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书展儿童创意漫画大赛的现场(本博所有图片由马丁林本人摄影提供)
如果不是中山青年书法家林立下午邀我参加其个人画廊墨云轩在书展期间举办的画展,我几乎忘了在会展中心举办的“第二届中山书展”明天就要结束。
本来,书展在十六日已开幕。好友、中山电视台的李卓文台长曾约我参加,并留了两张书展开幕式梁文道主讲的《怎样读出一个公民社会》的讲座。被誉为公共知识分子的梁文道,无论如何是应该捧场的,恰好那天另一位好友郑旭彬邀我参加其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举办的国画联展,所以错失向梁文道讨教的机会。
我向来对书和文化艺术有关的活动饶有兴趣。对于一个二线城市的中山,仅有160万人口的“小城”,能举办号称华南地区{zd0}型的一次书展,真可谓小城大餐!而作为本地文化界的一员,我深感欣慰和自豪,说明身处其中的这座小城,不但不是一块文化沙漠,而是一块小康后的人们,对书本和一切艺术活动都展露全新活力和生机的绿洲。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的名言,在红色经典年代适用,物质文明相对发达的今天,同样适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不通过学习找到一把登临知识与智慧制高点的梯子,意味着被日新月异的时代淘汰。今天,连洗脚上田的农民、买菜的阿姨,甚至买凉茶的阿婆,都已懂得通过电视、报纸、手机、网络和书本等等多种咨询渠道获取更多对自身有用的信息和知识。而且,中山人对富二代的儿童教育尤为重视,我们只需看看中山的纪念中学、中山市一中、三鑫双语学校、华师附中、博文学校、广外附中、中港英文学校等等全国知名的公立或民办学校,以及名目繁多的各类艺术特长培训机构近十年来的发展面貌和教育成绩,足见中山这座未来的历史文化名城,除了经济发达、人居环境{yl},教育和人们的精神面貌同样日新月异。
本人在中山生活近二十几年,所以一直甘于倔居这个“小鱼塘”,是因为真切地感受到中山这座三宜(适宜居住、适宜创业、适宜创新)文明城市,自我评级的“幸福指数”确实底气十足、名符其实!而且中山本人也确确实实地践行了伟人孙中山的包容博爱精神,对我这种{dy}代移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移民彻底地包容,我在本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朋友都是中山本地人。随着深入这座城市的文化腹地,你会发现这里历史悠久的人文气息和悠闲健康的消费环境,极其适合我这种文化“帮闲”。全国{sg}合唱基地、云峰画苑在大陆最早的画廊、香港的博雅书店、闻名全国的古陶瓷协会、大涌和三乡的古典家私都在中山,还有民间十分活跃的各种文化艺术团体、珠三角崛起的中山诗群等等,说明中山的文化艺术氛围在近十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回到书展。据有关报道,本次书展是华南地区有史以来{zd0}型的一次书展,共有500多加出版社和书商、超过100万册各类图书参加联展,由中山日报报业集团和中山市电视台共同主办。16日开展的当天,就吸引了本地4万多人次入场。本次书展突破了去年规模相对较小、参展商和文化项目单一的状态,是一次跨领域的综合书展,集中外图书、文化用品、书画展览、古陶瓷展销、儿童漫画创意大赛、家居创意设计展等等多方位的联展。加上,本次书展请来了梁文道、蔡志忠、郭敬明等名家助阵,显得更具文化含金量、观众更为踊跃。
我下午两点多进场时,参观者人头涌动、热闹非凡的场面让我感触良多。所以,我拿出随身佩带的照相机,“冒充”新闻记者的形象,在12000多平米的展场巡礼了一遍,拍了三十多现场图片,随后才逐个巡礼书摊。由于此次策展的时间正好xx和暑期,我看到许多都是一家大小来前来奏热闹或者购书。可能临近书展明天将要“收摊”,我看到许多书籍都在打折促销,有的低至可怜的三折。足见,此次书展确实给本地中山人带来了价廉物美的文化盛宴。
无论平时逛书店,抑或此次书展,你会发现,除了有关数量和种类繁多的儿童书籍,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有关养生保健、国学经典解读、金融经济、成功励志类、宗教普及类、时尚设计之类的热门书籍。说明出版业和书商已近十分纯熟市场的供求心理,也说明人们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自觉地关注身体健康和心灵健康。我不知道,文化消费市场所出现的这种“复古”倾向,是否一种理性回归还是另一种中国式的羊群效应?就我本人看来,此次书展{wy}的缺陷是科学普及类的{zx1}译介书籍少之又少,这对于培养和形成一个青少年探索科学和未来的教育氛围极为不利。
2010.7.19晚十点于三宝斋
相关链接:马丁林与中山文联主席胡波博士的书斋生活
三宝斋马丁林工作室牌匾
马丁林工作室的书架(背后是本人设计的隐形卫生间)
马丁林工作室夜景
马丁林岳父何宗猛教授在三宝斋
马丁林自己设计的工作室过度走廊的流水墙
马丁林工作室内的音响设备
马丁林在中山文联主席胡波博士家中的书房,其个人藏书超过25000册,著有46本书
胡波博士其书房书桌上留影
胡波博士在读书
胡波博士的书架
马丁林女儿练晓丹在xx诗人杨克家中的书房与其儿子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