促进成交的表现”,并“提供客户需要的材料帮其作出决定”,否则每项罚款50元或100元等等。
据反映,由于设置了上百项极为细致的处罚规定和罚款项目,北京燕宝销售人员最少每月都要交纳数千元的罚款,每月薪水被克扣殆尽。据媒体披露,北京燕宝有销售人员表示,他们的佣金已从前两年的2000元一辆车,降到现在的200-500元一辆车,如果没有完成公司的配额,最多也就能拿到200元左右。这位员工解释说,“配额是指每个月国产车、进口车和Mini车完成的比例,比如这个月你的任务是10辆。其中5辆国产的5辆进口的,你卖了20辆进口的,那对不起佣金就不按500元算了,就按{zd1}的200元左右算。”
一位燕宝员工在署名“全体燕宝销售”的匿名信中表示,“其实我知道作为公司的一名员工,应该维护公司的利益和形象,但是燕宝集团对待员工尤其是一线销售的态度已经让我们心寒了。今天我要反映的就是燕宝公司内部高额乱罚款的行为!”“燕宝的销售顾问中没有人未被罚过款,而且罚款的项目多种多样,大到宝马中国派遣‘神秘采购调查’随时检查销售人员,如不合格罚款1万-3万元,小到平时上班的仪容仪表,如不合格罚款50元-100元。各种名目繁多的罚款,已经让很多员工对公司失去了信心。”
也有员工反映,除了罚款、欠薪之外,燕宝根本不履行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关于“工作时间”条款的约定。北京燕宝与一线销售签订的《劳动(聘用)合同书》中第五条{dy}款明确规定:“甲方实行每周工作5天,40小时,每天工作8小时。”“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正常情况下,每个月每个销售人员只休息4天,而且是轮班休息!普通销售人员在国家法定节假日上班,也未享受双薪等制度。”
不久前,燕宝集团新闻发言人杨世晖回应“燕宝欠薪风波”时指出,记者手中这份“指责燕宝罚款,引用和充当依据的是北京燕宝2008年至2009年的公司内部文件,所谓的高额罚款其实早已不存在。”“北京燕宝在2010年年初就已经使用‘以奖代罚’的销售佣金结构来代替之前的‘有奖有罚’了,奖金提成参考指标也更加人性化了,销售顾问的佣金收入比旧体制下的收入有了显著的增加。”
难以令人信服的是,这位燕宝的新闻发言人在回应质疑时除了口述,并没有拿出相应的依据出来。相反,有知情者透露,“在燕宝高调召开媒体沟通会后不久,燕宝公司高层已连续群发两封邮件,明文禁止员工回答记者的任何问题,还封锁了所有销售顾问在公司内的个人邮箱,禁止与外界邮件交流。”
宝马作为燕宝的产品供应商,既然{dy}时间派出了多位高层管理者参与燕宝调查,我们不知宝马为何至今没有披露调查结论,也不知道宝马认为媒体披露的事实是否存在出入?有媒体报道说,“最早参与报道的国内两家财经媒体在{dy}时间遭受了来自宝马汽车的全面阻击,宝马汽车以‘停广告、撤单’的方式威胁媒体停止报道”。
据了解,由外商投资的燕宝集团是宝马在华的{zd0}经销商,在北京、西安、大连、乌鲁木齐、青岛等地拥有数十家4S店和城市展厅,主营宝马和MINI品牌,员工1000余人;北京燕宝集团则是中国华北地区{dy}家BMW授权经销商,去年北京燕宝全年销售宝马产品8000余台,占据宝马在华销量的1/10。2010年,北京燕宝销售目标锁定1万辆。
体制存在空当
据悉,McLarty家族收购花旗在燕宝股份的资金并不是该家族的直接投资,其中引入了多家欧美风险投资机构,包括美国一家风险投资机构就占有燕宝30%的股份。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汽车业的良好发展前景吸引着外国财团纷至沓来,直到2005年,外资还只限于可以拥有汽车经销商的少数股权,但是现在,汽车市场变得更加成熟,其诱人的增长趋势使得一批先行的投资者有极大兴趣对赌中国市场存在的限制性政策。
有一种观点认为,“风投的性质决定了其投资汽车流通行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得企业的所有权,也不是为了控股,更不是为了经营企业,而是通过投资和提供增值服务把投资企业做大,然后寻求渠道将投资撤出,以实现增值。”“这种短期的投资理念并不适合需要长期稳定资金支持的汽车流通领域,因此很容易使劳资双方产生摩擦,造成投资方水土不服。”
而燕宝方面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其新闻发言人说,燕宝注重的是在中国汽车流通领域的长期发展,对未来的发展走向正在形成明确的规划。不能说因为我们的资方善于投资,所以他们行动的每一步就都是为了投机。这属于毫无根据的主观臆测,没有根据。
不知宝马其他的经销商如何实施管理,如果从更加“人性化管理”的要求出发,燕宝事件无疑稀释了宝马品牌。其实,我们都清楚地知道,外界非常希望了解宝马的{zh1}结论,哪怕是从维护自身品牌形象出发,宝马应该有所表示。
从媒体介入之后的反馈情况看,明明发生过的事件却难以找到对应的规则,燕宝事件暴露出一个巨大的行业空当。众所周知,汽车销售管理领域一直是我国服务贸易领域中与国际差距{zd0}、竞争力最弱的部分,这一领域相应的政策也是产业政策中要求一步到位并与国际接轨的少数政策之一,完善这方面的管理可以保护优秀品牌。
诚如是,对宝马好,对行业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