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祥生:B超父女兵的二次创业借投资人点拨提升--创业邦

  几年前,老莫和小莫参加医疗器械展览的时候,深圳迈瑞摆的摊子还没现在那么大。

  面对面的两个展位,祥生的摊子9个平方米,迈瑞12个平方米,祥生三个人,迈瑞四五个人。和许多行业中同行一样,你做你的,我做我的,反正市场那么大。

  但是事情一夜之间变了。2006年迈瑞在美国上了市,一下子招了很多人,产品线也迅速扩大。

  “当时我们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后来想明白了,医疗器械要做规模的,光靠自己是不行的。”这是小莫说的话。

  老莫,叫莫善珏,1940年生,56岁下海创办无锡祥生医学影像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无锡祥生”或“祥生”),生产B超仪器。

  小莫,叫莫若理,1974年生,毕业后一直在上海高高兴兴做白领,四年后却踏上回乡之路,2008年老老实实接了老莫的位子。

  2008年,交接棒xx递给小莫的时候,无锡祥生的销售近亿,产品已打入120个国家。

  埋头忙生存这几年,让老莫小莫都没有更多思考企业长远发展战略,在当时看起来,花那个时间简直是xx。

  不过现在不同了,有时间了。祥生交到小莫手里,小莫说一定要带上新台阶。

  “赚赔款”

  如果不是一场变故,北京大学物理系57级的老莫仍然是无锡一家国有企业里喜欢“闷头干”的技术狂人,会在厂里一直干到退休。

  1995年,无锡市开始了大规模的全员用工制度改革,所有企业员工全部变身为合同制。56岁的老莫,拿着1500元工资,两个子女还在读大学,{zh1}没有接受厂里的规定。1996年1月,没签合同的老莫进厂时直接由人陪同收拾了东西回家。这一年,老莫和其他7个技术人员出来创立了祥生。

  无锡的硕放镇政府惜才,借给老莫部分资金启动,政府把其中一部分作了股份和老莫等共承担风险,给了一层楼面,还借了一部旧牡丹面包车让员工往返市区上下班。

  在一开始,老莫已经预料到会有知识产权诉讼。1997年,老东家将老莫等告上了法庭,祥生公司侵犯商业秘密,要求赔偿经济损失310万元。

  赚赔款,戏剧性地成了祥生前几年{zd0}的动力。这几年中插曲不断,三名股东退出,也有股东不仅倒戈,还另起炉灶。

  官司打到了2002年,{zg}法院判决祥生赔款51万。但这个数字到2002年,已经不成问题了。

  “市场是硬打出来的”

  等到2002年小莫加入的时候,一个创业公司能遇到的好运气全来了。官司结束了,政府的股份说退出就退出了。放在今天,仅这两个问题,没一家风投机构敢碰。

  2002年之前,,小莫正在外企公司参加加拿大培训,有加拿大的朋友问为何不直接做出口。小莫问了一圈,发现高精密度的医疗设备,中国企业在搞出口的几乎没有。

  这个结果,让小莫面对动员自己回家工作的老莫,表现得很犹豫。小莫在上海工作四五年了,有稳定的朋友圈子。更重要的是,在2001年、2002年做电子医疗器械出口似乎不太可能。

  “我又一想,别的都做过一些,就是没做过销售,没做过的事情,我有点兴趣。”小莫说。2002年,她回到无锡,成立祥生国际部,这个国际部只有她一个人。

  还没来得及招人,小莫订好新加坡的机票,就和一个生产经理参加海外展会。展会上,几百本的样本都发完了,就是有人问,没人买。有人还质疑他们的B超仪是一个预先存着B超图像的假机器。

  “我说可以现场演示给你们看。他们当即撩开肚子,看到打出的图像,他们愣住了,说关机,第二天再来。第二天又打出图像来,才开始问价格多少,当时机器简单,就报了几千美金,国外的品牌要比我们贵2到3倍。他们又不相信。怀疑是假的,担心买回去不能用了。”

  为了争取机会,小莫以略高于成本的价格卖给了两个客人,还签了一个协议,只要有问题,下次来参展,可以把机器退还给小莫。

  最初3个月,除了那两台,小莫没卖出过其他机器。

  抱走的两台机器,对方卖掉了,3个月之后,还没问题,反应非常好。两个人跑到无锡来谈总代理并达成交易。再过两三个月以后,小莫不断接到这个国家代理的询盘,这些人开始辗转找到国内其他的超声设备制造企业,从此更多的国内企业开始跑出口了。

  随后来找祥生的代理,都是听说原本的朋友开始做祥生代理赚钱了,也跟了过来。到现在,祥生80%的产品都能做到款到才发货,销路非常好。

  小莫说,国际市场的打法就是硬打。好在市场透明,只要品质好,服务到位,就有机会,难打的地方是不知道何时开始会有订单,开始只能闷头拼命跑。

  {dy}年,小莫要去世界上xx的德国杜塞尔多夫国际医院及医疗设备用品展览会,打过所有电话,所有摊位都卖完了。{zh1},她终于争取到1米宽的桌子,就在这个1米的摊位,两个机器也卖掉了。小莫真正感觉摸到了市场。

  B超仪的出口本来就是个空白,小莫开完展会,把别人的样本拿回家一本一本翻,学习研究,样本和说明书都是这样搞出来的。

  这几件事情中,最关键的一件是做欧盟CE注册,这是一个销售医疗器械最重要的资质证明。小莫请了发证机构国莱茵公司(TUV)一个咨询师,在其指导下,做测试、文件准备、国外考评,足花了半年多才拿到CE认证。

  而在2002年,做CE认证是国内极少的企业才会做的事情。小莫拿到德国开会,许多老外看到了CE标志,明显的其注意力被吸引了。

  “什么事情都要比别人快一步。如CE认证这个例子,有胆量,做了别人不敢做的”。接近祥生七成销售的市场就是被小莫这样“硬打”起来了。

  小莫的机会

  2008年,68岁的老莫退休,小莫做总经理。

  “对面迈瑞”借力的故事给小莫的冲击很大。而世界超声的三大巨头,也没有一家是做超声出身,都是通过资本市场并购过来的。GE收购了DIASONICS公司,飞利浦收购了安捷伦医疗部,还有世界上{dy}个研制出彩超的美国公司ATL,西门子收购了ACUSON公司,后者在心脏超声方面是xx。

  小莫说,医疗器械行业本质不是产品或者渠道之间的竞争,而是企业综合实力的竞争。

  她解释说,医疗器械,是个商业模式非常复杂的产业。在研发方面,医疗器械有国际和国内通用的标准,需要精细化的跨学科的专业人才,需要各种软件和硬件、生物医学、声学、法律法规、人机工程学、结构造型的人才。20%多的人是做研发,还总觉得不够。海外销售领域,进每个国家的医疗体系时,其购买习惯,甚至用户所能接受的服务也不同,每个地方都需要销售人员的专业学习。

  这两年,她思考的一个结论是,各方人才要整合在一起,才能做成一个完整的事情,这是一个体系的竞争,体系发展到{zh1},需要大资金来支持。

  老莫退休,公司交给小莫的时候,注册资本从50万已经接近5000万,7个人已经发展到300多人。

  和小莫谈的机构不下七八家,相当一部分是有医药背景的人或者机构,现在只有一两家谈得颇为深入。

  “风投的知识学校没教给我,前几份工作也没教给我。”小莫一开始确实懵了,恨不得投资界也有评级机构,帮她判断,每个投资人讲的都差不多,“也非常了解我们的心理,知道怎么讲给我们听,都有包装的痕迹”。

  都有医疗背景的基金又该怎么区分?

  “这个问题一直在我头脑里,得不到答案。但我{zh1}就问()胡旭波,为何你说的话,我可信,他说的话,不可信?能否教我办法。他很坦诚地回答,问在医疗行业做过案例吗?帮助别人的整个过程,具体做过什么事情,成功和失败的教训有没有?我就问启明,你们做了什么?这叫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他也跟我说了。我相信至少这是比较合理的办法。”小莫说。

  小莫对记者说,现在对融资这件事情已经想得比较明白了。她坚信一点,如果要等投资者来伸手帮你,那不现实,更多的是借投资人对产业的理解和分析,帮企业以点带面地提升。但具体经营层面的事情,除了资金,不应该等基金来伸手帮你,还是要自己加强自身的实力。

  目前,世界上黑白超领域,已经是中国企业的天下,包括无锡祥生也有部分业务给三大巨头之一OEM生产黑白超。未来争夺激烈的是中低端彩超产品,一台彩超的价格差不多等于几十台黑白超,利润丰厚。从终端用户价来看,祥生一些型号一般能比国外品牌便宜40%至50%.

  2009年,祥生的彩超销售额比2008年增长3倍,国内外市场加起来,彩超已经超过黑白超。

  国外品牌在中国的战略是从xx往中端走,国内品牌是从低端往中端走。xx定位三甲医院和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增量基数不大。中国县级以上的医院,包括三甲在内才1万家,彩超普及率较高了。在这些医院中,会有更新升级需求,其中一部分医院本身就是祥生的重点客户。

  而县级以下,乡镇医院、社区服务医院,在国家8500亿元的医疗投入计划宣布后,几十万的县级以下医院将有可能产生采购需求。这部分黑白超甚至部分彩超将会来自国内品牌。

  小莫相信,未来5-7年,在医改的推动下,国内超声企业就会像今天的黑白超领域一样,横扫中档彩超。

        小莫说,“给我的挑战和机遇不是所有年轻人都能有的”。她想带给祥生第二次创业激情,给公司里和她同龄的那些年轻人一样的机会,就像老莫给她的一样。

快来创业吧。创业吧是国内{zd0}的创业者社区,已经有十余万用户加入。快来和创业路上的朋友一起来交流创业心得,分享创业感悟()

郑重声明:资讯 【无锡祥生:B超父女兵的二次创业借投资人点拨提升--创业邦】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