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唢呐王子”到新生代音乐人_颜胜军_新浪博客
(2010-07-08 20:09:13)

 

他是因唢呐而诞生的。唢呐的胎教给了他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从6岁起登台演出,21年舞台生涯,他把传统的唢呐演绎得出神入化。对唢呐演奏的创新,才是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艺术价值的体现。他立足维吾尔唢呐的根基,吸收多种的民族音乐营养,借鉴阿拉伯、印度、土耳其等国家优美的音乐元素,与国际现代音乐接轨,使传统的维吾尔族唢呐焕发青春,妙不可言的惊现于当代音乐的殿堂,成为新疆唢呐新奏的{dy}人,成为天山南北家喻户晓的唢呐王子。

从此,他的音乐创新一发而不可收拾,以唢呐为载体,他成为“情绪音乐”的开拓者和xxx,并倡导和创作着“无词音乐”。前者可以将你的喜怒哀乐情绪充分的调动起来,得以{jz}发挥并在音乐的陶冶中使灵魂净化;后者超越歌词的约束,让音乐跨越国境、肤色、语言、信仰的界限,感受来自新疆音乐的魅力。

他就是从“唢呐王子”到新生代音乐人的亚森江·托呼提。

 

一个因唢呐而生的男孩

亚森江·托呼提的出生就有点xx色彩。

他的父亲托合提·再依丁,是新疆歌舞团{gjj}演员,家族第三代唢呐传人。他的唢呐演奏有“神吹”的美誉。在一次演出活动中,人们分明看见他两目微合,吹得如痴如醉。起初以为是他演奏的一种入神的状态。继而发现不对,微斜的姿势是酣睡的样子;可是唢呐传出的那美妙的声音却如行云流水般的激扬。这是怎么回事?许多人把惊异的目光投向他。

终有一位胆大的惊的一声:托合提!你怎么啦!

一声吼把他从梦中叫醒。

托合提莫名其妙。反问:怎么回事?我在吹唢呐哩,眼前是一群群阿拉伯、土耳其、俄罗斯的美女。怎么女演员不见了?

从此,托合提做梦吹唢呐的故事广为流传,“神吹”因此而得名。

让托合提不安的是,“仙女”一个个来到他家,{dy}个阿孜古丽让他视为掌上明珠,第二个吾尼且木古丽让他且喜且忧;第三个米孜古丽出生让他坐不住了,他的唢呐由谁来继承?传男不传女是家族的传统。在充满期盼中,第四个古丽仙古丽来到他家。他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

在几近绝望中,第五个孩子来到人间,这就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亚森江·托呼提,是因唢呐而诞生的一个男孩。那是天意,那是神助。

生于唢呐世家,胎教中就输入了音乐元素,小小的亚森江有着对唢呐和其他乐器特殊的爱好。兴趣是不会说谎的,当玩具与乐器同时放在他眼前,咿呀学语的亚森江连玩具看都不看,却把唢呐抓在手里不放。

父亲的唢呐从小就是他的宠物,只要唢呐一吹,小亚森江就手舞足蹈,那稚嫩的小手,脚下的节奏,还有脸上的表情,竟能和音乐相互融合,这种与生俱来的乐感,逗得大人连连拍掌,无不称奇。

3岁的他,就手不识闲的敲打一种叫“纳格拉”的鼓,像有一种魔力吸引着他而爱不释手,那种洪亮的声响让他兴奋。

这种燃烧在孩子心头的“快乐音乐”,给这个家庭带来无限的欢乐。当父亲的托合提心里更是乐开了花,真是天随人愿,福至心灵。在孩子6岁的时候,托合提给亚森江量身定做,制造出他有生以来{dy}把儿童唢呐。20多公分的小唢呐让亚森江喜欢的不得了,鼓动着小嘴从1、2、3、4学起,于是欢快的儿歌一首首从他的小唢呐中流淌着出来,伴随着他的幸福童年。

8岁那年,父亲随新疆歌舞团赴日本演出,给他买回来一把电子琴,当时在新疆极为罕见。除了学习,电子琴一度成了他生活的全部,甚至连做梦都在弹琴,熟能生巧,演奏技艺和指法还真像模像样。

爱好是{zh0}的老师。谁也不用教,爸爸吹唢呐,他坐在旁边听得着迷,音乐就像一股清泉,流淌在心田,小手指情不自禁跳跃着,这就是他特殊的指法训练。

父亲爱唢呐,更爱家庭,把孩子们安顿入睡后,他还要练上一段时间唢呐曲。小小的亚森江像着了魔似的赖着要跟爸爸睡,爸爸一边吹,他一边学,直到伴着唢呐进入梦乡。

耳濡目染,让小亚森江的音乐天赋像插上了翅膀,在自由的天空翱翔。逢年过节,5个孩子一台戏,亚森江和他的几个姐姐把炕当舞台,以床单做屏幕,以电筒为话筒,呈献出一个个自编自演的节目,欢声笑语装满了一房子。偶逢父亲参加庆典演出,有机会小亚森江露一小手,让观众惊讶不已:这个漂亮的小姑娘唢呐怎么吹的这么好?

原来,亚森江从小穿着姐姐们淘汰给他的衣服,加上圆圆可爱的脸,大大的眼睛,人们都以为他是个小女孩哩!

10岁左右,他已崭露头角,参加各种少儿演出比赛,新疆电视台还录播了他的节目,不少观众质疑:难道真是英雄出少年?会不会作假?

唯有创新才有唢呐的新生

至今,还有很多人以为唢呐是汉民族的乐器,新疆唢呐是由中原地区传入的。

事实并非如此,唢呐的故乡在西域,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杰出贡献。

据考证,唢呐是根据突厥语“苏尔奈”转译的。在新疆克孜尔千佛洞第38窟中,就有“苏尔奈”即唢呐的描述。该窟为公元3世纪开凿,这说明至迟于公元3世纪,唢呐已在龟兹(今库车、拜城一带)地区使用。现今欧洲使用的“苏尔奈”,显然是由突厥民族传给阿拉伯,由阿拉伯传入欧洲的。印度、巴基斯坦使用这个乐器是由突厥民族南迁而带去的。至于我国中原地区使用的唢呐,也是西域音乐东渐的结果。

历史上,新疆是世界音乐的一片乐土。这里曾经是中国、希腊、印度、伊斯兰文化体系交汇的地方。从这里诞生的极负盛名的乐舞艺术,如隋唐时代的《龟兹乐》、《疏勒乐》、《高昌乐》、《于阗乐》、《伊州乐》等,为世人所瞩目、所倾倒,对中原文化,乃至东亚、南亚、西亚的文化都产生过久远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亚森江从对新疆音乐的一份自豪进而成长为一份责任感。作为唢呐家族第四代传人,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传统音乐的原汁原味的继承,做一个优秀的唢呐演奏人,还是在继承中创新,让古乐新生?这是跨入21世纪面临的挑战。

2003年,亚森江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在麦西莱甫欢快的旋律中,传来一首唢呐配电子琴的《小白兔》,唢呐的嘹亮与电子琴的欢快脆亮交相辉映,声情并茂,让亚森江眼前一亮:呦,唢呐可以配电子琴,比歌还好听。在此之前,传统的唢呐只是和其它民族乐器配合演奏,电子琴和民族乐器配合,在新疆还是{dy}次。

像触电一样激发了亚森江的灵感,唢呐创新可以进入一个全新领域。年轻人敢想敢干,用他积累的丰富的音乐知识,将众多民族的音乐营养,以及阿拉伯、印度、土耳其等国的音乐元素,与国际现代音乐接轨,使古老传统的维吾尔唢呐焕发青春。让嘹亮高亢的唢呐融入似小提琴又非小提琴的委婉,似钢琴又非钢琴的明亮,似艾捷克又非艾捷克的悠扬,似爵士乐又非爵士乐的节奏,妙不可言地把唢呐推向新时代音乐殿堂的一个高峰。

尤其是他在舞台上富有激情的演奏和热情奔放的表现力,似一团火顿时点燃观众的情绪,情不自禁的投入,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在维吾尔哈密民歌《花园》唢呐曲的改编中,亚森江除了运用自创的演奏风格与技巧外,还揉进了汉族唢呐《百鸟朝凤》部分内容,使传统的维吾尔唢呐演奏焕然一新。

在《激情的唢呐》中,爵士乐的旋律,现代音乐的色彩与维吾尔民族音乐三者兼收并蓄,珠联璧合,内涵更丰富,音质音色更富感染力,收听效果更臻xx。

由他自己创作的情绪音乐“梦”“爱”“想往”等作品,把人们带入一个梦幻般的境界,让情绪和情感长驱直入,与身体和灵魂交融,那种魔力可以净化人的心灵。

亚森江如痴如醉地投入,这种创新能不能为观众接受,实践是检验成功的{wy}标准。

2005年,怀揣着{dy}张专辑的母带,亚森江几乎跑遍了乌鲁木齐的大街小巷,结果到处碰壁,音像行众口一问:歌碟都卖不动,谁买唢呐碟?

几近山穷水尽时,有一个音像行的小老板摇出了橄榄枝,用相当低的价格将这盘专辑的母带收入囊中,他想以此一搏,创造一个意外的惊喜。

然而,市场的残酷也面临到他的头上。在走投无路时,终于让一个比较有实力的老板慧眼识珠,以比原先高出10倍的价格认购,又以超人的胆略,高出往常数倍的发行量,推向市场。

几乎没有任何宣传广告,在同行都在看这个“疯”了的音像老板要栽跟头时,亚森江如诉如泣、如痴如醉的唢呐演奏,一时间响彻天山南北,有的地方出现一碟难求的现象。

洛阳纸贵。迅速加印也供不应求。假冒碟跟着一拥而上。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消费者的认同是对亚森江创新之路的{zg}褒奖。

让全世界知道新疆音乐

话语尽,音乐始。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语言可与音乐媲美,音乐是天籁通往人心灵的诗歌。所以,音乐是世界语言,好的音乐能突破国界,肤色、民族、信仰的樊篱,让倾听者人人为之感动,让欢乐者手足舞蹈;让悲痛者在极度哀伤中喧泄,从而化悲痛为力量;让思考者激发灵感,打开洞察世界的另一扇窗。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新疆音乐曾经有过历史的辉煌。亚森江的父亲对儿子寄予厚望,他说:你要做一个干干净净的音乐人,不为尘世间的名誉地位、金钱利禄所动,这是一个音乐人最可贵的品质。希望你好自为之,把新疆的唢呐从故乡发扬光大,传到全世界去。

这是亚森江一生的奋斗目标。

“情绪音乐”成了亚森江一个新的主攻方向。他对情绪音乐这片待开发的沃土作了一番调研,他认为优秀的音乐作品是发自心灵的声音,是表达人情绪的,也是充分满足人情绪的。因此,他在每一次创作中都是全身心地投入,运用想象,调动人的情绪,用心去感受某一种情绪的真实情感,用音符将它记录下来。这样创作出来的每一首新曲,都能强烈的打动听众的心,因为那是发自“心”的声音。再进一步说,音乐就是情绪的喧泄,正如愤怒出诗人,人间喜忧哀乐、悲欢离合,就激发和创造了音乐。音乐可以哀,可以怨,可以欢,可以乐,可以忧,可以愁……音乐可以表达世道人心,人生百态,声声入耳,一一在心。音乐更大的魅力,还不仅仅是人情绪的寄托,他还能把人的情绪挖掘和调动起来,让歌者歌的酣畅淋漓;让乐者情不自禁手舞足蹈;让悲哀者痛定思痛,化悲痛为力量;让出征者斗志昂扬,冲锋陷阵……

音乐是灵魂的一种香味,是思想的兴奋剂,是歌唱的心的和声。

亚森江从玩乐器,到喜欢音乐,到对音乐的传承与创新的一种使命感,是他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次飞跃。

“音乐情绪论”使亚森江仿佛找到了一条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新路,从而触到音乐的真谛,开启了他通向新的音乐领域的大门。借助意识流的手法,他经常在一种万籁俱寂的环境中,沿着头脑一种情感的主旋律,他会自由的发挥,淋漓尽致地吹奏出一种全新的曲谱。如果不录音,过后连他自己也无法复原当时演奏的新曲。这种情绪音乐的独特的创作方法,不乏有来自内心、感动心灵的佳作。在情绪音乐这片处女地上,他立志要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辛勤耕耘,让情绪音乐花繁叶茂,硕果累累,成为音乐的一片新的乐土。

起初,通过亚森江所掌握的音乐元素的演绎,他能把新疆的草原、绿洲、雪山、冰川、戈壁、沙漠带到他所创造的音乐中去,让从未到过新疆的人也能亲切的感受“大漠孤烟直”、“明月出天山”、“劝君更尽一杯酒”、“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意境和心境。

不断的创作和积累,使亚森江进一步感悟,音乐是打开心灵的一把钥匙。诗动人,歌动情,音乐直抵心灵,它是感动灵魂的诗歌。

只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只有净化自己的心灵,才能净化他人的心灵。尽管他才27岁,在音乐的天地里,他已耕耘了21年,做一个纯粹的、干干净净的音乐人成了他的座右铭,功名利禄,商海沉浮,名誉地位,人际交往……他几乎一窍不通。埋头于音乐创作,他执迷不悟,废寝忘食,通宵达旦,乐此不疲。

音乐不是贵族享受,是大众的精神食粮,他牢牢记住父亲的一句话:唢呐是普通人的拉条子、抓饭,不是宫廷的美味佳肴。他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没有把自己埋在象牙塔里,他创作的每一首新曲,反复让儿时的朋友们听,他说:只有吹奏到大众心中才是真正的好曲。

“无词音乐”是他发展的另一个领域。

“无词音乐”即不带歌词的音乐。歌词和歌曲本是孪生一对,谁也离不开谁。在当今的歌曲中,几乎没有只有词没有曲的歌,或只有曲没有词的歌。亚森江做了很久的思考,以为歌词对歌曲的导向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词越好,影响力越大。他发现,歌词的引导作用也容易约束音乐的表现力,限制了欣赏者的想象空间。没有歌词将会怎么样呢?实践证明,音乐的世界语言是可以不借助歌词来表达的,使音乐跨越国境、肤色、语言、信仰的屏障,真正感受纯音乐的无穷魅力。

“无词音乐”还是一个正待开发的全新领域,亚森江正在全身心的投入,让音乐这匹“天马”,摆脱缰绳的羁绊,自由的驰骋。

在西域乐器丰富的宝库中,“巴拉曼”是其代表之一。巴拉曼古代称荜篥,早在西汉时期就已流传在西域龟兹一带。东晋末年,巴拉曼由丝绸之路随龟兹乐东传到中原,清代成为宫廷乐器之一。巴拉曼发音明亮,音色柔和、优美,富有较强的表现力,是维吾尔、乌孜别克族民间乐队中颇富特色的吹奏乐器。随着时间的变迁巴拉曼几近失传,如今除少数的民间艺人还能演奏巴拉曼外,已经在年轻一代中淡忘了。

为了抢救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亚森江不遗余力,跟随他的父亲倾情创造巴拉曼的新生。他不仅能娴熟的演奏巴拉曼传统曲谱,并将挖掘整理改造,让巴拉曼演奏出时代的新声。

伟大的精力是为伟大的目的而产生的。为了把新疆的音乐传向世界,亚森江朝着这一目标在不懈的努力着。从6岁到今年的27岁,他对音乐的追求从来没有放弃过。今后的路还长,他走的很坚定,很专注,也很激情。有一句话铭刻在他心中: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热情所鼓舞的人,永远不会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从“唢呐王子”到新生代音乐人_颜胜军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