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堂阿胶现代制备工艺和机理阿里巴巴ejiao11429的博客BLOG

 

       七、擦胶印字

1擦腋

擦胶的目的,是通过擦胶擦宏胶块在晾制过程中胶块表面上形成的油皮及污垢等污染物等,达到洁净胶块的目的;同时,通过此操作将胶块六面擦至光亮,且显现出直而明显的粗布纹理,保持传统阿胶特色。   

擦胶操作过程:擦胶是指将在晾胶工序已经晾制好的胶块,用湿粗布擦拭胶块的六面擦至光亮,且显现出直而明显的粗布纹理,使之符合要求。

擦胶操作过程的注意事项:

一是擦胶水的温度。擦胶水的温度要适宜,温度过高会因为过热的水对人的皮肤产生刺激,人的手无法接触到水,使擦胶无法进行。温度过低则使擦胶布达不到应有的热度,使胶块擦不出应有的粗布纹理,擦出的胶块不够光亮,影响阿胶的传统特色。

二是擦胶布的质量。擦胶时要用粗布,这是阿胶传统生产工艺的特殊要求。擦胶肘要求特胶块六面擦出直且明显的粗布纹理。若不用粗布擦胶,则擦不出布纹,生产出的阿胶就失去了传统的特色,影响到阿胶的质量。

目前,阿胶生产企业多沿用传统的工艺操作,以保持。粗布擦胶、布纹清晰、色如琥珀、黑如璧漆’的传统工艺特色。然而药品GMP要求,擦胶布应不脱落纤维,不对胶块产生污染等,故擦胶布的选择除兼顾传统特色外,还必须符合’GMP的要求。

3验胶印宇

验胶印字的操作:将擦好的胶块按工序控制标准进行质量验收,合格者,用印字工具蘸取银珠液,在检验合格的胶块上面印上规定的字样。  

印字操作过程的注意事项:

一是朱砂的质量。朱砂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朱砂项下质量标准的规定。

二是银珠液的调配。首先将朱砂用“水飞法”制备银珠粉,或直接用药用银珠粉,然后再根据标准操作程序配制银珠液。

三是银珠的替代。采用银珠印字,是阿胶传统工艺保留下来的一部分,用之生产的阿胶,经对重金属限量等检查仍符合规定。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加之加入世贸组织后各国的要求,有望对其进行改进。目前,已有生产厂家对此进行了改进。

八、胶块xx

在自然界里,有许多用肉眼看不见的,必须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十倍、几千倍、甚至几万倍才能够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称为微生物。微生物虽然体积很小,但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在适宜的环境中繁殖迅速,分布极广,土壤、水和空气中以及人类、动植物体表及其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都有微生物的存在。自然界中的微生物,绝大多数对人类和动植物的生活是有益的和必需的。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医药及工农业方面,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   

但是,除了对人类有益的微生物之外,也有一小部分微生物对人类和动植物是有害的,能引起人类和动植物的疾病,具有致病牲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微生物虽然种类很多,但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分为xx、放线菌、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xx及病毒等。   

xx是原核生物中的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其结构及化学组成比较复杂,在自然界中营自养、腐生或寄生生活,生长繁殖较快。xx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是污染水源、xx、食物的主要原因。xx、食物被xx污染之后,可变质或成为传播病原的媒介。因此,注射剂应无菌,口服xx、外用xx和食品等不能含病原菌。

xx的体积很小,通常以微米作为计算的单位,但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和很快的繁殖速度。xx最普通的繁殖方式是二分裂法,即xx由一个分为两个,两个变为四个,如此继续下去。在适宜的营养和环境条件下,xx每15~20分钟繁殖一代。xx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可合成一些特殊的产物。在这些产物中,有的与致病作用有关。如毒素:xx产生的毒索有内毒素和外毒素两类。内毒素存在于细胞壁上,即细胞壁中的脂多糖。当细胞死亡及菌体崩解时,内毒素才释放出来。外毒素是一种蛋白质,当其被合成后,即释放到菌体外。

xx被微生物污染后,在适合的条件下微生物生长繁殖,使xx变质,降低疗效,有的还可引起发热或发生传染。因而防止微生物引起xx的变质,在制药工作中是十分重要的。在阿胶的生产中,除采取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措施外,还应对阿胶块进行xx处理,以保证达到中国药典阿胶项下微生物限度的要求。

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把物体上所有的致病菌和非致病菌的微生物以及xx芽胞全部杀死,称为xx。常用于xx的物理因素有温度、辐射(可见光线、日光与紫外线、电离辐射、微波xx)、干燥、声波、渗透压和过滤等。

阿胶富含胶原蛋白,它具有被接种微生物分解的敏感性,是xx的高级营养培养基。而阿胶又是内服中药制剂,不仅要求具有确切的疗效,而且必须安全可靠,便于长期保存。但如果不对阿胶产品微生物指标加以控制,致使阿胶被微生物污染的话,在贮存、销售和使用过程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微生物就会繁殖生长,使阿胶变质、*,疗效降低或失效,甚至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服用后,不仅不能起到预期的xx作用,还往往产生一些不良反应等。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对阿胶生产的卫生管理,防止微生物的污染。

为了防止微生物的污染,使阿胶产品中不含或少含微生物,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对阿胶的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切实注意药品生产卫生,以确保产品质量,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阿胶xx前的微生物污染及xx后的再次污染,因此,对阿胶产品进行xx仍是必要的。

阿胶生产中不加防腐剂,但是在出胶凝胶时,因凝胶液的温度很高,且一直处于沸腾xx的状态,胶液内的微生物在凝胶前即已被杀死,故阿胶的xx一般是指胶块表面微生物的xx。目前阿胶xx一般采用紫外线xx法。其他xx方法,如辐射xx法、环氧乙烷xx法、微波xx法等正处于研究阶段。

1.紫外线xx法

xx操作过程:将印字的胶块送入隧道式xx箱内用紫外线灯照射xx。或将胶块摆放于xx间,用紫外线对胶块照射xx,每面照射30分钾。

紫外线的波长范围为100~400纳米,其中波长为200~300.纳米的紫外线有xx作用,尤以波长为25.3.7纳米的紫外线xx力最强。它作用于核酸蛋白质,使蛋白质变性而起到xx作用。也就是说,xx吸收致死量的紫外线后,紫外线所含的能量使xx细胞的物质分子发生了化学变化(紫外线对DNA可引起多种损伤,主要是核酸吸收了紫外线使DNA一条链或两条链上相邻近的胸腺嘧啶之间形成二聚体(TT),从而干扰了DNA的复制),因而导致xx死亡。另外空气受紫外线照射后产生微量臭氧共同起xx作用。一般认为,繁殖型微生物在紫外线下暴露3~5分钟即杀死,芽胞也可在10分钟以内杀死,紫外线对酵母特别是霉菌xx力较弱。

紫外线进行直线传播,其强度与距离平方成正比例减弱。紫外线对一般物品穿透力很弱,它的作用xx于被照射物的表面,不能透入溶液或固体的深部,同时普通玻璃、水等也吸收紫外线,但较易穿透清洁空气和纯净的水,故紫外线主要用于空气xx和物体表面xx。xx操作间一般6~15米。的空间安装30瓦紫外线灯一只,灯距地面应为2.5~3米,室内温度10~55℃,相对湿度在45%-60%之间,xx效果比较理想。每次照射30~60分钟即可。 

空气中的灰尘或烟雾、蒸汽等易吸收紫外线,因而会降低xx力。因此,阿胶xx房间应达到GMP规定的洁净级别的要求,一般为30万级洁净级别。紫外线灯管必须保证无尘无油垢,否则辐射强度大大降低。紫外线对人体照射过久会发生结膜炎、红斑及皮肤烧灼等症状,故一般均在操作前照射1~2小时,操作时关闭。 各种规格的紫外线灯,皆规定了有效使用时限,一般为2 000~3 000小时,xx效果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弱,故每次使用应登记起止时间,并定期进行xx效果检查。也可用照度计来测定辐射强度。紫外线灯使用到期后应及时更换。

2辐射xx法

本法是将最终产品的容器和包装暴露在由适宜放射源(通常用60C。辐射的7射线或适宜的电子加速器发出的射线中,达到杀灭xx的目的。常用xx最小吸收剂量为25千戈瑞,使用其他剂量时应事先进行验证。当剂量小于25千戈瑞时,应在照射前后增加微生物检测,并用适当的化学和物理方法测定被测物质吸收的射线剂量,以确保该剂量是否适合。

  放射性同位素放射高能量的α  、β 、γ射线均具有电离作用,可将物质原子或分子放出电子变成离子。如水被电离成H+和OH一,这些离子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和氧化作用,它们直接作用细胞本身杀伤细胞。此外还与溶液中经常存在的分子氧结合,形成一些强氧化离子,如02、H2O等,破坏xx细胞中某些自由基,引起DNA解链、不饱和键氧化、某些组分发生聚合作用等,导致xx死亡。电离辐射也可直接作用于微生物,当辐射线通过微生物时,放出一个以上的能量量子,能量量子导致包括DNA降解在内的微生物内部物质的分解,使xx死亡或发生诱变。

辐射xx是应用β 射线、γ射线xx的方法,其特点是不升高药品的温度,大剂量照射时xx温度只升高约3.6℃,特别适用于某些不耐热xx的xx。γ射线通常可由放射性同位素。Co产生,γ射线波长极短在O.1~10纳米之间,被空气吸收也少,不但射程远而且穿透力强,适用于较厚的样品,可广泛用于各种液体、半固体、固体xx的xx;对已包装的产品也可xx,从而减少药品污染的机会。β 射线由电子加速器产生,通常仅适用于非常薄和密度低的物质xx。这类电离辐射已为《英国药典(1969年版)》和《日本药局方》Ⅸ版收载。辐射xx法设备费用高,辐射后对xx产生什么影响应进行深入研究。

放射性同位素如60C。有良好的xx效果。如用60C。γ射线对维生素c和B等水溶液注射剂的xx,少量的照射剂量即可达到xx目的,且对xx的破坏极微。对耐热性xxx、xx如促皮质素、可的松等使用后,有满意的xx效果。对磺胺类、多种xxx制剂、生物碱类、血浆和抗血凝剂亦安全有效等。

但用核辐射方法进行xx,在中药材的养护特别是在阿胶的养护上并不多见。我们曾对山东平阴阿胶厂生产的阿胶进行了少量xx试验。试验证明,阿胶采用辐射xx方法,可取得较好的xx效果。但如果将辐射xx法用于阿胶的xx还有待于进行深入研究。

3环氧乙烷xx法   

本法是将产品暴露在环氧乙烷的环境中,使之达到xx的目的。本方法适用于气体中稳定的物质,应用于阿胶的xx仍处于实验研究中。由于环氧乙烷本身具有毒性,且与空气以一定的比例混合时有爆炸危险,因而xx程序的控制有一定的难度。整个xx过程应在技术熟练的人监督下进行,并有微生物试验的足够设备。应注意本方法仅适用于该xx气体适宜的供试品。 

环氧乙烷的xx效果与气体浓度、温度、暴露时间、温度以及物质性质有关,在xx过程中,待xx品在腔室中达到一定的温湿度平衡时,方可开始通入环氧乙烷进行xx。应监控腔室的温度、湿度、环氧乙烷浓度及暴露时间,并通过分布在物质周围的生物指示剂得以监控xx效果。

被xx物质暴露在环氧乙烷或带适量惰性气体的混合气体中完成xx后,应给以足够时间或采取适当措施使残留环氧乙烷和其他易挥发性残渣消散,并应采用适当方法对xx后的残留物加以监控。

环氧乙烷的分子式为(CH2)2O,沸点为10.9℃-,室温不为气体,在水中溶解度很大,1毫升水可溶解195.毫升(20℃、101.325千帕),易穿透塑料、纸板及固体粉末,暴露于空气中环氧乙烷就可从这些物质中消散。环氧乙烷对大多数固体呈惰性,但环氧乙烷具具可燃性,当与空气混合,空气含量3%(VV时即可爆炸,故在应用时,需用惰性气体——二氧化碳或氟利昂稀释。环氧乙烷吸入后毒性的大小与氨相似,无氨样的刺激臭味。能损害皮肤及眼黏膜,可产生水泡或结膜炎,故应用时要注意。

环氧乙烷的xx作用机理{环氧乙烷作用于菌体后,能使菌体蛋白质中的一COOI"{,—NH2—SH,一OH基的H,被cH2一cHz—OH所置换。对菌体细胞的代谢产生不可逆的损害。    环氧乙烷xx的一般程序:将待xx物品置于xx器内后,密闭火菌器并抽出空气,在减压状态下输入环氧乙烷混合气体,保持一定浓度、湿度和温度,经一定时间后,送入无菌空气xx排除环氧乙烷。

环氧乙烷的浓度为850~900毫克/升时,在45℃维持3小时。浓度为450毫克/升时,在45℃维持5小时。相对湿度以30%为宜,低于30 9,5将大大降低xx效果。有人认为温度{zg}55℃,以求大幅度减少xx时间,温度每升高17℃,接触环氧乙烷的时间可缩短一半。

    此法的缺点是xx时间长,费用高。

    九、包装入库

1包装

包装包括包小块(叠合、印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装盒(装说明书)、封口贴签(贴封口签、贴防伪标志)、包大皮(叠箱、印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至等)、装箱(装箱单)、封箱、称重、待验、请验等。  

包小块:即是用玻璃纸或PVC板把xx合格的胶块按批包装指令包装成规定小包装(即把xx合格的胶块包严的过程)。把已xx的小胶块包在玻璃纸内,此工序可用手工操作,亦可用机器操作。   

装盒:把包好的胶块按包装规格的要求装入已经备好的阿胶盒内,同时将阿胶说明书装入阿胶盒内。已备好的阿胶盒包括叠合、在盒上印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至、暗记等。

封口贴签:用封口签将阿胶盒两头封严,有防伪标签的还应在阿胶盒表面的某一部位贴上(电话)防伪标记。

包大皮:用已备好的玻璃纸将装有阿胶块的包装盒密封。目前,阿胶生产企业可手工操作用玻璃纸包封,也可机器操作用玻璃纸热塑包封。

装箱:按批包装指令将已包好的规定数量的阿胶盒装入已经准备好的大包装箱内,装入装箱单,印上规定内容。

封箱:用铁钥子或塑料钥子等将装入阿胶的木箱或纸箱封严。

称重:对已封好的胶箱逐一称重:并做好记录。

待验:将封好的阿胶,放于待验区待验。

请验:包装车间将包装好的阿胶,填写请验单,请质检部门检验。

2检验入库

检验入库包括取样、检验、报告、发证、领证、贴证、验收、入库等。

取样、检验、报告:质检部门接请验单后,按取样程序取样检验,发放合格报告或不合格报告。

发证:质量控制人员对阿胶的生产记录、检验记录、物料平衡及检验报告等有关内容进行审核,合格者,发放合格证。不合格者按有关规定处理。  

领证、贴证:由专人领取合格证,并将合格证由专人逐一贴于阿胶每一个包装箱上(也有将合格证装入胶箱内的)。

验收、入库:将贴有合格证的阿胶由仓库保管员验收、入库,即将合格的阿胶产品入成品库。包装车间、仓库保管员做好记录。

 

 



无显示 无显示
郑重声明:资讯 【百年堂阿胶现代制备工艺和机理阿里巴巴ejiao11429的博客BLOG】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