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寿老中医在中医网瘾xx中给老年网瘾者讲中国老年人法律地位论七

张寿老中医在中医网瘾xx中给老年网瘾者讲中国老年人法律地位论七

2010-07-11 07:17:25 阅读3 评论0 字号:

我处电话:15887383290 13759539750 0871-5141059电邮:zhangzhongchaoyao@163.com
117、什么是社区为老年人服务?社区服务有什么特点?
社区,指一定社会行政区划的领域。社区为老年人服务,指以地方行政区划领域为基础,以社区基层为主体,以适应服务对象生活的需求为目的,开展综合性为老年人服务的举措。社区服务主要有如下特点:(一)服务范围的区域性。即服务以行政区域为基础。(二)服务对象的重点性。即以为老年人报务为重点内容。(三)服务项目的多样性。即服务项目从生活、文化、体育到护理、康复等多种设施。(四)、服务时间的长期性。即服务活动不是短期、临时性的计策,而是逐步建立和完善的长期性设施举措。
118、社区服务的具体内容包括哪些?

社区服务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适应老有所养需要,设立敬老院、托儿所、老年餐馆、老年服装店、老年用品店等。(二)适应老有所医需要,设立老年护理所、院等。(三)适应老有所教、老有所学需要,设立老年学校、老年图书站、老年辅导班等。(四)适应老有所为需要,设立老年科学研究中心、老年科协、老年人才交流中心、老年学术讲座等。(五)适应老有所乐,设立老年活动室、老年文体协会等。

119、年人的医疗保健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老年人医疗保健是老年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几方面的内容:(一)老年人就医和xx。(二)老年人疗养和疾病预防。(三)老年人保健和康复。(四)老年人卫生和医疗咨询等。
120、为什么要强调必须加强老年人医疗保健工作?
之所以强调必须加强老年人医疗保健工作,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 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要求。老年人一般总是体弱多病,跟随患病次数增多,往往病情复杂、病根难除、病度加深,为寻求安度晚年、老有所医、健康长寿,方便求医更为迫切,但自身行走活动等诸多不便,就医更困难。因此,医疗保健工作与确保老年人身体健康、安度晚年之间关系极为密切,迫切要求加强老年人医疗保健工作。
(二) 是为解决医疗保健工作某些薄弱环节的要求。近些年来,从城市到农村,老年人医疗保健工作,随着整个医疗保健工作的改善而有所改善,为逐步解决老有所医的问题,在城市和农村都相应得到较大发展,但还存在着需要加强的多种薄弱环节。为了切实地保障各地区老年人医疗保健工作持续有效地发展,《老年法》和《老年保障条例》都对卫生部门规定了应当负有加强老年人医疗保健工作的职责,并要求应当为老年人的医疗保健提供方便。
121、为加强老年人医疗保健工作,国家对卫生部门有什么要求?
国家对卫生部门的要求主要有:(一)有条件的地方,应当逐步建立、健全老年病防治研究机构,开设老年病医院或者老年医疗康复中心。(二)县级以上医院应当逐步设立老年病门诊、病房和家庭病床,为老年人的医疗保健提供方便。

122、为什么要求对老年人在交通设施方面提供方便?
主要因为:(一)是实现敬老养老传统美德的体现。(二)是老年人应有的特殊需求。(三)是交通部门的职责。
123、为什么说对老年人在交通设施方面提供方便,是实现敬老养老传统美德的体现?
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美德是老年法律法规立法的一项宗旨。交通运输部门在交通设施和制度方面为老年人提供方便,是实现老年法律法规立法宗旨的一项重要具体体现。

124、为什么说对老年人在交通设施方面提供方便,是老年人应有的特殊需求?
人到老年,对如何实现“六个老有”的需求日益突出,更需要通过文化、体育、艺术、娱乐等活动,以满足精神文化生活,从而出外活动交往更多些,与之相适应的对交通设施和制度的xx要求更为迫切些。但是,老年人特别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一般都属于身体虚弱、患病较多、行走不便的行列,加之一般经济收入都不高,更加需要在交通设施和制度xx方面有所照顾。
125、为什么说对老年人在交通设施方面提供方便,是交通部门的职责?
敬老养老是法定的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交通部门也不例外;交通部门是人民政府从交通运输方面为人民服务的职能部门。因此,国家和社会交通事业的发展应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在党和政府领导下,近些年来的交通事业有较大发展,但地处边疆,山区多、平坝少,人口也逐步增长地区,交通工具仍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实际需求,老年人更需要交通运输部门提供方便,以解决老年人乘车、乘船、乘飞机诸多困难问题,从而要求建立健全为老年人服务的设施和制度。诸如在市内公共汽车设立“老年人专座”,老年人上车优先等。

126、为什么要求文教、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部门,都应当加强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宣传教育?
(一)是相关部门应有职能的要求。因为文教、新闻等部门共同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和国家培育全民族科技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法规意识素质的重要阵地,而敬老养老、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宣传教育,正是该阵地职能活动必须支持的重要内容之一。(二)是《老年法》规定的要求。《老年法》第三十八条明确规定:“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等应当反映老年人的生活,开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宣传,为老年人服务。”因此,加强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宣传教育,是《老年法》对该阵地活动的一项原则规定。
127、加强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宣传教育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主要具有如下重要意义:
(一)加强敬老养老道德的宣传教育,就能从文教、新闻等媒体阵地培养和增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全体公民从思想感情培养为什么,以及如何敬老养老的思想意识,以此指导各自在家庭和社会敬老养的实际行动,为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以逐步营造坚实的道德基础。
(二)加强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宣传教育,就能从文教、新闻等媒体阵地普及法律法规知识,特别是老年法律法规规定的内容,促使该法律法规知识得以普及,并深入持久地为全民族各界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就可以培养和增强青年人敬老养老的法律法规意识,自觉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约束自身行为并纳入法律法规要求的轨道;也可以培养和增强老年人有关法律法规意识,在自身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就能敢于和善于运用法律法规武器要求有关部门给予保护。
(三)只有加强敬老养老、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使道德宣传教育与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相结合,才能持久地树立各种敬老养老的好典型、好样板,也才能不断地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不断揭露、批评、斥责一切歧视、侮辱、遗弃、虐待,以及其他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从而为在全社会营造敬老养老、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良好道德风尚作出应有的贡献。

128、把高龄老年人年龄起点标准确定为70岁的依据是什么?
把高龄老人年龄起点标准确定为70岁以上的依据:(一)事实依据。70周岁以上老年人一般活动不方便,身体不如69岁以下的低龄老人,患病也较频繁,对有关待遇的要求更为迫切,更需要帮助、关心和照料。(二)法律依据。《老年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七十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就医,予以优先。”这表明,《老年法》是把年满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认定为高龄老人,并对高龄老人病患者就医给予优先照顾。

129、在云南省区,持《老年人优待证》享受哪些优待?
某些地区,如云南,凡是持有省政府统一印发《云南省老年人优待证》的老年人,均享受以下基本优待:1、免费乘坐城市市内公共交通工具。2、免购门票进入向公众开放的公园、风景名胜区、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纪念馆,烈士纪念建筑物、名人故居、公共文化馆、图书馆。3、就医,免交普通挂号费。4、免费使用收费公共公共厕所。5、优先就医、取药、交费,优先购买汽车票、火车票、船票、飞机票,优先办理银行储蓄业务。(引自《云南省老年人优待证》)
130、老年人颁发《老年人优待 证》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对老年人颁发《老年人优待证》的重要意义主要有四:
(一) 是弘扬敬老养老传统美德的举措。我国自春秋战国以来,曾有不同形式的尊重老年人的优惠制度。比如,汉朝曾实行对70岁以上老人授予“王杖”制度。(据传,“王杖”是一种特殊手杖,其顶端刻有鸠形图案,以示被王室特殊授予的标志)。它象征当时实行敬老养老制度,凡是手持“王杖”的老人,在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待。各朝代敬老养老风尚和制度,作为敬老养老传统风尚道德文化有其社会性、继承性,应予吸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加以发展。实际上,对高龄老人实行优待的风尚和制度,在我国56个民族中,代代相传,随处可见,对老年人都有各种不同形式的优待习俗,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更加发扬光大,结合各地区实际,享受优待的年龄更宽,内容更丰富。
(二) 是鼓励全社会各族各界人民向往健康长寿方向发展。
(三) 是在全社会长期形成敬老养老良好道德风尚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 把颁发《老年人优待证》规定在地方《老年保障条例》中,使之形成法规化、制度化,要求该地方各系统、各组织和每个公民都普遍遵守,其约束力更为普遍,影响更为广泛和深刻。

131、什么是“寿星老人”?界定“寿星老人”有什么依据?
某些地区,如云南《老年保障条例》把10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界定为“寿星老人”,其依据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历史传统。早在古代,就有“寿星”之称,即指“老人星”,是长命百岁的象征,把老人的寿命区分为三个阶段,即百岁为上寿,八十岁为中寿,六十岁为下寿。古书《庄子?盗》记载:“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当代中国民间,常把百岁通称为“老寿星”。
(二)百岁老人身体健康长寿的宝贵价值。据有关统计,百岁以上的老年人自身表明健康是上寿的前提和基础,上寿是健康的体现和保障,大多数百岁老人都能生活自理,耳聪目明。比如,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中,在云南思茅地区有百岁寿星23人,生活能自理的有16人,基本能自理的有4人,不能自理的仅3人。健康长寿是受法律法规保障的宝贵财富。

132、颁发《百岁寿星荣誉证》和享受高优惠待遇有什么积极意义?
给寿星老人颁发《百岁寿星荣誉证》及享受高优惠待遇的意义在于:(一)是弘扬崇敬“寿星”优良传统的举措;(二)用法规确认“百岁寿星”并享受高优惠待遇,具有要求全省各族各界都必须遵守的xx性。(三)是在全社会营造更高、更深层次敬老养老良好风尚方针的体现。(四)是用法规指引人们越高寿越光荣的象征。据有关统计,我省百岁老人已从1997年的309名,到1999年增为422名。从1999年云南省老年节开始,省老龄委给百岁老人都颁发了《寿星荣誉证》,其意义更为深远。
133、百岁寿星享受哪些优惠待遇?
百岁寿星享受具体高优惠待遇有两项:(一)由老龄工作部门,即由云南省老龄工作委员会颁发《百岁寿星荣誉证》。(二)除享受老年人的基本优待外,县级(包括市属县及县级市)人民政府视本地的情况,定期定额给予生活补助,还要由当地卫生部门定期为寿星老人免费体检。

134、什么是人口老龄化和个人老年化?这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人口老龄化,指老年群体在该总人口中比例结构的上升。比如,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1年),在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6.96%,比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上升1.39个百分点。
个人老年化,指单个人随着其生理和环境变化导致进入老年阶段的变化。比如,一个人从出生到少年、青年、中年再到老年阶段的变化。
人口老龄化与个人老年化二者之间,即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一)二者都属于人类老化的范畴;(二)后者是前者的组成细胞,前者是后者存在的表现;(三)二者都是国家立足考虑相应生活福利待遇制定法律和政策的依据。区别:(一)前者是指老年人口群体,后者是指老年单个人口。(二)前者属于总人口中结构比例的上升,后者属单个人口自然老年化的增加。(三)前者属于人为调节范畴,后者属于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范畴。

135、包括老年人在内的消费者在消费关系中享有哪些法定权益?
老年消费者在消费关系中享有的法定权益,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章第七条至第十五条规定,享有如下法定权益:(一)人身、财产安全权益。(二)知悉真实权益。(三)自主选择权益。(四)公平交易权益。(五)请求赔偿权益。(六)依法结社权益。(七)消费知识权益。(八)受尊重权益。(九)工作监督权益。
136、是包括老年人在内的人身、财产安全权益?
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137、什么是知悉真实权益?
是指“消费者享有知悉其他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138、什么是自主选择权益?
是指“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139、什么是公平交易权益?
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有权利得到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绝制交易行为。”
140、什么是请求赔偿权益?
是指“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失时,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141、什么是依法结社权益?
是指“消费者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
142、什么是消费知识权益?
是指“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
143、什么是获受尊重权益?
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144、什么是工作监督权益?
是指“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有“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有权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145、老年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获得律师帮助?这种帮助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老年人可以通过请求法律援助获得律师帮助。即老年人因自己的合法权益受侵犯提起诉讼而需要获得律师帮助。即根据《律师法》规定:“公民在赡养、柜上、刑事诉讼、请求国家赔偿和请求依法发给抚恤金等方面需要获得律师帮助,但是物理支付律师费用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获得法律援助。”(第四十一条)这种律师援助内容主要包括:1、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2、为老年人担任刑事辩护人。3、代理老年人进行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4、其他非诉讼方面有关法律服务。5、律师必须尽职尽责服务。即按照《律师法》规定:“律师必须按照国家规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尽职尽责,为受援人提供法律服务(第四十二条)。
146、老年人为什么获得律师帮助?
老年人之所以获法律援助和律师帮助主要有三个原因:(一)老年人年老体弱,比中青年人诸多不便。(二)经济有困难。(三)老年人欠缺法律知识。

147、什么是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指公民合法权益受到侵犯而须依法提起诉讼,但因经济困难而无力交纳法律服务费用,由国家给以经济帮助,使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得以xx的一种法律制度。法律援助的含义有广、狭二义之分:广义的法律援助,指律师费用的减、免和人民法院案件诉讼费用的减、免;狭义的法律援助,仅指律师费用的减、免。
148、法律援助的范围包括哪些方面?
法律援助的范围主要包括:
(一) 无能力为自己辩护的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犯罪,并须追索侵权赔偿的案件。(二)请求给付赡养费、抚育费、扶养费的案件。(三)因公受损害请求赔偿的案件(责任事故除外)。(四)请求给付劳动保险金、抚恤金的案件。(五)赡养协议、抚养协议公证和有关领取抚恤金、救济金的公证案件。(六)公民民主权利受到侵犯的案件。(七)有可能被判处死刑、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律师的案件。(八)其他确实需要提供法律援助的案件。
149、老年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请求法律援助?
老年人有如下情况可以请求法律援助:(一)老年人合法权益受提起诉讼(二)该起诉的老年人交纳诉讼费确有困难而要求援助(三)起诉的老年人需要律师帮助,但无力支付选题费用。

150、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的依据有哪些?
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事实依据:1、人均寿命逐渐延长。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为改善,为人均寿命延长创造了良好条件。据有关统计,全国人均寿命从解放前的35岁提高到进入21世纪的65—70岁。比如,云南也有类似情况,长寿老年人口逐渐增多,如前所述,70岁以上老年人口从1990年的105万,到1995年约增至132万,即从1990年至1995年分别占全省老年人口总数的2.83%增至3.3%。到2000年70岁以上老年人将增至160万,占全省老年人口总数的3.8%。2.参与社会发展的离退休人员比例较高。据有关统计,1990年全国离退休人员达3000多万,约占全国老龄人中的3%,到2000年,全国离退休人员的达4000万。又比如,云南省1990年离退休人员达48万,约占全省老龄人口的17%,更可贵的是,其中年龄在70岁以下的低龄老人约占60%--70%,绝大多数身体良好、精力充沛、思维清楚,潜在功能丰富。特别是其中一大批高才能的老干部、老专家、老学者,他们具有高品德、高思想、高技术、高知识的素质,是参与社会发展再作贡献的宝贵财富。不仅如此,他们大多数都是很愿意为社会再作贡献,确实是一批又一批适合参与各种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在动力。实际上,据有关统计,在全国,参与社会发展的离退休人员约有30%--60%左右。(二)政策依据。党中央、国务院在“严禁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同时,规定:“具有一定科技知识和业务特长的离休、退休干部,经有关部门批准,可以从事技术性、知识性咨询活动,可以举办培训班、补习学校、医疗所等,并取得合理的经济收入;也可应聘于本地或外地企业事业单位从事咨询或讲学活动,依照合同领取应得的劳动报酬。离休、退休干部可以从事家庭养殖业、种殖业,出售自己的劳动产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发(1984)27号文件)。(三)法律依据:1.《宪法》规定:“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第四十二条)2、《老年法》用专章规定了鼓励、支持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再作贡献的原则和措施。

151、为什么全社会都应当重视、珍惜老年人发挥其专长和作用?
主要从两方面看:
(一) 从事实看。老年群体在数十年的工作劳动、生活交往中,锻炼了革命思想、优良品德和作风,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技能和建设经验,具有崇高的威望和广泛的影响,继续在各条战线、许多领域起着重要作用,是国家、社会和家庭的宝贵财富。
(二) 从法律规定看:《老年法》第四十条明确规定:“国家和社会应当重视、珍惜老年人的知识、技能和革命、建设经验,尊重他们的优良品德,发挥老年人的专长和作用”。地方法规,如云南《老年保障条例》第二十九条也有相应规定。
152、为什么国家和社会应当为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
主要基于两种考量:一是应当发挥老年人的专长和作用。诸如,为鼓励老年人参与有关活动制定政策、办法,为老有所学、所为开办老年大学,为发挥老年人专长而成立老龄科学研究机构,设立为老年人服务的人才交流中心,为老年人发挥技能牵线搭桥,为老年人著书立说提供资金等。二是全社会都有共同的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责任。《老年法》和地方法规,如云南《老年保障条例》都明确规定:“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如前所述,全社会包括各级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城乡基层群众性组织和公民。

153、为什么全社会都应当支持老年人开展优良传统的教育?
这主要基于四种要求:(一)是《老年法》规定的要求。(二)是应当关心教育下一代健康成长的要求。(三)是老年人自身价值和职责的要求。(四)是全社会共同责任的要求。
154、是怎样规定支持老年人开展优良传统教育的?
《老年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根据社会需要和可能,鼓励老年人在自愿和量力的情况下,从事下列活动”:(一)对青少年和儿童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和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教育;(二)……
155、为什么说支持老年人开展优良传统教育是关心教育下一代健康成长的要求?
主要因为:(一)青少年和儿童是祖国未来的栋梁,社会主义事业下一代接班人。(二)关心支持青少年和儿童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关键。(三)面临跨世纪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经济、政治严重挑战的新时代,教育培养提高全民族素质,特别是教育培养青少年和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尤为重要。(四)保证青少年和儿童健康成长的前提和基础,就在于持续不断地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和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教育。因为这是我国数十年革命和建设实践反复证明了的一大成功经验。
156、为什么说支持老年人开展优良传统教育是老年人自身价值和职责的要求?
主要因为:(一)当代中国老年群体不仅具有数十年革命和建设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而且具有现实宝贵的价值。比如,他们坚强的革命思想、高贵的道德情操,深厚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崇高的威望和广泛深刻的影响,紧密联系群众的工作习惯等。(二)不仅如此,他们最懂得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性,也最关心、爱护青少年和儿童的健康成长。许多实践反复证明,由于他们的关心爱护、教育培养,广大青少年和儿童得以迅速成长;老年人当中有很多是老教师、老专家、老科技工作者,以及掌握科学技术的老工人、老农民,其本身就是具有丰富知识、技能和经验的活教材。(三)国内外敌对势力总是要千方百计破坏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妄图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争夺青少年和儿童身上。这是一场严肃、长期、艰巨的斗争,要取得这场斗争全面彻底的胜利,实践反复证明,老年人在这场斗争中所作奉献的价值{zg}、效果{zh0}。(四)如前所述,他们具有一系列自身价值,善于把言教和身教紧密结合的优越条件,很有利于启迪下一代健康成长。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张寿老中医在中医网瘾xx中给老年网瘾者讲中国老年人法律地位论七】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