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培训,其中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门课程就是“教与学的差别”。它从人的大脑的认知结构和对信息的处理过程的差异的角度来说明人与人之间的接受知识的渠道和能力的差异。对我的启发很大。回来后自己在做汇报讲座中也特别提到这个“学习型态”问题,并结合自己的见解做了说明,引起不少教师的共鸣。人的学习型态大体分为四种:“分离式独立学习”型态的人想象力丰富,能从不同角度看事物,对人有兴趣;“适应性实验学习”的人动手能力强,好冒险,凭本能解决问题;“理解式融合学习”型态的人架构理论性模型能力强,归纳推理能力强,关注抽象概念;“聚敛式集中学习”型态的人应用能力强,非感性,专注于假设推理性思考……人的学习型态不同,导致了学习的效果不同。人的大脑千差万别,其认知结构和处理信息的方式也不同,导致了在接收知识过程中会自动根据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接收,而这个“自身的特点”就包括了人的大脑的生理结构、成长经历、已具备的知识的数量等。
教育的意义就在于使被教育者认知结构的更新。在教育中如果讲究学习型态的匹配,就能更加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更新。但教材只有一套,教师只有一个,如果学生的学习型态跟某个教师的匹配,那么这个学生就能很好地接收老师的信息。我当过班主任的那个班级,毕业时我看到在她们的纪念册上有对班主任的评价,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其中一个学生这样评价我“她是我做人的楷模,是我人生路上的导师”,另一个学生说是“xx的化身”,还有一个说“神经质,不可理喻!”也许她们说的都对,没有标准答案,只是她们在不同角度在老师身上各自索取了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而已。这也算是对学习型态匹配问题的简单说明吧!
还有一个例子,是本人在做新加坡汇报讲座中讲过的:有的人天生对数字很敏感,善于抽象的逻辑思维,有的人善于形象思维。如果看见一辆汽车过来,前者首先看它的车牌号,而前者却记住了它的颜色、款式、车型。如果教师是属于{dy}种人,那么跟他学习型态相同的学生,多少会在考试测评中因记住了车牌号而占优势,另一种学生却相反。
学习型态是否天生的?能否培养?本人是个彻头彻尾的“基因决定论”者。学习型态应该是构成人的性格的一部分,是天生的,爹妈给的!正因为人的性格、学习型态的千差万别,才造就了社会的复杂与缤纷。否则,在相同的教育环境下,人人都是速生桉树了!教育应该是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的。教育的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力量,“发展”人的个性。指的是在充分尊重人的个性的基础上,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而不是用“培养”、“改变”、“扭转”等行为。不少家长希望“改变”孩子的性格,“培养”孩子的兴趣,企图把孩子变成为另一个人。优秀的钢琴家不是个个靠从3岁开始天天练琴造就的,即不是人人从3岁开始天天练琴就都能成为优秀钢琴家的。父母和教师的责任应是通过一系列活动去发现孩子或学生的兴趣或潜能,并想办法把它们发掘出来,加以发挥、培养,{zh1}得到发展。一旦发现他们不具备这样的天赋,就不要强硬去“培养”,否则一切都是徒劳。
人的基因决定了人的性格和学习型态,也就决定了他未来的发展方向,天赋和后天的教育应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后天的教育要在尊重人的“本性”的基础上进行(以人为本),而且会因为学习型态的各异导致教育教学效果的差异,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做很多自欺欺人的徒劳的工作,也不会因此而自责。以上是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登录名: 密码: 记住登录状态建议在网吧/公用电脑上取消该选项
昵 称:
验证码:
评论并转载此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