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称蔡元培先生是“学界泰斗,世人楷模”。 民国{dy}任教育总长蔡元培先生是浙江绍兴人,绍兴人喝点黄酒司空见惯。蔡先生每餐一杯是嗜好也是习惯,没什么特别。有亲戚朋友熟人来访留餐,蔡先生请人喝酒,别人不喝,蔡先生说:你不喝,我还是要喝的,于是自斟慢饮。蔡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从不伪饰的实实在在的人。 喝酒的人都懂,好酒而能自控不易。一杯为度从不超越是自制是涵养。喝点黄酒能助兴,也能静心,利思维、出灵感、作决断。先生一杯在手是享受生活享受人生,是经纶世事研究学问之余的调节。黄酒温和不燥不烈,一杯为限绝不误事,也不会酒气熏人。黄酒深得中道之妙,也足以代表先生的为人——温和而是非分明。 先生待人和蔼谦和,曾撰联语: 遇事虚怀观一是,与人和气察群言。 蔡先生平生三大愿,一愿天下无穷人,二愿天下没病人,三愿天下没恶人。世人许愿为自己为家人,先生许愿为世人为社会,这是先生慈悲善良的菩萨心! 绍兴颇不错,是旅游的好去处,城区改造后的绍兴,活水河环城确实难能可贵。但是去绍兴旅游,导游只说会稽山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说王羲之兰《亭集序》,说鉴湖女侠秋瑾和东湖,说鲁迅纪念馆。陆游写《釵头凤》词的沈园也许提起,因为就在鲁迅纪念馆旁。青藤山人徐渭就不提了,更不用说民国奇才,近代史上的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了。旅行社图利考虑线路简约可以理解。但无视史实,回避近代史上极重要的人物——蔡元培先生,实在不应该,实在让人遗憾! 蔡元培先生(公元1868—1940年)字鹤卿,号孑民,生于商人世家。十一岁丧父,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光绪年间中秀才、举人、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补翰林院编修。中日甲午战争后开始接触西方文化,感慨戊戌维新没有新人才,而投身教育事业。曾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上海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1902年参与创立中国教育会,创立爱国女学和爱国学社。1905年加入同盟会,1907年赴德,次年秋入莱比锡大学,攻读哲学、心理学、美术史。武昌起义后回国,1912年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1912年不满袁世凯擅专权而辞职,旅居欧洲。1916年底回国,次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京师大学堂成了焕然一新的新北大。北大成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任教育行政委员会委员、大学院院长、代理司法部长、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1928年8月定居上海。10月国民政府委任监察院院长,坚辞不就。1932年同宋庆龄等发起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抗日战争爆发移居香港。1940年3月病逝于香港。 蔡先生在近代史上有完人之称,没有蔡先生就没有新北大、就没近代史的人才荟萃(从辜鸿铭、刘师培、陈独秀到胡适、傅斯年、罗家伦、蒋梦麟、林语堂、鲁迅……)、就没有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没有鲁迅。“学界泰斗,世人楷模!”是对近代史上的伟大人物——蔡元培先生恰如其分的中肯评价。 蔡先生学贯中西思想开明,三十三岁妻子亡故,再婚时登报声明自己的婚姻观,也有对自己的约束,其开明解放程度拿到今天照样可以让世人起敬。 蔡先生学术思想新进,治校有方。北大在先生带领下,一扫京师大学堂的暮气,兼收并蓄汇聚了各路各式的人才,开启了近代中国民主的学术风气,先生倡导美育教育,为现代教育事业开创了新道路。 以北大为主体的五四运动得不到政府体恤,先生毅然辞去北大校长之职,称“{jd1}不能再做不自由的大学校长”。 蔡先生身居高位,提携了一大批才识之士。鲁迅去教育部任职就是蔡先生的提携。朋友学生有所求,总不忘所托,但从不为家人亲戚谋私利。难怪妻子抱怨说:你的学生朋友都是人才,我家的亲戚全是蠢材! 蔡先生治学严谨,《红楼梦》的考据开索隐派先河,《中国伦理学史》{qwgr}。先生的xx精神,严谨的学术态度,无可比拟。胡适先生曾嘲过蔡先生的索隐考据,先生一笑置之,可见先生的大度。举人、翰林编修、留德学者、学贯中西的学养、国府要员的身份,人人敬慕,但蔡先生依然故我,一餐一杯黄酒。 先生七十寿辰前,胡适先生牵头在上海召集北大师生为蔡先生祝寿,敬献北大同仁募款购买的华山路三层花园洋房一栋为寿。蔡先生说,坚决不收显然矫情,但礼厚无以回报,“谨拜领诸君子厚赐,誓以余年,益尽力于对国家对文化的义务。”这是先生历来的为人,实而不虚、通情达理。 以今天的市价来说,华山路一套花园洋房少说也在几千万元以上,这是北大师生怎样的深情厚意啊!蔡先生的xx人品、渊博的学问、无私的奉献、崇高的威望,才会有北大同人自愿自觉地出自内心的对先生的赞美称道,这不是任何官方荣誉和嘉奖可比拟于万一的! 多次去绍兴,问起蔡元培纪念馆的工作人员,绍兴为何不宣传蔡先生?他们摊手苦笑说:我们有什么办法? 每餐一杯黄酒的蔡元培先生是伟大的,历史是不会因为宣传或不宣传而改写的! 二零一零年七月九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