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没有私人医生体系,中国医生收入太低,所以医生八小时以外不原意与病人打交道,天经地义。现实社会,医疗服务不是义务和免费服务,在国外,80%的病人是由私人医生提供长期服务的,在这个意义上讲,病人就是客户,就是“上帝”,你不希望有更多客户,有更大名气,收取更高的费用,你不必精益求精,你不必追求口碑效应,你也不需要与病人妥善沟通。
美国医生行医最怕是被病人因医疗事故起诉,每人都买好10多万美元的医疗纠纷保险。善待病人,学会沟通,也是医疗”商人“的经商之道。"Business of Medicine" 这门课中国医生重来没学习或涉足过,这也是中西方医生受训的差别之一。
我有一个梦想,梦想能做个真正的医生,治病救人的医生,但是我不能,因为,我生在了一个错误的地方......
中国的医生,无论是收入还是医患关系能否与美国医生接轨?回答可能是:希望是存在的,但道路是漫长和曲折的!
牢骚好发,做起来难啊!
提供一点资料,看看老美的医生是如何练成的:
The Long Road of Clinical Doctor in US
4 years education to a Bachelors degree
4 years of medical school for an MD
3 (typically) or more years in a residency program
Additional training for subspecialty
About 5% of medical students do not complete medical school
About 5% of residents do not complete a residency program
About 10 to 15% of physicians change careers after initial
training
US is expecting a shortage of physicians
非地道的老美怎样成了医生:
68% pass USMLE Step 1
76% pass USMLE Step 2 Knowledge
83% pass USMLE Step 2 Clinical Skills
55% of applicants match into a residency program (including Non-US
Citizen and US Citizens training in a foreign medical school)
我们又怎么成为了医生:
高中后五年医学本科,原来是不要通过执业医师考试就成了医生
现在的执业医师考试并不复杂、还是有很多人通过不了
大学第五年临床实习时的主要任务可能是考研和找工作
一些学校为了考研还大幅删去了临床实习
除了自己淘汰自己(去做药品推销等),当了医生谁还会淘汰你?
当然,与老美医生比:
目前地段医院也已经越来越具规模了,可以上门服务的家庭医生也越来越多,但是大概收入不是很高,所以我们这些毕业生还是以留在三级医院为荣,去地段医院为耻。
中国需要的医生是招之即来,来之能医,医之能愈;挥之即去,还要说谢谢!
可同行们时时都想要着如何归避医疗风险,那有美国医生的风度翩翩???还要加上一句,我的体会:中国需要的不是医生,而是神仙~~~(看一眼就得好)
是呀,我们儿科医生吃力不讨好——不被理解——有心想当好医生,谁相信你是好医生!!!
不现实,中国国情不允许的啊。法律、体制、还有医患素质等等,问题很多,比较归比较,学别人样不可能咯。能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指责范围和安全范围里,尽自己所能看好每一个患者咯!
还有我们这种{yt}要看一百来号的病患,你说能看好病吗!!!
国情不同,制度不同,医疗环境不同呀。在美国这样的家庭医生制度是法律保证的,而中国不是的,举例:
1.一医生在朋友应邀下,半夜前往一家庭就诊一xx患儿,当作一般xx处理了,接受家属一包烟,第二天,患儿阑尾炎穿孔,家属告上医生,赔偿......
2.一医生很勤奋,上门诊来的较早,提前给几病人看了病,后有纠纷,医院不予出面,自己解决。原因:不在医院正常工作时间行医,不受医院保护,定性--非法行医
医疗安全问题医务科的年年讲这几个例子:
1.病房一患儿急需输血,恰巧血库没有血,大家准备自己献血,被主任大骂:一群法盲!!!
2.朋友似的服务,新生儿值班一晚上接十几个咨询电话,还要不要人上班了
3.儿科医生走进家庭要有法律保证,在医院行医有时都没有法律保障,路还远着呢
我也想去美国,想成为受人尊敬的医生,而不是挥之即来的服务员
我是一名乡村医师,擅长的就是儿科,我每天很小心谨慎的看好每一个病人,在方圆百里有很多的小孩是看着长大的,我的生活很忙碌,发病高峰时老是没有休息和吃饭的时间,久而久之,我就很瘦,哎你们大医院的可以下班,我是全年服务啊,还不能出一点差错,同乡的还真有人出了医疗事故索赔十三万!
我认为患儿家长的素质不高,他们需要的真的是看一眼就能让孩子痊愈的神仙,还得是那种只看病,不用他们掏钱的甚至贴钱给他的菩萨
现在的家长想马上药到病除,有的甚至指挥医生开药,真的不好当啊。
我非常希望与病人建立朋友式的关系,愿意帮助他们一直到成人,但这要在互相十分信任的基础上。实际上成人的许多疾病在儿童时期就已经有高危因素存在,如果您的孩子从小有儿科医生的指导是非常有利的。
无话可说了,我也有同感.祈求一生中没有事故和纠纷吧。
中国儿科医生只能是中国儿科医生,但我们也应该去学习一下我们能够学习的吧,毕竟,我们这儿是中国!
在上级医院呆过的人和在基层工作的同志们就是不一样的,就说一个单纯热性惊厥吧,在上级医院可以不用对症处理,可是要是在基层,你敢不处理等他自己好,病人家属不吃了你才怪呢
当医生有时也挺难得,本来用药用的很对症但患者老说新的症状与用药有关,还整天在你门诊说事,不明白得人还以为是你的错呢,哪个医生架住这样闹呀,说道底人家还是要钱~~~
中国儿科医生越来越少,又苦又累风险又大,但收入很低 ,儿科医生没有前途
还是好好做自己的工作,少一点埋怨!!!体质如此,国情如此,非你我能扭转的!我们自己能做的大概就只能使无怨无悔了!
我觉得现在的中国的医疗是一种病态,病人不相信医生,医生防患病人,而政府是个不合格的仲裁者,瞎搅合,现在,我们作为医生要调整好角色,病人也要改变观念,政府则要在法律,条例上保护医生,而不要为了那所谓的大局,而压制医院,牺牲了医生的个人利益,从容了病人的无理欺闹。医疗是个建立在实验和经验的基础上的一门科学,更是一门存在很大风险的职业,而这种风险应当收到重视和相应的报酬,而不是漠视。股市高风险高回报,人们都能够理解,但医疗的高风险的价值体现在哪里了?并且政府,病人的头脑里有没有这一点呢?中国的医生难当啊!中国的医生也可怜啊!在医院里是个弱者,医院在政府的各个部门中是个弱者,是个被抛弃者!
中国的儿科医生,费心,费力,费脑,可待遇是{zd1}的
中国的家长和国外的有根本不同,你在看病的时候面对的是一大帮子人,一大帮不懂医,不知道家庭护理,不想花钱买服务,对医生疑神疑鬼,对你的话满不在乎。有时候你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有时侯对自己讲:隔行如隔山,要耐心一点,多解释 ,别人会理解的。但事与愿违,中国的医生太难了!!!有人跟我讲,中国的医疗行业正变成边缘行业,现在中国的医生畏手畏脚,似乎在干见不得阳光的事情.可悲,可叹!!!
很想问一下,美国医生如何得到xx感染的证据的,xx培养要一段时间,血常规中性粒细胞增高的疾病也很多,难道真要等血培养结果出来才用xxx,在中国又要被家属告延误病情了。今计划生育只准生一个,所以父母都把儿女视为掌上明珠,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口里怕融掉,娇贵得很,这本来无可厚非,这种心情也可以理解。
现在有病到医院来,若不是迫不得已,说什么也不会让儿女受打针之苦的,但首先苦的还是儿科护士,因为患儿家属期望值比较高,往往要求一针见血,倘若打不中再重新打多一次都会心痛不已,遇上脾气暴躁不明事理的家属还辱骂护士,甚至动手打人。殊不知患儿不比成人,除了血管细小难找,又薄又脆,容易刺穿外,还极不配合,特别是腹泻失水的患儿,血管都塌陷了,要一针打中打好更是难上加难的事情,加之患儿家属在旁边紧盯着,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给护士增加了不少的压力,可见这不单是一项考技术考功夫的活,还是一项考心理素质靠运气的活,如果你的技术不是很好,心理素质不强,运气也较差的话,建议你{zh0}不要做儿科护士,哪怕是在街边摆地摊也比这强,免得干了活还得受骂挨打。
陈竺部长谈到目前“儿科医生捉襟见肘”,儿科医疗强度大、风险高、收入低,令人望而却步:
1.医学行业内戏称儿科是哑科,年幼小儿不会表达或不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因此看儿科疾病得比其他科室更需要经验的积累,稍不留神,(其实在现有医学水平和医患关系上,真是没办法和没机会正确诊断(因为有些家属不理解以及患儿众多)),就容易漏诊误诊。因此大学本科或研究生,儿科都是冷门,专业处于招不满状态,很多都是别的专业调剂生。
2.小儿的生理决定了小儿科专业是个高风险行业,小儿病情变化快,,而且小儿又不会表达自身的感受,快的有时让人手足无措,现在由于中国的生育国策,几乎都是独苗,家长很是舍不得孩子小孩苦闹,经常会责怪医护人员,这也对儿科医生造成无形的压力,因此,很多医学生宁可去辅助科室,也不愿进儿科专业。
3.另外就是一个行业的潜规则决定了儿科医生的收入不高,儿科用药量少,工作量多,业务量少,因此儿科医生相对来说拿到的钱也少一点,因此大伙儿也不愿进入儿科专业。
解决方法只有一个,就是提高儿科医生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