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火的枫- 《摄影世界》杂志访谈

发表于2010年第1期,杂志上的略有删节。Q=吴笛老师,A=我。谢谢吴老师的辛勤劳动!

Q:说说你是怎么开始摄影的吧。是什么让你选择了这个职业?

A:我是在大学期间开始接触影像的。最开始是看各种各样的电影,之后喜欢上了纪录片,再之后遇到了摄影——那是在我从一个工科系转到新闻与传播学院之后。刚开始学了些基本的暗房技术,拍黑白负片,很迷恋在红灯下把一幅浅影最终呈现在相纸上的过程。随后就开始了漫长的自学过程,阮义忠先生的几本书、江湖色网站以及Magnum图片社网站是我的启蒙老师。

选择摄影记者这个职业是因为我喜欢新鲜感,而且有一个想要做历史见证人的小小心愿。记者正好可以满足我的这两个要求,而摄影记者又是用影像去工作的,我就更喜欢了。后来考入新华社摄影部,在这个优秀的集体从事我所喜欢的工作,我很幸运。

Q:说说对你有影响的摄影人。

A:罗伯特?弗兰克与森山大道的作品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户:原来照片也可以这样拍。但他们的影响不局限于摄影语言系统,更重要的是作品的整体气质以及看待问题的方式和角度。

刘香成是个非常好的新闻摄影师,他的作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若干年后看依然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我想,这是新闻摄影作品成功的重要元素之一。他对于时代、中国的认识和把握以及妥帖的呈现方式为我树立了一个榜样,在看了他编辑的《China: Portrait of a Country》之后,更是如此。

陈小波老师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图片编辑,她对于摄影和人生的理解都很独到。看她的文章、与她聊天,总能让自己“慢”下来,收获的不仅仅有关摄影。

曾璜老师是优秀的摄影师和图片编辑,他和任悦老师合著的《图片编辑手册》是我手头的常备书籍。他的建议专业、简洁、直指问题核心。

和任悦老师相识是通过她的博客。几年来她勤奋地思考、写作,为国内读者提供了大量国内外业内{zx1}、最有价值的资讯和观点。同时,她还一直倡导“社会纪实摄影”,让摄影发挥更广泛的社会功能。她的努力对我一直都是一种激励。

Q:你喜欢用的器材有哪些?

A:目前用的Canon 1Ds Mark III以及Canon的专业镜头都挺好。我还喜欢用Leica的M5和M6以及两支28mm和50mm的定焦镜头。

Q:你的摄影技术很娴熟,对于光影的捕捉和运用很独特。你觉得摄影技巧有多重要?技术对你的创作有多大影响?对于黑白摄影和彩色摄影,你有偏好吗?你是怎么选择的?

A:摄影技巧还是蛮重要的,无法实现自己的想法是挺憋屈的事情。但最重要的还是想法。对我而言,刚开始拍照时没什么技巧,后来学了点技巧,甚至有点迷恋,现在正试图走出来。

我对黑白摄影还是有点偏好,因为最初学摄影就是亚当斯那一套下来的,会有一些惯性。而且,好的黑白摄影作品拿在手里看时,感觉确实不一样。彩色摄影我也在做,毕竟日常的工作都是彩色摄影。具体选择什么形式,得由内容来定。但我个人觉得,黑白摄影更适合个人化、艺术化的表达需要。

Q:作为一个新闻记者,你如何处理个人创作与拍摄职务作品的关系?你觉得好的照片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A:我觉得个人化一点的创作与拍摄职务作品是互相补充的。拍摄即时性的新闻摄影作品久了,需要让自己慢下来放松一下,找回一点没有发稿压力时自由拍摄的感觉。同时,在这种个人化的创作中,有可能更新一下自己的思路和手法,从而将一些新的东西带入职务作品的创作中,对后者也是一种反哺。

个人认为好的照片就像好的诗歌一样,具有不可言说性。它能勾起人情感的波澜,但又不至于被一下看破说透。它应该是自我的,像迷宫一样吸引观者去探索它的内部世界,每个人都可能得到只属于他/她自己的结果。对于报道摄影、纪实摄影作品而言,好的照片是有历史感的,是在若干年之后再看时依然能令人怦然心动的。总的来说,好照片是真诚而不矫揉造作的。

Q:在你看来,摄影记者和纪实摄影师有什么不同吗?你如何定位自己?

A:区别还是蛮大的。选择的题目、操作方式、画面语言、作品最终呈现的方式、传播渠道和传播效果等都有很大不同。摄影记者更加“即时性”一些,作品有可能会缺乏系统性及深度;而纪实摄影师在这方面就好很多,涉及的话题会更有普遍性,更具社会意义。

我希望自己最终能做到一名纪实摄影师。

Q:流媒体作品较静态的摄影作品更有优势吗?关于图片的多媒体化你有什么看法?

A:这里的流媒体作品应该是指将静态的摄影作品作为主要元素的视频作品吧。我现在还不好说孰优孰劣,因为大家都还在尝试。只能说在不同的阅读媒介上,两者会有不同的传播效果。如果是用电视、电脑或者手机,我会倾向于看流媒体作品。要是有半下午时间能一边喝着茶一边看照片,我更宁愿歪在沙发里翻看印刷精美的画册。

多媒体化为照片找到了一个更新的传播方式,它对摄影师的角色、工作方式、画面语言系统等都会产生一定影响。比如,摄影师不再只是单纯拍照的人,而是制作人或者导演,需要综合考虑图片、音频、flash动画、视频、图表、字幕等诸多元素;摄影师不只是使用照相机,还得学会使用音频和视频采集工具以及相应的后期处理软件;屏幕阅读与传统的纸媒阅读或者博物馆、画廊里的阅读不一样,媒介的尺寸变小了,摄影师的拍摄在构图、景别选择上都可能要进行调整。

目前看来,多媒体全方位式的报道正在流行,但它是否就是最终的{zj0}呈现方式,大家都还在实验。但摄影师,尤其是纪实、报道摄影师必须要开始转型以适应新的传播媒介和方式。为自己的作品多找一条出路,大家应该感到兴奋和高兴,而不是抗拒和恐惧。

Q:在影赛中获奖会很快地提高知名度,但你好像没参加过什么影赛?你怎么看影赛?

A:我给荷赛投过一次稿,但只收获了一本画册。我觉得影赛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职业水平的一种肯定,但也不必过于执着。重要的是要能从这个过程中收获一些东西。

Q:在俄罗斯常驻三年,你拍摄了不少片子,收获颇丰。是不是事先做了很充足的准备?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驻外心得吧。

A:去俄罗斯之前我突击学了两个月俄语,看了些书,但还是觉得有点仓促。如果再让我选择,我会花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准备,尤其是在语言方面。

驻外工作两年多,我知道了国外职业化的摄影记者是如何工作的,并从中学到了很多,比如工作流程、拍摄技巧、现场处理问题的方式等等,这很重要。同时,我找到了那种做记者的感觉,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职业满足感。在外国工作,有时候会很寂寞,但这正是一个与摄影独处的好机会,可以较为纯粹地思考自己与摄影的关系、自己到底要什么样的摄影等等问题。

Q:说一说你印象最深或者难度{zd0}的一次采访经历。

A:2008年8月,格鲁吉亚与俄罗斯发生局部战争,我和同事辗转第三国到达第比利斯采访。随后,我们去了距离第比利斯不足50公里的战略要地哥里以及第比利斯郊区的难民营等地采访。为了能到哥里,我们花了两天时间费重金找到一个司机,绕了很远的路才从一条小道进去。一路遇到不少俄军关卡,幸好我们拿着俄罗斯外交部发的记者证才得以放行。这是奇异而荒诞的经历——在一个发生战争的主权国家,我们受到的是侵略方的盘查和种种限制,而被侵略方对此无能为力。在格鲁吉亚的这段采访经历,让我看到了战争、侵略、贪婪、真相与谎言的纠结、普通人如野草般坚韧的生活状态……那次事件让我对俄罗斯、格鲁吉亚以及这一地区的地缘政治的了解又深了一层。

Q:你拍摄的俄罗斯,带有非常强的主观情绪。对于摄影的客观性和主观性,你是怎么看的?从2006年的迷笛音乐节到俄罗斯,你觉得自己的创作发生了什么变化?

A:无论是纪录电影还是纪实摄影,无不透射着创作者的观念和情感,有的隐晦,有的外露,但{jd1}的客观是不大可能的。我觉得能用属于自己的方式相对客观地去展现周遭的世界就不错了,没必要搞得太泾渭分明、太过纠结于此。

如果说2006年我在学习“写字”,那么现在我可能已经学会“写句子”了。但离真正自由地“写文章”还有很大一段距离。那会儿我专注于形式上的创新和突破,关注更多的是一些奇巧淫技层面的东西;而现在我更关心内容的深度、作品的完整性以及能对社会产生的作用。

Q:《记忆·现实》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能说说关于这组作品的创作想法吗?

A:这组照片是在俄罗斯任驻外记者期间拍摄的。在去俄罗斯之前,我曾看过一些有关俄罗斯的摄影作品,它们所传递出的讯息和情感比较相似,就是俄罗斯仍是一个比较颓败、冰冷的国度,俄罗斯人依然沉浸在苏联解体后的困惑之中。到了俄罗斯,我所感到的和之前看到的有时有点相似,有时又很不一样。于是,我想我应该对这个国家有一点点自己的观察和看法。我觉得这个国家目前的状态和之前所经历的苏联时期依然有着强烈的联系,有些东西表面上可能有所变化,但内核是不变的。我想试图通过影像来认识和揭示这种联系,并以此从某个侧面描绘出俄罗斯的现状。慢慢地积累了些照片,但我觉得离自己的目标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Q:红场阅兵,那样的瞬间你是怎么拍到的?你通常会在脑子里预设某个画面吗,然后去等或者去寻找吗?

A:那张照片是抓拍的。当时我想拍一张场面大一点的、背景又足够点明地点的照片。貌似只有那个角度可以,因为远处有莫斯科标志性的圣瓦西里教堂。但苦于前景很单调。幸运的是,有个士兵不知为何突然转过身来,我就按了快门。是他成就了那张照片。

是否预设画面需要看拍摄的内容。比如拍选举xx,肯定有一些“规定动作”要完成,比如进入xx站、拿选票、放入xx箱等等。碰到这样的情况就会在脑海中预设一些画面,然后等待其他元素来完成。是否有预设以及预设成什么样,有时能体现出一个摄影师对事件、现场理解和把握的深度与广度。当我面对相对陌生的环境时,一般不会去预设什么,随性而拍,与好的瞬间猛然相遇的过程很有意思。

Q:看你的作品和文字,可以感觉得到你是一个敏感而又细腻的人。你很善于用镜头来表达。有人说这个是属于艺术气质,也许与你的性格、人生经历有关,是这样的吗?

A:敏感我倒是有一点点,但是否属于艺术气质,就不敢说了。我的性格趋于内向,很多情感不愿意通过言语、肢体动作来表达,只好诉诸其他的通道。我想,我读过的书、听过的音乐、看过的电影等等都可能会对我的照片有些影响。

Q:你的照片很有感觉。我努力在想那种东西不知道是锤炼出来的还是随着你自然流淌出来的,或者二者兼有之。所以很想问问你,在你看来,后天的勤奋在需要天赋的摄影中到底占据什么样的位置?

A:后天的勤奋很重要。只有不断地拍摄、尝试和思考,才有可能有新的发现。在不断的拍摄过程中,会形成自己对照片的判断以及对好照片的“嗅觉”,保持这种“嗅觉”的敏锐性很重要。拍而不思则罔,思而不拍则殆。

Q:不难看出,你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摄影也热爱音乐的人,你认为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闲时你会读一些什么书?一个好的摄影师会不断地积累,不断地为拍摄做好各种准备,你是怎么做的?

A:我觉得一个人所接触的各个方面,人、事、社会、知识等等都会对他/她的摄影产生影响,音乐也不例外。在某些方面,摄影与音乐、电影等等艺术门类都是互通的。所以,全面地去吸收养分总不会错。

我读书比较杂,外国文学、历史、社会、文化方面的书读的偏多一些,也会读一些摄影师的画册。但驻外回来后,我觉得需要多读一些中国的经典著作。

说到准备,我觉得最主要的是要观察这个社会,关注它正发生怎样的变化,然后通过思考形成对这种变化和周遭境况独到的观点。其次是多看多听,看目前{zh0}的摄影师都在做什么,看那些优秀的作者写的书,同时也要多听专业人士的建议和意见。

Q:给我们描述一下你现在的日常工作。在没有指派任务的时候,你是怎么寻找采访线索的?作为图片编辑,外出拍摄的机会相对要少,你怎么保持创作力?拍照片的动力源自哪里?

A:我目前日常的工作是图片编辑,负责编辑新华社分布在全国的签约摄影师上传的照片,在工作闲余时间拍照。我一般会从网络、纸媒、甚至是和朋友的聊天中获取有意思的信息,然后去拍。

保持创作力的{wy}方法就是随身带着相机,不管是大单反还是小数码,碰到有意思的场景就拍。动力源于我喜欢拍照,并将它融为我的生活方式。

Q:已经开始或者即将开始什么新的题材的拍摄?

A:即将开始拍的题目与青少年的生活有关。我还想拍与中国城市化进程有关的题目。

Q:你如何推广自己的作品?通过哪些渠道,你对于摄影师如何拓展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怎样的思考?对于未来,你有什么规划?

A:事实上,我没做过什么个人推广,只是在flickr上有一个相册,放了一些非职务作品供大家浏览。我觉得摄影师首先应当了解业界的{zx1}资讯,努力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才有可能拓展自己的职业生涯。其次,有意识地参加一些国内外相关机构举办的高水平的工作坊(workshop),开拓眼界,广交朋友,必要时可以去国外好的大学、机构进修,真正提高自己的职业化水平。再次,多和一些社会机构接触,寻找合作机会,也许某个合作契机就会让你找到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zh1},对于已经找到的方向,要持续地关注和努力,踏实地拍作品才是王道。

就个人而言,我希望能有更多的自由和机会拍照,能做更多更完整的作品,能多进行一些跨媒介的尝试。

随机阅读

郑重声明:资讯 【失火的枫- 《摄影世界》杂志访谈】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