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设计师*蔡仕伟*设计到死的人* 闲聊的心里话(1-6)*
*台湾设计师*蔡仕伟*设计到死的人*
闲聊的心里话(1-6)*
把两年前在华人设计师论坛蔡老师发表的心得,很精辟的语言,给大家共同学习!
华人设计师论坛 >> 招 贴 / 海 报 >> 闲聊的心里话(1-6)
闲聊的心里话(1-6)
有好多朋友说要看这些帖子,再发一遍,大家继续侃。
闲聊的心里话(1)
我曾经在中工,中美和北服讲过课,学生们{zh1}都会发问许多问题,我想这些问题也是大家应该借鉴的。
现在这个资讯突飞的时代,中国的设计已经渐渐向全世界展露出我们华人的底蕴,这在几位大师级的努力下,已经为我们后辈开出一条先河,接下来,我们该做什么?现在大家都觉得这行“好象”很容易,是吗?也很容易的到利益上的收入,是吗?其实并没有答案。以中国内地来说,确实,需要靠设计的力量来改造社会,从平面,环艺,工业,服装等等举凡与设计有关的一切,但我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做的不够好,那怎么办?留下的是给后人的*啊。
以年轻一辈的人来说,当然我承认,因为社会的需求与无奈,到任何一家设计单位去应聘,先问你,你会几种软件,会两种和会四种的,前者就要走人,结果弄得大家在工作前先练就一手电脑的好功夫,真的,我常常觉得他们的作品在技巧上真的称得上大师级,可为什么还是得不到认可呢?因为那是匠,没有原创,没有作品的核心概念,自然不能得到别人的里和认同。创意是作品的灵魂,那才是我们大家应该追求的。
以海报来说,“纯粹”的概念是首要的工作,好的作品通常概念很简单,但清楚,不会有零零散散的其他附加东西,大家都看过无数世界上的好作品,先不管其技巧,单从创意的切入点就很单纯。“你不要想你要对多少人说话,你只要明明白白地向一个人说话就好,而且要说清楚。”这就会是好的作品。
--------------- ---------------
闲聊的心里话(2)
曾经有不少客户问过我,问我对建立企业“品牌”的心得。我总是会和他们玩起一个游戏,这个游戏是在我刚出道时前辈给我们的测验题。
我请客户拿着纸和笔,我随意举出五六个着名品牌的名字,要他们用精简的词将他脑海中对这个品牌的印象物写或画出来,例如宝马汽车、耐克、麦当劳、索尼等等;十字蓝白相间的圆形、两个方形并列的车头以及尊贵,是的,这是宝马汽车;打勾的图形、乔丹、JUST DO IT广告语,对,这是耐克;红底黄色的M字、一个小丑、汉堡,没错,这就是麦当劳,我告诉客户这就是品牌。
我们的生活每天要接收无法计数的视觉与听觉的冲击,什么能给你留下印象?为什么能让你留下印象?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从事设计也有近十年光景了,“品牌”这个词在脑中早已根深蒂固,但究竟替客户服务所创作的设计中,我为客户在市场中留下了多少?我想,它的品牌价值与含量,在我们用心于创作投入及对客户的了解深度而产生的作品中,是能够评估得出来的。
品牌的建立并没有所谓的“规则”与“方法”,就设计师而言,并非把设计“做”出来就好,还要去维护与支持。虽然这大部分属于客户的工作,而设计师呢?是不是做完给客户后就不管了?还是从不去关心客户在市场的发展,以及你力所能及地为客户的竞争产品去收集信息……;这xx看设计师的自主了。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当看到你客户的产品在货架上倾斜地放着,你会自然而然去将它摆放好,我想,你就算“入门”了!
--------------- ---------------
闲聊的心里话(3)
记得以前还在求学的时候,曾有一位平面设计的导师告诉我,他说“不去执行的创意,永远只是一堆*”!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感受很多,也更能体会这段话其中的意义。
刚毕业上班的时候,因为案子的时间充裕,公司内部举行了分组的创意比赛,在内部提案的那天,我最喜欢的设计稿却因为自己认为执行的可能性不高,所以没有提出来,虽然我的另一个设计还是被采用了,但后来有一次公司里的学长看见我的草图本中的设计,认为我放弃的那个创意比现在的还要好,我说明没有提出的原因后,他没有生气,但却要我在办公桌前贴张纸写着“不怕做不出来,只怕你想不到”。
这些经历对我的设计路程影响甚远,它督促着我在创意上的“执行力”与“准确性”。
想起自己曾经有好些作品,譬如在广告公司的时候要拍广告片,委托的拍片公司所制作的道具或所需的配物如果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干脆就自己动手,要的是理想中的一切,不能因为细微的疏忽而成败笔;在做平面设计时,设计物{zh1}的印刷后加工,是制作厂无法执行的,都是与伙伴们昼夜耐心、细心的完成而得来的成果,我很享受这样的经验和过程。因为一个作品因为执行的不到位,让好的创意白白地牺牲,那是每个创作人所不愿见到的。就像印刷一样,如果校准的十字线不能准确,那出来的印刷品还能看吗?
--------------- ---------------
闲聊的心里话(4)
这一次,我说说大家通常都很关心的“创意”吧。
但我想大家可能都会很失望,因为创意是没办法说的。为什么呢?举例来说,以前在公司,常有底下的小朋友问我,我的idea是怎么想出来的?我答不出来。我不知道,就是突然蹦出来的,谁了解脑子里在想什么?也老有人要我讲案例,我先讲原来的想法,再让大家看做出来的东西,但是你还是不知道思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这就是很难讲出来的部分。
不懂广告或设计的人,亲戚之类的都会说“你好有才华......”,大家都认为创意是天分,是老天爷给你的东西。但是当你去检查那些有名的创意人,他们都是很用功的。
记得在本书上看到一位国外的前辈创意人,他说。“为什么修椅子绝不能找一位修椅子的师傅,因为这椅子修好后永远只是一张椅子,它没有机会变成新东西。”但是他同时也警告了我们,这种态度与方式必须是自己有足够的经验与判断才能够试着做,因为这是有风险的。世界上很多得奖且有效的设计或广告,在一开始都是被认为冒险的,但事实上,事后看起来却一点也不冒险。
当一个人努力的时候,就有“机会”可以混到开窍的那{yt}。在公司上班是一样的道理,做创意的哪个可能一开始就想出5个idea来,那个时候你的老板或前辈就要能启发你,慢慢的,你开始可以想出2个idea来,学习的时候,你还是偷,套嘛,要够用功才有机会开窍。
--------------- ---------------
闲聊的心里话(5)
已经快四点了,创意想了一半,还不够成熟,突然想起再到坛子来看看,看这一帮小朋友们又有了什么心得。
我喜欢与不同年龄的人交谈,从五六岁的小孩到七八十的老人都可以。谈什么?什么都可以啊,因为我始终觉得可以从他们身上领悟到许多东西。和五六岁的小孩一起,我必须要让他们认为“我们是一国的!”这样他们可以告诉我,他们在想什么,他们怎么和其他小朋友交谈和沟通,他们怎么玩游戏........。因为充满童趣的言语也可以引发变成一个{jj1}的创意根源。和老人在一起,他们经过岁月的洗礼与历史的沉淀,对于晚辈的我,那并不是教诲,而是一种精神与心灵的沟通,他们告诉我的不是做人的大道理,而是生活的态度,也不是人生的哲理,而是生活的真实。而这一切一切,我一直没有忘记,因为,那是“自然”,自然的生活态度。
论坛里好多人在叹息,在惋惜,在错过,我想,生活里错过的,永远再也回不来,就像写完这个帖子后,这就是历史,追不回来的。我常说,设计的一切在生活,其实以前也不懂,一样羡慕别人能够做出好作品,但我想,我知道那辉煌的一切,都会在自己的努力后实现,坚定的相信。
因为,我一直记得看过的那本书里写的--
“生活,是你的。每个脚印要留下多么深的痕迹,要看自己怎么做。因为,生活就是你自己。”
--------------- ---------------
闲聊的心里话(6)
好久没有聊天了。刚才又看完了一次千寻,和大家再聊聊吧!
最近,好多人在帖子里问我如何做个好的设计师,这么大的问题还真不好回答呢;不由得让我再想起十几年前时毕业的我。
那时候还没有苹果,大家知道那时候怎么做设计和完稿吗?要表现一个设计稿,创意就不说了,要表现的时候如果是插图就得自己画,要什么风格就得画什么风格,就算是一幅照片因为还没提案,所以要素描,要喷绘,就是自己动手,反正就是要把自己心里想要的xx状态表现出来。完稿呢?大家看过工业制图用的那种方格纸吧?浅蓝色的(因为这个颜色制版不会显示),一毫米一格的,我们叫它完稿纸。正式的图象如果是插图表现的那就再重新画一遍,如果是摄影就正式执行,然后在完稿纸上用铅笔画上大概的图形,包括需要放大或缩小的范围。字体呢?那就得“量字”,也就是先用量字板,把需要的文字按磅数,行距,字距等都量好,拿去“激光照排”出字,拿回来后,按位置将文字一条一条地切下来再贴到完稿纸上,整个完成后,都要在整个画面外复上一张描图纸,上面要按图象和文字的位置,清楚地用黑笔注名颜色的四色成分,小到卡片,大到海报,都一律是这样做出来的。想想曾经历过这个的,在坛子里的朋友们,可能一只手就能数完了。
为什么说这个呢?因为那是基本功。做设计有很多的所谓“基本功”,那是不能忽视的。以前我在学校的时候,除了平面设计组的专业课程以外,还有色彩学、素描、水彩、国画、书法、字体、制图、摄影、立体构成........等等,比如说以前每天规定要交十个10*10公分用鸭嘴笔工整地完成上墨的宋体字或黑体字,呵呵,也骂老师啊,可如今想起来还是感谢老师的。
坛子里常有初进这行的人说,这行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其实,那一行不是呢?以前在广告公司的时候,曾经有个刚毕业的年轻人,说牛还真是牛,手头的功夫{yl}。以我带人的方式,我总是按每个个人的优缺点而循序渐进的,那次是为了一张稿子而彼此起了纷争,他认为他对画面的表现已经做到很好了,可还是让我给退了回去,气冲冲地来找我理论,争执了半天创意上的表现和不足的地方后,我说了一句话让他呆了半晌,我说“你要当画匠,稿子你留下,要当真正的创意人(设计师),我想你应该知道该怎么办。”他沉默了不到一分钟,拿着稿子跟我说谢谢,然后回自己座位去了。(后来我知道他熬了一宿,隔天交出来的东西确实是好的东西了)
说了这么多,就是感叹。因为大家都觉得这行好象很容易,真的吗?自己干了十年好象还没这么想过。当个设计师确实要学的东西很多,而且责任和义务也很多。而且,我向来并不是个容易妥协的设计师,和客户沟通也一样,“择善固执”是我一直坚持的,但客户其实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看你自己能不能发现了,因为,你在这个客户所学到的,也许就是说服下个客户的东西。
路很长,真的不要着急。干这行想一夜成名或谋取利益的,或受不了苦的,没法坚持的,劝你趁早改行。要名利其实没有错,但是,现在你付出的,也就是你将来得到的。
(话很重,但,是心里话,也是现实。)
把两年前在华人设计师论坛蔡老师发表的心得,很精辟的语言,给大家共同学习!
华人设计师论坛 >> 招 贴 / 海 报 >> 闲聊的心里话(1-6)
闲聊的心里话(1-6)
有好多朋友说要看这些帖子,再发一遍,大家继续侃。
闲聊的心里话(1)
我曾经在中工,中美和北服讲过课,学生们{zh1}都会发问许多问题,我想这些问题也是大家应该借鉴的。
现在这个资讯突飞的时代,中国的设计已经渐渐向全世界展露出我们华人的底蕴,这在几位大师级的努力下,已经为我们后辈开出一条先河,接下来,我们该做什么?现在大家都觉得这行“好象”很容易,是吗?也很容易的到利益上的收入,是吗?其实并没有答案。以中国内地来说,确实,需要靠设计的力量来改造社会,从平面,环艺,工业,服装等等举凡与设计有关的一切,但我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做的不够好,那怎么办?留下的是给后人的*啊。
以年轻一辈的人来说,当然我承认,因为社会的需求与无奈,到任何一家设计单位去应聘,先问你,你会几种软件,会两种和会四种的,前者就要走人,结果弄得大家在工作前先练就一手电脑的好功夫,真的,我常常觉得他们的作品在技巧上真的称得上大师级,可为什么还是得不到认可呢?因为那是匠,没有原创,没有作品的核心概念,自然不能得到别人的里和认同。创意是作品的灵魂,那才是我们大家应该追求的。
以海报来说,“纯粹”的概念是首要的工作,好的作品通常概念很简单,但清楚,不会有零零散散的其他附加东西,大家都看过无数世界上的好作品,先不管其技巧,单从创意的切入点就很单纯。“你不要想你要对多少人说话,你只要明明白白地向一个人说话就好,而且要说清楚。”这就会是好的作品。
--------------- ---------------
闲聊的心里话(2)
曾经有不少客户问过我,问我对建立企业“品牌”的心得。我总是会和他们玩起一个游戏,这个游戏是在我刚出道时前辈给我们的测验题。
我请客户拿着纸和笔,我随意举出五六个着名品牌的名字,要他们用精简的词将他脑海中对这个品牌的印象物写或画出来,例如宝马汽车、耐克、麦当劳、索尼等等;十字蓝白相间的圆形、两个方形并列的车头以及尊贵,是的,这是宝马汽车;打勾的图形、乔丹、JUST DO IT广告语,对,这是耐克;红底黄色的M字、一个小丑、汉堡,没错,这就是麦当劳,我告诉客户这就是品牌。
我们的生活每天要接收无法计数的视觉与听觉的冲击,什么能给你留下印象?为什么能让你留下印象?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从事设计也有近十年光景了,“品牌”这个词在脑中早已根深蒂固,但究竟替客户服务所创作的设计中,我为客户在市场中留下了多少?我想,它的品牌价值与含量,在我们用心于创作投入及对客户的了解深度而产生的作品中,是能够评估得出来的。
品牌的建立并没有所谓的“规则”与“方法”,就设计师而言,并非把设计“做”出来就好,还要去维护与支持。虽然这大部分属于客户的工作,而设计师呢?是不是做完给客户后就不管了?还是从不去关心客户在市场的发展,以及你力所能及地为客户的竞争产品去收集信息……;这xx看设计师的自主了。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当看到你客户的产品在货架上倾斜地放着,你会自然而然去将它摆放好,我想,你就算“入门”了!
--------------- ---------------
闲聊的心里话(3)
记得以前还在求学的时候,曾有一位平面设计的导师告诉我,他说“不去执行的创意,永远只是一堆*”!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感受很多,也更能体会这段话其中的意义。
刚毕业上班的时候,因为案子的时间充裕,公司内部举行了分组的创意比赛,在内部提案的那天,我最喜欢的设计稿却因为自己认为执行的可能性不高,所以没有提出来,虽然我的另一个设计还是被采用了,但后来有一次公司里的学长看见我的草图本中的设计,认为我放弃的那个创意比现在的还要好,我说明没有提出的原因后,他没有生气,但却要我在办公桌前贴张纸写着“不怕做不出来,只怕你想不到”。
这些经历对我的设计路程影响甚远,它督促着我在创意上的“执行力”与“准确性”。
想起自己曾经有好些作品,譬如在广告公司的时候要拍广告片,委托的拍片公司所制作的道具或所需的配物如果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干脆就自己动手,要的是理想中的一切,不能因为细微的疏忽而成败笔;在做平面设计时,设计物{zh1}的印刷后加工,是制作厂无法执行的,都是与伙伴们昼夜耐心、细心的完成而得来的成果,我很享受这样的经验和过程。因为一个作品因为执行的不到位,让好的创意白白地牺牲,那是每个创作人所不愿见到的。就像印刷一样,如果校准的十字线不能准确,那出来的印刷品还能看吗?
--------------- ---------------
闲聊的心里话(4)
这一次,我说说大家通常都很关心的“创意”吧。
但我想大家可能都会很失望,因为创意是没办法说的。为什么呢?举例来说,以前在公司,常有底下的小朋友问我,我的idea是怎么想出来的?我答不出来。我不知道,就是突然蹦出来的,谁了解脑子里在想什么?也老有人要我讲案例,我先讲原来的想法,再让大家看做出来的东西,但是你还是不知道思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这就是很难讲出来的部分。
不懂广告或设计的人,亲戚之类的都会说“你好有才华......”,大家都认为创意是天分,是老天爷给你的东西。但是当你去检查那些有名的创意人,他们都是很用功的。
记得在本书上看到一位国外的前辈创意人,他说。“为什么修椅子绝不能找一位修椅子的师傅,因为这椅子修好后永远只是一张椅子,它没有机会变成新东西。”但是他同时也警告了我们,这种态度与方式必须是自己有足够的经验与判断才能够试着做,因为这是有风险的。世界上很多得奖且有效的设计或广告,在一开始都是被认为冒险的,但事实上,事后看起来却一点也不冒险。
当一个人努力的时候,就有“机会”可以混到开窍的那{yt}。在公司上班是一样的道理,做创意的哪个可能一开始就想出5个idea来,那个时候你的老板或前辈就要能启发你,慢慢的,你开始可以想出2个idea来,学习的时候,你还是偷,套嘛,要够用功才有机会开窍。
--------------- ---------------
闲聊的心里话(5)
已经快四点了,创意想了一半,还不够成熟,突然想起再到坛子来看看,看这一帮小朋友们又有了什么心得。
我喜欢与不同年龄的人交谈,从五六岁的小孩到七八十的老人都可以。谈什么?什么都可以啊,因为我始终觉得可以从他们身上领悟到许多东西。和五六岁的小孩一起,我必须要让他们认为“我们是一国的!”这样他们可以告诉我,他们在想什么,他们怎么和其他小朋友交谈和沟通,他们怎么玩游戏........。因为充满童趣的言语也可以引发变成一个{jj1}的创意根源。和老人在一起,他们经过岁月的洗礼与历史的沉淀,对于晚辈的我,那并不是教诲,而是一种精神与心灵的沟通,他们告诉我的不是做人的大道理,而是生活的态度,也不是人生的哲理,而是生活的真实。而这一切一切,我一直没有忘记,因为,那是“自然”,自然的生活态度。
论坛里好多人在叹息,在惋惜,在错过,我想,生活里错过的,永远再也回不来,就像写完这个帖子后,这就是历史,追不回来的。我常说,设计的一切在生活,其实以前也不懂,一样羡慕别人能够做出好作品,但我想,我知道那辉煌的一切,都会在自己的努力后实现,坚定的相信。
因为,我一直记得看过的那本书里写的--
“生活,是你的。每个脚印要留下多么深的痕迹,要看自己怎么做。因为,生活就是你自己。”
--------------- ---------------
闲聊的心里话(6)
好久没有聊天了。刚才又看完了一次千寻,和大家再聊聊吧!
最近,好多人在帖子里问我如何做个好的设计师,这么大的问题还真不好回答呢;不由得让我再想起十几年前时毕业的我。
那时候还没有苹果,大家知道那时候怎么做设计和完稿吗?要表现一个设计稿,创意就不说了,要表现的时候如果是插图就得自己画,要什么风格就得画什么风格,就算是一幅照片因为还没提案,所以要素描,要喷绘,就是自己动手,反正就是要把自己心里想要的xx状态表现出来。完稿呢?大家看过工业制图用的那种方格纸吧?浅蓝色的(因为这个颜色制版不会显示),一毫米一格的,我们叫它完稿纸。正式的图象如果是插图表现的那就再重新画一遍,如果是摄影就正式执行,然后在完稿纸上用铅笔画上大概的图形,包括需要放大或缩小的范围。字体呢?那就得“量字”,也就是先用量字板,把需要的文字按磅数,行距,字距等都量好,拿去“激光照排”出字,拿回来后,按位置将文字一条一条地切下来再贴到完稿纸上,整个完成后,都要在整个画面外复上一张描图纸,上面要按图象和文字的位置,清楚地用黑笔注名颜色的四色成分,小到卡片,大到海报,都一律是这样做出来的。想想曾经历过这个的,在坛子里的朋友们,可能一只手就能数完了。
为什么说这个呢?因为那是基本功。做设计有很多的所谓“基本功”,那是不能忽视的。以前我在学校的时候,除了平面设计组的专业课程以外,还有色彩学、素描、水彩、国画、书法、字体、制图、摄影、立体构成........等等,比如说以前每天规定要交十个10*10公分用鸭嘴笔工整地完成上墨的宋体字或黑体字,呵呵,也骂老师啊,可如今想起来还是感谢老师的。
坛子里常有初进这行的人说,这行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其实,那一行不是呢?以前在广告公司的时候,曾经有个刚毕业的年轻人,说牛还真是牛,手头的功夫{yl}。以我带人的方式,我总是按每个个人的优缺点而循序渐进的,那次是为了一张稿子而彼此起了纷争,他认为他对画面的表现已经做到很好了,可还是让我给退了回去,气冲冲地来找我理论,争执了半天创意上的表现和不足的地方后,我说了一句话让他呆了半晌,我说“你要当画匠,稿子你留下,要当真正的创意人(设计师),我想你应该知道该怎么办。”他沉默了不到一分钟,拿着稿子跟我说谢谢,然后回自己座位去了。(后来我知道他熬了一宿,隔天交出来的东西确实是好的东西了)
说了这么多,就是感叹。因为大家都觉得这行好象很容易,真的吗?自己干了十年好象还没这么想过。当个设计师确实要学的东西很多,而且责任和义务也很多。而且,我向来并不是个容易妥协的设计师,和客户沟通也一样,“择善固执”是我一直坚持的,但客户其实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看你自己能不能发现了,因为,你在这个客户所学到的,也许就是说服下个客户的东西。
路很长,真的不要着急。干这行想一夜成名或谋取利益的,或受不了苦的,没法坚持的,劝你趁早改行。要名利其实没有错,但是,现在你付出的,也就是你将来得到的。
(话很重,但,是心里话,也是现实。)
已投稿到: |
|
---|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