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修车时代终结?

    

我知道多数朋友都有有自己动手保养车辆的梦想,尤其是那些信心爆棚、随时准备动手解决问题的朋友。自己动手维修保养车辆很早以前就是个传说,按照这个传说,似乎美国人都喜欢自己动手维修保养车辆,它们会在自己的车库里准备好拆装车辆的十八般兵器,无论是自己的别克轿车、太太的丰田SUV还是女儿的两门跑车,作为一家之主,他都会乐于在车库承揽包括定期保养在内的所有汽车养护事宜。

但这个传说显然年代过于久远,今天的美国年轻人自己动手维修车辆的已经微乎其微,除了少数生于上世纪5060年代的中老年朋友还知道如何拆解机油滤芯之外,已经很少有7080甚至90后的的美国人自己动手保养和维修车辆。对这种现象众多解释之一是:这种消费习惯的转变并非人们不再拥有DIY的梦想,而是今天不断诞生的新车产品已经越来越复杂,大量的电器系统被装备到新车型上,原本可以随便拆除的电瓶连线,对某些新车型而言,如果鲁莽地直接拆除,很可能导致发动机的控制系统自动锁死——它以为有人要偷盗车辆。如果车主需要解锁,对不起,你得付费给经销商,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可能就是DIY时代终结。

随着近年来混合动力、纯电动车开始进入市场,在类似美国这样的市场上甚至开始进入普及期,这些新能源车使得即使是美国的DIY一代也感到手足无措,他们找不到发动机在哪里,车内多数地方“高压危险”的警告语更让他们感觉无从下手。但这是否就意味着DIY时代终结了呢?我认为至少在中国还不会。那些曾经DIY台式电脑的一代正好是今天的中国有车族的中坚力量,他们中只要有1%的人拥有DIY的梦想,那就有几十万自助修车爱好者,这样一个群体显然将催生一个特殊的汽车服务市场,显然,还没有厂商或者机构为此做好准备。

 

车型越先进养护越简单?

 

车型越先进养护越简单的判断显然有点武断,但可以肯定的是,类似奔驰等xx车,为了提高专业维修技师的维修效率,他们已经开始把类似机油滤清器放在发动机舱内,这样更换滤芯就不必再用举升机举起车身。但这并不意味着更方便车主进行DIY了。由于多数此类xx车的车载电脑系统会对车辆的各种情况进行记录,如果车主不掌握电子系统,没准即使DIY完成了保养也总还会被车辆“善意”提醒——您需要进行车辆的保养。

对绝大多数中档、低档车型而言,机油滤芯普遍都还是被设计在发动机下方。从结构来说,这比较合理——拆下滤清器之后机油就能够自动流出。当然,如果不举升车辆,采用废机油的真空抽吸机也能解决问题。类似普桑等一些油底壳设计特殊的车型甚至采用“抽”反而会更合适,对这类车型的这类保养来说,车主如果要DIY就得拥有相应的设备并懂得如何使用。对维修站来说,无论何种设计,只要不加大拆卸的复杂程度,其实效率都差不多。但对打算DIY的车主而言就差异较大了,比如很多车型的空调滤芯就装在发动机舱内,而有些则需要拆下手套箱才能更换。再比如备胎和随车工具对多数车型而言都是直接放在行李舱底部的,但也有少数车型采用螺栓固定在行李舱下方,这导致要更换备胎得先拆掉一个固定螺栓,虽然复杂程度并不高,但这无疑增加了维修的复杂程度。

很多年以来,汽车技术的进步总是体现在发动机、变速以及周边电子系统的升级换代,在维修保养便利性方面,各个品牌进步并不显著。比如电瓶的养护,几十年来都是靠观察孔来判断电瓶是否有故障,即使今天的技术xx可以为车主提供更xx的电瓶状态提示也依然没有厂商去考虑这种需求。再比如近年来很多车型都装备了车载电脑,这些车载电脑系统能够记录各种行车数据,但厂商并不为车主提供这些系统的解码或者阅读程序。厂商认为只有它才有权阅读车主车辆的故障码或者修改车主的各种系统参数,反而是作为车主自己没有权限去自由修改这些,这种技术垄断导致车主实际上越来越难以进行DIY式的维修保养。比如很多xx车型在完成保养后必须在车载电脑中进行必要的设置,否则车辆会认为保养尚未完成,它会“善意”提醒车主及时保养车辆。

郑重声明:资讯 【DIY修车时代终结?】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