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培训的误区和现状分析

管理培训的误区和现状分析

2010-07-14 07:45:04 阅读0 评论0 字号:

1、应急式救火培训

  国内企业的培训问题很多,大多数中小型公司都是应急式培训,85%的培训是临时决定的,随意性很大。当他们在管理上出现了群体问题、业绩较长时间不景气的情况下,才想到把希望临时寄托在培训上。所以,很多公司会对你说:我们忙得哪有时间搞培训?可是等到你有时间时,你的员工未必有时间和心态来学习了。中大型公司都会有系统的年度培训计划和长期的企业培训规划。

2、对培训的意识误区

  我们又发现,相当多的管理者对属下管理员总体评价不满意,有很多抱怨,例如欠缺管理技巧、欠缺执行力、不能有效沟通等,甚至归结于招聘不对路、个人素质低劣等因素,他们并不认为可以通过培训来提升,管理者还没有树立起培训意识。

3、对培训效果急于求成

  也有较多的管理层对培训的期望过高,认为两三天的培训就应该有大的起色,就能够解决面临的许多问题。当培训达不到他们的期望时,他们又垂头丧气地否认培训的作用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训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通过渐进式改进来提升效果。

4、培训体系不能保证投入和产出

  大多数企业的培训体系和规划,都无法保证有限的培训投入能够产出期望的培训效果。所以,要在制度、机构、人员、经费、课程、教材、讲师、设备、机制等方面优化或整合企业的培训体系。

5、管理素质堪忧

  中国企业面临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的激烈、顾客不断增长的需求、以及大量素质不高的员工,尤其是作为企业中流砥柱的中基层管理者严重缺乏管理技巧,实在令人担忧。不是公司的战略不好,不是公司的竞争对手太强,公司的低绩效很有可能就来自于这些欠缺管理技巧和意识的中坚力量身上。

6、企业培训多以满足内部需求为主

  国内企业的培训几乎都是以满足本企业内部需求为主的活动,主要是种子xx内训、委托培训和合作培训,这就决定了培训的层次和效果。国外企业的培训却已经形成产业化、专业化规模,这也是培训的发展趋势。

7、问题与局限

  现有的以固定授课为主的培训方式,由于授课的时间、地点限制,对于工作繁忙的企业管理者有诸多不便,而且费用较大。其次,现时各种管理培训趁热而来,太多太滥,学术背景、培训内容和水准也有很大差异。此外,现有的培训方式不过是在用一种1908年的产品、1959年的战略来教育管理者,针对性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培训效果欠佳。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管理培训的误区和现状分析】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