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年机器人产业政策及发展计划_日本{dy}_新浪博客

日本近年机器人产业政策及发展计划

编辑:王维   收录:【日本{dy}】(blog.sina.com.cn/japan001)

 

    机器人正在迎接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日本具有国际上{zxj}的机器人技术,就全世界范围来看,全球工业机器人约有4成在日本。不论在技术方面,还是在市场规模方面,日本可以称得上是“机器人大国”。在2004年5月发布的日本“新产业发展战略”中所指出的7个产业领域,机器人产业也是其中之一,同时,在进一步实施“新产业发展战略”的“新经济成长战略”报告中也把机器人放在使日本成为“世界技术创新中心”的支柱地位上,近两年开始重新审视机器人产业政策。

 

    日本对机器人产业一直抱有非常大的希望,希望机器人能在日常生活和公共场所中成为更加贴近人类的工具,能在应对日本少子高龄化社会、解决日本劳动力下降、实现安心安全社会、创建便利和幸福的生活环境等诸问题中发挥作用。他们认为目前投放市场的机器人大多是工业机器人,其市场规模已经停留在缓慢成长阶段,而所谓的服务机器人其市场还不能说已经得到确立,实用化的事例也还很少。

 

    服务机器人正在逐步地一部分一部分地进入市场,但实际上真正开始普及预计在2010年前后。为了促进普及,不能只停留在研究开发上,必须支持按照用户需要进行的开发和应用,并且制定一些所需要的制度。特别是开发以实用化为目的的机器人技术和系统,及其所对应的样机开发。重要的是,用户应以引入和应用机器人为前提,给生产厂家提出所需要的技术指标,用户和生产厂家就机器人的作用、功能、外围环境和成本等进行充分的讨论。在此基础上,应该支持和倡导通过研究开发和实证实验,确认其功能并能提升必要的技术性能的用户主导型的作法。

根据引入计划,日本把实现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所对应的产品形象)有关的技术课题经过整理和展望,编制成技术路线图。同时,把解决这些课题所还需要的单元技术和技术性能的进程沿着时间轴展开,编汇成完整的机器人路线图。机器人路线图划分为3个领域,即“新世纪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勾画出了10年以后各种机器人的未来形象(任务),从技术图中的重要技术中抽出其性能和所需要的技术等。路线图中提到为了创建和扩大新世纪机器人的早期市场,重要的是要缩短满足多种需求的机器人的开发时间、降低成本、扩大加入的企业。为此,提出了有助于缩短机器人开发,扩大机器人开发企业的“共同基础性技术”;有助于开发高级需求的机器人的“突破性新技术”;进而,从在其他领域中应用来扩大机器人技术的观点出发考虑“市场冲击力”,以及“基础技术开发的需要”。同时,为了确保日本在这样的机器人市场中的占有率,强化日本的技术竞争力也是很重要的。
就像在IT产业发展中所看到的那样,一旦有成功事例出现,就会有来自风险资本的资金注入该产业,接着就是对后继风险企业的投资,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趋势,产业的下游沿伸也在加速扩大。作为投资对象,已经可以看出服务机器人的一部分单元技术已经发展到实用水平,将来肯定会打开市场。但是,由于利用机器人技术(RT)的服务行业产业化的例子甚少,目前还没有真正给机器人进行风险投资。现在还处于风险资本难以真正给机器人风险企业投资的状况。所以,应采取通过表彰制度或发布会等形式,积极地向市场和社会展示应用成果,对于完善服务机器人的投资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在生产现场,原来焊接、涂装和工件装卸是机器的{zj0}工艺环节,但是近年来,由于传感器(图像、声音、力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的高度发展,在组装和零件配套工序也采用机器人,机器人的应用范围正在断地扩大。因而,要求工作人员在生产工艺流程中,深入理解灵活运用机器人的性能和制约条件,让机器人发挥出更好的效果。因而要求技术人员不仅具有机器人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能在掌握生产工具设备性能的基础上,制定出设备整体的运行方案,正确地应用生产技术。
在现行制度下考虑服务机器人事故责任时,首先参照产品责任法。在现行法律制度下,处理机器人问题时还有一些特殊之点,这就是,{dy}、机器人是自主移动的;第二、对机器人还没有建立一套标准的操作方法等;第三、机器人的定义以及机器人的分类不明确等。有关这些问题,必须积累一些相关经验,在产业创建期,希望生产厂家和用户积极地提供这些信息,并且设立“中间第三方机构”,把这些信息集中起来,进行适当地横向展开,并向有关部门提供这些信息。另外也可以通过保险公司对生产厂家和用户双方的风险进行保障。
审视以往的机器人政策,大都采取以研究开发项目为中心。许多科研在大学、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中,在还没有和市场需求紧密地联系起来时,就设立了研究课题,开始进行研究工作。但是,使用机器人的是用户,从开拓机器人市场的立场上来看,必须掌握用户的需求,据此制定总体政策。因此从原来着重以研究开发的偏向的作法中,转变到以市场为主导的作法上,以专用机器人为中心来寻找机器人应用的显在市场和潜在市场,在这样的基础上设立课题以及制定所需要的政策。
“市场驱动”和“技术牵引”是创建和扩大市场相辅相成的两个车轮,是创建和扩大市场相辅相成的两个主要因素。缺少哪一个,市场开拓都会受到限制。其原因是,在“新技术开发—应用开发—市场规模扩大”的过程中,技术开发的成果并不是直接和市场相连接的,而是在进入市场的各个阶段中,“市场驱动”和“技术牵引”是同时并行的、相互影响的、共同发展的。也就是说,已经开发的技术,分阶段适用于多种多样的应用,通过和不同领域科学知识的融合、创新、周而复始,产品才能走向实用化。
2002年,日本以新设立的国际急救系统研究机构(IRS)为中心,在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的支持下,文部科学省制订出“新世纪重点研究创新计划减轻大城市大震灾特别计划(简称大大特计划)”,其中的“急救机器人等高级防灾基础结构构筑的研究开发计划”(2002年~2007年)已经开始实施。该项目集中了日本全国250多位机器人研究专家,以支持紧急应对大震灾(人命救助等)的人体搜索、信息搜集、信息分布等为目的,进行机器人、智能传感器、便携式终端、人机接口等研究开发。该计划的研究资金预算如下表。
(1)能够处理柔性部件的机器人技术生产系统在汽车和家用电器等的组装工艺中,已经实现了对不变形部件的自动化装配,但是对柔性部件(车内布线等)的输送和装配作业,现在实现自动化还有一定的困难,还得依赖人的手工操作。另外,同时实现多个接插件的连接,由于接插件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抓取和组装的方法也要求是多种多样的,自动化也有一定的难度。为此需要解决的课题是,研究能够实现在车内布线等以柔性部件为对象的全部组装作业自动化的机器人技术系统。
(2)人与机器人协调型单元生产机器人技术系统进入上世纪90年代,在国际性成本竞争高涨等的形势下,日本出现了单纯生产工艺向海外转移、转向附加价值高的生产产业,在日本国内,加紧研究适应多品种变量生产的生产方式。其中,取代原来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普及成为单元生产方式。在单元生产方式中,对应多品种变量生产用增加人工的负担来抑制初期的成本,另外一方面还有培养熟练操作人员需要花费时间、质量管理也难以进行等缺点。为此,需要解决的课题是应该提高单元生产方式中的生产率,研制在单元生产方式中能与人协调工作的机器人技术系统。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日本近年机器人产业政策及发展计划_日本{dy}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