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出尘离染,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和广大佛教信秆都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 听说还有一个关于荷花的典故呢: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当初玉姬看见人间双双对对,男耕女织,十分羡慕,因此动了凡心,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出天宫,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丽的风光是玉姬流连忘返,忘情的在湖中嬉戏,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知道后用用莲花宝座将玉姬打入湖中,并让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花。
佛经中还有一则“莲花夫人”的美妙故事。有一只鹿生了一个美丽的女子,仙人将她抚养成人。她走过的地方,会有莲花长出来。这便是“步步莲花”一词的由来,人们现在用它来比喻经历的辉煌。
宋儒周敦颐的《爱莲说》描述荷的根茎“出淤泥而不染,涤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花果“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花中君子者也”。
《离骚》中有:“制芰[ji]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句,表示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附带提一下,《离骚》是用植物比喻最多的古体辞赋。 东晋王嘉在《拾遗记》卷三,“周穆王”篇里,有”西王母进…崐流素莲…”之说,“素莲者.一房百子,凌冬而茂”。这或许是天山雪莲。与荷花不是一类。 司马相如把卓文君比喻为“出水芙蓉”,形容她丽质天生,自然娇艳。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南史·颜延之传》:“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都比喻诗写得新鲜清秀。
莲花与佛教也有联系。画、塑佛像,佛无论坐、立,都必定在莲花台座上。这主要是因为佛法庄严微妙,莲花台座软善而清净,大而香,俗称“莲花宝座”。 成语“步步莲花”,出自《杂宝藏经·鹿女夫人缘》的故事,说“鹿女每步皆有莲花,后为梵豫国王夫人,生千叶莲花,一叶有一小兒,得千子,为贤劫千佛”。元曲·岳伯川《铁拐李》第二折:“若将曲直无颠倒,脚底莲花步步生”。后来多把“步步莲花”这个成语用以比喻一步一个光辉灿烂的历程。 由于“荷”与“合”、“和”谐音,“莲”与“联”、“连”谐音,莲子簇生在莲放里;所以民间传统用几样果品搭配在一起作为新婚祝贺词。如“百年好合”(用莲子和白果);“连生贵子”(用莲子和长生果、桂圆、瓜子)。现在有的人把它作为和平、和好、团结、联合等象征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良好祝愿。莲开并蒂—通常一枝荷梗只开一朵莲花,并蒂而开两朵莲花是相当罕见而珍贵的。故作为祝人好事成双或夫妻恩爱的吉祥语。
有诗赞赏荷花:
荷叶[宋]欧阳修 池面风来波潋潋, 波间露下叶田田。 谁于水面张青盖, 罩却红妆唱采莲。 荷花[宋]王安石 亭亭风露拥川坻, 天放娇娆岂自知? 一舸超然他日事, 故应将尔当西施。 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溪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荷花[宋]杨巽斋 翠盖红幢耀日鲜, 西湖佳丽会群仙。 波平十里铺云锦, 风度清香趁画船。 浣溪沙张元干 山绕平湖波撼城, 湖光倒影浸山青, 水晶楼下欲三更。 雾柳暗时云度月, 露荷翻处水流萤, 萧萧散发到天明。
登录名: 密码: 记住登录状态建议在网吧/公用电脑上取消该选项
昵 称:
验证码:
评论并转载此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