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文视角深化对绿色建筑的理解
陈柳钦
(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天津,300191)
【内容提要】绿色建筑理念的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节能省地型建筑和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当今,“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一个综合了自然、文化与经济等多层面问题的复合概念。绿色建筑的人文理念是绿色建筑的灵魂。“以人为本,诗意安居” 是绿色建筑的核心人文理念,“以人为本”就是将人作为绿色建筑的根本出发点和归结点,“诗意安居”作为人类生存的一种理想化的审美境界,自然是绿色建筑所要追寻和达到的{zg}境界。
【关键词】人文理念;建筑;绿色建筑;以人为本
地球环境污染严重,世界能源形势日益紧张,降低能源消耗,减轻地球环境的负担,共建和谐美好的家园成为人们的共识。作为高能耗的重要领域之一,建筑业一直是人们改革能源利用方式的重要领域。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一个有关环境与发展方面的国家和国际行动的指导性文件—《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The Rio Declarat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中的“可持续发展”指出要改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掠夺性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发展模式,从传统的资源型发展模式,走上良性循环的生态型发展模式,促使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这种新的发展观必然导致产生新的建筑观—可持续发展建筑观,即保护生态、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存环境。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完善,“绿色建筑”的概念应运而生,并将成为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
一、绿色建筑概念的形成及其内涵
1、绿色建筑概念的形成。绿色建筑理念的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节能省地型建筑和绿色建筑。(1)生态建筑(Ecological Architecture)。生态建筑是指尽可能利用当地的环境和自然条件,不破坏当地的环境,确保生态体系健全运行的建筑。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Paola Soleri)把生态学(Ecology)和建筑学(Architecture)结合起来,首次提出了“生态建筑”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能源危机使人们进一步意识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文明难以为继,建筑产业必须改变耗用大量自然资源的发展模式。此后,太阳能、地热、风能、节能围护结构等新技术相继出现,节能建筑技术因此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到20世纪80年代,生态建筑体系日趋完善,并在英、美、法、德、日等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生态建筑强调尽可能结合环境特色,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如地势、气候、阳光、空气、水流等,建造适合人类居住的建筑,规避各种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消极因素,确保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2)可持续建筑(Sustainable Architecture)。 1987年联合国通过《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development that meets the needs of the present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ability of future generations to meet their own needs)。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动下,人类越来越关注地球这个人类共同的家园,人类开始意识到在消耗大量能源以满足自身发展的同时,人类的生存环境也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威胁。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写进了会议的所有文件,取得了世界各国的共识。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用于建筑领域,便产生了可持续的建筑。可持续建筑是指以可持续发展观规划、建造的建筑,追求降低环境负荷,与环境相融合,有利于居住者健康的建筑。“可持续建筑”的概念最早于1994年提出,其核心理念是指在有效利用资源和遵守生态原则的基础上,循环利用能源和自然资源,通过优良的选址、设计、施工、操作、维护等措施,{zd0}限度地发挥建筑物的功用,尽量减少并最终xx建筑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消极影响。由此可见,可持续建筑的设计理念旨在降低环境负荷,让建筑与环境相融合,从而有利于居住者的健康,同时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提高生产力,造福于子孙后代。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曾经对可持续建筑的发展提出了四个原则,即“资源的应用效率原则”、“能源的使用效率原则”、“污染的防止原则”、“环境的和谐原则”。随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世界各地涌现了许多以此为设计理念的建筑和社区,以期{zd0}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使建筑与周边环境和谐共生。(3)节能省地型建筑。节能省地型住宅是指在保证住宅功能和舒适度的前提下,在规划、设计、开发、建造、使用、维护全寿命过程中,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到xx,尽量减少能源、土地、水和材料等资源的消耗,并尽可能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其核心内容即“四节—环保”。“节能省地型建筑”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建筑理念,主要内容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强调可持续发展,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既要考虑单体建筑,又要考虑城市或区域的统筹规划和总体布局;既要考虑新建建筑的“四节”,又要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性质的既有建筑的节能节水问题,注重降低建筑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总的能源资源消耗。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住宅建设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长,然而传统住宅建设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无法满足“四节—环保”的要求。因此,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推进住宅产业化势在必行。建设部对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非常重视。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加强对建设领域技术发展的引导,推广和普及具有节能、节地、节材和环境保障效益的先进适用技术,根据《建设部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细则》规定的原则和程序,以及《建设部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建设部公告第218号)的有关要求,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及单位推荐,2006年,建设部组织专家评审,编制了《建设部节能省地型建筑推广应用技术目录》。目前,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已逐步在全国达成了共识。(4)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上世纪90年代,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相继展开大规模的住宅区改造工程并建立了各自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1990年世界{sg}绿色建筑标准——英国建筑研究组织环境评价法(BREEAM)发布,1993年,英国绿色建筑师协会成立,建立了世界上{dy}个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TM体系,1995年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提出能源及环境设计先导计划(LEED),1996年、1999年香港和台湾地区也相续推出自己的标准,2000年加拿大推出绿色建筑挑战2000标准(GBC2000),2003年日本建立了建筑物综合环境效率评价体系(CASBEE),一直到2006年中国大陆推出实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这标志着绿色建筑终于正式走上了中国建筑大舞台。
2、绿色建筑内涵。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绿色”可以被看成是一切关于富有远见的活动的总称,它包含呼吁停止所有可能导致环境资源与质量出现重大破坏的活动,可持续发展运动要求我们重新评估有关社会与经济福利的“经典”价值观。“绿色”是自然、生态、生命与活力的象征,它代表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文化,贴切而直观地表达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绿色建筑”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它的基因里包含了历史悠久的地域性建筑或气候响应性设计思想,上世纪的能源危机使其开始明确“节能”的基本诉求,以被动太阳能设计为代表的节能建筑成为其主要形式,而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以追求自然系统原则为诉求的生态建筑理想使它进一步深化了与自然的关联,而随着建筑环境对它的使用者健康产生的影响、建筑及其所营造的空间与人类文明发展间存在的密切关系等问题不断被揭示,人的健康、人类文明的传承与自然的“健康”一起纷纷被统一到“绿色建筑”的概念中。今天的“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一个综合了自然、文化与经济等多层面问题的复合概念。
对于绿色建筑的定义,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和人均资源等条件的不同,国际上对绿色建筑定义和内涵的理解不尽相同。英国建筑设备研究与信息协会(BSRIA )指出,一个有利于人们健康的绿色建筑,其建造和管理应基于高效的资源利用和生态效益原则。美国加利福尼亚环境保护协会(Cal/EPA)指出,绿色建筑也称为可持续建筑,是一种在设计、修建、装修或在生态和资源方面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建筑形式;绿色建筑要达到一定的目标,比如高效地利用能源、水以及其他资源来保障人体健康,提高生产力,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我国的学者们对 “绿色建筑”这一概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归纳起来这些不同的认识大致可以分为目标说和过程说两类。持“目标说”观点的学者,将“绿色建筑”看作是一个xx的理想目标,现在也许不能达到,但是我们实践努力的方向。“目标说”为我们总结了“绿色建筑”的基本原则:保护建筑物的环境、建筑物能够有效地使用水、能源、材料和其它资源、重视室内空气质量、尊重地方文化传统、追求建筑造价与使用运行管理费用经济的整体合理,既不能单纯强调低建造成本,使建筑付出高昂的使用代价,也不应为一个过高的目标付出不切实际的初投资。“过程说”以一种发展的眼光动态地定义绿色建筑。对某个具体的建筑个体而言,“绿色建筑”是一个伴随在建筑全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的持续概念,对于特定区域的绿色建筑而言,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绿色建筑又受到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自然资源等条件的约束,而呈现出不同的要求和面貌。对于绿色建筑的不同理解来自着眼点的不同,如果说,“目标说”是从一个静态的视角为我们描绘了绿色建筑的不同方面的话,“过程说”则从动态的方面为我们指出了绿色建筑实现的途径和方法。对“绿色建筑”的这两种认识,实际共同为我们勾勒出一副关于“绿色建筑”的完整蓝图:“绿色建筑”是一个目标,但它并不遥远,在实践的不同阶段中,这个目标可以被分解为有针对性的分目标,不同的经济水平、文化传统、资源条件下的实践都有各自不同的、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现实目标,绿色建筑理想的最终实现,有赖于每一个切实可行的分目标的梯次完成,因此绿色建筑应该是一个处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的目标。2004年8月,我国建设部将“绿色建筑”明确定义为:“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zd1}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我国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给出的“绿色建筑”概念是:{zd0}限度地节能、节水、节地、节材;{zd0}程度地减少气、液、固体废弃物对大气、水、生态循环、自然环境的破坏;营造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和良好的室内外环境,健康为主,适度舒适。在我国2006年颁布施行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国家标准中,以国家规范的形式给出了“绿色建筑”的定义,即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zd0}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这是对绿色建筑所下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这个定义包括四个方面的内涵:{dy}方面就是“全寿命周期”的概念。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包括原材料开采、运输与加工、建造、使用、维修、改造和拆除及建筑垃圾的自然降解或资源的回收再利用等各个环节。第二个方面就是强调“{zd0}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我国建设部提出了“四节一环保”的要求,即这种强调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这是对绿色建筑的基本要求、基本评价标准。第三个方面“提供健康、使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这是绿色建筑根本的功能需求。健康的需求是最基本的,节约不能以牺牲人的健康为代价。强调适用,强调适度消费的概念,决不能提倡xx与浪费。高效使用资源是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绿色建筑基本功能的根本途径和原则。第四个方面是绿色建筑要“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绿色建筑的价值理想。发展绿色建筑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建筑与自然的协调统一。这个定义集中了不少专家的智慧,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一般而言,绿色建筑包含了以下四个特点:①环境响应的设计。绿色建筑都应该是不破坏自然环境的设计,传统的建设通常会给自然景观留下人工痕迹、破坏有价值的农业用地、破坏动植物栖息地,而绿色建筑营造强调通过人类的开发与建设活动,修复或维护自然的栖息地与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②资源利用充分有效的建筑。绿色建筑将土地、水、土壤、矿藏、木材、化石燃料、电、太阳能等自然资源视为一种资本,因而非常注重提高这些资源的利用效率,如土地的高效利用、环保型材料的选择、废弃物的处理、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能量的有效利用等。③营造具有地方文化与社区感的建筑环境。绿色建筑同时还关注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鼓励人与人的交往、营造社区的归属感和安全性。④建筑空间的健康、适用和高效。
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共同的理想,实现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可持续发展”作为生存和发展的新理念己经进入了包括建筑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绿色建筑就是可持续发展在建筑领域的体现,是国际建筑界为了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所采取的重大举措,是建筑师们对世界绿色建筑潮流的积极回应。如果把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看作一个系统,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属于这个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而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表现形式。可持续是绿色建筑要实现的目标,是绿色建筑的本质所在。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需要全球合作开展的活动,而且随着各项公约的生效,可持续发展正成为所有缔约国必须履行的一项国际义务。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各国纷纷开始开发各种类型的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正在世界范围内得以蓬勃发展。
绿色建筑遵循以人为本、循环经济的科学发展观,以生态学为基础,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核心,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科学有效地利用资源和高新技术成果,使建筑物对资源的消耗及对环境的污染冲击降到{zd1}限度,建造一个满足人类居住的室内环境,强调健康舒适。这不仅包括适合的温湿度、通风换气效率、噪音、自然光、空气品质等物理量,而且包括建筑布局、环境色彩、照明、空间利用、使用材料及工作的满意度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等主观性心理因素,最终目标也是节约能源、科学有效地利用资源。绿色建筑强调采用本地的原材料,尊重本地的人文、自然、气候条件,在风格上是xx本地化的,所以能产生出新的建筑、美学和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总之,绿色建筑是一个生态住宅、节能建筑、环保住宅、健康住宅的和谐统一体。绿色建筑能{zd0}限度地节约能源及资源,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为人们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与建筑和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
为了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人类在做各种各样的努力,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旨在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协议将会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然而这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zh1}一次机会”的会议,却并未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尽管如此,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得到了全世界人们的瞩目却是不争的事实,本次会议也掀起了全球节能减排运动的又一次高潮。绿色建筑的发展就处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而且绿色建筑的发展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虽然绿色建筑的发展还尚待继续壮大和完善,但绿色建筑必将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必然是趋势和重要方向。
二、绿色建筑的人文理念
建筑是人类抵御人自然对人类伤害与威胁的庇护所,保障人类生产、生活的生存安全、健康、舒适,从远古人类栖息的“巢”“穴”到“器”含义的建筑,人类始终把集人类智慧、文明的建筑与文化、关学、哲学紧密相连。凝固的文明结品、社会人文雕塑都是对建筑人文价值的高度概括,建筑既有历史性,也有传承性,更有人文特征。“自然”和“人文”的对立应当在“建筑”中得到统一,且三者中应当以“人文”为主线。无论在任何国家、城乡、地区,没有文化内涵的建筑都会使人居系统缺少特点、特色与特质,不但丧失了地域化优势,更失去了国际化能力。这也是失去了人居生态系统,除自然生态、经济生态以外的另一个重要生态要素—社会生态,人文原则就是一项不可或缺的生态原则。
在历史长河中寻觅绿色痕迹,探讨世界建筑发展史中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思想观念及实践经验。你会发现,原来在世界建筑史的长河中,不乏绿色的思想、传统与实践,这些绿色要素闪烁着永恒的绿色的光芒,超越了时空界限。从古代中国的自然与人文巧妙结合的城市规划方法、适应环境的民居营造策略、师法自然的园林艺术手法到美化环境的寺院取向,从古罗马维特鲁威(Vitruvian Man)的建筑三原则、与自然地景结合的古希腊神庙、与自然相结合的中世纪民居建筑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别墅园林,你会惊讶于古人在追求“天人合一”时表现出的智慧。就我们中国而言,北方的四合院厦房,南方的吊脚楼,这都是极具地域特征色彩的,其间所蕴含的建筑地域文化,也是显而易见的。地域建筑大部都是随形赋势、趁势造型,因地制宜、随遇而安,虽为人工,但不违自然。比如陕北的窑洞,可谓是这一方面的典范。
绿色建筑理论是全球生态意识觉醒的产物,一些学者将绿色建筑明确地称为“健康建筑”。健康建筑并不是利用高新技术建成的建筑物,而是利用现有的对环境和健康有益的材料建成的,对于城市、郊区和农村的每家和每个单位都是可望且可以实现的,它向人们提供一个清洁而舒适的室内环境,而且与自然、社区和整个环境相协调。健康建筑应当考虑:有效地使用能源和资源;提供优良空气质量、照明、声学和美学特性的室内环境;{zd0}限度地减少建筑废料和家庭废料;{zj0}地利用现有的市政基础设施;尽可能采用有益于环境的材料;适应生活方式和需要的变化;经济上可以承受。健康建筑的设计应当包括五个方面:居住人的健康;能源效率;资源效率;环境责任;可承受性。如果将一座建筑比拟为一个生命体,健康应该体现在“身、心”两方面。“身”包括所有物质层面的构成内容,“心”则涵盖了精神、伦理、文化、艺术等多方面因素,这种两分法也刚好呼应了建筑的技术性与艺术性整合的特征。从与绿色建筑相关联的生态建筑学理论看后者并不忽视对社会文化的关心,如设计目标中有“社会目标”(使建筑获得更多社会效益,它应包括文化内涵的体现、心理结构的对应、地域特征的反映、生活方式的体现等),设计策略中有“历史文脉策略”等等。但是,在具体研究和实践操作层面,对物质主体和技术的关注根本压倒了对文化内容的关注,所言的绿色文化也只是从绿色生态技术美学的角度描述。因此,从文化层面认识绿色建筑的性能和特质,关注技术绿色之外的人文绿色品质,并进而尝试用绿色建筑的文化标尺来评判建筑的真实价值,应该可以成为理解建筑的一种富有启发性的方法并获取广义的绿色建筑认知体系。绿色建筑是以自然共同体为依据,以更大的地球、宇宙,以及人类精神为整体,来构思和叙述我们人类的故事。而建筑作为我们人类故事叙述的一种载体和方式,自然融入到地球、宇宙和神圣这一整体之中的。由此可见,绿色建筑思维,是一种融地球、宇宙与神圣为一体的整体性思维。自从人类从自然界脱离出来,以万物之灵长自居,无视自然界其它物类的存在,以一种役使的态度对待其它物类。自然也就以与人类同样的态度来对待人类。绿色建筑的观念,就是要将人类从脱离自然的迷途中召唤回来,使之重新回到自然之中。
绿色建筑的发展使建筑的视野从人所使用的建筑本身扩展到人生存的整个环境,从当代人的建筑需求扩展到人类未来的发展空间,从致力于建筑功能和形式的统一扩展到人文、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绿色建筑的发展集成当代科学的发展成果,探索人、自然与建筑秩序的融合,架起沟通当代与未来、建筑空间与自然界的桥梁。绿色建筑的发展不仅是单纯建筑理念和技术的进步,而且是建筑人文精神的一次飞跃,阿莫里·B·洛文斯(Amory B. Lovins)对绿色建筑设计的概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绿色建筑是利用先进技术,结合人的生理、精神现状以及理想进行的整体性建筑设计。所以说绿色建筑站在人类发展的高度,综合发展、公平、合作和协调理念,从人文和哲学层面概括了新时代建筑的发展方向,强调整体把握经济、社会和人文需要,以舒适、健康的生活为主导的同时,以最少的能源、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寻求综合集成的建筑解决方案,这些理念与当前指导中国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高度契合。
歌德曾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后来有人补充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此二语遂成为艺术的至理名言。建筑要追求流动感,就是说,建筑要追寻音乐的境界,一个建筑群会让人们犹如聆听一曲荡气回肠的交响乐;音乐则要追求凝固感,就是说,音乐要追寻建筑的境界,一曲交响乐会让人们仿佛置身于一片巍峨错落的楼群。“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使建筑具有生命似乎已不再是什么梦想。当今建筑的含义已从古代避风遮雨的单一功能升华到居住、休闲、艺术鉴赏等集多功能于一身的现代化回归自然型绿色建筑。如果说绿色建筑技术是营造绿色建筑的基础,那么,绿色建筑人文理念则是绿色建筑的灵魂。从一定意义上讲,绿色建筑物、生态城市是绿色建筑科学理念、人文理念的物化形式;离开了绿色建筑人文理念的引导,绿色建筑体系、生态城市建设将很难健康发展。绿色建筑是节约的建筑,不仅是单纯的节约资源,同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有限消耗、适度消费、自我克制等理念是绿色文明的精髓,在消费扩张的时代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西方国家经济高度发达,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人民生活富足,提倡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特定的前提和条件,既是顺应人类发展的需要又是西方国家主导世界潮流的工具。由于发展的历史阶段和基本国情不同,中国如果照搬西方的框架和模式,发展将步履维艰。中国作为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经济实力正在蓬勃发展的东方大国应该具有符合自身特点的绿色发展观。
三、以人为本,诗意安居
绿色建筑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 。“以人为本,诗意安居” 是绿色建筑的核心人文理念,因为绿色建筑作为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所创造的,并且是为人所利用,就其根本而言,它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人。
所谓“以人为本”,其基本含义简要说就是: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人”在哲学上,常常和两个东西相对,一个是神,一个是物,人是相对于神和物而言的。因此,提出以人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神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物为本。大致说来,西方早期的人本思想,主要是相对于神本思想,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到xx。中国历史上的人本思想,主要是强调人贵于物,“天地万物,唯人为贵”。《论语》记载:“孔子谒见而归后,家中马厩失火。孔子问:伤人乎?不问马”。说明在孔子看来,人比马重要。在现代社会,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作为一种发展观,人本思想都主要是相对于物本思想而提出来的。“本”在哲学上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世界的“本原”,一种是事物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本,不是“本原”的本,是“根本”的本,它与“末”相对。以人为本,是哲学价值论概念,不是哲学本体论概念。提出以人为本,不是要回答什么是世界的本原,人、神、物之间,谁产生谁,谁是{dy}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而是要回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我们关注。以人为本,就是说,与神、与物相比,人更重要、更根本,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舍本求末。“以人为本”,从社会角度来说,社会的建构及其发展,必须以人的建构和发展为出发点和归结点。这里的“人”,是“人人”,即所有的当代的和未来的人;这里的“本”,是指以满足“人”之全面建构与发展为其根本的价值取向。从建筑的角度来看,“以人为本”,那就是“建筑”是因人而建造,是为人的生存而建造,其本质是因人的存在而存在。因此,建筑必须体现人性化原则,即为满足人之生存需求而建造。绿色建筑,就其价值意义而言,就是为了让人获得更好的生存居住条件,更好地实现“以人为本”的社会价值。坦率地讲,建筑是因为人的活动方才出现的,如果没有人的活动(建造),那建筑就不可能出现。这是其一。其二,人之所以建造建筑,那是因为人生存之需要。建造建筑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人能够“诗意地安居”,或者说人为了“诗意地安居”,而通过建筑为其提供一种安居的空间。就此而言,建筑从设计、建造到居住使用,都是因人而发生的,因而其出发点和归结点,都是为了人。从绿色建筑的角度来看,“以人为本”应该包括两方面的要求:其一,绿色建筑必须以人的生存为本。居住是人类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黄帝宅经》曰:“宅者,人之本。人以宅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吉。若不安,即门族衰微。”绿色建筑必须把人的生存和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其二,绿色建筑必须以“住有所居”或“居者有其屋”为本,即满足所有人,特别是低收入和贫困人口的居住需要为本,“实现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离开了对最广大群众居住需要的满足,绿色建筑是没有意义的。
“诗意地安居”,这美丽的词语,诞生于18至19世纪德国诗人荷尔德林(Holderiln)的晚期诗歌。1951年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在其撰写的xx论文《人,诗意地安居》中引述诗人荷尔德林(Holderiln)如下诗句,并赋予新的哲学内涵之后,便成为当代一句流行语:“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上。” 此后“诗意地安居”便成为了行走于历史和未来中的“神谧之物”,继而发展成为今天都市人群追求居住场所的{zg}境界。海德格尔提出“诗意地安居”之时,正值技术理性思想泛滥对人类发展已构成不利影响的危机时刻。海德格尔针对人类生存的困境,提出人应“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这一理论与其说是创建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不如说是回归理想的生存状态。“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诗中所描绘的不正是“诗意地安居”,不正是人存在的本质状态?但是,这看似简单的理想似乎只能停留在诗人曼妙的文字里,而成为我们一个逝去而又难以重温的梦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种超然洒脱的境界,已经成为人生“诗意安居”神话般的超然审美境界。可以肯定,对于现代人来讲,陶渊明的安居境界,是极难达到的。但是,作为一种人生理想境界,则是许多人所向往之的。“诗意安居”,我们可视为是人类生存在居住上所追求的{zg}境界,体现的是精神情感价值。
建筑因为与人建构起生命情感存在之关系,具有着社会生活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内涵建构,才使得建筑更具超越物体客观属性的审美特质,具有了审美内涵价值。这亦如丰子恺先生所言:“建筑最富有一种亲和力,能统一众人的感情。……建筑的富有感情的亲和力,是为了建筑由纯粹的(无意义的)形式和色彩构成,不诉于人的理智而诉于人的感情原故。”由此我们是否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从人文观念出发,绿色建筑不仅仅将价值取向指向生态与科学,亦指向了审美化的生命情感。因此,追求生命情感的审美建构,也就成为绿色建筑不可或缺的价值建构。
当绿色与美学结合,才能真正呈现出绿色建筑“以人为本”的宗旨。一般建筑并非不讲求审美需求,而主要是从技术和形式层面去理解建筑之审美特性及其对于人的满足。绿色建筑,从人文理念角度看,就是要为人的生命情感,建造一个寄寓的场所。而且,这种寄寓生命情感的场所,不应当是对于生命情感的切断或者割裂,而应当是一种延续。中国人一向讲究“天人合一”,在建筑上也如此,住宅虽是人造,但也要力求达到“虽是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这就需要设计出融入自然的住宅。绿色建筑在审美价值内涵的构建上,强调自然美与人文美的融合,强调精神文化与生命情感在建筑商的融会构建,亦即在物我同境的建构中,实现人与物的同构与超越,从而进入审美境界。可以说,“诗意安居”,基础是“居”,重要的是“居”中的“诗意”实现。当然,“诗意”,并非仅仅源于人与自然的生命融合之中,它亦源于人在居住的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生命情感。如果从现代理性角度看,建造一种体现现代文化精神的建筑,是一种审美生命情感的新的建构。但是,恋旧或者怀恋,亦是一种审美情感生命的体现。设置可以说,怀恋与思恋的情感,更能表现人的审美情感价值。鲁迅对于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眷恋,老舍笔下对于就北京龙须沟改造中,这里居住的市民离开时的回头再望,直至贾平凹对于乡村消失以及城市改造中如土门的拆迁的眷恋,自然是文学作品艺术化的表现。但是,其间所体现的熔铸于建筑中的生命情感审美价值,却是应当引起我们在进行建造活动中深思的。
总之,“以人为本”就是将人作为绿色建筑的根本出发点和归结点,也就是说,绿色建筑是基于社会、人类之安居而思考问题的。“诗意安居”作为人类生存的一种理想化的审美境界,自然是绿色建筑所要追寻和达到的{zg}境界。
主要参考文献
[1]贾德昌:《绿色建筑前景广阔》[J],《中国工程咨询》2010年第2期。
[2]熊远勤:《重庆绿色建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3]陈庆修:《发展绿色建筑,推动节能降耗》[J],《智能建筑》2007年第2期。
[4]建设部:《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Z],北京:建设部,2005年。
[5]曾捷:《“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编制思考》[J],《绿色建筑》2006年第7期。
[6]李国友、刘大平:《“绿色建筑”理念的人文拓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7]朱颖心:《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与绿色建材评价节选(三) 》[J],《中国建材》2005年第7期。
[8]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
[9]丰子恺:《丰子恺谈建筑》[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
[10]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绿色人文学组”:《绿色建筑的人文理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
[11] [德]海德格尔著,郜元宝译:《人,诗意地安居》[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
[12] 韩鲁华:《建筑文化断想》[EB/OL],三笑堂的博客,
。
[13]Brundtland:Our common future: The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M],New York: Ox-
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英国建筑研究组织环境评价法(The 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简称BREEAM)是由英国建统研究组织(BRE)和一些私人部门的研究者最早1990年共同制定的。目的是为绿色建筑实践提供xx性的指导以期减少建筑对全球和地区环境的负面影响。自1990年首次实施以来,BREEAM系统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扩展,可操作饺大大提高。基本适应了市场化的要求,至2000年已经评估了超过500个建筑项目。它成为各国类似研究领域的成果典范,受其影响启发,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出版了各自的BREEAM系统,香港特区政府也颁布了类似的HK-BEAM评价系统。2005年,BREEAM获得东京世界可持续建筑会议{zj0}程序奖(Best Program),成为公认最成功的评价体系。
建筑物环境效率综合评价体系(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ystem for Building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CASBEE)是由日本政府、企业、学者组成的联合科研团队经过3年多时间的辛勤工作所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CASBEE提出“建筑物环境效率(bee=q/l)”的新概念,并明确划定建筑物环境效率综合评价的边界,对影响“建筑物环境质量与性能(q)”和“建筑物的外部环境负荷(l)”共约80个条目进行综合、定量评价,该评价体系为建筑物的绿色设计、绿色等级认定等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可·维特鲁威(Marcus Vitruvius Pollio)是公元1世纪初一位罗马工程师。当时他写过一部建筑学巨著叫《建筑十章》,其内容包括罗马的城市规划、工程技术和建筑艺术等各个方面。由于当时在建筑上没有统一的丈量标准,维特鲁威在此书中谈到了把人体的自然比例应用到建筑的丈量上,并总结出了人体结构的比例规律。维特鲁威在其论著《建筑十书》中认为,“实用、坚固、美观”为构成建筑的三个基本原则。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所谓“天”,一种观点认为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另一种观点认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成为二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