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经济离低碳有多远_周励_新浪博客

陕西经济离低碳有多远

文/记者  周励

进入2010年的春天,“低碳”毫无悬念地成了最热门的经济词汇。“低碳”扑面而来,人们随时可以听到关于“低碳”的争议,看到各种媒体报道低碳,大家渴望真正的低碳社会能早日实现。而对于能源大省陕西来说,目前能源化工、煤炭开采、石油加工及炼焦等高能耗产业比重较大。“低碳陕西”到底还有多长的征程要走?陕西的低碳经济究竟如何发展?
             “高碳经济”的重重压力

西安用xx吃清护城河


长安区污水处理厂试运行
低碳经济,已经被专家学者认为是人类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人们为什么会如此xx低碳经济,低碳一词为什么会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后,迅速热遍全球,就是因为人类对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是莫大地关心。人们希望这场以风能、太阳能、核能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清洁新能源,代替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传统能源的绿色革命,不仅仅是能源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也是产业结构和制度的创新,更重要的是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西安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谈民宪向记者谈。
  他说,陕西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期,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时期内不会根本改变,“低碳经济”下完成的任务必然会困难重重;实现“低碳陕西”的目标,道路一定很艰辛很漫长,因为这是一项系统性的长期的艰巨的综合工程,不仅仅是达到低碳建设的问题,还有更复杂的低碳社会、低碳生活问题,都要有目标,都要能实现。
数据显示,陕西煤炭探明储量1860亿吨,仅次于山西和内蒙古,位列全国第三,全国{wy}的{gjj}能源化工基地就在陕北。目前,能源化工产业产值已经占到陕西省工业产值的半壁江山,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陕西保增长战略顺利推进的主力军。
  同时陕西也是全国用煤大省之一,2006年全省煤炭消费比重为77.20%,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69.4%。2007年,全省工业原煤消费7400万吨,保守估计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1.66亿吨,人均排放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近1.6倍。
  有专家认为,在未来二三十年之内石化煤能源作为我国主要能源的地位不可能撼动,其中煤是主导。按照陕西省目前的煤炭工业规划,到2020年全省将生产原煤超过5亿吨,其中煤化工超过2亿吨,每生产一吨甲醇要排放约2吨二氧化碳。如果规划中的煤化工项目全部上马,年排放二氧化碳至少4亿吨,如此排量是相当惊人的。低水平的煤炭产业带来了财富,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和发展后遗症。
  而且与高碳经济消耗相应的是在陕西产业结构中,可以说重工业是一家独大。从工业内部来看,重工业所占比重达到78.1%。2005年陕西省重工业实现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83.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8个百分点。年耗标煤5000吨以上的重点耗能企业565家,实现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74.5%,而消耗的能源所占则高达97.8%。
  谭教授强调,在这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陕西高速的经济增长依然沿袭传统的线性发展模式,即遵循着“资源消耗—产品工业—污染排放”的模式,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一次性的,经济的数量型增长是通过资源的大量消耗来实现的。仅从水的使用上来说,目前陕西省年需水总量112亿立方米,可供量92亿立方米,缺水20亿立方米。据预测,到2020年缺水量将增加到83亿立方米。同时,水资源消耗加大。我省万元GDP用水量是东部发达省区的15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
所以陕西如何在“高碳经济”中寻找“低碳经济”的发展之路,政府需要解决的难题真的会很多,如何实实在在、真正地发展低碳经济,道路不会平坦。 
                 规划明确的低碳经济路线图 
据统计,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今年已有28个在各自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低碳经济,大家都明白谁的经济更低碳,谁就有可能占领新市场并获取{zd0}利润。

2009年12月7日,由陕西省发改委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应对气候变化与陕西可持续发展论坛”在西安召开,会议提出将发展低碳经济纳入到陕西省“十二五”发展规划及长期战略。这意味着,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陕西省已经在规划明确的路线图。

此后不久,陕西出台《陕西省新能源发展规划》,在能源化工产业已成为陕西省支柱产业的时候,陕西省希望通过发展新能源来优化能源结构,培育新型产业,发展低碳经济,实现陕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10年1月26日,陕西省省长袁纯清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提出:2010年,要把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作为新的发展理念。

陕西要发展低碳经济,{dy}步应该做什么? 陕西省环保局局长何发理对此认为,应当尽快制定陕西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这不是孤立的为低碳而低碳,应该根据国际国内低碳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与陕西能源供需现状,把低碳与陕西区域发展战略相结合、与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相结合、与节能减排战略相结合,以低碳经济为契机,加快陕西产业升级,实现更高水平的工业化。

  具体来说,关中地区要以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规划为契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建设低碳城市为xx,以科技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高新技术产业。同时要积极从消费层面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陕北要在加快实施“三个转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积极发展非能源产业,力争建成国内{yl}、世界知名的能源化工基地。同时,要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增加林业碳汇,扩大环境容量。

  陕南要坚持生态优先,大力开发生态旅游、有机食品、生物医药等绿色产业的基础上,支持陕南发展清洁能源,进行矿产资源规模化开采和深度加工,建设新型材料加工和制造基地,为突破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加快陕西产业升级是关键   

何发理说,发展低碳经济,这与我们省倡导多年的循环经济的根本宗旨相一致,发展循环经济是引导低碳经济发展现实而又切实可行的选择。陕西较早地接受了循环经济理念,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循环经济研究会,已经在神木锦界、杨凌、渭北、商洛、西安高新区等地方进行了积极探索,从目前看,点上的经验已经开始在面上释放,这些都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据了解,从2006年陕西就被列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方案试点省份,在研究机构的指导下,从2006年开始,陕西省开始将理念转化为实践,重点在5个区域(西安市西高新、杨凌示范区、韩城龙门、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和渭北生态农业区)、3个行业(煤炭、钢铁、石油)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并由这些点逐渐辐射到面。铜川市在对水泥企业改造提升中,通过拆除39条机立窑和湿法窑落后水泥生产线,建设5条新型干法窑生产线,并对窑头窑尾余热综合利用,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质量双改善的目标,使“昔日卫星看不见”的城市重现蓝天白云。
  作为国家能源储备基地的榆林经济开发区和神府经济开发区引用生态工业园区的理念,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规划建设路径,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进行产业设计,引导园区内企业走热点联产、煤电一体化、煤-焦-电、煤-焦-化等梯次产业建设的路子,培育出了如北元、天元、恒源等20多家循环经济型企业。
   杨凌高新农业示范区是陕西在农业方面进行循环经济试点的重点区域,如金麒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多年探索,目前已经形成了“农作物秸秆+畜禽粪+食用菌+沼气+肥料”的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了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有机融合。诸如此类示范,在陕西已有不少典型,经过几年的试点示范,正在三秦大地茁壮成长。

由此我们明白陕西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环节是什么,首先应该是陕西产业的升级和低碳技术的创新。正如何发理局长所说,发展低碳经济要围绕着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这“三低”进行技术攻关,整合现有的低碳技术,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加大低碳技术的研发,大力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等。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仅靠一省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所以我们应该以现有的新能源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平台为依托,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促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转让。其次是要制订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规章以及行为规范。比如完善政府激励低碳消费的法规政策,制定奖励措施等等。第三是要加大宣传,倡导全民低碳意识,让每个人把低碳生活作为一种勇气和责任,形成低碳的社会风尚。

  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环保局原局长张廉杰也同样认为,低碳要实现,就一定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进行实实在在的低碳。就我们陕西而言,丰富的科教资源使我们具有较强的科研优势,关键是要加大科技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重点着眼于中长期战略技术的储备,把现有的高成本高能耗展方式,转变为低能耗的绿色发展方式。特别是要整合现有的低碳技术,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同时,加大低碳技术的研发,大力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如已经在我省各地广泛开展的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利用技术以及二氧化碳收集储存技术等等。

陕西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一个新兴产业就是环保产业。而节能减排目前也有了明确目标: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4.5%以上,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同比消减3%以上。对陕西来说,这不仅是低碳的要求,更是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以榆林市府谷县为例,这个过去全国有名的高污染地区曾被称为“黑三角”。为彻底根治污染问题,近几年,该县政府采取相关政策,对一些生产效率低、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小企业进行了清理整顿。该县政府人士表示,“目前府谷县已取缔土法炼焦企业127户,关闭小煤矿180户、碳化厂12户,减少煤炭消耗量18万吨。”府谷县已由过去的“黑三角”变成了现在的“绿三角”。

  而新能源的主要力量——可再生能源的布局业已展开。作为陕西的“一号工程”,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产业目前已获得总投资310亿元,16个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并形成了一定的产能。
按照规划,陕北和渭北将以实施金太阳工程为契机,建设大型荒漠太阳能并网光伏电站,推进太阳能屋顶光伏发电、光电建筑一体化及光热应用,发展50个左右兆级的光伏发电项目,将陕西建成硅材料生产、半导体照明器件和太阳能电池生产的重要基地。
随着低碳经济在陕西越来越受重视,陕西金融界也开始探索发展“低碳金融”,对高耗能、高排放xx开始进行约束。工行陕西省分行和建行陕西省分行加大了对钢铁、铁合金、冶炼、电解、锌、水泥、造纸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信贷风险防范。对不符合国家环保要求、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实行拒批xx和xx逐渐退出的政策。农行陕西省分行则对钢铁、水泥两大高耗能、高排放产业进行名单制管理,根据其节能减排的状况,把省内所有钢铁、水泥企业分成支持、维持、压缩、退出四大类,实行不同的xx政策。
与此同时,为改善能源结构,国家电网陕西省电力公司从今年起将全面推行“低碳电网”建设,积极扶持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的发展。2010年要启动建设一至两个风力发电厂。
据国家电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发展部的孙自安介绍,国家电网陕西省电力公司今年将积极开展清洁能源接纳能力和建设抽水蓄能电站调峰研究,结合陕西电网“十二五”的规划设计,在全省范围内统筹考虑清洁能源接入引起的调峰、调频等问题,积极应对清洁能源发电接入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的影响,以确保清洁能源发电今后能按时接入陕西电网。
同时,为满足陕北百万千瓦级风电、太阳能发电的接入需要,他们今年还将开工建设关中-延安-榆林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增强330千伏及以下电网的网架结构。到2012年,国家电网陕西省电力公司接入电网的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将达到500万千瓦,届时陕西省高耗能、高污染的电源结构将会得到很大调整。

希望这些项目能尽快完成,早日为实现低碳陕西做贡献。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陕西经济离低碳有多远_周励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