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_七星海棠
  亦作“象碁”。
  1.先秦六簙戏用象牙做的棋子。黑白各六枚。《楚辞·招魂》:“菎蔽象棊,有六簙些。”王逸注:“言宴乐既毕,乃设六簙,以菎蔽作箸,象牙为棊,丽而且好也。” 洪兴祖补注引鲍宏《博经》:“用碁十二枚,六白,六黑。”
  2.古代弈之一种,亦曰象戏。相传战国时已有之。汉刘向《说宛·善说》:“燕则鬭象棋而舞郑女。”其后北周武帝制《象经》,集百僚讲说。据传《象经》有日月星辰之象,以寓兵机。《隋书·经籍志》兵家著录《象经》一卷,题周武帝 撰,书亦不传。宋司马光作有《古局象棋图》,与今象棋不同。
  3.现今通行的象棋,相传为唐代牛僧孺所制。刻圆木或牙、骨为棋子三十二枚,红黑各半。两人对弈,一方以帅统仕、相及车、马、炮各二,兵五;一方以将统士、象及车、马、炮各二,卒五。弈时双方轮流行棋,以将一方之将帅围死为胜。
     一般认为,象棋起源于中国。
  英国xx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其所著《中国科学文化史》中明确提出,象棋是中国人的创造。他详尽地分析了中国古代游戏-与天文、象术、数学的关系,他说:“只有在中国,阴阳理论的盛行促使象棋雏形的产生,带有天文性质的占卜术得以发明,继而发展成带有军事含义的一种游戏。”接着陆续有苏联学者发表文章,批驳印度起源说。1972年南斯拉夫历史学家比吉夫的专著《象棋-宇宙的象征》断定象棋首先出现在公元569年的中国(象戏),然后才逐渐传播开来。
  现代的象棋型式,到宋代方才制定。宋代的理学家程颢有一首咏象棋的诗说:“大都博弃皆戏剧,象戏翻能学用兵。车马尚存周戏法,偏神兼备汉官名。中军八面将军重,河外尖斜步卒轻,却凭纹愁聊自笑,雄如刘项亦闲争。”他诗中还没提到炮,炮这兵种,是{zh1}加入的,当然是要在中国人发明了火药火器之后,才反映在象棋上。
  具有悠久的历史。时期,已经有了关于象棋的正式记载 ,如:《楚辞 · 招魂》中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说苑》载: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说:“足下千乘之君也, …… 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由此可见,远在战国时代,象棋已在贵族阶层中流行开来了。据上述情况及象棋的形制推断,象棋当在周代建朝(公元前11世纪)前后产生于中国南部的氏族地区。早期的象棋,棋制由棋、箸、局等三种器具组成。两方行棋,每方六子,分别为:枭、卢、雉、犊、塞(二枚)。棋子用而成。箸,相当于,在棋之前先要投箸。局,是一种方形的棋盘。比赛时“投六箸行六棋”,斗巧斗智,相互进攻逼迫,而制对方于死地。春秋战国时的兵制,以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共六人,当时作为军事训练的游戏,也是每方六人。由此可见,早期的象棋,是象征当时战斗的一种游戏。在这种棋制的基础上,后来又出现一种叫“塞”的棋戏,只行棋不投箸,摆脱了早期象棋中侥幸取胜的成分。
  秦汉时期,塞戏颇为盛行,当时又称塞戏为“格五”。从湖北云梦西汉墓出土的塞戏棋盘和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彩绘木俑塞戏 ,可以映证汉代边韶《塞赋》中对塞戏形制的描写。三国时期,象棋的形制不断地变化,并已和印度有了传播关系。至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朝代,武帝(公元 561 ~ 578 年在位)制《象经》,王褒写《象戏 · 序 》,庚信写《象戏经赋》,标志着象棋形制第二次大改革的完成。隋唐时期,象棋活动稳步开展,史籍上屡见记载,其中最重要的是《士礼居丛书》载《梁公九谏》中对武则天梦中下象棋频国天女的记叙和牛僧孺《玄怪录》中关于宝应元年(公元 762 年)岑顺梦见象棋的一段故事。结合现在能见到的北宋初期饰有“”四样图案,而以八格乘八格的明暗相间的棋盘来表示棋的苏州织锦,和河南开封出土的背面绘有图形的铜质棋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唐代的象棋形制,和早期的颇多相似之处。当时象棋的流行情况,从诗文xx中诸多记载中,都可略见一斑。而象棋谱《樗薄象戏格》三卷则可能是唐代的著作。宋代是象棋广泛流行,形制大变革的时代。北宋时期,先后有司马光的《》,尹洙的《象戏格》、《棋势》,晁补之的《广象戏图》等著术问世,民间还流行“”。
  经过近百年的实践,象棋于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 32 枚棋子,黑、红棋各有将(帅)1个,车、马、炮、象(相)、士(仕)各2个,卒(兵)5个。南宋时期,象棋“家喻户晓”, 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李清照、刘克庄等文学家,洪遵、文天祥等政治家,都嗜好下象棋。宫廷设的“棋待诏”中,象棋手占一半以上。民间有称为“棋师”的专业者和专制象棋子和象棋盘的手工业者。南宋还出现了洪迈的《棋经论》、叶茂卿的《象棋神机集》、 陈元靓的《事林广记》等多种象棋著述。 元明清时期,象棋继续在民间流行,技术水平不断得以提高,出现了多部总结性的理论专著,其中最为重要的有《》《 》《》《适情雅趣》《》《竹香斋象棋谱》等。杨慎、唐寅、郎英、罗颀、袁枚等文人学者都爱好下棋 ,大批xx棋手的涌现,显示了象棋受到社会各阶层民众喜爱的状况。 新中国建立之后,象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1956 年,象棋成为国家。以后,几乎每年都举行全国性的比赛。 1962 年成立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下属组织-中国象棋协会,各地相应建立了下属协会机构。 40 多年来,由于群众性棋类活动和比赛的推动,象棋棋艺水平提高得很快,优秀棋手不断涌现,其中以杨官璘、胡荣华、柳大华、赵国荣、李来群、吕钦、许银川等最为xx。

  世界上的4大棋类(、中国象棋、国际象棋、)都与本国家的政治制度有关。象棋所反应的政治制度是中国的封建社会,而且几乎是缩影——有皇宫(9宫)、士位(士、仕)、文官(即中国象棋的象、相,不许过河)、武将(车、马、炮)、士兵(兵、卒)。

象棋棋子  
 象棋是一种双方对阵的竞技项目。棋子共有三十二个,分为红黑两组,各有十六个,由对弈的双方各执一组。兵种是一样的,分为七种:帅(将)、仕、相(象)、车、马、炮、兵(卒)。

  红方持有棋子
  帅一个,仕、相、车、马、炮各两个,兵五个。
  黑方持有棋子
  黑方有将一个,士、象、车、马、炮各两个,卒五个。
  注:其中帅与将;仕与士;相与象;兵与卒的作用xx相同,仅仅是为了区别红棋和黑棋而已。
  
  

棋子的走法


  
帅(将)
  

  红方为“”,黑方为“”。
  帅和将是棋中的,是双方竭力争夺的目标。它只能在""之内活动,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每次走动只能按竖线或横线走动一格。帅与将不能在同一直线上直接对面,否则走方判负。
  仕(士)
  (士)是将(帅)的贴身保镖,它也只能在九宫内走动。它的行棋路径只能是九宫内的斜线。
  象(相)
  红方为“”,黑方为“”。
  相(象)的主要作用是防守,保护自己的帅(将)。它的走法是每次循对角线走两格,俗称“象飞田”。相(象)的活动范围限于"河界"以内的本方阵地,不能过河,且如果它走的"田"字中央有一个棋子,就不能走,俗称“塞象眼”。
  车(jū 车)
  在象棋中威力{zd0},无论横线、竖线均可行走,只要无子阻拦,步数不受限制。因此,一车可以控制十七个点,故有“”之称。
  
  炮在不的时候,走动与车xx相同。必须隔着一个子打。
  
  马走动的方法是一直一斜,即先横着或直着走一格,然后再斜着走一个对角线,俗称“马走日”。马一次可走的选择点可以达到四周的八个点,故有"八面威风"之说。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别的棋子挡住,马就无法走过去,俗称“蹩马腿”。
  兵(卒)
  红方为“”,黑方为“”。
  兵(卒)在未过河前,只能向前一步步走,过河以后,除不能后退外,允许左右移动,但也只能一次一步,即使这样,兵(卒)的威力也大大增强,故有“过河的卒子顶半个车”之说。
  

棋子的子力价值


  车:象棋中实力最强的棋子,由于可以在棋盘线上飞快的移动,不论吃子与移动都十分方便,因此在全盘的价值都很高,其实力相当于双马、双炮、马炮,为其评估10分。其近、中、远程作战都适用。
  炮:由于其“炮打隔子”因此中远程作战,其多用于牵制,和各子(主要是车)配合都很容易。在残局要依靠仕相的力量攻守(俗称“残局炮还家”)。开、由于子多,他的“炮架子”也多,实力略高于马,此时为他打5分。残局“炮架子”少,实力也相应减弱,但其依靠仕相防守力强于马(如单车可胜马双仕却难胜炮双仕),因此“求和易留炮”,此时为其打4.5分。 其实力等于一马、双仕、双相、一仕一相。
  马:中距离作战兵器。与炮相反,由于“蹩腿”,子力少时,实力较炮强。由于此性质,它易往开阔处跳,戍边反而不利。其实力相当于一炮、双相、双仕、一仕一相。
  兵:开局时由于只能向前,几乎无攻击力,但有限疏通我方马路兼限制敌方马路的作用,为其打0.5分。过河后可以转弯,当靠近敌方九宫时威力大增,故有“小兵过河顶大车”、“半个车”等说法。残局时,双方子力较少,兵的作用显现出来,过河的,价值倍增为其打3分。过河的兵相当于一仕、一相。注意兵轻易不要沉底。
  仕、相:属于防守的棋子,一仕等于一相。开局阶段,老将不易受攻击为其打2分,正因为如此,开局人们不爱用马(炮)兑仕相。中、残局时矛头直指老将,此时急需仕相守卫,同时仕相还可配合炮攻防或走闲着以防,因此不占便宜就不要轻易丢弃仕相,此时为其打3分。切记:缺仕宜兑车,缺相宜兑炮。可防车,中联仕相可防炮。仕相宜中联,相不轻易散边。

  帅:全盘棋子争夺的目标,需要我方棋子保护。开局时不宜乱动免得自找麻烦。中、残局安全时可出帅助攻,如“”。

象棋棋盘 

 棋子活动的场所,叫作“”。在长方形的平面上,绘有九条平行的竖线和十条平行的横线相交组成,共有九十个交叉点,

  棋子就摆在交叉点上。中间部分,也就是棋盘的第五,第六两横线之间末画竖线的空白地带称为“河界”。两端的中间,也就是两端第四条到第六条竖线之间的正方形部位,以斜交叉线构成“米”字方格的地方,叫作“九宫”(它恰好有九个交叉点)。
  整个棋盘以“河界”分为相等的两部分。为了比赛记录和学习棋谱方便起见,现行规则规定:按九条竖线从右至左用中文数字一-九来表示红方的每条竖线,用阿拉伯数字‘1’~‘9’来表示黑方的每条竖线。对弈开始之前,红黑双方应该把棋子摆放在规定的位置。任何棋子每走一步,进就写“进”,退就写“退”,如果像车一样横着走,就写“平”。
  “楚河汉界”指的是河南省荥阳市黄河南岸广武山上的鸿沟。沟口宽约800米,深达200米,是古代的一处军事要地。西汉初年楚汉相争时,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仅在荥阳一带就爆发了“大战七十,小战四十”,因种种原因项羽“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鸿沟便成了楚汉的边界。现在鸿沟两边还有当年两军对垒的城址,东边是霸王城,西边是汉王城。 现汉霸王城面临坍塌的危险,有关部门正在保卫我国的古战场。   (双车);
  (马定将,其他子力将军);
  (马定将,其他子力将军);
  金钩马(马定将,其他子力将军);
  八角马(马定将,其他子力将军);
  高钓马(马定将,其他子力将军);
  (马定将,炮在后面将军);
  勒车马(马,双车、车兵);
  (双炮——中炮和底炮,车);
  铁门栓(炮——中炮,车、兵但需要用其他子力看守);
  大(小)刀剜心(炮——中炮,双车、车兵(兵卡住腰点)——弃车砍中士呈铁门栓局势);
  重炮(双炮);
  (车,双炮);
  三进兵(兵与其他子力配合);
  白脸将(帅,其他子力将军——象棋中将帅不能明将的规则);
  (车、炮——对方为单车);
  老兵搜林(车、兵——对方为单车);   开局:是指双方按各自的战略思想把棋子布成一定阵势的阶段,通常在10回合之内,但有的已达到15回合。
  中局:是阵势布列后双方棋子接触,进行扭杀的阶段,介于开局与残局之间。
  残局:是尾声阶段,主要特点是兵力消耗过半,通常以双方各剩两个大子时为残局。
  九宫:将帅活动区域 棋盘的“米字格”,当对方棋子逼近时,通常要转为防守。
  中线:棋盘中第五条直线,五(红方)、5(黑方)代表中路。
  底二路:河界下第三条横线,进攻将、帅的险要道路。
  肋道:中线左右的四、六(4、6)路,属于攻防要道。
  :一方的棋子(一般指车、炮)在己方河界上。
  :一方的棋子在对方河界上称骑河。
  将:称将军、照将等,攻击敌方帅、将。
  应将(解将):对于将军采取反击、躲避、防卫的办法。
  将死:照将无法应将称将死。
  困毙:走棋一方无棋可走,称困毙。
  杀:走子企图下一步将军,将死对方者,称杀着,简称“杀”。
  捉:走子后造成下一着吃掉对方某个无根子。
  打:将、杀、捉等攻击手段统称打。
  兑:走子与同等子互换吃者,称“兑”。
  闲:不属于打的棋,统称闲。
  先手:开局时红先,对局中的主动者。
  后手:开局时黑后,对局中的被动者。
  均势:双方局势均衡、兵力相等。
  优势:一方兵力多于另一方,或掌握了棋局的主动,明显好走。
  :一方多子占优,局势大局已定,胜利在望的一方称胜势。
  :一方兵力攻入对方阵地,连续将军(或步步催杀)而取得胜利的过程。
  妙着:对局中,一方走出出人意料的棋,从而取得战术上的成功,或棋局的主动权。
  :当时棋局下必须走的一着或数着,也指正确着法或官着。
  劣着:一方弈出着法无全局观念,或进攻不当,防守不力,往往导致局势不利或失败。
  :开局{dy}着。
  献:凡走子送吃者,谓之“献”。
  拦:凡走子拦阻对方子力之左右进退移动者,谓之“拦”。
  解杀:凡走子直接化解对方之杀着者,谓之“解杀”,若“解杀”同时给予对方“杀”,则称“”。
  有根:凡被捉子如有另子保护,可以反吃者,谓之“有根”,否则谓之“无根”。
  真根:凡有根子之“根”(即保护子)于该子被对方吃去时,确可反吃敌子者,谓之“真根”。
  假根:凡有根子之“根”于该子披吃去时,不能移动反吃敌子者,谓之“假根”。   全国象棋甲级联赛
  五羊杯全国{gj}邀请赛
  全国象棋锦标赛(团体)
  全国象棋锦标赛(个人)
  全国象棋等级赛   百岁
  象棋司令
  东方电脑
  、、
  岭南双雄、
     

象棋收藏要“三看”


  收藏者在购买古董象棋时要注意“三看”:一看质地,二看年代,三看工艺。
  同样是木质象棋,以木质细密的绿檀木、金丝楠木象棋最为贵重,其市场价格多在8万元以上;紫檀木象棋次之。而其他木质的象棋,如红檀木、红木等,市场价格多在5000元到6万元之间。另外,缺棋子的非成套象棋价格会大幅度“缩水”,有的“缩水”可能会多达5成以上。如今,由于珠宝价格大幅度攀升,很多人会想当然地认为用珠宝玉石制作的象棋也一定会价格飞升,但从市场交易情况来看其实不然。古色古香的木质象棋所蕴含的民族文化更浓厚,往往比珠光宝气的更有收藏价值。玉石类象棋只有用上等墨玉与岫玉制作的值得长期收藏;白玉象棋固然珍贵,但目前市场存量极少,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一般收藏爱好者难以承受。
  从目前的象棋收藏市场来看,明清时期的象棋是藏家最为xx的品种。工艺是否精湛也是衡量象棋价值的标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xx的象棋一般都做工精致、表面光滑匀称,不会有过多的雕刻,但如果遇到有雕花的珍品象棋,藏家定会争相购买。在北京举行的一场拍卖会上,一副象牙茜色填金浅刻福寿纹象棋,估价20万至30万元。此副象棋材质厚实,包浆温润,正面刻填红黑二色楷书,字体端正,笔力雄健;侧面填金浅刻缠枝莲纹装饰,线条流畅;棋背刻双蝠拱团寿纹,寓意福寿双至。象棋通体纹饰繁复,图案具有吉祥意义,为典型乾隆朝工艺风格,极为珍贵。最终,这副象棋以高达77万元的价格成交。   

文人诗作


  北宋理学家程颢(公元1032-1085年),有咏象棋诗一首:
  大都博弈皆戏剧,象戏翻能学用兵。
  车马尚存周战法,偏裨兼备汉宫名。
  中军八面将军重,河外尖斜步卒轻。
  却凭纹楸聊自笑,雄如刘项亦闲争。
  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进士毛伯温有咏象棋诗一首:
  两国争雄动战争,不劳金鼓便兴兵。
  马行二步鸿沟渡,将守三宫细柳营。
  摆阵出车当要路,隔河飞炮破重城。
  幄帷士相多机变,一卒功成见太平。
  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进士刘墉有咏象棋诗一首:
  隔河灿烂火荼分,局势方圆列阵云。
  一去无还惟卒伍,深藏不出是将军。
  冲车驰突诚难御,飞炮凭陵更逸群。
  士也翩翩非汗马,也随彼相录忠勤。
  

象棋谱式 


  象棋谱式
  将军不离九宫内,士止相随不出官。
  象飞四方营四角,马行一步一尖冲。
  炮须隔子打一子,车行直路任西东。
  唯卒只能行一步,过河横进退无踪。
  宜用心机
  象棋易学最难精,妙着神机自巧生。
  得势舍车方有益,失先必无成。
  他强己弱须兼守,彼弱吾强可横行。
  更熟此书胸臆内,管教到处有芳名。
  中炮局
  起炮在中宫,观棋气象雄。
  马常守中卒,士上将防空。
  象要车相附,卒宜左右攻。
  居将炮车敌,马出渡河容。
  士相局势
  炮向士角安,车行两路前。
  炮上,炮在后为先。
  集车拿士相,仍教炮向前。
  敌人轻不守,捉将不为难。
  飞炮局势
  炮车边塞上,临阵势如飞。
  虚隙井图象,冲前敌势危。
  绝敌寻先子,无语自沉吟。
  车将车破敌,变化少人知。
  象局势
  象局势能安,行车出两边。
  车先河上立,马在后遮拦。
  炮急常行动,上士必相圆。
  象眼深防塞,中心卒莫行。
  势成方动炮,攻敌两河边。
  劝君依此诀,捉将有何难。
  破车势
  一车在中营,鸳鸯马上攻。
  一车河上立,中卒向前冲。
  引车塞象眼,炮在后相从。
  胜宜得先
  得子得先名得胜,得子失先却是输。
  车前马后须相应,进退应须要付车。
  

【关于象棋的歇后语】


   小卒过河顶大车
  小卒一去不回头
  重炮将——无子垫
  马回头——不如驴
  一盘象棋下三天——
  象棋斗胜--纸上谈兵
  豆腐板上下象棋--无路可走
  围棋盘里摆象棋——不对路数
  马跳窝心,不死也昏
  双车难破士相全
  单车挂炮,瞎胡闹
  

四大名局


  一、
  二、千里独行
  三、蚯蚓降龙
  四、野马操田

  

关于棋子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象棋_七星海棠】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