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风险逼近集装箱制造业- woshibokema - woshibokema - 和讯博客
市场风险逼近集装箱制造业 [原创 2010-07-10 10:28:59]   

    我国连续12年保持世界集装箱产销大国的地位但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业内掀起新一轮投资热潮集装箱制造业特别是标准干货集装箱制造业生产能力急剧扩张与相对稳定的需求量增长之间矛盾凸显未来产业的发展形势严峻.

  业内专家在近日召开的中国集装箱工业协会会员代表大会上呼吁我国集装箱行业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曾经吃过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严重的苦头目前该产业在经历了两年左右的历史高峰之后将面临一个大幅回落的市场.但由于新的投资热潮方兴未艾未来几年集装箱产业供求关系将面临严重失衡企业盈利能力和xxxx将面临巨大压力一些企业甚至将面临经营亏损、被迫出局的困境业内企业必须树立足够的市场风险意识.

  新投资迅猛增长  供求关系严重失衡

  由于集装箱航运市场的快速发展2003年底至2005年上半年集装箱制造业持续了20个月有史以来最旺盛的市场需求.到了2004年中期航运市场的突发性繁荣使得集装箱产品订单蜂拥而至.集装箱价格持续上升.同时集装箱制造产业的两家主要制造商――中集集团、胜狮集团在近几年取得了良好的xxxx.导致投资者对集装箱制造盈利能力过分乐观.以国际主要船公司为首的投资者纷纷在中国内地投资集装箱工厂.

  集装箱制造产业主要有干货集装箱、冷藏集装箱及罐式集装箱等其他各类特种集装箱的制造.其中.我国生产的标准干货集装箱占世界产量的95%以上.干货集装箱相比较后两种集装箱而言.技术含量较低.市场进入门槛低.因而重复建设现象更为严重.

  2005年标准干货集装箱制造产业供求平衡已被打破.据中国集装箱工业协会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整个产业的{zg}生产能力已经达到450万TEU(集装箱的计量单位.20英尺标准箱).而2005年市场需求量只有220万TEU.供求比例高达2:1.但业内公认比较合理的比例是当年产业合计{zg}生产能力为当年需求量的1.3倍.

  中国集装箱工业协会预测.2005年新设或规划建设标准干货集装箱工厂到2007年全部达产后产业{zg}生产能力将达到580万TEU.但从现在到2010年集装箱全球新箱需求量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增长.未来供求关系将进一步恶化.

  产业回报率下降  警惕重蹈覆辙

  集装箱产销量近10年来一直保持世界{dy}、目前国际市场份额超过50%的中集集团副总裁李胤辉介绍.重复建设使集装箱制造业资本回报率下降、企业经营管理压力增大.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标准干货集装箱制造产业已经面临集装箱订单量急速下滑.产品价格和原材料价格双双下降的局面.前两年产业繁荣境况业已不复存在.产业资本回报率将在未来呈下降趋势.产能利用率预计也将从2004年的76%下降到2007年的48%.

  专家分析.标准干货集装箱制造产业具备典型的规模经济效益特征.在过去20多年的行业竞争中.像中集集团这样的优势企业不断强化管理、降低成本.通过收购兼并而发展壮大.形成了先进的企业管理能力和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这种能力将显得更加重要.一些企业即使能够获得一些订单.如果不能在短期内建立能够与优势企业相抗衡的综合竞争能力.估计难以实现投资目标.并且可能面临经营难以为继的境况.

  中国集装箱工业协会理事长麦伯良.作为在集装箱行业拼搏20多年的企业家.回顾起上世纪90年代中期行业重复建设带来的苦果.至今仍痛心疾首:1993年中国取代韩国成为世界集装箱制造中心地位.但在1995年至1999年期间.由于标准干货集装箱制造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开工率不足64%.价格一跌再跌.行业亏损面达到70%.1997年损失高达4亿美元.而后产业出现了大规模的停产、并购等整合行动.一批盲目上马的项目被迫退出市场.制造企业由高峰时期的近50家调整到2004年前的不到30家.他一再强调.悲剧不要重演.这些历史教训投资者一定要记取.

  政府注重引导  行业强调自律

  麦伯良介绍.集装箱产业是典型的资源消耗型产业.以标准干货集装箱制造产业为例.不仅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钢材、木地板和油漆等原材料和电力供应.每年约需消耗钢材400万吨.木材100万立方米.电力600万千瓦时.而且对土地资源的消耗也很大.一间生产能力为15万TEU的干货集装箱工厂需要占地20万平方米以上.因此.这个行业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比其他产业更甚.“目前中国已独占世界市场.拿了12年的世界{dy}.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集中精力提升产业的层次.在节能、环保、职业安全.特别是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提升中国在国际集装箱行业的话语权.共同推动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和谐社会做出努力.如果我们再把有限的资源消耗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价格竞争上.我们这个全球{dy}也是没有竞争力的.既是对自身行业的不负责任.也是对社会不负责任.”

  中国集装箱工业协会秘书长史艳秋也呼吁企业应看清市场形势.保持冷静的投资头脑.慎重考虑投资行为.避免投资风险.防止行业出现新一轮的投资热.

  发展改革委工业司车船处的王建宇认为.我国是一个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政府实施的宏观调控政策的目的之一就是实现资源合理利用.保持产业的健康发展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他透露.发展改革委正在重新制定集装箱制造产业的准入政策.将在近期出台并付诸实施.一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标准要求的企业将面临更大的压力.甚至将被迫停产乃至退出集装箱制造产业.

  专家认为.集装箱制造行业发展的历史性高峰已经过去.如果不有效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恶瘤.行业将面临资源浪费严重、市场竞争惨烈的漫长冬天.
郑重声明:资讯 【市场风险逼近集装箱制造业- woshibokema - woshibokema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