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见习报告

纺织见习报告

2010-07-06 22:06:29 阅读4 评论0 字号:

写在前面的话

2010年六月底,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我参加了学校安排的工厂见习课。我是学纺织的,当然参观的是纺织厂。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乘车到达目的地。老师总共给我们安排了两天的见习,都在上午,每次参观的工厂也不一样。{dy}天参观的工厂叫做芜湖强力纺织厂,是个小厂,员工不多,硬件设备也不是太好,产品单一;第二天参观的工厂叫芜湖大华纺织厂,也是个规模很小的纺织厂,这个工厂只织布,不纺纱,加工过程和产品也都比较单一,员工更是少的可怜!

老实说,在工厂参观的过程中,我的心就凉了一大截:纺织厂实在是太破了,工作条件实在是太差了!回来的时候,好多同学都相互诉苦,更有甚者,呼天抢地的准备转专业了。虽然我很心凉,但我没有走极端。我还是很冷静地思考了纺织这个行业,以及通过这次见习的所思所想。

在这里我首先要说,两个上午的参观并没有使我在相关技术上有多大进益,只是开阔了我的视野。如果我写出一大堆理论性很强的东西,别人一看就知道不是我写的。现在资讯和传媒很发达,在网上随便就能下载很多相关内容,但这根本就是在浪费时间,实在是没有意义!写出来的东西也都是一堆死蚂蚁,脱离实际。所以我的报告科技含量少一点,希望老师能够理解。

参观强力纺织厂

强力纺织厂是此行的{dy}站,旧址在市区,新址在开发区,产品主要是面向军工的坦克帆布,关于其总体情况,我在前面已经说过,这里就不赘述了。我们首先参观的车间是用来清洗纤维的,里面有两台非常大的机器。由于在城里,晚上的电费较白天便宜,所以这个车间是晚班。然后我们参观了制造纱线的车间。由于纱线的性能对织出来的布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制造纱线是个细活。制造纱线分别在两个车间进行,{dy}个车间制造比较粗的纱线,纺出的纱线质量比较差,然后将制出来纱线进行精梳处理,这道工序在第二个车间进行。这两个车间给我的印象就是机器虽然比较多,但工人比较少,机器的声音也比较大。{zh1}参观的车间是织布车间,也是最终生产出产品的地方。里面也是机器比人多的多。两行经纱,一行纬纱,经纱一张一合,纬纱来回穿梭,看的人是眼花缭乱,产品就在这过程中源源不断地产出。

参观大华纺织厂

大华纺织厂是此行的第二站,地址在开发区,与强力纺织厂的新址距离不远,工厂不大,产品也比较单一,主要生产平纹布,据老师说,产出的布主要卖给杭州的天堂制伞厂。我在前面已经说过,这个厂只织布,不纺纱,所以工作流程很单一,主要就是将原料纱线放在织布机上,然后就等着机器出产品了。该厂所用的纱线是复丝,是由涤纶和蚕丝混合纺成的,所以产品在强度和条干均匀度上都比较好,摸起来很平滑。该厂所用的织布机比强力纺织厂的要好,纺织速度很快,灵敏度很高,当遇到纱线断裂情况时,能够自动停车。由于是初次见到这么好的织布机,我就问了老师每台机器的价格,老师说每台大约要3万多块钱。当时我大约算了一下,如果要建一个和大华差不多规模的纺织厂,包括厂房建设和机器投资,大约要花150万。

综述

这次的见习,使我开阔了视野,对纺织这个行业的认识也比以前深刻了。虽然刚开始给人的感觉是纺织这个行业不怎么样,工作条件差,待遇差,但后来我慢慢认识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如果学不好,学什么专业都一样;如果学的好,学什么专业也都一样!虽然我们参观的是小厂,但只要学好本领,将来必会有大厂等着我们干大事。我们纺织这个专业不乏人才,姚穆先生不就是搞纺织的嘛,人家可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啊!但相对其他行业来说,我们纺织行业的人才还是不多的,这也正是我们的机遇啊!我们以后都是纺织行业中科班出身的,将来必将大有用武之地,再者,纺织是我们安徽工程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在省内外小有名气,作为我们学校的纺织工程专业一份子,我们应该感到xx荣幸和自豪!

所以,不论将来我是工作还是创业,我都要把青春和热血献给中国的纺织事业!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纺织见习报告】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