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六大功能分区推动海岸带可持续发展- 媒体看海南- wova - 和讯博客
海南:六大功能分区推动海岸带可持续发展 [引用 2010-07-11 10:06:47]   

文章来源: 南海网-海南日报

六大功能分区推动海岸带可持续发展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解读之四

  作为指导海南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纲”,《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对空间布局非常重视。在文中,刚刚论述完总体思路,即用较大篇幅对之进行全面阐释。海岸带功能分区则是空间布局篇三大组成部分之一,是其中一大亮点。

  “从全省的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来讲,我们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就是海岸带土地资源。”省旅游委副主任、《规划纲要》起草组负责人邓小刚在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仅用一句话,就充分阐明了将海南岛海岸带从功能上进行划分的重要性。

  要把最宝贵资源的利用效率发挥到{zh0}

  “海南旅游{zd0}的特色就是四个字,热带、海岛。”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赵中社如是说。的确,每一位来海南旅游的人,都不由得为海南岛漫长、曲折而优美的海岸线而折服。这是海南岛最精华的部分,{zy}资产。

  海岸带从概念上讲指的是陆地跟海洋的交汇地带,就是以海岸线为中线,向陆地延伸至10公里处,向海洋延伸至-15米等深线处。这个范围恰恰是海南人口最密集、经济产业布局最重要的区域,尤其是旅游业和相关现代服务业更是集中布局于此。毫不夸张地说,海岸带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不仅关系到国际旅游岛重大产业和重大项目的科学布局,还密切关系到国际旅游岛可持续发展和有序开发建设的长远大局。

  然而,迄今这个“黄金宝带”的开发效果却不是太令人满意。省海洋与渔业厅提供的数据表明,海南岛岸线经济密度(海洋生产总值与海岸线长度之比)为0.3亿元/公里,在全国沿海省份排名倒数第二,海岸带资源丰富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因此,我省编制《规划纲要》时,对于海岸带部分的考虑就显得格外慎重而透彻。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海南岛海岸带的每个区块、每个分段资源的特点都不一样。”邓小刚认为,这种多样性导致了各区段对环境的不同要求,导致了所承载人口、产业存在的巨大差异。“这就需要根据不同的特点,为之划分不同的功能区。”

  邓小刚透露,将海南岛的海岸带从功能上划分为临港经济区、城镇生活区、旅游休闲区、生态保护区、农业和渔业区六大类型,是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的。每个区的划分依据,是根据其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所承载的功能。从名称上看,临港经济区主要以发展经济为主,城镇生活区构建了人口的生活环境,旅游休闲区以旅游开发为主,生态保护区所承载的是生态保护功能,等等。

  划分的核心目的,是国际旅游岛的有序和可持续发展。这包括不同的产业、不同的项目在空间上的布局,也包括时间上的布局,综合考虑短、中、长不同时期的发展,即现在的开发重点、预留的开发空间和{yj}不开发的保护区等。

  划分的基本原则,是资源利用的效率原则。“要把最宝贵资源的利用效率发挥到{zg}、{zh0}。”邓小刚举例说,要做好资源开发的政府引导,其中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滨海优质土地建设资源,原则上主要用于宾馆酒店度假村以及相关的旅游配套服务建设;而房地产业则相对要为之让步。

  要把公共海滩留给公众,为居民提供一个休闲的好地方

  从《规划纲要》的文字叙述上,就可以明显看出,海南岛海岸带六大功能分区的任务各有侧重,但都无一例外地与旅游业密切关联。在邓小刚的详尽解读下,各个开发区的特点一一展示出来——

  临港经济区主要包括港口和港口周边的工业区、加工区,其任务是发展临港产业。省政府要求将工业集中到现有的工业开发区,其中大部分集中在临港一线,例如海口、老城、洋浦、八所等地。该区开发有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效率原则,即通过引入大企业、大项目来带动海岸带土地资源的高效开发。这个功能带发展旅游有着自己的特色,就是工业旅游。通过这种旅游,游客既可领略到工业发展的历史,又可感受现代化大工业的气氛,甚至还可以在食品厂、饮料厂等地进行体验式旅游。

  城镇生活区主要是指沿海的城市生活区,其核心功能是承载城市发展,为居住人口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该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与生活相关的服务业。“要把公共海滩留给公众。”邓小刚特别强调了城市岸线的开发。他表示,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要为居民和游客创造一个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和景观,这就离不开对于城镇海岸线的合理开发。在规划中提到,对该区域尚未开发的海岸线,除必要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旅游服务设施外,要严格限制其它建筑物建设,例如海口的东海岸要预留更多城市居民休闲去处,要更多地建公共浴场,“其目的就是为居民提供一个休闲的好地方。”

旅游休闲区的开发分为两大块,即为观光旅游和度假休闲旅游进行区别性开发,以面向不同的旅游需求。xx的休闲区以旅游度假为主,要求低密度、低容积率、高绿地率,还要严格限制建筑物的高度以及离海岸线的距离等,如正在开发的海裳湾、神州半岛、棋子湾等,这部分海岸线将来实际规划控制较严。观光旅游面向大众,这部分海岸带发展的重点是宾馆酒店、文化娱乐、运动休闲、餐饮购物等。

  生态保护区的功能主要是保护海洋资源、海岸资源,包括湿地、红树林、青皮林、沿海防护林等。“这类海岸带的保护,对于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核心部分是{yj}性不能开发的。”邓小刚认为,这一部分岸线除了生态保护功能,还承担着生态教育和生态旅游的功能。这部分区域的外围部分可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实行保护性的开发。例如,在保护区外围建设沿海观光公路,游客可方便地进行自驾游,甚至在保护区附近建设露营地,满足背包客、自驾客、房车客等旅游需求,也通过生态旅游的方式唤起大家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

  农业和渔业区,主要用于农业和渔业生产。这个区域的旅游正是海南旅游需要突破的一个重点,以发展休闲农业、休闲渔业和乡村旅游,将来可能通过规划引导发展乡村旅馆、农家乐、渔家乐等。例如休闲农业可发展热带水果的采摘游,休闲渔业可发展观光海钓等,都是农业和渔业转型的好途径。

  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对纲要内容进行细化

  赵中社和邓小刚都特别强调,《规划纲要》中的海岸带功能分区部分,是指导我省开发海岸线的“{zg}纲领”,其它规划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类、“十二五”类、城乡建设发展类、土地利用类、海洋利用类等各种规划,都应该以此为基础进行编制、修编以便于衔接。

  建省初期我省就起草了{dy}步海岸线保护的法规,可惜当时因种种原因未能通过。但是我省海洋领域的专家们并未就此放弃,仅自2008年至今,省海洋渔业厅就编制了相关规划类、研究类文本达8本之多。然而,这些无一例外地都要与《规划纲要》进行衔接。“我们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对纲要内容尽快进行细化。”赵中社说。

  他透露说,目前已接近全面完成的相关海洋功能区划和海岸带保护利用规划的研究报告中提出了一个思路,即将海南规划为“一环四带二岛(群)三区”的海洋经济开发区的区域布局。其中,关于海岸带开发的初步设想是建设四条沿海产业带。

  在北部的海口、文昌、澄迈等3市县,以海口为中心,建设琼北临港经济区,包含马村港、秀英港、清澜港;还有琼北滨海旅游区、琼北渔业经济区、海口海洋高新科技区、琼北滨海生态保护区等,组成北部海洋综合产业带。

  在南部的三亚、陵水和乐东3市县,发挥三亚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集聚、辐射作用,形成“山海互补”热带滨海特色,带动周边发展。规划构建三亚热带滨海旅游经济区、三亚热带渔-农业经济区、莺歌海海盐文化-海盐科技低碳经济区等,组成南部滨海旅游产业带。

  在西部的临高、儋州、昌江、东方4市县,利用其丰富的油气、石英砂等资源丰富,海运条件良好等条件,大力发展临海工业。规划构建东方临海工业区、洋浦-白马井临海工业港口物流经济区、xx港临港经济开发区、琼西滨海核能-风能开发区、琼西海洋渔业经济区等,组成西部临海工业产业带。

  在东部的琼海和万宁2市,利用该区热带滨海旅游资源特色突出,海洋渔业和热带农业发展基础好,钛铁砂矿和锆英石等滨海矿产资源富集等优势,规划构建琼东滨海旅游度假区、琼东渔-农经济区、琼东滨海砂矿业开发区、龙湾港口贸易经济区等,打造文化产业集聚区,组成东部滨海旅游-渔农矿业产业带。

  赵中社表示,对纲要细化要把握的一个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确定海南海岸的基本功能、开发利用方向和保护要求,调控海岸开发的规模和强度,规范海岸开发秩序,既保证海南当前海洋经济发展的合理用海需求,又能{zd0}程度地减少海岸资源浪费、保护海南海岸生态环境的完整性、保护具有代表意义的海岸自然遗迹和人文遗迹,保障国际旅游岛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郑重声明:资讯 【海南:六大功能分区推动海岸带可持续发展- 媒体看海南- wova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