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从“三废”原料中冶炼金银的历史上溯至明末清初,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中国银都”{dy}发展战略,通过正确引导、大力扶持,全面提升了金银产业发展水平与规模,在全国乃至世界有色金属界形成了极具影响力的五大比较优势。
——白银产量全国{dy}。近10年来,永兴县从“三废”中共提炼黄金36吨、白银12000吨、其它有色金属100余万吨,所创造的社会财富总额达300亿元。白银产量逐年增加,2002年1500吨,2003年1680吨,2004年1810吨,2005年达1890吨,2006年1910吨,始终保持占全国总产量1/4强的份额,连年稳居全国{dy}大产银县的地位。 —— “零资源”下典型的循环经济模式。一是属于典型的回收、综合利用产业。永兴县境内没有任何含金银的矿产资源,永兴金银产业所需原料均来自于全国的大厂矿、医院和有色金属冶炼企业所产生的废渣、废料、废液,如厂矿含金银的废渣、尾砂、废坩锅、阴沟泥等,通过利用传统生产工艺技术从“三废”中提炼回收金银。二是属于典型的资源循环利用、高效利用产业。永兴县金银产业通过工业园区的优势互补、协作配套和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提质升级,实现了对“废弃物”的多次循环利用,从全国各地流入我县的“三废”原料,基本上能够通过各种冶炼企业的循环利用“吃干榨净”有效成分。目前,我县企业除了能够提炼金银产品外,还通过大力推进技术创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等措施,提炼出了钯、铋、硒、碲、锑、铂、铟、镍等20余种稀贵有色金属。同时,永兴县目前正在大力发展金银精深加工业,开发生产了硝酸银、化工银、超细银粉、925白银、银触头等十余种深加工产品,已有深加工企业10家,白银深加工率为12%,拉长了资源循环利用的链条,使传统工业废弃物得以反复利用、循环利用,开创了全国“三废”资源高效利用的先河。三是属于典型的环保产业。永兴县每年要循环利用“三废”50万吨以上,成为全国有色金属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重要处理基地。同时,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通过大力配备烟囱管道粉尘回收设备等环保设施,对金银企业生产产生的废渣、废水、废气等污染物进行处理,既解决了金银企业环保问题,实现了金银产业的环保达标,又从烟囱回收粉尘中再次提炼出金、铋、铟等贵金属,实现了烟囱粉尘的再循环利用。 ——树起“中国银都”品牌。2002年在首届中国白银年会上,永兴以年产白银1500吨占全国总产量1/4强的地位被业界誉为“中国银都”,2004年在第三届中国国际白银年会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正式授牌永兴“中国银都”称号,并被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誉为“没有银矿的银都”。“”是展现永兴经济发展成果的旗帜和标杆,是与全国各地交流的“活名片”。 ——市场网络遍布全国。永兴县常年在外采购“三废”原料的业务人员过万人,其中有一批专门从事“三废”原料采销的“中介人”,足迹遍布除“港澳台”以外的全国各地,并且与一些“三废”原料供应单位建立了稳固的业务关系,确保全国各地“三废”原料的信息能及时传达到我县金银企业。同时,永兴的金银产品基本实现国际与国内市场对接,主要销售网络涵盖上海、辽宁、江西、浙江、福建、广东等十余个省市,中国五矿、上海华通、桂林金格、温州人民电器等国内xxxx都与我县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2003年永兴县白银直接进入国际市场, 2006年出口白银310吨,出口创汇11600万美元。 ——白银税收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强。永兴县金银产业已成为富民强县的{dy}大支柱,带动一大批农民增收,并为财政提供了可观的税收收入。2002年至今,金银产业税收收入由2000万元增至2亿元,增长了10倍。在金银产业的拉动下,我县经济呈现出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2001年至今,永兴县GDP从30.13亿元增加到63亿元,财政总收入从1.74亿元增加到5.08亿元。 具体作法和目标是:通过培植循环型企业、建设循环型园区、发展精深加工产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举措,到2010年,金银产业总产值达到118 亿元,平均年增长15%;其中金银深加工产值41亿元,自产白银自行精深加工率达30%以上,全行业产值过5亿元的企业6-10家,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3家以上。到2010年,白银总产量2200吨,黄金产量8吨,铅产量20万吨,铟产量60吨,铋产量1500吨;深加工产品:电子工业银600吨,工艺饰品银160吨,化工银40吨,感光银400吨。创税7亿元,年平均增长30%,其中创税过1000万元的企业由现在4家增加到10家以上,创税过5000万元的企业3家以上。到2010年,金银企业,工业废水处理率{bfb},工业废渣处置率{bfb},工业废气处理率{bfb}。 原文: 更多提炼技术,敬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