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从来都不止代表你自己_Tongtong_新浪博客

G弟本周思维活跃,周三就发封邮件过来让我神清气爽一番。

本周话题——Stereotype.

在此引用原文一段以说明问题:

Stereotype这个英文单词的中文对应翻译是“刻板印象”,原意是印刷用的铅版,而现在特指人们某一人群进行的简单化的固定看法。因为中文实在找不到更贴切的解释方法,把Dictionary.com提供的英文释义粘贴如下:a simplified and standardized conception or image invested with special meaning and held in common by members of a group.

例句:The cowboy and Indian are American stereotypes.

 

我想stereotype可以翻译为“成见”吧。

 

看着他的邮件我就笑出声来,这些就是我从来没有总结过但是一直在经历的事情吧。

一直在跟这些“成见”打交道的我们。

一说产地在内蒙,立刻就问,你会骑马么?比较有见识的还会问,你家是不住蒙古包?

譬如理工科女生……意会一下,能出来不少形容词吧?

这就叫stereotype.

 

我不是真的要讲这个stereotype的,我想说的是这些成见的形成。

我们有这样的看法是因为有这样的事情原本存在,不管是个别还是普遍,亦或是被夸大了篡改了,都算。

经过人们的宣传,加上我们父辈往上数大部分的人一辈子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圈子,这里的圈子包括了地点,人物……

即使是旅行,看到的都很有限。

就这样,我们以为在电视报纸上看到的,听外来者或者旅行的人说的,就是真的。

何况,即使是去到那个地方或者见到那么一群人,因为我们已经有一个大致的想法在里面,形成的印象还是在一个基础之上。

 

说到底,成见,是人为的。

是人做了事情给成见一个存在的主体,然后又是人在流传这些想法。

 

说到成见这个词的时候,不仅有已经形成的观点的意思,还有顽固不容易改变的意思。

既然本质只是观点,还是要尽力的用真实的客观的印象去创造正确的“成见”。

如果能是正面的,积极的,更好。

 

G弟说自己一直都在跟各种stereotype作斗争。

在外游荡的人,不仅是众多成见滋生的载体,更是印象和观点传播的媒介。

 

在日本,很多房子是不愿意租给外国人的,当然了,因为日本最多的外国人是中国人和韩国人,就主要指这两个国家的人。

因为觉得垃圾经常不分类,不干净,家里还经常聚会,吵。

这是在日本的中国人和韩国人共同努力的结果,给日本人留了这么个印象。

可以改变,只是很难。

我很注意,一定会垃圾分类,纸也会整理好捆起来,瓶瓶罐罐都按照要求收拾好丢掉,尽量不要在家动静太大,因为所谓“墙”不过是一个木板罢了。

我周围的中国人也是这样。

渐渐的,我们周围的日本人就会觉得自己之前的想法其实很片面,慢慢的改变。

 

07年的时候我写过班上的沙特大哥要求我帮他写作业的事。

由于学号的关系,我做实验常常跟他分一组,还有一个尼日利亚女生。

我们为了实验报告得高分,把最简单最不重要的部分给他,教给他怎样写,他还是会拖后腿。

下半学期的时候他觉得功课跟不上,终于转学了。

我们俩欢呼雀跃3分钟。

之后尼日利亚女生很认真的跟说我:“他这样怎么行呢?学习不好,自己还很不努力。你知道吗?他是他们国家公派留学生。他这个样子,以后别人怎么公派?英国的学校还怎么收他们的学生?他都不给他后来的人做一个好的铺垫,对后来的人太不公平了。”

 

废了这么多话,我终于拐到正题上——

不管在哪里,不管做什么,你代表的从来都不止你自己。

 

Leeds室友的老乡是学艺术的,好像是什么欧洲艺术史之类的。

整个学院没有几个人,但是老师牛得一塌糊涂。

那个学院从来没有招过外国人,根本不知道怎么定标准,就定了雅思6分。

这个老乡荣幸的成为该学院建院以来{dy}个留学生。

结果老师发现他英文太烂了,很难沟通到精髓。

在他表现的基础之上,学院改了标准,雅思7.5。

他自己很是内疚:“可苦了后来人哟……”

 

刚开学的时候,我被很认真的分析现状:

Q:你不好好学习会怎样?

T:不能按时毕业,不能当助教,不能去好大学做博后,不能找到好工作……

Q:对的。再多的呢?

T:……(还能怎么多呢?郁郁而终?)

Q: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发生上面的事情的话,你有没有想过,你的老师就不会再招化大的学生了?你也知道你们从中国来的生源都是哪的。不仅他不考虑,你们研究室另外两个老师也不会考虑了。还有你们项目合作的东北大那几个研究室,也不会考虑了。

T:……

 

如果除了{gjldr}谁敢说自己出国代表中国人,不要说代表中国人了,代表个省啊市啊村啊学校啊应化0202啊……之类的,你敢说就有人敢乱刀把你砍死,边砍边骂:“你什么东西啊,谁要你代表了?!”

不是想要代表,而是外面的人,只能用这种方式来了解。

我承认我啥都不是,我成绩不算好的,能力不算上等的……

但是在这里我说什么都没有用,不光是老师,同学也会觉得,我是化大毕业的就代表了化大的水平,就算不是{zh0}的,平均的中等的也能了吧,就是这么想的。

因为,我也是这样想别人的。

 

我保证自己不能优秀的毕业,但我会努力的正常毕业。

至少,老师可以觉得,化大的学生还是很努力的,如果专业再接近点儿,成绩再好点儿,也不比这些名校的差啊,再招俩看看……

能做到这种程度,我就对得起母校了,留个不那么差的印象。

 

记得有人跟我说过申请美国的博士。

基本上是师兄弟,世袭制。

某研究室招一个清华的,觉得不错,又努力又出成绩,明年招俩,后年继续……

多省事,根本不用再试别的学校。

某研究室招一个交大的,觉得很好,也是很努力很出成绩,也世袭了……

我们研究室招个化大的,觉得又笨又没成绩,化大从此上了黑名单……(希望这不是真的)

清华也好,北大也好,交大也好,名校们的牌子这么响,就是因为他们的OB太猛了。

OB,就是old boy,前辈的意思。

与其说名校的学生占了学校牌子的便宜,不如说一个个niubility的前辈打造了名校的xx,招了一批又一批有niubility潜质的孩子们,用自己的努力继续名校的辉煌。

傻子才会觉得名校就是顶个学校的牌子招摇撞骗,也只有名校的个别败类才会这么干。

 

我当然不能说我为我是化大的学生我多自豪,对着MIT的学生我更说不出来这话,用LC的话说,说了也是骗你的。

但是至少,我,我们,可以做点什么,成为化大很猛的OB之一,让化大因为我们变得有{yt}值得我们,前辈们,还有后辈们,自豪。

 

注:niubility,就是很牛的意思,文明的说。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其实你从来都不止代表你自己_Tongtong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