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7月23日_晚秋_新浪博客

      也许是因为女儿大学毕业一年来找工作的经历、以及打工生活的xx,桑迪的小说《脱胎》让我倍受喜爱。当他邀请我为其小说写序言时,我受宠若惊。因为很少会有作者请一个默默无闻的老百姓作序。我想,他这么信任我,或许是我写过《桑迪印象》、《桑迪的博客》的缘故。他说:老百姓写小说,老百姓写序,不是很好吗?这份盛情,我无法推却,我就把我读过这篇小说的点滴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共同切磋。

   

     初读《脱胎》,我似乎倾听打工者的心声,看到打工者的无奈与彷徨,听到他们自豪与喜悦。一个个生动的艺术形象,一幅幅活生生的画卷在眼前流淌。小说是我们了解打工生存的窗口,是青年踏入社会必读的教科书。流畅的语言,典型的人物、精巧的构思,清晰的线索,动静张弛的艺术手法,精彩的对话与语言等等,令我赞叹。

     《脱胎》是桑迪以很熟悉的同学朋友为原型所创作的一部原生态小说。也许有自身的经历,所见所闻,因而才在读者面前呈现真实的打工知识分子的生活画卷,其笔下所写的生活片段,从不同的角度来显示一个要表达的主题:“人的成功,实际上是由一连串儿小的成功所奠基的,同时也是由一连串儿小的磨难所磨砺的。成功的目标可以设定得很远,但趋近目标的时候,应该xx征途上一个个小的目标存在,并争取成功。”小说以公张屹的行踪为线索,叙述张屹在打工生活的磨砺下,经受种种困难,终于成为一个成功的淘金者。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不受一番风雪苦,那得梅花放清香。

    

      小说朴实无华,尊重生活,真实的反映生活,是时代生活的一面镜子,其作品就像一块棱形的宝石,由各个绚丽多姿的侧面,组成一个有机的、完整的生活画面。作者把现实图景与历史画面相结合,把生活行踪的一个个镜头展示生活的长河:

 

   合同撕毁,感觉《受骗》,辞职下海,《离别尽是这样的酸楚》,坐上火车,思绪万千,《逃票》成功,到达官窑,监狱一般的打工生活,希望尚未成年就出来打工的马仔《投胎找个好人家》,在没有人身自由的环境里打工,不得不到《菜地里密谋》商议逃跑,另谋活路。在小马仔的帮助下,唱响《带着一盏渔火》,成功逃离官窑,涛声依旧,继续踏上另谋高就的道路。

 

      到达广州市区,他们看到《广州的早晨》,但酷热的天气,让他们感觉就像在蒸笼里一样,来到越秀山体育场,看到人山人海的打工求职者,二人招聘顺利,都在虎门就职,充满希望。谁想逃出虎口又入狼窝,张屹踏着晨曦上班,顶着月光下班,真是暗无天日,像个奴隶有说不出的苦,早晚都不见太阳的日子,张屹辞职,要离开虎门,与刘大江《兄弟分手》,此番别离,彼此失去联系。

 

    张屹来到东莞和声磁带有限公司,因为超过期限,吃了《坚硬的闭门羹》,脚步沉重离开。想起家庭的温馨,产生回家的念头。来到车站,买不到票,因为下雨中断铁路客运,真是《天意弄人》。人不留客天留客,人生遭难想亲人。张屹决定去找也在广东的弟弟张良。谁料弟弟也刚辞职,真是进退两难,开工没有回头箭,《罗马在哪里》?弟弟建议去珠海,希望与失望并存,期盼《落地的种子就开花》。哥两坐上闷罐车,到达中山市莎朗车站,张屹找到工作,哥弟辞别,张屹觉得自己像《孤独的风筝》

 

       在中山市莎朗车站旁的小松公司,张屹当上了技术员。因为公司有国企背景,办事方法规矩,工作节奏也不快,愉快度过八个月,公司也看上他底子厚,脑子活,老板决定让他去测绘设备,老板《出牌》了,考验他的时候到了。张屹与赵工到了常熟的纸业公司,,老板指派王机长带领他们看到了德国海德堡的印刷机,搞清楚设备运动原理和基本参数,但却《只能看,不能摸》根本无法测绘,商业竞争,即使是朋友,也相互防范,但是,要生存,要发展,必须技术革新,老板下了死命令,无论想什么办法,也要达到目的。为了仿造先进设备,张屹请《琼瑶做媒》,在琼瑶酒家,给王机长送上照相机,王机长帮助他们完成任务。通过照片数据,七十天绘出机械设备图,五个月的时间,仿造新设备,水墨印刷机亮相,设备成功,打开销路,遵循《打工仔的{dy}价值原则》,张屹升为销售部副部长,实现在广东有房的愿望。打拼两年,踏实回家,把妻儿接到广东,因为他《渴望温情》。两年后,张屹升为销售部长。掌管实权,自然就成为被公关的对象,处于《香嗅》诱惑之中,在与丹东客户洽谈,遭遇其公司小姐索菲亚温情,犹如吸食《罂粟花》,但无论什么诱惑,双方必须遵循《商界交往潜规则》,共同签订合同。没有达到效果,对手设计美女撞坏,张屹拒绝,演绎了《柳下惠后转》。色相达不到预期效果,柳总使出《300万元诱惑》,被张屹老板看出是个骗局,指令他迅速脱身。当张屹升为副总经理的时候,公司转向经营房地产,机械制造业渐渐不景气,张屹辞职,决定《把自己交给自己》,他在蓖麻公园旁租房成立中山市屹立贸易行,夫妻共同创业。半年时间,赚钱五千三百元,他兴奋买玉镯作为《送给妻子的礼物》。

 张屹凭借技术,加工机械,为了扩大市场竞争力,邀请刘大江加盟,刘大江如《燕归来》,同学联手,刘大江在市场《亮剑》,彼此珠联璧合,他们成功,《苦尽甘来》!随着市场销售好,出现《人的问题》,决定再招聘个帮手,来了个《腊月里的姬丽》。姬丽很快掌握了关键质量监控环节,到了年底,屹立贸易行赚到了从来没有见过的人民币,张屹刘大江《有福同享》一起度过愉快的春节。有了钱,有了车。有了办公室,增加了新厂,这样也出现新问题,出现了《突发事件》。精石场加工的轴承孔大了10cm,阿丽想到了解决办法,孙老板感激请吃夜宵,之后张屹把阿丽送到宿舍并且《夜谈》,阿丽向张屹讲述自己《爱情的变异》,读大学时候被舞蹈老师欺骗怀孕,只好《屈从命运》,张屹听后,被故事打动,与阿丽《又陷情网》,双双坠入爱河,而他的妻子因气喘不上来《命悬一线》,幸亏刘大江及时送到医院。激励的竞争,让大江感到危机,但沉迷于温柔乡中的张屹不听建议,引发《兄弟冲突》,刘大江辞职,公司倒闭,张屹面临命运《抉择》,在岳父的建议下,到远房亲戚制鞋公司当副总经理,因为他的改革引发职工不满,让他苦闷,经过妻子一番《小女子大理论》,点中了张屹的软穴,仅仅干了四个月,就辞职在家赋闲,此时传来父亲病重的消息,真是《噩耗》,急忙赶回河阳,《父亲》病逝,他痛心疾首,《泣血赋诗》。从河阳回到广东,他心情忧郁,为了《赶走忧郁》,妻子帮助他找到工作,张屹加入严定的宏进印刷公司,《走出沼泽》。喝茶深谈,严定《试探》张屹的深浅,。因为对设计各持己见,张屹只好辞职,离别晚宴,难分难舍,但是《喜欢为什么还离开》呢?在朋友介绍下,到阿姆莱磁带公司,觉得不满意,《跳槽惯性使然》,又辞工而去。

 

      转眼春节将到,为了《探母》,一家人回去过春节。初一看望老厂长一家,《感恩》他们一家对自己的好。《迟来的同学聚会》,让大家感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当《初恋的你坐在面前》,五味杂陈,人生无常,过去往事历历再现,成为《水滴里的回忆》,情难离,意难忘,只有《片刻的温柔》慰藉、、、、、、、、、

 

      过节半年后回到家中,调整身心,思考职业走向,想着《何时出现你的贵人》,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邓老板,中秋月圆,邓老板从深圳来请张屹一家过节,二人同谈《生财之道》,言谈中让张屹感到在这个世上,坦诚的人不多,因为《唯有袈裟披最难》,彼此欣赏,相见恨晚,邓老板邀请张屹加入其公司,张屹的才华得到充分发挥,成就辉煌的人生。。。。。。。

 

      从一幅幅生活的画面,我们看到了作者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张屹在工作上有创新,因而受到老板的赏识,老厂长、小松公司、严定、邓老板,为这些公司立下悍马功劳。他孝顺,为顺从母亲,舍去初恋,父亲病危,立刻回家;他重情重义,夫妻情,手足情、同学情、初恋情写的准确到位。他离别妻子,难分难舍,打工成功,留恋温柔,把妻子儿女领到身边,赚到钱,为妻子买手镯。。。。。自己先找到工作,就把钱给弟弟。。。。自己发财,与刘大江同享。。。。。无情未必真豪杰,张屹是人不是神,思念初恋,职场偶尔失控,当上老板与下属迷恋温情至使贸易行倒闭,这些就是现实,如果把张屹塑造的xx无缺,那是背离生活,那么人物就不会那么栩栩如生,有血有肉,鲜明突出了。

 

     人类是生活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里的,因而对社会环境的描写,不仅是为了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和渲染气氛,增强作品的真实感,更重要的为了提供典型环境以塑造典型人物。桑迪的这篇小说,环境描写非常成功,特别是把人物的内心活动与外界的环境交织起来进行描写,即避免了表面化的外形刻画,又没有使内心活动的揭示成为某种呆板的独白,这样就产生一箭双雕的效果,即发掘了人物的精神世界,又揭示了人物性格与其所生活的典型环境的描写,使人物的描写显得鲜明而富有立体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作者对首次打工生活环境的描写:3楼就是宿舍,每间10个平米,4张双层床铺,可以睡8个人。分给张屹和大江的宿舍是紧挨走廊的{dy}间。男人住的地方大凡很乱,床上扔着没有来得及换洗的衣服,桌上的饭盒、旧报纸、饭屑显得很零乱,一只易拉罐做的烟灰缸随便地摆放在桌旁的椅子上。北墙上贴着邓丽君的招贴画,那圆润而甜美的微笑,似乎每时每刻都在感染着这帮单身汉。地上的拖鞋、波鞋千帆竞发地堆满了门口。从前到后的墙面上,在空中还拉了2根铁丝,上面挂着几件洗过的T恤。张屹和大江分在靠门口的一张双层床,上面还凌乱地摆着室友的几只纸箱。
 
在这个主楼九十度拐角处,有一排西向的平房。总共有4个房间,朱红色的房门,但看起来木板很薄,中间还裂开了几条大缝,犹如非洲干枯的田地。靠里面的两间上着锁,当仓库;外面的一间,就是可供30人吃饭的饭堂。楼前的院子里,有台带拖斗的拖拉机,上面放着包装铜管用的长条形的木箱,几只长着花翅膀的小鸡在车下钻来钻去,低头寻找着它们感兴趣的东西。
      
漆黑的工场大门始终是上着锁的,旁边有个小门以供行人出入。靠围墙有个平顶的门房间。平时员工不许出门,只有到午饭后才打开半个小时,工人们可以出门买些日用品。院里靠近大门的地方,埋着一个半米高的铁桩,上面有个铁环,拴着一条健壮的德国黑贝。它的眼睛时刻警觉着,身体躁动地扭动着,喉咙里发出低沉地吼声,眼里露着凶光。除了主人外,任何人只要走到门口,它都狂吠不止,身子向你狂躁地扑过来,即使有铁链栓着,你也感觉到铁链时刻会断裂,依然令人毛骨悚然。通过对生活环境的写出打工者的辛酸,由环境的描写所产生的心理反差:“张屹在国企的时候,那是堂堂的国家干部,走到哪里都是被人尊重的工程师,别人张口闭口张工的,很受用。但到了这里,怎么就觉得矮了一辈儿,怎么就没有了原来的优越感呢?我又不是讨食的饿狗。张屹事后讲,到广东打工,慢慢就会知道在别人屋檐下的感觉不舒服,不过后来疲沓了,也就没有这种心理障碍了。他接着打趣解释,打工的不是饿狗,而是饿狼,见有钱挣,眼就发绿;不是饿狗,而是走狗,连毛带肉地咬一口就走人了。在广东,劳资双方谈不上什么感情,打工仔流动性很大,在一个企业呆上2年的就算少见了。。。。。。。

      别林斯基说:“现实好似地下矿藏中未经洗炼的纯金,科学和艺术则把现实这黄金洗炼出来,融化在优美的形式里”。这样的作品,才避免公式化、雷同化的倾向,创造出生动、饱满的形象,在读者中产生深刻的教育作用与鼓舞力量。桑迪在《自序》与《跋》以及《尾声》中,写出创作故事的内容与生活的原型。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在确定写作的内容以后,给以恰当的艺术表现形式,从而创造出xx而新颜的艺术形式,使内容能够获得恰当的具体表现。桑迪的设计是xx的,他把几种叙述方式杂糅在一起比如开端,作者在《离别竟是这样的酸楚》,叙述、铺垫离情别意,即暗示此番初期打工的辛酸,也写出夫妻情,之后再从《受骗》中续写离别的原因,运用了倒叙手法,使文章有层层波澜。此外文章中插叙、补叙运用很得当。比如写秀莲、写阿丽、特别是刘大江等等。这些表现手法的运用,使文章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前后一致,首尾连贯,一浪掀起一浪,增加小说趣味性。

总之《脱胎》是打工的生活画卷,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品,语言朴实无华,把知识分子彷徨、失落、挣扎、痛苦、成功、喜悦写的活灵活现。张屹的成功告诉我们,生活并不都是花前月下,更多的是无奈、是艰难的勇敢的跋涉,作为当代的知识分子,要立足现实,一步一个脚印,方有成功的希望。

请点击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2010年07月23日_晚秋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