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工巧匠:剃头匠及其规矩_安阳土坷垃_新浪博客

   “剃头匠”是安阳人对理发师的称呼。它排在百工之末,属下九流,人们称之为某(姓)氏,称得起贤弟叫不得哥。一人为之,子孙三代不能进考场,入祖坟,娶媳妇嫁女只能与本行业或唱戏的结亲。

   剃头自然与头发有关。“人之发肤,受之父母”,与父母授之的东西打交道,应该是比较神圣的。三国曹操有“割发代首”的故事,清初以“留发与留头”供你选择,和尚剃度更是上升到人生轮回的高度,可见“发”之重要。但不知为什么,历朝历代却总是把剃头与擦背、修脚等放在一起,列为”下九流””贱业"一起鄙视,一直让人想不明白。

   在清朝之前,并无剃头这一行业,剃头意味着不孝.

   剃头匠的出现,是随清朝政府迫使汉人剃头匠政策应运而生的。清廷强令汉人按满人习俗剃头梳辫,曾在安阳城内搭建席棚,勒令过往行人入内剃头,违者斩首,这便是所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此后担挑子走街串户剃头,便成为最初的理发业,剃头匠也应运而生。

   剃头是一门古老的行业。旧时的剃头业大致有两种经营方式:一种是设有铺面,坐店经营;一种是挑担下乡,走街串巷。这后一种,出门经营时须随身担一只剃头挑子。挑子一头是洗头铜盆,下面有个圆桶,内装炭火小炉;另一头是坐凳,凳侧有抽屉,内盛推子、剪子、刀剃等剃头用具。铜盆那端还竖着一个小旗杆,杆上有钩,悬挂毛巾、滗刀布等,据说旗杆是当年强令汉人剃发留辫的法令标志——象征着皇上的圣旨。滗刀布相传则是“旗杆”上圣旨的后来替代品.

   据说清代以前,汉人留头发.清世祖登基后,下圣旨通令全国剃头,剪辫子,违旨者格杀勿论。剃头锅座上立旗杆悬挂圣旨。久之剃头成为习惯,圣旨遂演变为滗刀布。起初,剃头匠坐,顾客站,可是匠人够不着剃发,即奏明皇上,改为匠人站,来剃者坐。儿童来剃时,匠人坐,儿童站。

   随着时间的发展,最初惨烈的剃头逐渐转换为个人的自我修饰行为,而所谓的剃头匠,不但要替人剃头,更兼而需要为顾客刮脸、刮胡子、掏耳朵眼|剪鼻毛等等。

   剃头挑子可谓昔日安阳城乡一景,后来还被人编成歇后语“剃头挑子——一头热”,用来形容一方热情、一方冷淡的情形,使用至今。剃头挑子扁担只4尺长,还有歇后语“剃头扁担---不长”,人们也常以此借作诙谐话。

  有的地方下乡剃头匠还手持一个铁制器具,名曰“唤头”,形状似大镊子,用小棍自下向上一拨,便发出“呛啷”一声,随走随响,以召唤主顾。

  

  解放后,理发店实行公私合营,下乡剃头师傅大都进了国营理发店,仅剩下些“散兵游勇”或乡村剃头匠仍以走街串巷为生。这时的剃头挑子已简化为一只小小的布挎包,内装理发工具,有的只是“唤头”依然在手。剃头匠,手提一个剃头篮子,在各家各户串来走去。碰上了打声招呼,和“磨剪子、戗菜刀"的大喊大叫有很大区别。有生意时,他就放下篮子,找个光亮处、搬条凳子等你坐好,从篮子里拿出一块白的围布,顺势一抖,在脖颈处紧紧系住,就可以开始了……..

农家走街串巷的剃头匠则不同,他们挑着特制的剃头挑子,每隔二十天就来到生产队的饭场——街口或大树下,把挑子一头的板凳取出放下,另一头烧水的锅支开燃着,然后在饭场里高喊几声,暂时没事干的男人就会走过去,等着让他剃头。旧时农村理发,一大人可带两小孩,小孩站着剃头不掏钱。乡下剃头,由户下轮流管饭。俗谚有“先发火(燃炉子)后派饭,掂着刀子踅圈转”,形象地说明了剃头匠到村上的情况.他们可是享受乡干部的待遇,轮流吃派饭,年终统一和每家结帐。街口树下始终都是热闹的,人们都会聚到那里,一边等他剃头,一边山南海北地闲聊。剃头匠总是微笑着,一边给人剃头,一边和其他人闲聊国际的事……
      当时剃头匠程序是很简单的,半大小孩剃头主要是用轧剪,最麻烦和有点危险的是给幼儿剃头,幼儿头皮又嫩,非活儿熟练者不能胜任,可对剃头师傅来说却似乎只是小菜一碟。不管大人小孩、光头还是盖儿头,剃好就算结束了,洗头,晾干是自己的事。那时好象也没有女人剃头,都是相互之间剪一剪完事,不存在吹和烫的问题,更不用说染成中西不分了。也许这就是以前叫剃头、现在叫理发或发型设计的区别所在吧。

 “xx”时期全面禁止个体经营,下街窜村的师傅几乎绝迹。

旧时,剃头行业很讲究礼节,当出家人来剃头,不能说“剃头”或“推头”,要说“请师傅下山落发”。剃头时也与给一般身份的人剃头不同,要遵守“前僧后道”规矩,即给僧人剃头要从前到后一次剃通,俗称“开天门”;给道士剃头则是从后向前一次剃通。

  剃头业行话很多,讲究职业道德,剃头匠不能喝酒,不能吃葱、蒜等带刺激气味的食物。民间忌讳正月剃头,有“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俗谚。所以每逢正月,是剃头行业最惨淡的日子,一般都要到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之日剃头,取抬头兴旺之吉利。

  倘有人去挑子旁引火吸烟,只能先将水锅端下,用火筷夹炭对火,如从炉下掏火,则为摸剃头匠人的屁股,会遭到反对,匠人到主人厨房舀水,脸盆上须搭毛巾,名为“xx披”,不搭xx披,谓之光肚子,主人不让舀。剃头匠到饭店舀水,厨子用大擀杖按着锅盖不让舀,匠人赶快把手巾朝自己头上一搭,厨子只好放手让他舀,传说剃头匠是厨子的嫂子。

  理发业敬罗祖为祖师,收徒弟一般是只申明几次规矩,不写文约。出外做活,徒弟担挑担子、担子,劈柴,生火,喊人剃头,洗头等。一年后才能磨刀剃头,刮脸则还由老师去干。婴儿满月剃头,由老师剃,在跟前的人不兴说狂话,说不吉利话,光说好听话,如{dy}次婴儿哭闹,以后就会回回哭闹,能以{dy}次剃头格外慎重。剃好了,主人会给封子钱。

  剃头匠徒弟三年出师,出师后远走它乡谋生,不能抢老师的生意。

随着时代的发展,剃头匠,在人们的视野中慢慢地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的发廊、美发店。那么现在还有剃头匠的生存空间吗?带着这种疑问,我多次留意乡间的集市庙会之间,终于偶尔还能寻觅到剃头匠的行踪 :简单而传统的理发摊。破旧的自行车边放着手推剪、剃头刀、香皂和一个盛水的脸盆,{zd0}的摆设是一把陈旧的木椅,从木椅的颜色可以看出它已经“服役”很多年了。离木椅不远的地方放着一个水桶和一个生火的盆子,还有几把燃烧的柴火正在温水,这就是理发匠的所有家什。虽然如此,但剃头匠却仍然在兢兢业业地经营着……  和城里的发廊、美发店比起来,乡村的理发摊可谓是简陋之极,但这并不表示他的生意差。有的时候在这里理发的人还要排队,特别是一些上了岁数的人和下力气的人,都喜欢在赶集赶会的端口,顺便到理发摊上理理头发,他们倒不是贪图小理发摊上的便宜,而是对已往生活的回味和传统理发手艺的信赖。许多老人们就喜欢坐在这木椅子上,享受那温柔的一刀,安逸的躺在破旧的木椅上悠闲的享受享受。

                                   

                            (能工巧匠连载未完待续)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能工巧匠:剃头匠及其规矩_安阳土坷垃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