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值一年的学生求职高峰期。大批的高校毕业生涌入社会,形成浩浩荡荡的求职大军,招聘会现场的火爆场面让人感慨,如今的大学毕业生竟然泛滥到如此程度。求职之艰难,以至于接受“零月薪”的大学生比例大幅增加。
大学生就业真难,这一点毋庸置疑,为迈进社会,不给钱都愿意。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接受零月薪,一方面说明更多的大学生着眼未来,不再仅仅盯着眼前的利益,更多的是看重发展的前景,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在心目中把{dy}份工作当成跳板,希望接受到这方面的岗位教育,积累经验更好地成长,然后去更好的去处,这对企业来说相当不利。企业使用零月薪的员工,尤其在需要花费一些成本培训的岗位上,来把一个大学生培养成适应岗位的员工———至少令他不给企业运作带来麻烦,是需要付出诸多成本的。而一但大学生们觉得时机成熟,全身而退,其实损失更大还是企业。因此,一个谋求长久发展的企业,不能贪图一时的蝇头小利,要用企业文化来感召人,要用待遇来留住人,要提供机会来培养人。
我们是该反思我们的教育制度,而对于大学生接受零月薪的担忧之心倒是可以松松。他们现在看来是不幸的,但他们坦然接受了不对等条件的原因是可以看到未来高薪的希望。因为掌握了一定知识体系,他们可以在工作磨练,把他当成入世学习的过程,从而始终保持一个自信向前看的姿态。最终,他们是要把自己变成一个企业甚至一个行业内不可替代的人,拥有这种忍辱负重的心态值得庆幸,增加他们成功的砝码。从这一点来看他们是幸运的。
  其实,真正值得我们担忧的,并非这些可以通过摸爬滚打走向坦途的大学生,而是那些学历相对不高的,在流水线上的工人。与大学生的一些岗位不同,他们的岗位可替代性极强,往往只要一两天的培训就可上岗,虽然他们的工作不会遇到零月薪的抉择,但是,他们的未来被眼前利益“买断”了。
  对于零月薪的大学生,我们除了感慨他们不得已,不妨反思下就业的结构与教育培养体系的平衡。而对后者,随着科技的发展,他们其中的很大部分人将被时间淘汰,被机器取代,而出路问题更应该值得我们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