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膜工业本土化建设将拉开序幕--水业读者- 水业读者(中国首席水业 ...
中国膜工业本土化建设将拉开序幕 --水业读者 [原创 2010-07-12 11:26:00]   
 

访谈背景:在膜法水处理行业居于{sjlx}地位的日本东丽株式会社(以下简称:东丽)和国内知名的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星)于2009年7月17日在北京市成立了水处理事业的合资公司“蓝星东丽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英文名称:Toray BlueStar Membrane Co., Ltd.以下简称TBMC)。新公司注册资本金3500万美元,总投资9800万美元,进行水处理反渗透膜产品的制造、销售以及进出口业务。

8月24日,TBMC的奠基仪式在北京空港工业开发区隆重举行,东丽原定征社长以及中国化工集团任建新总经理出席了仪式。另外还邀请到中方: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夏占义、北京市顺义区委员会书记张延昆;日方:经济产业省制造产业局平工奉文局长,驻中国日本大使馆波多野淳彦公使等约60位嘉宾出席本次仪式。据悉,TBMC的成立,是2009年初至今中日两国环境合作项目中{dy}个也是{wy}一个付诸实施的项目。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持续深入和中国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东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已经近200亿元,此次在水处理事业方面又和国内知名的企业蓝星合资,筹建国内{zd0}的、技术含量{zg}的膜元件制造基地,这些都引起了各界的广泛xx。为此,我们就蓝星东丽公司成立的背景及意义、发展规划、合资公司奠基以来工厂{zx1}的进展及市场战略等方面的问题专程采访了TBMC的总经理西池敏明先生、首席运营官朴胜万先生、市场部经理马玲玲女士。

水业读者:蓝星集团和东丽集团的合作是中国膜科技国有企业{dy}个引进国外战略投资的项目,请简要介绍一下投资蓝星东丽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企业背景以及蓝星东丽公司的建立初衷及合资公司的成立意义。

西池敏明:TBMC是东丽株式会社、东丽(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中国蓝星共同投资组建的从事膜系列产品生产的合资公司,总投资9800万美元,注册资金3500万美元。

东丽株式会社是世界xx的以有机合成化工、高分子化学、生物化学和纳米技术为核心技术,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投资事业的综合化学企业集团。以“我们通过创造新的价值,为社会作贡献”为企业理念,将“Innovation by Chemistry”作为企业口号,致力于{jd0}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水处理膜是根据分离对象物质的大小而被分类为反渗透膜(RO)、纳滤膜(NF)、超滤膜(UF)和微滤膜(MF)。东丽公司是世界上{wy}一家能够全部自主研发这4种膜并实现批量化生产的膜生产企业。

东丽(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是2002年由日本东丽集团全额出资设立的中国地区总公司(简称:TCH), 在中国主要生产和销售合成纤维,塑料、薄膜类产品,旗下共有33家公司,投资总额超过7亿美元。

中国蓝星是中国化工集团(ChemChina)旗下的核心企业集团,经营树脂、特殊化学品(药品)事业等,在全球拥有45家工厂,17所研究所。蓝星集团拥有中国{zd0}的水处理工程公司,在中国国内积极开展废水再利用以及海水淡化事业。

近些年,全球水资源越来越紧张,而在人口众多的中国,水安全、水环境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资源短缺加上污染严重,对经济发展造成很大障碍。中国政府早就意识到水环境安全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以人为本、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然而,当前中国在水处理技术方面并未跟上国际步伐,所使用的反渗透膜大多依赖进口产品,在此情形下,中国政府大力支持中国蓝星集团引进{sjlx}的东丽反渗透膜技术。

东丽公司把水处理事业定位为“战略性培育事业”,重点投入经营资源。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长,我们也充分认识到,对于水处理事业来说,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我们将东丽公司的世界先进水准的膜技术和蓝星公司丰富的水处理事业经验进行融合,由双方组建合资企业“蓝星东丽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在中国积极开展水处理膜业务。

基于以上背景,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东丽株式会社共同合资组建了蓝星东丽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简称:TBMC)。TBMC有别于目前只在中国销售、组装,扩建市场的企业投资,而是引进世界最{jd0}的制膜、卷膜设备,生产销售具有世界水准的中国国产膜。可以说,TBMC的成立开创了中国膜行业的新时代。中国的膜工业即将告别对进口品牌的依赖,打破现有的市场格局,逐步培育和发展中国自主的膜技术和经验,培养和拥有自己的膜专业高科技人才,从而带动整个行业和相关行业技术的不断更新、持续进步。

水业读者:蓝星东丽自去年8月份举行奠基仪式,请简单介绍一下{zx1}的进展。主要向用户提供的产品是哪些?引进的生产线与其它生产基地的设备相比是否有所不同?

西池敏明:蓝星东丽自去年8月份举行奠基仪式以来,在今年六月份部分设备已经进行试生产,到今年年底所有设备将正式投产,预计明年进行开业典礼。TBMC以水处理膜产品的制造、销售、应用开发及技术服务为主业,完善自己的产品种类。TBMC一期建成后,生产苦咸水淡化、海水淡化以及抗污染三大类反渗透膜,产品主要满足中国国内的需求。

东丽公司在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着投资事业,在产品品质上,用“Made in Toray”的理念进行管理。因而,生产同一种膜产品,不会产生因为生产国家和地区不同而导致产品的差异。此次投入到TBMC合资公司的设备,是对原来的设备进行了改良和改进的{zx1}设备,可以说比东丽日本、东丽美国的设备更加优越。

水业读者:蓝星东丽为什么首先在中国合资生产反渗透膜?未来是否有引进其它膜产品的计划?

西池敏明:中国的膜工业发展起步比较晚,真正发展也就是近十几年,特别是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在中国政府倡导的以人为本、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指导精神的带动下,石油、化工、电力、煤炭等行业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工作,而且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提出了拉动内需的政策,投入了大量资金来改善中国的基础设施,其中一个重点工作就是对环保项目的大力支持,中国已经超越北美成为全球{zd0}的膜元件消费市场。

市场巨大、前景光明是中国膜行业的发展优势,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最突出的是在反渗透膜方面,1995年至今使用的反渗透膜97%都是进口产品。由于体制、科研、产业化结合等问题,中国在反渗透膜制造方面没有跟上国际步伐,主要体现在反渗透膜脱盐率不高、寿命不长、品种不全,特别是超低压、抗污染的膜,在研发方面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为了实现更强劲的持续发展,东丽公司将水处理作为环境领域的核心,东丽正以世界{yl}水平的“膜技术”为基础,注重与国内外相关企业的合作,积极推动膜产品事业和水处理系统工程事业的发展,这些xx符合中国膜工业发展的需要。因此TBMC一期主要是在中国建立反渗透膜全套产品的生产基地。TBMC二期将根据中国的实际需求,投建UF/MF、MBR等膜产品的生产线,逐步完善膜组件的种类,产品将广泛运用于电力、制药、市政、食品饮料、石油化工、钢铁冶金、电子等行业。届时,TBMC将会跻身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先进水处理膜生产企业,这也是我们发展的目标。

水业读者:目前在中国膜市场,反渗透膜企业的竞争很激烈,有许多国外品牌在数年前都已进入了中国市场,并建立了生产基地,国内也有反渗透膜生产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在此种情况下,蓝星东丽具备何种优势抢占国内膜市场?

朴胜万:从全世界范围来看,能够拥有反渗透膜核心技术的企业寥寥无几。东丽公司这次是真正把核心技术带到了中国,TBMC有别于目前只在中国销售、组装,扩建市场的企业投资,而是引进核心制膜技术和从制膜到卷膜的全套自动化生产线,和蓝星合资共同研发,保证新工厂的产品具有生产、技术和服务等方面的xx性和{lx1}性。在生产设备方面,TBMC引进了结合东丽最{jd0}的技术生产的聚酰胺复合膜制造设备以及自动卷膜机。从制膜开始到卷膜成型,全部采用自动化,整体建造标准超过日本爱媛工厂、Toray Membrane USA公司,因此可以说我们是在投资一个市场并不是在做一个简单的贸易。

中国水处理市场发展很快,接下来的十年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对企业而言只有拥有{zh0}的技术、{zh0}的商务模式、{zh0}的服务才能生存下来;只有能够提供xxx{zg}的服务才是最重要的竞争标准。而我们对于中国客户的一个重要承诺就是提供xxx{zg}的产品与服务。在产品质量方面,蓝星东丽的生产制造和技术人员全部来自日本总部和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工厂,在制造、检测等方面严格把关,保证产品的质量。同时借助东丽上海水处理研究所和一些知名大学的合作对产品进行持续改进和研发,生产适合中国水质的产品,逐步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培养中国的技术人才,满足用户的需求,逐步改变海水淡化、废水回用等膜分离产品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

蓝星东丽在膜技术方面也拥有{jd1}的优势。东丽是世界上{wy}一家同时生产RO、NF、UF、MF和MBR的公司,其产品及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反渗透膜应用的三大难点领域:海水淡化、废水回用及超纯水制造,在这些最{jd0}的领域,东丽都占据着{lx1}的地位。目前,中国废水回用领域发展很快,世界{zd0}的污水回用系统(科威特Sulaibiya 320,000吨/天)项目采用的即是东丽反渗透膜。在海水淡化领域,东丽已成为世界{wy}在中东、地中海、加勒比海和东南亚等主要地区都获得10万吨/天以上规模超大型海水淡化项目订单的反渗透膜制造商。2010全球的DRAM市场主要设备供应商都选择东丽作为主要的膜元件供应商提供DRAM生产线超纯水系统反渗透产品。TBMC将会把世界范围内积累的应用经验分享给中国的客户。

以上这些优势都是TBMC未来在中国市场制胜的关键。

水业读者:朴先生在水处理行业已经有20年的从业经验,负责中国业务也有10年的经历,请谈一下中国水处理市场在这10年间的发展变化,预计中国的水处理市场未来将有何种发展趋势?

朴胜万:首先是政策对于行业的推动作用。随着中国国家经济发展,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的问题已成为大家xx的焦点。为了保护环境,治理水污染,中国政府把环境保护列入了国策,在这10年间中国政府针对水资源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来调控各方面经济利益,这一系列的政策法规都为中国水处理行业的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客观环境,为水处理企业的发展壮大带来机会。因此在这些年间中国的水处理行业在政策的推动下逐步发展起来,水处理企业也逐渐发展壮大。

在这10年间,中国水处理市场也积累了更多的经验与技术。例如对于RO膜的应用来说,在10年前许多国内的工程公司还需要生产企业对于此项技术的应用提供很大支持,但如今几乎所有的工程公司都可以很熟练地应用好这项技术。另外中国水处理市场发展迅速,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淡水资源以及水资源的再生利用在中国的市场会变得越来越大。

在过去10年,很多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公司积累了本土化的经验,通过遵循中国的商业模式获得品牌推广机会。在这些年中,背靠着中国这样一个大市场,许多国内的水处理公司发展起来,不仅生产的产品与研发的技术能在国内使用,还有部分产品技术相继走出国门。但这些公司在走出国门与{sjj}公司进行竞争的同时还要注意引入{sjj}的标准,提高自己产品与技术的xxx是关健。总之,中国水处理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

水业读者:在国内,客户最关心的是质量问题,蓝星东丽如何保障本土产品与进口产品质量相同?在技术研发方面,蓝星东丽有哪些策略?

西池敏明:在产品质量方面,我们根据东丽公司长期开发积累起来的东丽式产品品质管理体制进行管理,确保我们提供给客户的产品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稳定性。东丽公司在生产管理、品质管理方面派驻了{zyx}的专家常驻,在制造、检测等方面严格把关,保证产品的质量。

在产品的研发以及改善产品品质和研发新产品方面,我们以东丽的研发中心R&D(日本和上海)为中心,借助与国内一些知名大学的合作对产品进行持续改进和研发,我们致力于生产适合中国水质的产品,逐步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培养中国的技术人才,满足用户的需求,逐步改变海水淡化、废水回用等膜分离产品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使得中国用户能够不通过进口、直接在国内购买和使用到世界{yl}的反渗透膜产品。

水业读者:朴先生曾经成功带领另一国际知名膜品牌取得中国市场份额{dy}的位置,现在加盟了蓝星东丽,您给自己及您的团队设定了怎样新的目标?准备如何带领新的团队去达成目标?

朴胜万:我们的目标是把握中国反渗透市场的行业趋势及增长势头,通过为中国的市场提供高质量、高xxx的产品和快速、精准的服务,在最短时间内成为中国{lx1}的膜产品供应商。

为了达成目标,我们制定了新的市场策略和工作流程,在蓝星及东丽原有团队的基础上,引进市场{zh0}的销售人才和技术人才。更重要的是要求所有团队成员和我们的客户一起取得成功,达成双赢的局面。为此,TBMC将秉承“服务引导销售”、“诚信促进发展”、“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致力于中国膜分离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国的水质特点,切实、有效的为客户提供水处理解决方案,与客户一起为中国的水资源安全做出贡献。

我最近在玩和讯财经微博,很方便,很实用。
一句话,一张图,随时随地与我分享理财心得与亲历见闻。
点击以下链接xx,来和我一起玩吧!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膜工业本土化建设将拉开序幕--水业读者- 水业读者(中国首席水业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