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社古村奇秀山水生南国幽旷胜境绕古村[郑子龙]__鲜橙互动南都网南方 ...

    坐标

    南社古村

    南社古村位于东莞茶山,始建于宋朝。古围墙内的古建筑群面积96000平方米,至今较完整地保留有祠堂30座、庙宇3座、古民居250多间、古井40多口,其中谢氏大宗祠、百岁坊祠、社田公祠(百岁翁祠)、谢遇奇家庙、资政第等是代表性的建筑。由民居、祠堂、书院、店铺、家庙、古榕、楼阁、寨墙、古井、里巷、牌门组成的浓郁岭南文化景观,先后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最美丽乡村、中国景观村落等。

    ■新视野

    东莞是“文化沙漠”吗?

    从南社古村回来,不胜唏嘘。恰巧遇到一老友,此君在东莞一中学教语文,闲时喜欢舞文弄墨。我不由感叹,负责采写《东莞地理》栏目,一年下来,走遍了东莞名胜古迹,对这个城市真是有一个重新的认识。他疑惑地反问,什么?东莞名胜古迹?我肯定地点了点头。这厮便在一旁狂笑,东莞有名胜古迹吗?言外之意是,谁不知道东莞是文化沙漠啊!

    何谓文化?留在纸上的是文化,留在地上的、山里的,更是文化。虽然无法与北京、南京、陕西等古都相比,甚至连广州也都远远走在前头,但东莞毕竟也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城市的原点--莞城的西城楼在静静地展示着这个城市的历史,下面镇区有50%以上的村落都有专人编写村志。另外,东莞有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可园”,还有“小广州”美誉的新埠正街;有比恩平更独特的碉楼群,更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南社古村……用一句俗话说,东莞不是没有文化,是缺少发现文化的眼睛。这点,在我从南社古村回来后,更是深有体会。

    那么,为什么连一个教语文,喜欢创作的人都认为东莞没有文化呢?甚至“东莞是文化沙漠”已经成为大家一个共识。其实,我认为至少有两个原因导致了这种偏见。

    其一,东莞经济快速发展打破了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平衡。经济发展是好事,但与文化发展差距过大,处于一种失衡状态,这就容易让人只是看到“出头鸟”--经济,而忽视了其实也在发展的文化。所谓说,自古文人多落魄。在人们眼中,金钱是一种俗物,与文化天生似乎就是一对冤家,在外人眼里,东莞除了有钱就没有其他的了。

    其二,东莞本来还是有点文化自信的,但被人说着说着,{zh1}连心里的这点自信都没有了。但有了钱的东莞,为了急于表明自己是有文化的,就开始砸钱。砸钱干啥呢?“建”文化。有钱是好事,但文化不仅仅是靠现在“建”起来的,对以前老东西“保”似乎更重要。这是观念的问题。洗了脚上田的农民终究还是农民。不过这么一折腾,东莞就“穷得只剩下钱了”。

    因此,东莞缺的不是文化,缺的是发现真文化的能力,以及保护这些文化的魄力。东莞更喜欢把钱砸在能见效果的文化上,比如说引进一些所谓文化人,提高城市知名度。其实,这样做并没有错,但有多少个文化人居住并不代表着一个城市是否有文化,最多说明这个城市宜住,或者说创作环境好。能代表这个城市文化底蕴的是这个城市的历史。除了留在纸上的文化,更应该关心留在地上的、山里的文化,那些是更重要的文化,是{dy}手文化,因为它们是原生态文化,是纯粹文化。

    心灵地图

    因为它的原生态,所以我心欣慰

    南社古村落的大名早就听说过了,还没有动身之前,我就到处放风说要去南社一行,惹得几个同事M M也要跟随前往。那时候,我还无意中从网上找到一张照片,上面那个水彩画般的南社美轮美奂。我可以摸着良心发誓,{jd1}不逊色于当年我看到周庄照片时的那种美。很美很冲动。

    最终出发,却只有我一个人。从南城到南社,只有一路74路车可到达。当时说不清楚心里为什么会冒出一丝丝欣慰。

    传说中的南社,果然没有让我失望。池塘静悄悄地流淌,两岸排列着众多的祠堂,兼备明清建筑的素、雅,并洋溢着古色古香,体现出广府文化和海派文化的特色。

    那种美那种感觉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好比中国的山水画,用文字形容是比较困难的。甚至可以说,南社古村让我改变了对东莞的看法。逛完再逛。临近中午,与南社村委工作人员去吃饭,要跑到几公里外,并且据说方圆几里内也没有旅馆。不知道为什么,当时心里竟然第二次涌起了一丝丝的欣慰。

    没有酒楼,没有旅馆,交通不方便,对于一个旅游景点来说,似乎不可理喻。这肯定逃脱不了被一些来此地旅游的人骂娘。这些东西,相信以后总归会有的,我在没有前来,可以说是一种幸运,也可以说是一种不幸———至今我还记得坐在骆叔的摩托车上被冻得阵阵发抖的情景。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东莞人就首先喊出了“要致富,先修路”。结果高埗大桥跨东江而过,结束了每当夜晚来临渡船下班后高埗人从万江游水回家的历史。并且,根据一些所谓专家的看法,当前旅游市场已经从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换一种说法,就是目前的南社,无论是从交通,还是周围设备来看,都没有“钱”途。没有钱,问题就大了。南社村古建筑群管理所主任谢树森就谈到了保护维修资金的压力。似乎这是文化保护的一个共同难题:要不就商业化自力更生,要不就只能等待着毁灭。

    我明白了自己欣慰的原因。我欣慰能在南社商业化前看到南社,接触到原生态的南社,并且估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可以去感受这种原生态。但我们却也在为南社保护的困难担忧。以东莞的经济实力,是否可以更可能多地保持原生态的文物?村民可以现实,但有关部门对此是不应该太“现实”的。

    踏访

    繁华已不再,容颜却依旧

    岭南历来是北方族群躲避战乱之地。南社村环境幽旷,山水奇秀,南宋末年徙居而来的谢氏家族在此生生息息,衍延传世。至今八百多年过去了,不少祠堂、庙宇、民居都保存了下来。其中谢氏大宗祠、百岁坊祠、社田公祠(百岁翁祠)、谢遇奇家庙、资政第等是代表性的建筑。从高处鸟瞰,一座座祠堂排列在水塘两岸,堂后为民居,堂前为水塘。祠堂的廊柱,屋顶五彩缤纷的脊饰……无不洋溢着浓郁的岭南风味,一座风格典雅的南国古村便呈现在眼前。

    村落遗留有古药铺

    西门城楼是南社村的正门,为自东莞、茶山方向进村的主要入口。虽然为后来所修,并且根据时代需求扩宽了大门,也不失古朴。围墙是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才修建的,假如从谢氏始祖谢尚仁迁居南社(1275年)时算起,也时隔了三百余年,目的是为了防御流寇。

    《谢氏族谱》中,记载了多起村民遭流寇骚扰、掠夺事件。据说当年南社村的围墙就从西城楼开始,向南沿着西门塘西岸至南门城楼,间距一百四十步,并在城楼配置用来防御的武器。如今多数城楼已毁,但四周围墙遗址仍在。

    进入村中,一条长条形的池塘荡漾着微波,从村口往远处延伸,依次被庆丰桥、石板桥和丰收桥三桥隔成四个小池塘,从西向东,名为西门塘、百岁塘、祠堂塘与肚蔗塘。古桥流水,韵味绵绵。以这一长串池塘为中心,两岸最靠近水边的建筑主要为祠堂,间杂着商铺。

    百岁塘旁有四百多年的古榕树,就像一位老人见证了古村落几百年的沧桑。树旁有家叫“碧海号”的药铺,刻有岁月痕迹的木板门两边写着“药有君臣”、“医无贫富”,字迹已经模糊。铺中集有数人,下棋、打xx者均有。据说此铺建于民国初期,有民间秘方代代相传至今,村中男女老少,患病者登门不少。

    祠堂屋顶素瓦换绿瓦

    推开谢氏大宗祠颜色破旧却依旧厚重的大门,让人意外的是,脚下的大堂已经贴上了现代光滑的地砖。据说这是上个世纪90年代村民自发维修的结果,屋顶也全换上了绿瓦。因为谢氏只出过进士,当年修建祠堂只有屋脊与屋檐才是绿瓦,中间是沙红的素瓦,还没有达到全屋顶都可砌绿瓦的资格。不过方井还是保留了当年红砂岩地砖,凹凸不平的表面显示出了岁月之痕。据《谢氏族谱》中记载,民国前,宗祠曾经经过四次维修,在1909年修缮时,前殿与中堂换了几根梁枋,修补了破损的屋顶瓦面,但仍保存着明朝始建时的面貌。

    谢氏大宗祠的墙壁、走廊或屋檐,雕满了各种人物、花卉、鱼鸟等图案。内堂正中屏障墙上,还有镂雕,方格窗户内有人谈话,栩栩如生、神采飞扬。处于村落中心的大祠堂,每当村里遇到大事,还成了集会议事的地方。

    从宗祠出来,又回到了池塘边。水中倒映着一排青石红墙的古老宅院,塘水晃荡得让人着迷。

    谢遇奇家庙巷中藏

    依着栏杆,从祠堂间的古巷望进去,一条古旧幽暗的麻石深巷,巷子两旁一座座青砖红墙的大屋,时光恍如进入了几百年前的明清时代。

    谢遇奇家庙就是深藏在古巷中,出人意料地出现在眼前的。其紧邻在谢遇奇住宅的西面。出生于晚清年间的谢遇奇,官至总兵,为左宗棠副将,先后西征两次,领兵西征平叛。班师回朝后,慈禧太后亲自御封谢遇奇为建威将军,荣膺一品,朝廷也特恩准建谢遇奇家庙。

    总归是皇恩赐建,此家庙气派非凡,一般家庙正面仅墙基为红砂岩,但此处全为红砂岩砌就,石柱长达10多米,连门槛都为整条麻石铺就。进门后有一道屏门,雕有花木、鱼鸟。在家庙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两盏宫灯,经过岁月的雕磨,这两盏灯已经逐渐生锈,维修时已经重新喷了油漆。据说,这两盏灯是谢遇奇六xx寿时,慈禧太后为了褒赏其功绩而御赐的。

    社田公祠也就在谢遇奇家庙旁边。古巷幽幽,一路走下来,发现南社村的古建筑群与“客家围”、“潮汕大屋”有所不同,它代表的是珠三角地区水乡特色,每一民居都单家独户称“家庙”,“家庙”前有自家担水井、麻石小巷。每家的麻石小巷都隔着一条小水道。{zj1}特色的是“家庙”的建筑,多为四柱三间三楼砖石牌坊式建筑,楼为歇山顶,檐下如斗拱、门额上配有雕刻精美的木雕。

    远远望去,上百间民居错落交织,在密集的树丛中闪现着古典韵味。

    对话

    村民自发出资维修古村

    ◎受访人:谢树森,南社村古建筑群管理所主任

    记者:目前还有多少人住在古村?

    谢树森:南社村目前常住人口有3000多人,其中大概有200人住在古村里。大概是从上世纪90年xx始,村民就陆陆续续搬出去住了。我们是希望多点人住在里面的,因为这样才可以保持人气,更好地保护房子。但大家都要搬出去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是社会发展的问题。居住人数的过少,让我们在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时候还遇过不少麻烦。那还是2004年的事情,按规定,要评选这个文化名村,村落里居住人数最多要达到80%,至少也要达到30%,但我们当时10%都不够,只好在申报说明中着重解释了这个问题,表示广东跟安徽等地情况不一样,这边经济发展比较快,古民居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生活的需要了。不说别的,单就一家人买了一辆小车,都没有地方放。结果好说歹说,评选专家才肯过来看看,这一看就不得了了,南社古村落保存的完整让他们吃惊。

    记者:据说很多人不相信东莞还保留着这样的一个古村落?

    谢树森:是的。我记得也是在2004年的时候,广州一家报纸的记者来这里采访了,然后写了篇报道。结果该报主编不相信东莞还存在这样完整的古村落,就把稿子压着没发,等了一段时间,自己亲自跑过来看了,看了才相信真有南社这样一个古村。

    记者:近年保护、维修方面情况如何?

    谢树森:2000年之前,几乎都是村民自发维修。甚至可以说,南社古村之所以能够得到今天这样相对完好的保护,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村民强烈的宗族意识,村里95%的人都姓谢,一直都是村民自发出资修缮祠堂等,连在香港和海外居住的后代也纷纷出钱捐资,“xx”时期曾是很多古文物的噩梦,但我们这里的古建筑也未遭到太严重的损坏。在2000年之后,我们才开始接手有计划有重点的修缮。近几年来,先后修复了资政第、社田宗祠、西门楼等一批重要的古建筑设施和景点。

    记者:资金方面有困难吗?

    谢树森:压力{zd0}的就是资金。现在这里还收门票,一张30元,一年门票收入不足10万元,仅仅够维持正常的日常维护。对于一些需要“动手术”的建筑,资金需要申请。我们每年都有一个维修计划,所需的资金由市、镇、村一起负责,每方占三分之一。由于文物保护不等于一般投资,如果光投资没有产出,或者产出比较长远,村民就难免有意见。因为投到古村的钱多了,分到村名手里的钱肯定就少了。

    记者:以后有什么规划?

    谢树森:规划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保护维修,另一方面是开发利用,都有请了专家做了规划。但实施有困难。比如说开发方面,从2006年开始我们就有意识进行旅游开发,但东莞本来就不是一个旅游城市,仅仅靠一个点来推动,难度还是非常大。总不能让人大老远跑来东莞就为了看一个南社古村就回去了。而且我们本身许多东西还没有开发出来。

    解密

    南社古村改名原由

    南社村远在南宋时期即已立村,原称“南畲”。因“畲”与“蛇”同音,而蛇为民间所忌,故以近音“社”代之,至清代康熙年间已经改名为“南社”。

    南社村为何以谢氏家族为主

    南社村是一座以谢氏家族为主的血缘村落。但在立村之初却不是这样,当时有戚、席、麦、陈、黄等姓氏居民。

    不过后来谢氏人丁日旺,如此延绵,谢氏终于发展成为村中大姓,而原来的杂姓村民日益减少,使南社村逐步成为谢姓的血缘村落。

    如今宗谱中已经记载至十六世的世系及姓名。

    奇闻逸事

    村中古榕盛衰与时令有关

    南社古村中央地带的池塘旁有一棵古榕树,如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据说,该树很有灵性。在村中老人的记忆中,上世纪30年代期间,日本xx占领了南社,当时这棵古榕树就突然变得病怏怏了,好像快干枯了一样。但当日本xx投降撤出村子后,古榕树很快就恢复了生机,枝粗叶茂的。这样奇怪的事情在50年代闹饥荒时也发生过一次。

    南xx北旺丁

    南社村的民居依水而建,分别排列在中央的池塘两边,池塘为长方形,东西走向。据村中老人说,立村七百多年来,建在池塘南面的民居,也即是房子坐南向北方向,主人家里比较有钱,但人丁不旺;而建在池塘北面的民居,也即是房子坐北向南方向,则恰恰相反,主人多为贫穷,但人丁很旺。

    谢遇奇说服村民让建铁路

    清武进士谢遇奇官至副将、总兵,封为建威将军,在族人地位很高。清宣统元年(1909),广九铁道修筑至南社,要穿过春山谢氏祖坟地,村民群起抗阻,东莞县令数次到村里调揭无效。后来只好上报朝廷。清朝廷要谢遇奇出面说服并监督开工修路,经过他的劝服工作,修路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变迁

    南宋初年

    南社村立村,当时有戚、席、麦、陈、黄等姓氏居民在这里生活;

    1275年

    被称为谢氏家族始祖的谢尚仁定居南社村;

    明 嘉 靖 三 十 四 年(1555)

    修建了村中最早但宗祠——— 谢氏大宗祠;

    1644年-1645年

    修建了全村围墙;

    上世纪90年代

    村民自发重修村中宗祠、民居等;

    1993年

    古村成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7月

    古村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9月30日

    古村被评为东莞文物八景--南社遗韵;

    2005年9月

    古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2006年

    古村成为{gjj}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当年被评为“广东最美丽乡村”;

    2007年5月

    古村成为中国景观村落;

    2008年

    古村被评为“广东省旅游特色村”。

    ■下期预告

    企石江边古村

    企石江边古村古建筑群集中在江边村新围自然村,新围坐落在企石镇中部、距东江干流约2公里处的鹅屋岭下,民居全部用砖木结构向北呈座椅型排列,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最早约建于元末(1356年),至明嘉靖(约1575年)以后渐渐定型为村落。除了夹杂少量的新建筑,仍大致保留了清朝时期的村容村貌,村内共有旧居92间,祠堂、家塾16间。

    AⅡ12-13版采写:本报记者 郑子龙

    AⅡ12-13版摄影:本报记者 刘在富 实习生 黄琳菲

    感谢南社村委会提供相关资料

    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南方都市报"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法律顾问:梁香禄(020-87366226)、肖曼丽(020-87366691)、袁铮(020-87366099)
郑重声明:资讯 【南社古村奇秀山水生南国幽旷胜境绕古村[郑子龙]__鲜橙互动南都网南方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