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货物概念和分类_徐海雁在呼唤你的空间_百度空间
一、概述(一)概念和分类1、概念:经海关批准,未办理纳税手续进境,在境内储存、加工、装配后复运出境的货物。从四个方面来理解。(1)经海关批准 (2)未缴纳税费 (3)受海关监管   (4)应复运出境2、分类★(两分法):(1)储存类保税货物;(2)加工装配类保税货物(也叫加工贸易保税货物)★(三分法):(1)储存类保税货物:(2)加工贸易保税货物、(3)区域保税货物★(两分法):(1)储存类保税货物、(2)加工装配类保税货物(1)、储存类保税货物又分为两种形式:①、储存后复运出境的保税货物(2种情况)a、 国际转运货物 (转口贸易)境外厂商运入我国境内暂存后再运往其他国家或者复运回国的货物,也属于保税货物的范围b、供应国际运输工具的货物②、储存后进入国内市场的保税货物(2种)a、 进口寄售用于维修外国商品的零配件如果用于保修期内维修,可以免税,如果用于保修期外维修,则要征税。不包括进口耐用消费品。b、存入保税仓库的未办结海关手续的一般贸易货物和其他未办结海关手续的货物。(2)、加工装配类保税货物:简称“加工贸易保税货物”用于进行加工装配的进口零备件、元器件、包装材料、辅助材。有五种形式:①、来料加工:境外厂商提供原材料,委托境内工厂加工,产品由外方销售,我方收取工缴费。这种方式,我方是不用占用资金的。A(国外的厂商)——我国的企业B——A(国外的厂商)②、进料加工:境内企业付汇从境外购买原材料,完成加工,成品销往境外。进料加工一般是从国外购进原料,加工生产出成品再销往国外。
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共同点和区别:※共同点:是 “两头在外”,即原料来自国外,成品又销往国外。※区别:(1)来料加工在加工过程中均未发生所有权的转移,原料运进和成品运出属于同一笔交易,原料供应者即是成品接受者,是以商品为载体的劳务出口;(2)而在进料加工中,原料进口和成品出口是两笔不同的交易,均发生了所有权的转移,原料供应者和成品购买者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A(国外的厂商)——我国的企业B——C、D、E(国外的其他厂商)(3)在来料加工中,我方不承担销售风险,不负盈亏,只收取工缴费;而在进料加工中,我方是赚取从原料到成品的附加价值,要自筹资金、自寻销路、自担风险、自负盈亏。③、外商投资企业履行产品出口合同:外商投资企业进行的来料加工、进料加工统称为外商投资企业履行产品出口合同④、保税工厂:由海关批准,专门从事保税加工的工厂或企业。          ⑤、保税集团:同一关区内,由一个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牵头,结合多个加工企业,对进口料件进行不同层次的加工,直至最终产品出口的企业联合体。★    (三分法):(1)仓储保税货物:(2)加工贸易保税货物、(3)区域保税货物(1)加工贸易保税货物主要指为加工贸易而保税进口的料件,以及用这些保税料件生产的半成品、成品。(2)仓储保税货物   主要指保税仓库货物(3)区域保税货物   主要指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货物。
(二)报关程序 保税货物的报关程序是:备案申请保税——进出境报关——报核申请结案1、备案申请保税(前期阶段)保税货物进口前,货物的收发货代理人等向海关提出将要进口货物的保税申请,当海关给予批准后,所进口货物才能保税。目的:海关对企业申请进口的保税货物进行审核、备案,便于海关今后的监管和统计。2、进出境报关:同一般进出口货物一样,在进出境时,都必须和其他货物一样进入进出境报关阶段,一般进出口货物的进出境报关阶段包括4个环节:申报--查验--缴纳关税—海关放行。而保说货物是要经过进入进出境报关阶段,但是所不同的是,不进入第三个环节,也就是不进入纳税环节。    保税货物海关放行并没有结关,保税货物要进入到海关监管阶段。3、 后期阶段(报核申请结案):报核申请结案:根据企业在海关的备案,当加工合同完成后或储存货物复运出境后,企业向海关申请对进口的保税货物进行核销结关。那么,在这个阶段,具体的环节就是:企业报核——海关受理——实施核销——结关销案海关监管:保税货物自完成通关之日起,一直到核销之日截止,始终处于海关的监管之下,所以说,保税货物要经过海关报核申请结案。这三类保税货物,结案的标志是什么。(三)海关对于保税货物监管的基本特征和要求(4点)
1、 批准保税保税货物必须是要经过海关批准的,别的部门不能够批准。海关批准货物保税的原则有三个:(1)合法经营---货物合法、方式合法、企业合法、证件合法(2)复运出境---所有保税货物的经加工、装配后应该复运出境,且进出基本平衡(3)可以监管---加工环节、进出境环节均可以受到海关监控2、进口环节暂免纳税保税货物未办理纳税手续进境,属于暂时免纳税费,而不是免税,待货物最终流向确定后,海关再决定征税或免税。3、监管延伸(1)地点的延伸:凡是储存、加工、装配的地点均是海关监管的地点。(2)时间的延伸:提取货物之日起,到完成仓储、加工、装配后复运出境或结关之日止。①准予保税的期限;②申请核销的期限   期限保税的种类        准予保税的期限        申请核销的期限        时间        备注        时间        备注加工贸易保税货物        不超过1年        延长的最长期限为1年                  仓储保税        最长为1年        延长的最长期限为1年                  区域保税期限        没有作出具体规定(笼统规定)                  4、核销结关:结束海关的监管在备案合同期满或加工产品出口后的一定期限内,经营单位应持有关加工贸易登记手册、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及其他有关资料,向合同备案海关办理核销手续,海关对保税货物的进口、储存、加工、使用和出口情况进行核实并确定最终征免税意见后,对该备案合同予以核销结案。(1)储存类保税货物①运往国外,免税②进入国内市场的货物,补缴税款(2)加工贸易保税货物①加工成品出口国外的,经核销该货物免税②加工成品销往国内的,经批准该货物缴纳相应的关税、增值税、消费税③剩余料件,按照规定处理。


郑重声明:资讯 【保税货物概念和分类_徐海雁在呼唤你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