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存:掂量,你的责任心有几分_龙小龙_新浪博客
说实话,拟下这个题目,笔者的心情颇有沉甸甸的,或许这是一个比较令人敏感(甚至说成“感冒”)的话题,而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者,一种职业习惯和职业精神驱使着我不得不慎重地继续写下去。
  恒泰企业集团,这个行业内当之无愧的xxx,在企业管理与经营的深层次的积极探求上,始终走在了前列。早在去年的广州会议上,董事会就明确提出了“切实加强员工责任心”这一概念,今年(2004年)初,集团总部倡导全面推进这一工作,应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是的,对于职业人(我权且将在企业中从事各种职业、各种工作的人称为职业人)来说,责任心,说到底就是对工作的珍惜、对职业的敬仰、对同事的尊重的态度表现。为此,笔者把目光从自身移向周围世界,浮光掠影式地了一些搜索和思考。


                  职场,我只是惊鸿一瞥


  上世纪90年代,滚滚打工潮风起云涌,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耐不住贫瘠的困扰的广大农村青年情绪躁动越来越甚,他们纷纷洗脚上田埂,走向城市,汇入劳动就业大军。于是,知识与技能的竞争日趋加剧了,求职者之间、用人单位之间的人才之争愈演愈烈,职场上不断上演一出又一出谁将谁、谁被谁挑落马下的悲喜剧,这种淘汰与被淘汰的循环演绎持续至今,并将延续下去。确实,当初还有人对此始料不及,城镇人口的“”终于开始动荡不安,他们从心安理得的意识中开始醒悟过来:狼来了!
  据资料显示,2003年,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达212万,其中有50万未能解决就业问题。这仅是高等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啊!城镇失业人口登记数更加惊人,其中16-25岁的失业青年占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总数的40%!据悉,2004年,我国高等院校毕业人数将达到280万,估计至少有100余万存在就业困难。何况,这些仅仅是高等院校毕业生,加上中等学历的呢,再加上下岗的、加上农村剩余劳动力挤入的就业队伍呢?不用仔细分析,就业的危机、职场的压力可想而知。
  某集团公司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老谢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感慨不已:社会发展得太快了,知识不断更新,稍不留神就掉队,落入被淘汰之列。就连他这个资深的人力资源工作者也不得不及时调整自己,拼命地学习新知识,总结自己多年的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
近日,笔者也几次随着人流挤入四川成都市某几个知名的人才交流中心,在摩肩接踵、拥挤不堪的人才招聘会现场捕捉到一组组难忘的场景镜头:
  目击之一:一位戴深度眼镜的小伙子,手里捧着一叠个人简历——简历应该不少,估计有十多份。他踮起脚,伸长脖子向人群上方张望,渴求的目光在搜寻着。一幅幅招聘广告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乎微笑着,欣赏着人们各种复杂的表情。我费力地靠近小伙子,试图与他攀谈起来,谈到应聘的相关的情况,他却苦涩一笑,不愿多说。我终于看到他挤到一家生产饮料公司的招聘桌前,跟工作人员谈了很久,为一个员的岗位。对方提出了“工资不保底”的苛刻条件,他竟一咬牙点头答应了。
  目击之二:小王从招聘现场出来时,已经是“娇喘连连”,“还要等待面试通知。”她告诉我说,她求聘的是企业财务会计。按理说,财会专业的是比较容易找到一份职业的,可是“实在是竞争太激烈了。你不干人家还等着来干呢,”小王说,像她这种科班出身的人比比皆是,她这是第五次来“赶场”了。“这回估计没问题。我会珍惜这个机会的。”她灿烂地笑了,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但从她的“这回”两个字眼里,我体味出了成功的含义。
  目击之三:满是晃动的人影,满是焦渴的眼睛。他刚步入而立之年,却经受了反反复复的应聘与被应聘折腾,“神经好像都有些麻木了,没办法,时代对人的要求在不断变得更严厉,谁都想求有一个稳定的职业啊。事实上好像越是管理层越有危机。当然频繁跳槽肯定是不利的,只能说增加了职场阅历。”可以说,在所有的求职者中,人与人之间根本没有多大的能力差异,人才同质化,你该以怎样的自身优势取胜呢? 
  目击之四:眼里这是一张特写的表情。他从农村挤入就业大军来的,期间曾到一些不正规的招聘场所求职,被花言巧语骗了好几回,工作没着落,“学费”(如人才建档费、信息费等)倒是交了不少,那都是呐。这次,终于被一家企业看中了,而且是一正当的职务,做生产操作工,他都几乎流泪了。
  职场如潮的人流中,人们或虔诚或喜悦或失落的表情下面总是掩饰着一丝焦灼、惶惑和不安。然而,为了心中的梦,为了规划已久的人生目标和生活远景,还必须用微笑面对每{yt}。在市场经济发展日趋成熟的今天,求职,成了现代人必经的一道关口。而能拥有一份安定职业的,在于,多一分认同,就少一分浮躁的心理。
  如果你身边有为跳槽而蠢蠢欲动者,请劝他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工作,真的是来之不易
  

在互联网上随便输入一个关键词“失业问题”,可以搜索到32195个页面内容,输入“就业问题”四字,可以得到“102579”个查寻结果。如果单纯输入“失业”两字,则可以找到698027个答案!如果你能极其平静地说你不害怕失业,你一定没有认真地审视你的内心世界。
  一些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都指出:“失业是各种危险中最突出的,是人{zd0}的问题。”首先,失业使劳动者丧失了收入,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对工人来说,工资是个人乃至家庭收入的惟一来源,失去了工作,就意味着没有了工资,就意味着失去了养家糊口的经济来源。一个家庭遇上两个或多个失业者,那更是雪上加霜;其次,失业给失业者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往往是一种强烈的挫折感,伴随挫折而来的苦闷彷徨曾令人寝食难安。如果在以后的求职的历程中屡试不爽,就会逐渐地丧失自信心,压抑、心理暗淡,对前途则表现得一片茫然,久而久之,就会丧失求职的动力,甚至对一切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甚至敌视社会。而对于多次失业者来说,他们还会一直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状态,没有安全感,惶恐不安;第三,长期失业有可能面临被劳动力市场永远“驱逐”的危险!长久的失业,使失业者变成了一个被{yj}地排除在劳动力市场之外的阶层——这些人因为长期失业而丧失了技能,不再适应劳动力市场的要求,不再被认为是就业的候选人,从而对工资谈判和实际工资不再构成任何压力。
  众多xx社会就业问题的学者呼吁:珍视你拥有的工作!
  如果你不在意手中拥有的这份工作,可以试试看,用心感受求职道路是否真的拥有那分轻松与安然。找到一份工作容易,但要找到合适的工作并不容易。要么不干,要么就干好!恕笔者坦言,我害怕失业!


                 珍惜,与恒泰难解的缘
  

  把话说回来,比起仍然在各种人才招聘会上奔忙的人来说,我们无一不是幸运儿。不是吗,近年以来,许多刚刚踏出校门甚至还未毕业答辩(处于社会实践期)的大中专学生,就被恒泰企业以宽厚而的怀抱接纳了,通过培训教育,根据各自不同特长安排在相应的工作岗位。
  在浩瀚广阔的经济领域里,恒泰企业是一艘勇往直前的船,她以惊人的毅力和信念前进着,市场风云滚滚,商潮风卷浪涛,她经历了无数次的考验。也许,岸,永远在前方。八年来,恒泰先后解决了数以千计的人的就业问题,培植了成百上千籍此发家致富的经销商,以“诚信务实、勤奋开拓”的核心价值观,塑造了一个稳定、的企业。恒泰对人才的态度上,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与爱护,表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适合的就是{zh0}的”,把合适的人才放到合适的岗位,不惜重金加强员工综合素质的培训——集团每年直接培训投入高达数十万元!
  企业与员工是紧密相依的关系,企业规范各种管理,加强软硬件建设,积极为员工创造更加优越的学习与生活环境,让员工健康快乐成长,同时也正是一群群勤劳智慧的恒泰人,以聪明才智、高度的责任心推动着企业的不断发展。
  当然,在一个企业中总会有人员的进进出出,构成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更新和提高。笔者曾对一些离开恒泰的人员进行跟踪采访,了解到,许多因故离开的员工,心中仍念念不忘恒泰,有的经常写信、打电话到人力资源部联系,恳请能够再回到恒泰来。
  个案一:他曾经是眉山恒泰公司某生产车间的班长,在一次车间主任公开竞选中,他突出的表现得到领导的赏识,经过一段时间,总部决定将其派往省外某公司做车间管理,进一步锻炼其成长。然而,心高气傲的他却选择了主动放弃。到某公司做了几月生产车间主管,总感不适,不得已而离开。多次向恒泰人力资源部来电话,希望再回到恒泰企业。“放弃机会的人,机会也放弃他”,心智的不成熟,给人带来的结果总是想象与现实的偏差和距离。
  个案二:她是一个聪慧的女孩,曾在恒泰企业做过高级文秘。不太饱和的工作量xx可以让其自由发挥,但如果缺乏自动自发,不加强学习,不严格掌控自己情绪,就很危险。她被精简掉了。据了解,她在其他单位工作得也并不舒坦,从她来电的交谈中,可以感受她对恒泰的留念之情。
  个案三:他曾经是恒泰企业里的一名部门主管。因“一气之下”(管理工作细节未做好导致公司受损失而被通报批评)而离开后,在求职方面磕磕碰碰,多次打电话给人力资源部和总裁办表示想要再回恒泰。在采访中,他说,离开恒泰以后,他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成熟,加深了对恒泰的管理和文化的了解,甚至感到恒泰在企业界是一个惊叹号,尤其是董事会领导人的人品、素质让人折服。
  个案四:他也是一名部门主管,离开恒泰后,连集团总工程师都感到可惜,该先生年前屡屡来电要求到恒泰谋职,但是,因为其个人心态问题,被婉言拒绝。
  恒泰强调的是人品,如果是技术上的问题,可以培养你提高,但是如果是思想道德、人的品质出了问题,绝不会容纳你。集团除了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时刻也xx着离开恒泰的员工,做好对离职人员的管理,人才回访机制的建立健全,把人力资源工作提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个案五:他从1996年(恒泰企业创立)就加盟恒泰,亲眼目睹并经历了几年来的发展历程,自身也得到发展,从普通员工逐步走上了重要领导岗位。2002年因故离开恒泰后,于2004年元月又回到恒泰所属的一分公司,主持部门工作。“我曾经到某企业做过总经理,但总感到心系恒泰,‘身在曹营心在汉’,那样做不好工作,也对那公司来说不公平。”他很有感触地说,“用总裁的话讲,我的身上确实是被深深地打下了恒泰的烙印。在恒泰,我感到如鱼得水,能够得到自由发挥。我非常珍惜与恒泰的这分难解之缘。”
  个案六:他也是一个幸运者——是寥寥无几的重聘人员之一!他一度因事离开恒泰,通过考察符合集团用人标准又被召回做了公司部门主管。他感恩于恒泰的不拘一格的灵活用人机制,他说他认同恒泰文化,同时恒泰也认同了他,他只有努力不懈地做好工作,才能无愧于企业、无愧于自己。
  还记得去年集团内掀起的学习华为危机管理的活动吗?恒泰上下员工无一例外地从内心受到了震动,但是,是否像一场风暴过去后,又风平浪静了呢?千万不能啊!事实是这样,竞争的残酷让人会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若在岗位上不努力,被淘汰的是自己!
  纵观恒泰发展史,我们不能不为恒泰企业高层的宽宏胸襟所感动,不能不为恒泰人取得的光辉业绩所折服。恒泰这棵树在茁壮成长,恒泰这艘大船在奋勇向前,恒泰企业管理层次和技术服务等综合水平在不断提高。集团总裁提出,恒泰集团要给广大员工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只有通过大家的锐意进取,不断拼搏,积极奉献,恒泰才会基业长青。为此,总裁伍超群提炼出了企业治理的系统性观念,人才,“适合的就是{zh0}的!”学习,是企业与人生成长的途径,管理,制度加人本化……你稍加留心,无论从工作、学习和工作,我们的环境、氛围无一没有发生着质的!
                   

                敬业,给职业人贴标签
  

  员工的道德风险,员工是否忠诚、敬业,无时无刻不困扰着老板和管理者们,缺乏责任心,没有敬业精神,即使才华横溢也难以顺利发展。责任心,是每个企业人所必须!而责任心最主要体现在敬业精神上,不负责任的就是次品、不合格品甚至是伪劣品,敬业,无疑给职业人贴上了标签。
  结合工作实际看现象,我们会得出敬业更加直接的概念。为什么会出现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做出的效果不一样?为什么有的事情是虎头蛇尾,具体结果没人进行跟踪,没有及时反馈?为什么有时总部文件下发后,有的领导却只知道大概情况甚至一问三不知?为什么有的人总是推卸责任,拖拖拉拉?
  在笔者案头,常常收到许多来自基层的报道,我常被诸如员工主动做起卫生值日、想办法节能降耗、自发组织保护财物等太多的平凡事迹深深打动着,我也曾亲眼一位保管员将几把应该扔掉的破旧的拖帕收集起来,用铁丝重新捆好使用,真正是“敝帚自珍”,这些都是恒泰人强烈的工作责任心的真实记载啊。
  当你深夜步入生产车间,在轰鸣的机器运转声中,看到工人们紧张有序而忙碌的身影时,当你看到炎炎烈日下,装卸班的兄弟们挥汗如雨时,当你与同事们一起欢歌笑语时,当你站在恒泰领奖台时,你有什么样的感觉?难道不觉得我们的员工多么可爱,难道不觉得能在恒泰这个暖意融融的家庭里成长而感到自豪吗?
  由于分工的不同,无论是基层生产工人,前线的销售员,或是中高层管理干部,只有充分敬业,才无愧于职业人这一名称。把事情做,做好每一个工作细节,加强做事的主动性,自动自发,积极发散思维、创新思维,你就是一名责任心很强的人。机遇总是青睐有积极准备的人,成功总是偏爱努力求索xx言败的勇士。切实做好本职工作,敬业爱岗,努力奉献,视工作为天职的,只有充分自信充分负责,你才会走得如此坦然,你才永远是职场上的佼佼者!
 
(原载  中国恒泰  网)

你可以通过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http://wtm531.bokee.com/viewdiary.13523002.html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转存:掂量,你的责任心有几分_龙小龙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