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楼市股市的跷跷板关系- 仕德的日志- 网易博客

恢复楼市股市的跷跷板关系

2010-07-17 16:48:26 阅读6 评论0 字号:

         国家统计局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房价环比下降0.1%。然而,房价下跌始终不是某些人愿意看到的。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是力挺楼市的代表人物,他在6月中旬的一场投资会上强烈建议投资者;“6月买股,12月买房”。“12月买房”,这一建议针对的是投资行为,金岩石认为中国楼市与股市之间存在密切联动关系,因此,他得出的结论是“楼市调控,股市遭殃;楼市休战,股市反弹”。然而,笔者认为,楼市股市之间这样的联动关系是不正常的,它们应是此消彼长的跷跷板关系。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金岩石认为“房价下跌是政策误读”。他的观点代表了目前很大一批投资界人士的看法。据笔者了解,与金岩石的分析几乎雷同的是,他们普遍认为楼市上涨是一个“不朽”的趋势,而“城市化”则是维持这个趋势的永动机。在大多数人的“共识”中,城市化是现代文明的必经之路和长期任务,但在笔者看来,这是一条应当以幸福生活与和谐社会为目标的道路,而绝非以规模空前和高空置率为目标的“死城”。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中国目前已经展开的城乡一体化试点也正是为了摆脱城市化樊笼所做的积极尝试。

    认为楼市是联运关系确有道理。在必需品消费之外,楼市的投资品作用无可否认。问题在于,同样作为投资品,正常情况下楼市与股市应当是一种此消彼长的跷跷板关系,彼此互为补集。因为在投资总额不变的前提下,注入楼市的流动性多了,股市则会减少;反之亦然。而中国目前的局面却是,由于一段时期内将楼市作为拉动GDP的支柱产业加以发展,形成了楼市与股市的联运关系,这绝非正常的投资环境。

      这种联运恰恰说明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绑架效应,因为在房产为支柱的发展格局中,楼市的上涨会拉动钢材、水泥、电力等一系列上游产业和辅助产业的需求,而这些产业又与房地产一起构成股市的蓝筹板块,大多是股市的指标股和风向标,所以楼市会对股市形成强有力的联动。

     在泡沫当道、投机有理的畸形发展态势下,房地产不仅在绑架民生,甚至开始威胁历史:据媒体报道,江苏镇江为了“保障”投资40亿的xx楼盘顺利开工,不惜强拆入围“2009年度全国xx考古发现”宋元粮仓,上演了一场当代中国的《阿凡达》。所以,4月楼市调控的方向有必要坚持下去;国家对房地产进行调控的目的,首先是保障国计民生,其次也是为了将这种不正常的联动关系剥离开,为投资者创造一个更有价值的投资环境。就目前的趋势看,我们能够乐观地预期这场调控的持续有效性和最终成果,那么进一步的投资决策就应当建立在楼市与股市的跷跷板关系之上,而不是基于“6月买股,12月买房”这样楼市与股市的联动关系。

     至于“楼市休战,股市反弹”这样的提法,笔者有一个很大的疑惑。谁跟谁休战?既然要说休战,那首先得开战。是开发商跟政策开战,还是开发商与老百姓开战?两方面似乎都讲不通。国家肯定不能为了促动股市而抬高楼市,而股市的反弹依赖于流入资金的增加,而如果对楼市调控得力,则会有很大一部分资金流出,这对于股市的重振是有好处的,而不是相反。

    实际上,在笔者看来,通过调节购房者的信贷来遏制楼市投机只是为了温柔地挤一挤这个泡沫,或者说先敲上一记警钟,希望产业发展能够回到健康的轨道上来。如果不能奏效,那么更有力的措施可能就在后面,那就是收紧开发商源头的信贷支持。

       (《环球时报》瞬雨、作者是技术经济观察家、MirrorCITYr技术总裁。)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恢复楼市股市的跷跷板关系- 仕德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