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和小麦期货投资研究- 汇市天下的日志- 网易博客

玉米和小麦期货投资研究

2010-07-21 08:40:37 阅读6 评论0 字号:

玉米和小麦期货投资研究

  从新闻中我们也可能已经了解到了,我国玉米连续5年丰收,今年的总产水平达到1.56亿吨。在我国玉米的消费结构中,饲料的消费占到玉米总产量的2/3以上,07/08年度的饲料消费约在1.2亿吨。所以我们今天探讨的玉米,是指国产玉米,这同之前讲解过的主要依赖进口的大豆是不同的。

  由于我国玉米基本是自给自足的情况,所以与外盘的相关度就不像金属及豆类那么高,也会走出相对独立的行情,然而除了自身基本面供需的影响外,在大经济环境背景下,它还是会受到周边商品整体的走势的影响。

  最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不只是影响到金融行业本身,还蔓延到经济的很多领域,似乎大家都不再谈论投资,转而在谈论保值,然我不知道大家xx没有,一直被认作是良好的保值品的黄金,却经历了一轮深幅的下跌,若不是美联储以及欧洲央行的连续降息,恐仍不能止住跌势。保值工具不保值,原因何在?当然这不是我们今天探讨的话题,但希望大家在投资中一定要有这种思考。

  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是现金为王,这却与国家现阶段的政策倾向相背,央行在10月份连续两次下调利率,这同国际上现在普遍采取的措施相同,无疑是想通过政策手段给市场注入流动性,但同时这却也损害了我们储蓄的收益。

  那么,认清现在的经济大环境,如何做到保值,升值,无论对于企业或是个人都是一个大问题。其实通过近期对各个期货品种的讲解,以及大家对期货交易认识的深入,我想大家应该会有所思考及收获,一个可以做空的市场可以为我们带来什么。不同的经济环境下,做不同的投资选择,这也是投资组合,是更广义的投资组合。

  说回到我们今天要了解的这个交易品种玉米。在10月份玉米价格持续下跌,并新粮上市之初,国家发布了托市收储计划,中央储备将以0.75元/斤,也就是1500元/吨的价格在东北三省和内蒙收购玉米500万吨。这也是近期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在实施中的一个具体体现。如何结合外部经济环境,国内政策,及供需情况来把握玉米期货交易呢,下面我们就系统的介绍一下玉米的基本的种植和消费情况,以及影响玉米价格的因素。

  合约要点解析

  涨跌停板制度。玉米期货合约的涨跌停板幅度为合约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5%,当合约连续出现同方向三个涨跌停板时,涨跌停板幅度保持5%不变。

  若连续3个交易日出现同方向涨跌停板单边无连续报价的情况,则在第3个交易日收市后,交易所将根据市场情况采取以下风险控制措施中的一种或多种来化解市场风险:

  1、暂停交易

  2、调整涨跌停板幅度

  3、单边或双边、同比例或不同比例、部分会员或全部会员提高交易保证金

  4、暂停部分会员或全部会员开新仓,限制出金,限期平仓,强行平仓,强制减仓或其他风险控制措施。

一、玉米基本情况

  玉米在全球三大谷物中,总产量和平均单产均居世界xx。中国的玉米栽培面积和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二位。在世界谷类作物中,玉米的种植范围广,播种面积以北美洲最多,其次为亚洲、拉丁美洲、欧洲等。

  玉米占世界粗粮产量的65%以上,占我国粗粮产量的90%。玉米籽粒中含有70-75%的淀粉,10%左右的蛋白质,4-5%的脂肪,2%左右的多种维生素。以玉米为原料制成的加工产品有3000种以上。玉米是制造复合饲料的最主要原料,一般占65-70%。

  玉米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粮之一,特别是一些非洲、拉丁美洲国家。现今全世界约有三分之一人口以玉米籽粒作为主要食粮。

  1. 全球生产情况

  全世界每年种植玉米1.3亿多公顷,总产量7亿多吨,约占全球粮食总量的35%左右,主要分布国家有美国、中国、巴西、阿根廷,这四个国家的总产量约占全球总产的70%以上,其中美国占40%以上,中国占20%左右。美国的玉米主产区与大豆基本一致,集中在爱荷华州、伊利诺斯州、印第安纳州和明尼苏达州,所以也才会有我们所谓的大豆与玉米的争地问题,这在播种期是炒作的主要话题之一。

  2. 全球消费情况

  全球每年玉米总消费量自从1999/2000年度开始就保持在6亿吨以上。玉米的消费主要有四方面,即食用、饲用、工业加工及种用。

  玉米是“饲料{zw}”。2007/08年度,全球饲用玉米消费4.84亿吨,占玉米消费总量7.69亿吨的63%,工业消费占到29%,食用消费占7%,未来随着全球玉米加工产业的发展,对玉米消费的需求还会增加,产需之间的矛盾会更加突出。

  3. 全球进出口情况

  在过去的几年中,全球玉米的进出口贸易总量约保持在7000至7500万吨左右,从出口国看,美国、中国和阿根廷等玉米主产国家也是玉米出口大国。美国年出口玉米在4500万吨左右,占全球玉米贸易总量的65-70%。阿根廷约1000万吨,较为稳定。中国保持在600至1500万吨的水平,我国的玉米出口港主要通过大连、锦州和营口,其中大连的出口量占到总量的70%。

  但我国的出口并不稳定。近两年来出现严重的下降,尤其在国家采取政策,取消了玉米出口退税后,几乎是零出口。

  4. 国内玉米消费

  我国作为玉米消费大国,玉米消费主要用于饲料和工业消费,二者占到了85%以上。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包括玉米淀粉、酿造、医药、燃料乙醇等玉米深加工得到了快速发展。

  2000/2001年以前,我国连续几年取得了农业丰收,玉米供过于求,从2000年开始的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时的玉米种植面积有所下降,玉米总产量下降较快,而玉米需求却大幅上升,造成玉米的供求缺口增大,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玉米的主要进口国集中在亚洲地区。其中日本年进口量约为1600万吨,南韩的进口量在800万吨左右,中国台湾省进口量在400-500万吨,欧盟、墨西哥、加拿大也会有每年几百万吨的玉米进口需求。

  5. 国内生产情况

  我国是玉米生产大国,总产量居世界第二,玉米生产区域分布广泛,北方的辽、吉、黑、蒙、晋、冀、鲁、豫8省区生产了全国70%以上的玉米,尤其是东北地区(含内蒙),常年玉米播种面积为900-1000万公顷,正常年份玉米产量为5000-6000万吨左右,占全国玉米总产量的40%左右,是我国{zd0}的玉米商品粮产地。华北黄淮地区(包括京、津、晋、冀、鲁、豫、苏和皖)常年玉米播种面积为900-1000万公顷,正常年份玉米产量为2800-3000万吨左右,产量约占全国总产的20%,但商品率低于东北地区。

二、影响玉米价格的主要因素

  1.供给因素

  产量:

  从历年来的生产情况看,在国际玉米市场中,美国的产量占40%以上,中国的产量占近20%,南美的产量大约占10%,成为世界玉米的主产区,其产量和供应量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特别是美国的玉米产量成为影响国际供给最为重要的因素。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量比重都较低,对国际市场影响较小。

  进口:

  玉米进口会增加国内供给总量,对国际市场而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是玉米的主要进口国,这些国家玉米生产、消费的变化对国际玉米进口贸易有直接影响。我国玉米产量较大,之前一直是净出口国,但是随着近几年需求的多元化,也发生玉米进口。

  2.需求因素

  消费:

  美国和中国既是玉米的主产国,也是主要消费国,对玉米消费较多的国家还有欧盟、日本、巴西、墨西哥等国家,这些国家消费需求的变化对玉米价格的影响较大,特别是近年来,各主要消费国玉米深加工工业发展迅速,大大推动了玉米消费需求的增加。

  从国内情况来看,玉米消费主要来自口粮、饲料和工业加工。其中,口粮消费总体变化不大,对市场的影响相对较小;饲料用玉米所占的比例{zg},达60%以上,饲料用玉米需求的变化对市场的影响比较大;工业加工用玉米所占比例虽然只占20%左右,但近年来发展很快,年平均用量增加200多万吨,对市场的影响也非常明显。

  出口:

  玉米出口会导致需求总量增加。对国际市场而言,要重点xx美国、阿根廷等世界主要玉米出口国情况,这些国家玉米生产、消费的变化对国际玉米进出口贸易都有直接影响。对国内市场而言,要重点xx国内出口方面的政策,出口对国内玉米市场有较明显的拉动作用。

  3.库存状况

  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库存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该商品供需情况的变化,是商品供求格局的内在反映。因此,研究玉米库存变化有助于了解玉米价格的运行趋势。一般地,在库存水平提高的时候,供给宽松;在库存水平降低的时候,供给紧张。结转库存水平和玉米价格常常呈现负相关关系。

  4. 玉米的成本收益情况

  玉米的成本收益情况是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的主要因素之一,玉米成本对市场价格有一定的影响力,市场粮价过低,农民会惜售;收益情况会影响农民对下一年度玉米种植安排,收益增加,农民可能会增加种植面积,反之可能会减少种植面积。

  5. 贮存、运输成本

  影响运输成本的原油、海洋运输费率、运输紧张等其他因素变化。

  6. 与其他大宗农产品的比价关系

  玉米与其他大宗农产品的比价关系会对玉米的供需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玉米的产销情况,导致玉米未来价格的走势发生变化,因此,研究这种比价关系非常重要,其中,玉米与大豆的种植比价关系、与小麦的消费比价关系最为重要。

  7. 其他相关因素:

  金融货币因素

  利率变化以及汇率波动已成为各国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而这些因素的变化常会引起商品期货行情波动。总的来说,当货币贬值时,玉米期货价格会上涨;当货币升值时,期货价格会下跌。因此,货币的利率和汇率是除了供给量、需求量和经济周期等决定玉米期货价格的主要因素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经济周期

  世界经济是在繁荣与衰退周期xx替中不断发展的,经济周期是现代经济社会中不可避免的经济波动,是现代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在经济周期中,经济活动的波动发生在几乎所有的经济部门。受此影响,玉米的价格也会出现相应的波动,从宏观面进行分析,经济周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玉米和小麦的消费比价关系很重要。是因为同样作为能量饲料原料,玉米与小麦在饲料用途中的相互替代作用是非常强。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把玉米和小麦这两个分属大连交易所和郑州交易所的交易品种一起来讲解的原因,由于这种消费的可替代性,决定了这两个品种价格走势具备很高的相关性。在交易中可作为相互参考的品种。在对基本面的分析研究中也要分配相当的注意力,不然就很可能不免要失于偏颇。我们对小麦的介绍同样从合约开始。

  小麦生产国主要有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印度、俄罗斯和美国。

  我国小麦的种植分布

  在我国小麦的种植分布很广,主要分布在河北、山西、江苏、安徽、河南、山东等省

  08年种植面积达到2390万公顷,今年小麦也是连续第5年丰收,预计小麦产量为1.12亿吨,比去年增加320万吨。

  小麦基本情况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其总面积及总贸易额均居粮食作物{dy}位,全球有三分之一以上人口以小麦为主要食粮。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遍及全国。我们知道之前小麦在我国东北地区的种植是1年1季,两周前新闻报道了我国已经在辽宁地区培育种植成功了2季小麦及稻米,这对提高国内小麦的供应无疑是一个非常利好的消息。

  同作为农作物,影响小麦价格的因素与玉米的影响因素根本思路是一致的,从供需的情况着手,因为决定商品最根本的因素就是供需。那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小麦与玉米同作为能量饲料,存在一定的比价关系,多年的市场实践显示,小麦与玉米的合理比价大致为1:0.9。

  小麦与大豆比价正常值为1:1.4,从小麦与大豆的比价关系看,国内小麦市场价格明显处于较低水平。从长期看市场力量会促使小麦价格走势步入正常轨道。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玉米和小麦期货投资研究- 汇市天下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