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三农 促经济 顺体制——xx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_滚石玩家_新浪博客


2010-07-13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7月12日电(记者王优玲、郑晓奕)12日召开的全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作会议宣布,将集中力量用3年时间,投资超过2000亿元,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此间分析人士认为,继1998年之后再次大规模掀起的农网改造工程,不仅将对改善亿万农民生活、撬动庞大农村市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产生显著效益,也将对理顺我国农村电力管理体制产生深远影响。

 

告别无电历史,城乡同网同价

目前全国农村仍有无电人口约530万人,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四川、云南、西藏、青海和新疆。加之,近年来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家电下乡”等扩大内需、启动农村消费的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农村电力需求快速增长,一些已改造过的农网又出现了过载和“卡脖子”现象,农网供电能力出现了新的不足,影响了家用电器的正常使用和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会上宣布,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的重点是:对未改造的农村电网全部进行改造;适应“家电下乡”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引起的农村用电需求快速增长需求,对已改造的农村电网实施改造升级;解决农业生产用电问题。

 

“集中力量用3年左右时间对未改造农网进行全面改造。”张国宝说,随着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建设的启动,无电人口将告别无电历史,尤其是居住在偏远地区和农牧区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将得到明显改善。

 

历时12年的上一轮农网改造工程,累计投资4622亿元,解决了约3500万无电人口的基本用电问题。

而对已改造过又出现供电能力不足的农村电网,这一次将进行全面升级。现有的农网系统将换成大容量变压器,增加变电站布点,改用大导线,从而增加农村电网的输送容量,提高农村电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

 

“通过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将初步建成以110千伏和35千伏电压等级为骨干网架、10千伏及380伏以下网络协调发展的农村电网,农网供电可靠率将达到99.73%,农网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8.45%,农村电网综合线损率平均达到6.5%以下。”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杨庆透露。

 

实现城乡用电同价也是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的重要目标。上一轮农网改造已使19个省区实现了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价,但仍有包括新疆、内蒙古在内的三分之一的省区没有实现城乡各类用电同价目标。

 

张国宝说,国家发展改革委调研发现,在河南的一些县里,用电价格比其他地区同类电价平均每千瓦时高出6分钱。“通过农网升级改造,将进一步降低线变损,促进供电成本下降。”

 

他还强调,这一次要合理公平测算农网改造升级对电价的影响,平衡城乡电价。减少电价类别,缩小不同地区的电价差别,尽快实现城乡各类用电同价目标,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

 

启动千亿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今年国家将安排120亿元财政资金用于农网改造。张国宝宣布,“今后每年对农网的投入将不低于上年度。”根据1998年以来农网改造的投资比例——80%来自xx,20%来自国家资本金投入计算,预计今年农网改造升级将至少带动600亿元投入,3年投资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

 

此外,按照新的安排,计入电费中的2分钱农网还贷资金将单列出来专项用于农网建设xx的还贷。目前这部分资金规模每年在500亿元以上。算上这笔资金,3年总投资将超过3000亿元。

 

电网改造对扩大内需有效需求反映在对电力设备的拉动上,几千亿的改造资金中,约三分之二将转化为对电力设备的订货。分析人士预计,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将对钢铁、电器设备和施工行业产生明显拉动作用。

 

“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还将兼顾电网科技含量的提高,提升配网节能效率、降低无功损耗,着眼于未来农村三网融合与电网互动问题,这对电力设备商是很大的商机。”北京国电中瑞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新海分析说。

 

农村电价水平的降低、供电能力的增强和供电质量的改善,对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也将发挥积极作用。彩电、冰箱、洗衣机和电磁炉、微波炉、电饭煲等炊事用大功率电器快速进入农村家庭,而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生产用电也将不再受落后电网制约。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部副主任张莲瑛曾形象地描述:“十年前的改造中每户2千瓦的容量设计标准,这次将提高到4千瓦,发达地区农村的标准高达8千瓦,彩电、洗衣机、冰箱、空调基本能带得动了。”

 

此外,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具有产业链长、劳动密集的特点,农村电网改造还将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对扩大内需发挥重要作用。

 

理顺农电体制,明确投资主体

“农电管理体制不顺已成为影响当前农村电力发展的重大障碍,亟须尽早解决。”张国宝言语急切。

 

农村电网管理的现状是属于农网范畴的县级电网一部分归属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另一部分归属地方。在1998年开始的上轮农网建设与改造中,对地方管理的县级供电企业又实行了由省电力公司“代管”的体制。

 

“由此导致了投资主体多头、产权不明晰的症结,成为农网改造一直以来的障碍。”电力专家、中国能源网信息总监韩晓平进一步解释这其中的利益纠结:“县级供电企业由于资金和技术力量不雄厚,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农村电网改造;而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又因产权不明晰的顾虑,不敢在农村电网改造上大胆投入,使得农电企业投融资渠道补偿、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村电网改造一度陷入僵局。”

 

张国宝也坦陈,“代管”措施虽对当年尽快启动农网改造起到重要作用,但带来的问题是“省电力公司与代管县电力公司之间产权不清晰,没有明晰的资产纽带关系,责、权、利不统一”。

 

“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的管理体制势在必行。”张国宝透露,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司正在开展农村电力体制的调研活动,积极推动农村体制的改革。他明确表示,新一轮农网改造的目标之一是“全面取消县级供电企业‘代管体制’,理顺农村电力管理体制”。

 

“代管体制”将改为省电力公司的直控、直管或以股份公司的形式管理县级供电企业。张国宝说,这将有利于发挥大企业管理优势,加强农村电力管理,实现在更大范围的“以城带乡”“以工促农”。

 

杨庆在这次会议上明确表示,国家电网将“充分发挥中央企业的规模优势、管理和技术优势,扶持和带动农电企业持续发展。”此前,在推进农电体制改革上,国家电网已对地方农电企业采取了资产上划、股份制改造或协议代管的措施,形成了县乡一体化的电力管理模式。

 

而管理南方五省的南方电网则提出了无偿划归的措施,并已开始实施。今年5月,国务院国资委批准了81家地方供电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南方电网公司的方案。至此,南方五省共有218家地方县级供电企业先后获得国资委批复上划至南方电网,占其总数356家的60%。

 

“但不能忽视地方积极性。”韩晓平建议,在这一轮农网改造中既要发挥央企优势,也要考虑到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利益,发挥其投资效益较高、更为灵活的优势。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惠三农 促经济 顺体制——xx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_滚石玩家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