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何频出昙花一现的“兔王”_刘氏兔业合作社的空间_百度空间

●浙江 萧山 钟利民

在兔业领域,人们习惯将养殖规模较大,在业界有一定影响却喜好张扬的人称之为兔王兔司令兔状元。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恰好是兔王频出的年代。但兔王们似乎有一个通病,就是昙花一现,新星却似流星,只划过一道短暂的光痕。这种现象,正好应验了一句古训: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辽宁铁岭就冒出一个青年兔王”—石磊,也曾经名噪一时。到了九十年代,山东女兔王王玉梅更是风光无限,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能与当时的{gjldr}对话,成为兔业界的一大骄傲。在电子媒体和低质媒体的轮番轰炸下,吸引了全国成千上万的粉丝不远千里到山东求真经。但后来笔者碰到几位王玉梅的同乡,说的话就有点难听:她无非是卖兔种,搞培训赚点钱,兔肉加工是做做样子的。现在,这位女兔王在兔业界早已销声匿迹,王(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同样是几十年代。浙江台州升起两颗兄弟兔王星星,老大从长毛兔规模养殖到兴办毛纺厂,老二别出心裁地建起了獭兔王府。但老大毛纺厂购进的是国有企业的淘汰设备,老二搞了七、八台工业缝纫机仅生产了几件獭兔皮背心。一句话,只是用来装璜门面的。兄弟兔王的结局也同样悲惨,老大因触犯刑律进了班房,老二欠债不还云游四方。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兔王的故事还在不断延续。新千年伊始,长毛兔大王昝建梁在有关部门支持下,搞起了轰轰烈烈的千兔测定,仅管受到同行们的质疑,还是获得了千禧杯金奖。名声在外,就需要漂亮的包装,他给自家的长毛兔冠上了汉语中的两个极端词汇—“巨高。硬件建设也在不断地扩张,号称拥有笼位七万多个。但是欠账总是要还的,绷紧的资金链一旦断裂,债主们就会蜂涌上门,兔王的神话也就此破灭了。

如果兔界的朋友们认真疏理一下,还会举出各地不少兔王们的有趣故事。城头变幻大王旗,你方喝罢我登场。但这种流星式的明星绝不是我们发展养兔业的目的。缘何频出昙花一现的兔王,值得我们深思。

最近,黑龙江的王维廉老先生在《北方兔业》上发表了东北大型养兔场的调查分析及其启示一文,倒值得读者们一阅。文中称:东北地区曾经拥有笼位万个以上,基础母兔千只以上的养兔场(公司)22家,其中改革开放以来兴办的有19座占86.36%,截止20103月底,已关停的大型兔场18座占总数的81.81%。看来,黑土地上的兔王们短命的同样占了大多数。

追根逐源,短命兔王的病根主要是:不遵循养兔业的基本规律,不懂技术支撑,不关注市场风险,盲目地铺摊子、上项目。主办者素质低,兔场出现了三高”“三低,投资成本高,饲料消耗高,病兔死亡率高,劳动生产率低,母兔产出率低,仔兔成活率低。

要终结短命兔王频繁出现的现象,有效的xx只能是尊重科学,循序渐进;诚实办事,低调做人。

编者按:钟利民“缘何频出昙花一现的‘兔王’”一文,对于一连串的养兔“英雄”进行了评论。说到底,这些昙花“英雄”,他们一开始就是要倒人致富;而不是“好事业要用好思想去办”。他们就是要把自己的兔子倒给千家万户,而千家万户的钱,被倒进一个人的腰包里,成为百万元户、千万元户。一些地方部门,还有一些媒体,不问是怎样富的,硬是要把这些“英雄”吹为“致富典型”,被捧为坐上宾。中国兔业报早在20年前就多次揭露:“否,这不是致富典型,这是一人富、万人哭的害人典型!这种典型多了,老百姓就要倒霉!”

“好事业要用好思想去办”,就是提倡创造财富致富。创造财富,就是生产商品兔。商品兔多了,兔肉就多、兔皮也多、兔毛多、兔产品多了,钱也就多了,这叫创造财富,而且是长期致富;对于一个人来说,创造财富致富,是一辈子的事。那些只想倒人致富的人,没有“好事业要用好思想去办”的思想,只能昙花一现。这些人,更没有诚信可言。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兔业诚信年”活动中,兔界要更加引以为戒,诚信经营。



郑重声明:资讯 【缘何频出昙花一现的“兔王”_刘氏兔业合作社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