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基层文化发展:群众读书看戏 国家掏钱埋单_清水塘蛙_新浪博客

成绩单
  2009年,中央财政对文化工程投入逾30亿元
  2009年,全国1447家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
  2009年底,已组建农村数字电影院线211条,观众人次超过18亿
  2009年底到2010年初,预计建成24万到30万家农家书屋
  一年来,全国各地各部门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力度,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积极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和社区综合文化站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广大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果实。
  解决“空壳”现象
  新、改、扩建1.2万个乡镇文化站
  据文化部介绍,2009年,中央财政对地方各项文化工程投入总量达30.59亿元,比2008年增加8.92亿元,增长41.16%。“十一五”截至2009年底,中央财政累计投入63.69亿元,已比“十五”增长55.58亿元,达6.85倍。
  2009年,中央财政投入10亿元补助全国近600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截至目前,共争取中央财政资金21亿元,完成规划总投资的53%,新建、改扩建1.2万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此外,还新增加0.41亿元资金,向西部地区484个街道文化站和31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赠送电脑21200台,有效解决文化站“空壳”现象,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争取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修缮专项资金3.03亿元,对全国面积未达标的县级两馆维修改造给予资金补助,解决面积狭小、设施落后等问题,使其具备良好的服务条件。
  2009年中央财政继续安排5000万元,为中西部基层剧团配备165辆流动舞台车,至此该工程2007年实施以来已配备804台,有效改善了基层剧团的演出条件,解决剧团下乡难的问题,较好地满足基层群众看戏的基本文化权益。
  文化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建立健全跨系统的“图书馆联盟”、“图书馆联合体”、“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等有效的工作机制,2009年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中有1447家向社会免费开放。
  取得突破进展
  18亿人次农民免费看电影
  据广电总局介绍,“十一五”期间“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有两项:一是到2010年底,全面实现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使“盲村”群众能够收听收看到包括中央和本省的4套以上的广播节目和8套以上的电视节目。二是大力提高农村地区的广播电视无线覆盖水平,使广大农民群众能够无偿收听收看到包括中央{dy}套广播节目、中央{dy}套和第七套电视节目,以及本地省、市广播电视节目在内的4套以上无线广播电视节目。
  截至目前,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已于2008年7月底前提前两年半完成规划目标任务,中央{dy}套和第七套电视节目、中央{dy}套广播节目全国无线覆盖率分别达到82%、68%和84%,覆盖人口分别为10.7亿、8.9亿和11亿。
  全国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覆盖“盲村”有71.66万个,中央决定主要利用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方式解决边远地区覆盖问题,城镇郊区及发达地区积极发展有线电视。中央财政投入资金32亿元对中部地区国贫县和西部地区村村通建设给予补助。广电总局组织建设了“村村通”直播卫星节目上行平台,并安排了包括藏语、蒙语、维语、哈语、蒙柯语、朝语等少数民族语言节目在内的40多套广播电视节目通过平台播出。2009年6月底前,首批369.8万套直播卫星接收设备安装调试完成,19万个“盲村”的群众受益。
  2009年是农村电影“十一五”规划、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实施的第四年,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截至2009年底,全国农村已组建农村数字电影院线211条,有数字放映设备近3万套,数字电影放映队达到2.8万支,落实年度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场次补贴专项资金3.3亿元,全年农村电影放映场次达到750万场,观众人次超过18亿。截至2009年12月10日,广电总局电影数字节目平台提供可选订的影片共683部,其中公益影片547部,商业影片828部。各农村电影数字院线已订购数字影片节目565.9934万场,其中农村公益版权影片542.7629万场;商业版权影片23.2305万场。
  建设全面提速
  农家书屋覆盖一半行政村
  据新闻出版总署介绍,2009年底到2010年初,我国预计建成24万到30万家农家书屋,覆盖全国40%到50%的行政村,其中中西部地区将建成近17万家。
  农家书屋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全面落实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重要工作内容。2004年,新闻出版总署提出试建农家书屋的工作设想;2005年在甘肃、贵州等西部省份开展试点工作;2006年,该工程被写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列入国家文化重点工程;2007年,该工程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五项重大工程之一。
  随后在中央、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下,该工程建设在全国大规模展开。
  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从最初试点到当前的“全面提速”,开创了新闻出版业走出城市、面向农村、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2009年上半年,全国已建成农家书屋9.2万余家。
  2007年,中央财政拨出1000万元作为试点建设资金,2008年投入6.1亿余元专项资金,2009年划拨资金达13.9亿余元。云南、吉林、湖北、宁夏、安徽、内蒙古、重庆、甘肃等省区市基本能实现年底前农家书屋覆盖本地50%以上行政村的目标。同时,新闻出版总署围绕工程建设、工程专项资金管理、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农家书屋监督检查等制定出台了多项计划和办法。
  各地还建立了工程信息档案,确保农家书屋建设一个,合格一个,管好一个,用好一个,使农家书屋实实在在地在广大农村开花结果。

 

(题图:农家书屋充实了农民业余生活。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2009年基层文化发展:群众读书看戏 国家掏钱埋单_清水塘蛙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