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湘福”之翼

“湘福”之翼

                        文/天风

    鹏翼垂天,方能一翔千里。

    “湘福”-全称“湖南湘福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以短短六度春秋,一跃而为中国乃至亚洲石膏建材行业的“龙头老大”,其中必定有一些值得人们仰视的东西。

    我怀着好奇走进“湘福”。这是一个用地150亩的正方形厂区,坐落在临澧安福工业园黄金地段,临207国道一面是一道通透式铁艺围栏,临门一眺,造型如鹏的综合大楼可尽收眼底。而最能抓人眼球的还是座落在厂门与综合大楼之间的中心雕塑。那是一座汉白玉双层石盘流瀑式动感雕塑,其神秘之处是顶层石盘内那个随水流朝综合大楼方向不停旋转的大理石圆球。据介绍,这个实心球重达一吨多,可它却轻盈的“漂浮”旋转在流瀑石盘上,其中奥妙恐怕得请力学专家解释!赏玩这个奥妙无穷的大理石圆球,不禁让人品味到一种活力的美、动感的美和向心的美;厂门两侧,“合作创造价值,诚信铸造未来”的{yj}性刻石巨标,似乎在与这不停运转的大理石球对白不同凡响的“湘福理念”!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湘福”腾飞的历史空间吧!

 

        人格为翼 催生“湘福”

 

    每一份珍贵的诞生里,都必然包含某些优异基因的xx。那么,是什么基因催生了“湘福”?这自然要从“湘福”的{dzz}刘珍如说起。

    1946年12月,刘珍如出生在湖南邵东团山镇幸福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那时的幸福村并不幸福。贫困的家境,以致小珍如上学的8毛钱学费也得父母东凑西借;有时珍如根本无钱买课本,只得跟同桌合用;要不是一位黄姓老师多次资助,珍如恐怕很难完成少年时代的学业。那时起,珍如就暗暗立下宏愿,将来一定要发财,发财后一定在家乡建学校,让孩子们都能上学读书。正是这梦想的翅膀,渐次托起了刘珍如马不停蹄的人生。

    为了自己的人生梦,小学毕业后不得已辍学谋生的珍如如古代王冕,在劳作和奔走时,总喜欢靠近学校,去倾听朗朗书声,去借书借报。乡亲们赞赏珍如的吃苦耐劳、诚实勤奋、好学上进,推荐他去学校做炊事员,对珍如来说,这就是重返“课堂”了。功夫不负有恒人,边炊边学中,珍如渐渐成了没有xx的“半个秀才”。1969年6月,他被调往湖南省石膏矿,从此与石膏结下不解之缘。他下过矿井,当过事务长,开过货车、小车,当过车队长,{zh1}当上了副矿长。

    然而,儿时就做起的“发财建校梦”,刘珍如始终没有实现,当然也始终没有忘记。1996年5月,有梦未圆的刘珍如决定提前退休,去开始新的人生搏击。带着自己半个世纪的生活、知识和经验积累,他一头扎进商海。搞运输、办工厂、建市场、开矿山……。几年卧薪尝胆,几年走南闯北,几年摸爬滚打,刘珍如终于淘到了自己的{dy}桶金,他有了属于自己的公司。

    发达不忘根本,终老不弃宏愿。有了财力和能力的刘珍如利用回乡探亲的机会,专门造访了儿时母校,见母校面貌如前、破败陈旧,有的学生还在租借的农舍里上课,又阴暗,又嘈杂,他心情沉重地拍摄下这一切。回到长沙,刘珍如立即召开家庭会,放录影、亿往事、说心愿,家人深受感动,齐表支持。接下来,刘珍如积极着手筹措资金。由于费源不足,他就把自己在邵东的房产作了抵押,{zh1}筹足了200万元,完成了一所占地7600平方米,设施齐备的现代化希望小学的建设心愿。感于刘珍如同志的义举,原湖南省省长刘正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湖南日报》、《邵东日报》都先后大力度报道了刘珍如倾家建校的事迹。极具仁善人格精神的刘珍如一发而不可收,为了“教育兴国、知识兴邦”,他决定在双江学校建立“帮困助学奖励基金会”,由于基金不足,他说服家人,把父亲80大寿收到的5万元人情款无私捐赠给了基金会,令知情者无不为之动容。

    刘珍如的人格取向,决定了他的善行绝不会止步。他帮困助学的xx视野越来越宽广。当然,他也深知这将需要更多的资金,他必须做大自己的实业,获得更大的利润,积累更大的资本。于是,他廓开眼界,再寻商机。也许,刘珍如与石膏的确有缘。 2003年前后,他开始密切xx临澧丰富的“非金属矿产”——石膏;而时任临澧县委书记的吴友云等领导人也恰好正在为临澧石膏资源价值的深度开发四处寻求合作者。共同的xx,共同的追求,以及共同的儒雅,把他们很偶然也很必然地推到了一起。为了支持刘珍如在临澧创业成功,吴友云等决定以最惠地价提供150亩丘山地给他们建厂,而刘珍如基于创业淘金、互利共赢的思考,也主动承担了本应由临澧县政府提供的平山造地的成本金70余万元。

    2004年3月23日,公司筹备处和临澧县人民政府正式签署石膏深加工项目投资协议;4月16日,湘福公司在临澧正式注册成立;4月18日,由临澧县委、政府牵头,湘福公司与合口镇政府签订整体收购原临澧湘桂石膏矿协议,完成石膏深加工项目的资源配套;7月8日,湘福一矿正式启动投产;7月28日,公司石膏深加工基地正式破土动工,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建设,2005年11月28日,{dy}条深加工生产线正式点火投产。从此,这个以刘珍如高尚人格理想为深层动力的民营企业克服重重困难,在湘北要冲——临澧起飞了。

 

        智慧为翼 壮大“湘福”

   

    在现代工业化进程中,最重要的制胜法宝莫过于人的智慧。刘珍如不仅是一个靠人格理想支撑人生的人,更是一个善于运用智慧提升企业的人。

    诚然,石膏深加工改变了临澧原有石膏企业停留在出售原矿的低档位状态,初步走出了资源浪费、价值流失的沼泽,但刘珍如董事长一刻也没有懈怠探索的大脑。他看着那用二水石膏原矿加工成的石膏粉、石膏板、石膏砌块制品,总不满足于这种仍失于简单加工的物理变化价值,他渴望找到石膏深加工的新途径。与石膏结缘终生的刘珍如了解到石膏也叫硫酸钙,主要化学成分是硫和钙,具有研制硫酸的用途。2005年初,公司组织技术力量,着手xx“硬石膏制硫酸”项目研发。

    说到硫酸,人们都不生疏,它是一种用途很大的化学制剂。世界上,以往的硫酸生产都以硫铁矿石或硫磺为原材料,但由于我国硫磺基本靠高价进口,而硫铁矿藏量有限,目前已处于枯竭状态。用硬石膏制硫酸,可以毫不夸张地称之为一场“工业生产原材料革命”。刘珍如用智慧抓住了石膏从物理价值到化学价值升华的契机。这个项目于研发当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中国科技部于当年在《科技内参》上辟专栏进行详尽介绍和报道,予以大力推介。

    发展这个重大项目,必然遇到资金、原料、厂房车间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刘珍如等公司核心人员鉴于硬石膏制硫酸后的废渣可以制水泥的用途,决定实现硫酸水泥联产,这就需要寻找适当的合作伙伴。他们又及时抓住国家出台全面淘汰低能水泥生产线,同时因冀东水泥集团落户临澧而造成本地多家水泥厂停产待转的机会,选择了原临澧嘉丰水泥厂作为硬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项目的基地。2006年,公司决定兴建二号井,以保证硫酸项目原料供给。由于二号井处于合口大堰、双堰、菖蒲三村交界地带,周边村民关系复杂,利益错综,建设工作每前进一步都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阻力。为此,公司依靠当地政府,力排困扰,艰苦创业,仅用一年时间,就建成了一座年开采能力为30万吨的现代化矿山,于2007年9月28日正式投入生产。为了给这个项目注入强大的后续动力,公司谋求到了与北京仁和东方投资有限公司联手发展的盟约,当年,与该公司正式签约,仁和公司斥资2000万元加盟,使硬石膏制硫酸项目的注册资金增至5200万元,实现了战略性固本的目标。

    有人说刘珍如的颅腔里装着三个大脑,而且都在不停的运转。就在进行硬石膏制硫酸项目开发的同时,公司还进行了新型石膏墙体材料项目开发和10万吨建筑石膏粉生产线的规模膨大性项目建设。石膏空心砌块是一种xx无害、阻燃隔热、绿色环保的新型墙体材料,是xxxx推荐的新墙材。刘珍如等看准了石膏空心砌块在现代建筑市场上的性能和价格优势,决定大手笔投入这个项目。2006年上半年,公司紧锣密鼓的开建石膏空心砌块生产线,设计年产达规模达50万平方米,10月份就正式投产;同时,他们又抓住“长、株、潭”新建设的历史机遇,在三市结合部的暮云镇投资建设了一个年产100万平方米的石膏空心砌块生产基地,其产品顺利打入了“长、株、潭”市场。公司为了确保原材料供应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工人生产条件的改善,经董事会慎重决策,于2007年初,投入300万元,购置了大批运输机械,彻底改变了一号井落后运输现状,建成了机械化运输系统,并对井底、井口安全设施进行了大规模现代化改造,既体现了人性化关怀,又追赶了现代化节奏,一举多得地促进了项目的壮大。

    2007年5月,公司为巩固石膏深加工成果,扩大项目规模,增加普通石膏矿的利用价值,决定投资1000万元,增建一条年产10万吨建筑石膏粉的生产线,这是一条采用目前国内{zxj}的热油循环蒸煮工艺的生产线,它的建成投产,使公司的石膏粉系列深加工能力达到15万吨,规模居于我省xx和国内前列。

    2010年,公司又斥资500万元,开建水泥膨胀剂和超细石膏粉项目,其产品附加值实现了跳跃性提升,高于传统产品数倍,实现了当地政府和企业自身共同追求的石膏深加工新理想。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刘珍如等深感科研能力的重要,因此于近年与中南大学联姻,在公司本部建立了“中南大学实践教学基地”,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形成强强联手,优势互补的强劲发展态势。目前,公司又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造,努力与国际接轨,上市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实施中。

    若要作一下综合盘点,湘福公司目前注册资本金为5200万元,总资产为1.6亿。拥有现代化矿山两座,年开采能力在50万吨以上;拥有深加工基地10平方米,有年产15万吨高(中)档石膏粉和水泥膨胀生产线一条,年产50万平方米石膏砌块(临澧)生产线一条,年产100万平方米石膏砌块(暮云)生产线一条。主要产品分四个系列:一是原矿系列,包括特级石膏、一级石膏、二级石膏、三级石膏等;二是石膏粉系列,包括高强石膏粉、陶模石膏粉、建筑石膏粉及生粉、水泥膨胀剂等;三是建材系列,主要是石膏空心砌块;四是化学制剂硫酸等。

这林林总总,向人们昭示:“湘福,智者的大舞台!”

 

        文化为翼 高举“湘福”

 

    一般来说,人们都认为企业的生命是赚钱。但是,认识“湘福”后,我们觉得,现代企业的生命是文化。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不是畸形的,就是短命的,这是“湘福”历程揭示的一个真理。

    为实现文化兴业,“湘福”特地聘请专业人员,创办了自己的报纸《湘福之声》。我打开其中的一期,赫然可睹“仁者爱人 大爱无边”八个大字,我立即被那段压题文字所吸引:仁,同情、友爱的思想感情。孔子视,“仁”为{zg}的道德准则。为人之道,应以仁爱、仁慈、仁义为先为重。无论是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的“小仁”,还是以天下为先,以万民为爱,维系社会的“大仁”,其核心都是对人类的爱。仁者爱人,大爱无边。

随着对“湘福”逐步深入地了解,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仁文化”几乎渗透到“湘福人”生活、管理、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首先,被员工誉为“仁者”的刘珍如就是一位“仁文化”的身体力行者。这里我们且不说他近些年先后在邵东县、长沙县、宁乡县和临澧县为帮困助学付出260多万元善款的事迹,也不去历数他曾获得的“捐资办学杰出个人”、“光彩事业之星”、“xx爱心人士”、“文明市民标兵”等荣誉称号,我们单从他如何对待自己的员工,就可以窥视他心灵深处“仁爱”的佛光。在一次新员工从业培训和免费体检中,有两位准员工因身体不适合从事公司工作,不得不遗憾的离去,刘珍如等公司领导人知道此事后,立即作出决定,免去两位准员工的培训食宿费,并发给回程路费,还安慰他们回去认真养好身体,公司的大门仍然对他们敞开。两人深为感动地说:“这样关心员工的公司,真的很少见!”这自然也温暖着其他员工的心,因而产生出巨大的凝聚和向心效应。还有一次,刘珍如在公司开完会,已近中午,他没有去公司食堂就餐,却驱车赶往20多公里外的石膏矿二号井。行车途中,刘珍如觉得饿了,只得吃个苹果充饥。同事问他为什么不吃饭了再去,他说趁开餐时间下去检查伙食情况才真实。寻常一句话,暖透众人心啊!

    刘珍如深知企业家的“大仁”决不只是体现在对员工生活细节的关心上,而更要的是体现在千方百计提升员工素质,使他们有更强的创造能力,还要体现在开创严明有序的职场秩序,以保障员工工作机会的稳固性、持久性。为此,公司适时组织各种培训,让员工不断了解公司,熟悉各种规章制度,掌握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岗前操作实践训练。

    为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公司还十分重视开展各类有益的文化活动,如“读报用报知识竞赛”、竞争上岗“无凳运动”游戏、节庆球赛、优秀通讯员表彰,“爱我湘福献计献策征文赛”、文艺小创作活动等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方式,“湘福人”的眼界更开阔了,能力更多样了,感情更丰富了,关系更密切了,干劲更足了,主人翁意识更强了,作出的贡献也更大了,进而,公司的发展也更有动力了。这就是“仁文化”神奇的力量吧!如今,湘福建材公司已享有湖南省“最受尊重的非公有制企业”、常德市“xx模范企业”、临澧县“xx工业企业”等一系列荣誉。刘珍如个人除去不计其数的地域性、行业性荣誉外,还获得了“2009中国优秀湘商”、“感动中华·2009年度风云人物”等殊誉。

    我曾与刘珍如作过一次采访式交谈,觉得这些对话,能让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刘董”,更广角地仰视“湘福”!

     “请问刘董,您平时{za}看哪些书?”

     “古典文学和现代企业家方面的。”

     “读古典文学有什么感想?”

     “从中学些有关做人做事的道理。”

     “您最铭记的格言是什么?”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我有点意外,应一声“嗯?”

     “我是个共产党员,必须一辈子为共产党做事。”老人说得很自然很淡定,没有丝毫造作,我很感慨,不由自主地连连点头。

     “请问,您小时和现在{zd0}心愿是什么?”

     “小时就是希望将来赚钱办学校,现在我希望把企业办得更好,另外还想建一所孤儿院。”

     “为什么您会有这样的心愿?”

     “我觉得人不能只为自己,而要为社会。我自己能用多少钱?有了钱,我就想为社会多办点善事。”

     对这位脸上刻满沧桑的和善老人,我更加肃然起敬。

     “您最难忘记的事情是什么?”

     “小时候没有钱读书!”

     “您最难忘的事是什么?”

     “2000年建成双江希望小学。”

     “您最感激的事是什么?”

     “就是多次参加组织安排的培训。”

     “您遇到的{zd0}困难是什么?怎样克服的?”

     一直流畅的对话顿时卡住,我注意到刘珍如复杂的表情,多少艰难,多少困扰,肯定一言难尽。{zh1}他依旧和善地摇摇头说:“这个就不说了吧,都过去了。”我看得出,谈这个话题可能会涉及一些是是非非,这分明不是仁者愿意做的事。我能理解,自然改变话题。

     “您怎样看待荣誉?”

     “我不看重获得什么,我只看重做些什么。”

     “您跟石膏结缘一辈子,有什么关于石膏的感言吗?”

     “石膏前景无限!”

     我想,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一位身价数亿的老板,一位朴实仁厚的长者,他xx用不着说违心的话,我{jd1}相信,我直视到了这位老人真实的内心世界。“刘珍如,真儒也。”我不禁由衷地发出这样的感叹!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报告文学/“湘福”之翼】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