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鸣沙xx怪石
白沙湖夏景www.xjlxw.com
白沙湖夏景
白沙湖秋色www.xjlxw.com
白沙湖秋色
骆驼www.xjlxw.com

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
叫白桦林
有一处盛产金铜的矿藏
叫阿舍勒
有一片鲜花遍地的牧场
叫那仁
有一个怪石嶙峋的山谷
叫xx沟
有一片荷花盛开的池塘
叫白沙湖
有一座鸣声隆隆的小山
叫鸣沙山
有一个风景优美的度假村
叫白哈巴
有一个古老神秘的民族
叫图瓦人
有一座充满生机的小城
这是以这条河流命名的小城
叫哈巴河
我的家

哈巴河,中国最西北的一个边陲小县,阿尔泰山{zh1}一片人间净土。

这里人均水资源量竟然达到12.98万立方米,是全国的46.69倍。

这里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相邻,有“中国西北{dy}县”之称。

白沙湖,镶嵌在哈巴河县西北部的沙漠之中,面积仅0.14平方公里,距中哈边境线仅两公里之遥。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弹丸小湖,每到深秋,却能让全国的摄影爱好者们着了魔似的,趋之若鹜。

这里到底有着怎样的神奇魔力?

白沙湖,是一个被沙丘环抱着的沙漠小湖,因沙粒黄而泛白而得名,四周没有进出水道。

沙漠,干旱、死亡的代名词。而这里的沙漠却依然生机盎然。

白沙湖形似豆荚状,南北长700米,东西宽250米,四周生长着几层植被,从外至内依次是爬地柏、额河杨、银灰杨、白桦,湖水四周是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湖心还长着野荷花,野鸭等水鸟嬉戏其中,俨然是一盆小巧却十分生动的xx盆景。每年秋季,经过低温和秋霜的“洗礼”,湖周的色彩由绿变得多彩起来。有黄绿、淡黄、棕黄、桃红、粉红、猩红,甚至是鲜红的。夕阳的余晖透过树林,散落在林间满地的金币上,与湖面上金色沙山的倒影一道,让您沉醉在这迷人的古典艺术作品中,忘了归程。特别是湖南边的一片红树林(银灰杨),放眼望去,白色的沙漠中似红霞萦绕,婆娑妖娆。

您肯定见过不少的名湖,但因没有沙漠的苍茫而少点豪气。

您也一定见过广袤的沙漠,但因没有碧水绿树的映衬而缺少生机。

还有什么比这茫茫大漠中的一汪净水,更让人向往,令人心仪!

在白沙湖的东边和北边,还分布着6个相似的湖泊。为什么在这方圆仅10平方公里的沙丘中能够保留如此密集的湖群呢?

湖泊所在的阿克库木沙漠,位于斋桑湖泊盆地的东北边缘。约3亿年前的石炭纪,阿尔泰山脉在湖盆北部隆起,并在此形成一个巨大的“Γ”形臂弯,是近100万年以来沙粒聚集的{zj0}港湾。阿拉克别克河从港湾中穿过。白沙湖一带,是阿拉克别克河曾经流经的地方,植被发育。狂风携带的沙粒,像水流一样在“港湾”中漩回,再经河道中“热情”植物的挽留,就在河边停留下来。天长地久,逐渐形成沙丘、沙垄和沙山。原来的河道在河流改道后形成沙间洼地,为湖水的汇集创造了空间。而盆地内地层则基本未受构造运动的影响,以微小角度(约5°)向南西倾斜,恰好给地下径流提供了一个流动的方向。雨水和地表水经沙粒渗透,形成地下潜水,遇深部基岩后,在地下自北东向南西方向流动。至白沙湖一带,那些先前形成的洼地,因低于地下潜水面,致使地下径流溢出,并聚集成湖。在阿黑吐拜克一带的沙漠边沿,还有一系列地下径流出露点,较大者还形成了流量颇丰的泉水。

湖泊所在的阿克库木沙漠,位于斋桑湖泊盆地的东北边缘。约6700万年以来,阿尔泰山脉在湖盆北部渐渐隆起,并在此形成一个巨大的“Γ 形港湾”,阿拉克别克河从中穿流。白沙湖一带,是阿拉克别克河曾经流过的地方,植被发育。狂风携带的沙粒,在“港湾”中漩回,经植物的“热情”挽留,在河边停留下来,逐渐形成沙丘、沙垄和沙山。原来的河道在河流改道后形成沙间洼地,为湖水的汇集创造了空间。沙漠下面的地层倾角约5°,向南西倾斜,恰好为径流提供了流动的条件。地表水和地下水自北东向南西方向流动,至白沙湖一带的沙间洼地聚集成湖。在阿黑吐拜克一带的沙漠边沿,还有一系列地下径流溢出,形成一大片森林沼泽湿地。

在白沙湖南10公里处,有一个近南北向的带状山丘,因这里的沙子会唱歌而被称作鸣沙山。哈萨克人叫它“阿依艾库木”,意为“有声音的沙丘”。沙丘相对高度38米,长约2000米,迎风坡20°,背风坡最陡可达33°。沙粒较细,洁净均匀,主要成分为斜长石、石英、钾长石、蚀变岩、凝灰岩。在鸣沙山滑沙,您会感到整座沙丘的颤抖,并伴有隆隆的轰鸣声。若几个朋友同时下滑,轰鸣之声犹如低空飞行的机群滑过之音。

阿克库木沙漠,面积300平方公里,有无数座类似的沙山,为什么独独这座会响呢?

鸣沙山的沙粒中含有10%的石英颗粒,石英晶体具压电性,在干燥环境下挤压摩擦产生静电,并振动发声。更关键的是沙漠底下地下水位较浅,在沙丘内部产生一个潮湿的沙土层带,形成了一个巨大的xx共鸣箱。当沙粒顺坡而下时,相互摩擦产生的声音,经底下的共鸣箱放大,您就能听到来自地下深处的轰鸣声了。

鸣沙山1www.xjlxw.com

鸣沙山2www.xjlxw.com

与阿克库木沙漠隔河相望的就是哈萨克斯坦的阿列谢夫卡镇,您来到这里,可以尽情地欣赏邻国的异国风情。屹立在阿拉克别克河边的国界界碑、横拉的铁丝网,以及威严的边防哨所,带给人们的是一种神圣与神秘。最窄处宽不足2米的阿拉克别克界河,对岸到底是什么样一个状况,吸引了无数游客的好奇心。

“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庄家种在界河边,边境线旁牧牛羊”,是边境兵团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割不断的国土情,难不倒的兵团人,攻不破的边防线,摧不垮的军垦魂”,是边境兵团人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的决心。

“西北边境{dy}连”是上世纪60年代,由5名军垦战士组建起来的。为了捍卫祖国领土的完整,他们付出了一切,创造了屯垦戍边的辉煌,留下了感人至今的“兵团精神”,也为白沙湖增添了“边境文化”的生动篇章。

约3.2亿年前的石炭纪中期,地底的岩浆顺着玛尔卡库里大断裂产生的破碎带,侵入泥盆系的硅质碎屑岩中。冷却后形成青灰色的花岗岩,并发育两组北东和北西向的垂直斜交节理和一组近水平节理。这三组节理把花岗岩体切割成规则或不规则的块体。随着阿尔泰山的抬升,泥盆系的岩石被剥蚀,露出花岗岩。由于岩体内部不同矿物融冻的差异性,在温度的变化下,它们之间不再像原来那样结合的紧密,再经狂风和流水执著的雕琢刻画,最终形成现今xx沟怪石嶙峋的花岗岩石蛋地貌景观。经查证,这里的气温{zg}39.4℃,{zd1}-50.1℃,{zd0}日温差30.2℃;年平均风速为4.5米/秒,瞬时风速可达36米/秒。巨大的温差和风速,甚至洞穿了坚硬的花岗岩,雕刻出来了无数的石洞和天窗。

这里的山不高,相对平缓,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随意摆放在广袤的原野上,让您肆意地欣赏与把玩。xx的岩石好似人工堆砌的石墙,造型各异的象形山石,有如虎啸深山、雄鹰俯视、龟兔赛跑、苏武牧羊……好如雕刻家刀下的件件珍品。夕阳西照,这些怪石的剪影,好像醒了过来,个个栩栩如生。

围绕花岗岩怪石的一圈黑色角岩石林,是泥盆纪的沉积岩受岩浆所散发的热量

哈巴河虽地处偏远,但因其河流众多,水草丰美,历代都是游牧部落争夺的宝地。

春秋战国时期,呼揭人在这里游牧,后来又属于匈奴右部的领地。从东汉至隋唐,先后有鲜卑、柔然、高车、突厥等统辖这里的草原。唐朝在这里设立都护府,元朝时这里是成吉思汗子孙们的领地。哈巴河的名字是公元1930年设县时订立的,一直沿用至今。远古的游牧民族,给哈巴河县留下了历史悠久的草原文明。

据当地人介绍,在怪石林立的xx沟里,分布有多处岩画。岩画分雕刻和彩绘两种,有牲畜、动物以及狩猎、舞蹈、生殖崇拜等图案,表现游牧部落对自然与神灵的崇拜。画面古朴生动,下笔不拘章法,自然奔放,显示出不凡的雕刻和绘画技巧。在多尕特岩画中,有个飞机造型的涂绘图案,使得怪石沟愈发的神奇,让每位瞻仰它的人,都能强烈感受到一种神秘的气息。

“xx催长婴儿,霜花积厚雪”。在哈萨克族民间流传有育婴习俗,共分三大类十六种。其悠久的历史,可以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游牧民族古老的生产生活习俗。2007年,“哈萨克族民间育婴习俗”被列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齐德哈仁渡口出土的细石器文物,把哈巴河的历史追溯到更为久远的年代。在这块面积5000平方米的河滩上,散布有石片、石核、石镞、石钻等200余件石制品,距今约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是目前新疆境内最北边的细石器遗址。它的发现,不仅填补了阿勒泰无细石器的空白,而且将阿勒泰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提前了数千年。

今天,古老的习俗,依然在一代又一代的哈萨克人手中传承。每年冬去春来的时候,古老的马背民族,赶着牛羊,浩浩荡荡地从冬牧场迁往夏牧场,而深秋季节,又从夏牧场迁回冬牧场过冬,这种习俗被称为“转场”。这样一个轮回,一般要走上百里,甚至几百里路。他们走得非常的辛苦,白沙湖地质公园的建立,将使未来“转场”的路上,充满了希望,散发出科学的光芒。 

犬牙交错www.xjlxw.com
犬牙交错
神龟问天www.xjlxw.com
神龟问天
彩绘岩画www.xjlxw.com
彩绘岩画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碧水鸣沙xx怪石】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