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品辨伪的实例1_飞翔的空间_百度空间

再版票有关资料

  1955年1月10日,邮电部决定将24套建国初期发行的纪念和特种邮票再版发行。有关这次再版票的发行目的、使用办法,以及与原版票的区别等问题,当年邮电部和邮电部邮政总局曾分别发出文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说明。为了帮助集邮者全面地了解这段历史,现将这两份文件作为史料摘录如下:

邮电部《“纪1”至“纪13”、“特1”、“特4”等16套邮票再版发行通知》 (55)邮票字第33号
(1)、开国以来所发行的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大体反映了几年来我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上的重大成就,邮票质量上也有提高,因而逐渐为国内外人民群众所喜爱,纷纷来函请求购买,有的并针对若干邮票早已停售的情况,建议我们的原版印后发行。或以库存票重新出售。为了适当地满足国内外人民的需要,经请示前中央人民政府政务财政经济委员会核准,决定将存量不多的部分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 ,以再版添印若干,重新发行(简称再版发行);同时决定将库存的其他已停售的纪念邮票、特种邮票,重新出售。
(2)、上述再版发行的各种邮票,已自1955年1月10日起在北京国营中国集邮公司出售。其他已停售的各种邮票,同日起,亦在该公司重新出售。以后另行规定在各大中城市出售办法,但原则上不在各局售票窗口邮售,以免互相牵扯。上述再版发行的各种邮票,都是我部代表国家发行的邮票,除印有东北币面值的且业已停用不能用作交纳邮资外,其他各种邮票,如购买者粘贴在各种邮件上使用,应该和其他邮票同样发生邮资的效力,希转知全体职工加以注意。
(3)、1952年6月10日邮票字34535号通知中规定“各种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自发行之日起,一律在各局集邮组(台)和普通窗口出售一年到期停售”一节,在我部未作新的规定之前,仍依以往手续,如期退交主管省市邮局汇交本部财务司处理。
(4)、为便于各局识别版别起见,本部正在将再版发行的邮票和原版邮票的主要区别点制成图案,另行下达。目前各局如对以上16套再版发行的邮票辨别真伪有困难时,可随时和本部邮政总局联系。  (注:该文件载于《邮电部公报》294号,1955年4月6日出版)

 

邮电部邮政总局关于再版邮票与原版邮票的区别的通知

(55)票字第242号

各级邮政机构:

纪1至纪13、特1、特2和特4等16套再版发行的邮票,与原版邮票区别点如下:
(1)、纪1.“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y}届全体会议”。再版票为“上海印刷一厂”印制”,图案中灯笼与灯笼穗连接部分的云头花纹右起{dy}个(只露二分之一是完整的;原版邮票为“上海商务印书馆”印制,云头花纹卷的地方中断。(注:本文件中的附图省略,有关图解资料可参看《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下同)
(2)、纪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纪念”。新华门图(9)、(10)、(13)、(14)四枚(括号里的阿拉伯数字是邮票右下角的总志号,即所指某一枚邮票,下同),再版邮票的“念”字第三笔与{dy}笔不相连;原版邮票连在一起,“xxx讲话”四枚再版邮票较原版颜色浅。此外,再版邮票纸张较原版邮票薄而白。
(3)、纪3.“世界工联亚洲澳洲工会会议纪念”。再版邮票为“上海印刷一厂”印制,图案中手持铁锤部分,手的部分光线较暗,与原版比较能明显看出多了些点线原版票为“上海商务印书馆”印制。
(4)纪4.“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再版邮票为“上海印刷一厂”印制,邮票下面的志号“纪4”后面的“.”,双原版大而清楚。原版为“大东书局上海印刷厂”印制。
(5)、纪5.“保卫世界和平纪念({dy}次)”。再版邮票颜色较原版浅而鲜艳。
(6)、纪6.“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一周年纪念”。再版邮票图案中的国旗较原版浅而鲜艳,尤其五个五角星更明显;其中大型者(39)、(44)国旗下面橄榄叶靠“1”字右上方{dy}个叶的中心组成“点子”不同。
(7)、纪7. “{dy}届全国邮政会议纪念”。再版票为“上海印刷一厂”印制。图案下边的志号“2-2”中间的“-”较原版略短。
(8)、纪8.“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纪念”。再版较原版图案线条清新,尤其是背景地图部分。
(9)、纪9.“中国共产党卅周年纪念”。再版纸张较薄,其中(58)一枚的颜色没有原版鲜明。
(10)、纪10.“保卫世界和平纪念(第二组)”。再版邮票为“大业印刷公司”印制。(60)、(62)二枚左下边的橄榄叶中有一“大”字;(61)一枚右下方橡树叶中有一“大”字。
(11)、纪11.“鲁迅逝世15周年纪念”。再版邮票为“上海印刷一厂”印制,图案中鲁迅像的右下角多一圆点“.”。原版为“华东区税务管理局印刷厂”印制。
(12)、纪12.“太平天国金田起义百年纪念”。再版邮票(65)、(67)二枚图案中左上角{dy}面旗上面,花纹中有一个“二”字。(66)、(68)二枚的太平天国钱币右边龙形花纹中有一个“二”字。
(13)、纪13.“和平解放西藏”。再版邮票为“大业印刷公司”印制。(69)、(71)二枚左下角(塔)的下面有一个“大”字。(70)、(72)二枚左下角面值下面有一个“大”字。原版为“上海人民印刷厂”印制。
(14)、特1.“国徽邮票”。再版邮票纸发白(从背面看),其中(5)这一枚的颜色较原版浅,其它地方差别极少。
(15)、特2.“土地改革邮票”。再版邮票图案中耕地农民两腿之间有一个“二”字,原版为“一”字。
(16)、特4.“广播体操邮票”再版纸张比原版厚,其它地方差别甚少。
    以上列举各点,为两版邮票主要差别部分。其它差别不能用文字或图案作更详尽的说明。

邮电部邮政总局
1955年7月22日

说明:这一批再版票中另外还有纪1至纪8共8套印有“东北贴用”及东北币面值的邮票。因此,再版邮票种类共24套

  

“天安门图案”普通邮票有关资料

  从1950年至1955年,我国先后发行了7套(七版)“天安门图案”普通邮票。这7套普票图案单一,都是清一色的“天安门加华表”,区别主要在面值、刷色、版式。其中普1至普5邮票的图案非常接近,许多集邮者感到不易区分。一些集邮家经过大量分析研究,总结了不少有益的经验。这几套普套的版别区分有两种方法。

(1)以印刷厂名或印刷地点区分。

(注)商务版:指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印制。邮电版:指由南京华东邮政南京印刷厂印刷。北京人民版:指由北京人民印刷厂印制。税务版:指由上海华东税务局印刷厂印制。

(2)以图案差异区分。

  普1、普3、普4用胶版印刷,图案是平的。普2和普5是用雕刻套印版印刷的,图案凸起,有网状底纹。普5面值高(1-20万元,旧币)与普1至普4很易区别。

稍难区别的,是普1与普2、普3与普4。

  普1与普2两套票中面值、刷色均相同的是1000元和1万元两枚。其主要区别处在图案内杠中顶部{dy}根线右端“断”与“连”,以及华表右横线“连”与“不连”等。这些定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人民邮电出版社1991年版)中有图示。

  另有一种更细致的区别法,是根据天安门楼顶右侧三角形中的花纹分别有大小两个“S”以及3个“白色小圆点”来分辨。

纪、特、文、普、欠、军邮票中出现的赝品

1、纪43 武汉长江大桥 1957年10月1日发行

      {dy}枚8分邮票刷色是红色,曾出现过一些橙色的“变色”票。这实际是利用化学药品造出来的,用的化学药品是高锰酸钾和草酸。如果将邮票依次浸泡在这两种溶液中,邮票就由红色变成橙色。

2、纪92 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二组) 1962年12月1日发行

      {dy}枚4分的“蔡伦像”邮票,由于原设计的错误,曾将蔡伦生年多加了一个“前”字,变成(公元前?-121)。当邮票印出后发现了这个错误,立即改正,去掉了“前”字。全版仅一枚未去掉“前”字,以致有少量带有“前”字的邮票流入集邮界。有的作伪者曾在邮票上补印“前”字,使之成为珍贵品,辨别时主要观察字体及墨色差异。

3、纪94M 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 1962年9月15日发行

  这枚小型张仅发行了2万枚,目前是新中国价格较高的邮品之一,成为国内外集邮者可遇而不可求的珍品。已经发现的赝品有:

(1)把纪念张或书刊、宣传品上的图案裁剪下来,经打磨加工后,向外兜售。

(2)利用彩色复印机复制。1987年至1988年间,南京、九江等地的邮市均有发现。

(3)1988年9月,湖南衡阳破获的肖某以印制纪念张为名变xx邮票案和同年10月辽宁破获的伪造邮票案中,均涉及伪造“梅兰芳舞台艺术”邮票和小型张。

其真伪品主要辨别特征在于:

(1)真品印刷精细,背胶微呈黄色。用纪念张变造的赝品,票面网纹很粗,图案和文字不清晰,纸张有薄有厚,与真品有较大差异。

(2)复印加工的赝品画面颜色不纯,字迹不些模糊。外形尺寸约小于真品1—2毫米(“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的尺寸规格为108×146毫米),纸张和背胶均发白。

4.特57 黄山风景 1963年10月15日发行

真伪品特征基本与纪94M情况相似。

  “黄山风景”邮票是采用影写雕刻版套印的,图案上的线条非常清晰。而伪票都是用平版印制的,票面一片平滑,没有线条的质感。

5.特61 牡丹 1964年8月5日发行

真伪品特征基本与纪94M情况相似。

6.文11 林彪1965年7月26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邮票题词 1968年8月1日发行 

  据《浙江集邮》1987年7月总第56期所载文章介绍说,伦敦中国集邮会发行的1987年第4期《中国集邮杂志》上,J.C.Matuszewski撰文说发现了可疑的文11黑题词邮票。该文附有6幅清晰的放大插图,并列出详细表格,分别对1978年、1984年、1985年从香港购入的文11新票的文字形状、图案形状、金色、红色、纸质、背胶等进行了比较,得出结论说文11有原版票和再版票之分。还比较了题字字体的细微差别,认为1985年5月从香港购入的是伪造票,告诫集邮者购票时切勿上当。

  该文作者对我国邮票颇有研究,曾发表过关于1949年至1955年头版票和再版票的专论。但是他对文11的这种说法闻所未闻,很难令人相信。

7.文18 用xxx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1969年10月1日发行

第1枚8分“军民团结”邮票,有一种“刺刀漏色”。

  “漏色”的含义是指同一个印版、同一次印制的邮票,由于各种原因漏印了一部分颜色。按理“刺刀漏色”这枚邮票,除刺刀漏色外,在刷色方面应当xx相同才对。用有无刺刀两种邮票对比可发现,在刷色方面有显著不同。这是两次印刷使用油墨不同才造成具有如此显著的刷色差异。由于“xx”期间管理混乱,xx邮票中有再版的不仅仅是这一种。

  邮市上曾出现不法分子,刮去刺刀刷色痕迹,冒充无刺刀票。可从邮票其他部分刷色不同来鉴别,参见下表:

8.普5 天安门图案(第五版)普通邮票 1951年4月18日发行

  1990年,一些邮市上出现了用普5票中1万元新票变xxxx信销票,其目的在于利用新旧票差价牟取暴利。这种假信销票的主要特征是:

(1)假信销票是利用新票伪造的,邮票票面看上去十分干净,没有信销票那种从信封上揭下和水洗过的痕迹。

(2)假信销票上的假邮戳一般是用黑色墨水画出来的,通常只“覆盖”邮票的一小角,有的假邮戳内写上一个地名字样,如“湖”,“南”等,也有的假邮 戳内只写上某个地名字的一部分。这些假邮戳点线间距不均匀,粗细不一, 字体不规范,笔体比真戳要细得多。

(3)从邮票背面看,没有钢制邮戳销票时在票上留下凸痕,只有用笔描戳写字时油墨透过纸张的印迹。

9.普8 工农兵图案普通邮票 1955年7月16日发行

  “普8”面值8分的冶金工人票,有北京版和上海版之分,上海版称为“普8(甲)”。这两种邮票在图案上的区别是钢钎下面的阴影区不同,北京版阴影区小,上海版阴影区大。此外,两种邮票齿孔度数也不一样,北京版为14度,上海版为12.5度。

  1985年以来,在合肥等市出现了“普8(甲)伪票,作伪手法是将北京版的阴影区用小刀刮去一点颜色,露出一块三角形纸色。用肉眼仔细观察,或用放大镜一看,就能看出刀刮的痕迹,被刮掉颜色的部分露出纸毛。鉴别时{zh0}再量一下齿孔度数。

10.普22 祖国风光普通邮票 1981年9月1日发行  

  普22中“成里长城”8分邮票出现过伪造错齿赝品。作伪者在双连或四方连邮票的图案上打出一排假齿孔,变造成齿孔错位变体票。

其辨别的主要特点:

(1)变造齿孔的间距和位置与原齿孔不一致。

(2)齿孔错位“变体”票,齿孔大小不一,度数不等,而且打得歪斜,xx是变造品。

11.欠1   欠资邮票 1950年8月4日发行

  这套邮票因人民币改新币值,于1956年4月1日起停用。由于使用时间较久,面值800元的基本用尽。剩下的邮票,中国集邮总公司曾作为袋票大量卖到国外。80年代,从国外倒流国回来的这种“蓝欠资”邮票数量不少,但其中800元的甚缺。到80年代中期,在上海、杭州等地出现了800无票赝品。到80年代未,北京邮市上出现了“蓝欠资”赝品,而且不仅是800元的,还有的全套均是赝品。

辨别其真伪的主要特征:

(1)真品图案精细清晰,赝品印制粗糙模糊。

(2)真品齿孔为12.5度,赝品齿孔接近13度,齿孔不整齐,而且票幅较大。

(3)真品“中国人民邮政”的“国”字,{dy}竖基本是直的,赝品则呈向左凸出的圆弧形。

(4)真品四角的连线交叉处为直四方形,赝品近乎圆圈。

(5)真品麦穗的束布左上{dy}块布角尖长,大踏步{dy}块布角呈细勾状。赝品左上角与右上角均为粗厚色形。

1990年,邮市上出现的“欠1”800元伪造票和变造票,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彩色复印机复印的赝品。特点是图案模糊不清,齿孔似用缝纫机打成,不整齐,无法测量齿度。

2.当年处理欠资邮件{zy1},有时用铅笔、钢笔、毛笔划线销票。一种变造票是将这类划销票上的笔迹擦去(或除去),变为“新票”。其特点一是有陈旧感,二是用放大镜可看出擦痕或是笔划的痕迹。

3.另一种变造票使用同一套的面值200元票改成800元。该票的面值数码为阴文,数字写得方正。变造者将“2”字用精细的小刀刮去一点蓝色墨,露出白纸把 “2”字连成“8”字。有少数用面值500元票变造成800元的,也是用这个办法 。这种变造票在放大镜下即现原形,其刀刮之处纸面起毛。

12.军1 “军人贴用” 1953年8月1日发行 

  1953年,邮电部与解放军通信兵部商定,为了优待军人免费寄信,由邮电部发行3枚“军人贴用”邮票。图案均以“八一”军徽为主图。当邮票发至各xx后,因发觉使用范围难以控制,邮电部决定停止发行。但有小部分没有收回的邮票,在集邮者中流传。

   “军人贴用”邮票的赝品出现过两类。一类是用酒精进行化学变造,将桔黄色的邮票变成灰色,谎称是一种“错色”变体票。另外一类是“军人贴用”邮票实寄封赝品。主要有几种形式:

(1)、倒盖军邮日戳的赝品。当年发行“军人贴用”邮票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军人寄信方便,通过军邮机构投递。有的利用“中国军邮”原戳倒盖的实寄封,因制造者对军邮日戳的详情了解不多,错把军邮代号的字钉从5位数增加到6位数,字钉小了一号,破绽极为明显。“中国军邮”日戳是解放军军邮总局成立之后制发的全军统一的规范日戳,戳面所嵌字钉有严格规定。戳上显示的军邮代号由军邮总局颁发,“采用五位制”,字钉是统一制发的,六位数是{jd1}不可能的。这种有明显错误的赝品较好辨认。

(2)、贴多枚票的赝品。因为贴多枚“军人贴用”邮票的实寄封,比贴单枚票的封价格高,有人就在原有的“军人贴用”邮票实寄封上作假,补贴双连票,补盖同地同局同时邮戳,鱼目混珠。但将几处邮戳复印下来,放大二至三倍后,就可发现戳记之间会有不同之处。此外,从邮资和邮戳显示的邮路上分析,平件、挂号信件、航空信件等信函的邮资是不同的,有明文规定,封上应该贴有相关标签或销盖相关戳记,如“挂号”、“双挂号”、“航空”等。有的名曰军邮航空封,实际上是寄往不通民航的某县城,距离又不十分远,难以自圆其说。这些赝品反而成为制造者弄巧成拙之作。

(3)、拼贴的赝品。有的实寄封原贴普通邮票,制造者将其撕去后,找来信销的“军人贴用”邮票对上。乍一看,天衣无缝,但对着阳光仔细看,就能xxxx下还有原来贴过邮票的痕迹。

上述几种形式的赝品,有下述共同的特点:

(1)使用真票真封拼贴,从信封和“军人贴用”邮票上考证,都是无xx议的真品。

(2)日戳异常清晰或模糊。一般情况下,倒盖的格外清晰,拼贴的模糊一些。

J、T 邮票中的赝品

 



郑重声明:资讯 【邮品辨伪的实例1_飞翔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