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环氧固化剂分散体的制备及改性| 深圳初创应用材料有限公司

                   水性环氧固化剂分散体的制备及改性
                 刘刚,惠海军,周子鹄,孙再武,刘娅莉
    (1.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长沙410082;2.广州秀珀化工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1495)
   摘要:采用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与液体环氧树脂EPON828 合成反应型乳化剂,然后将反应型乳化剂链段引入到以液体环 氧树脂EPON828与间苯二甲胺为原料合成的端胺基中间体的 分子结构中,再用活性稀释剂进行封端,{zh1}加水分散,制得 水性环氧固化剂分散体。采用了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即硅 烷偶联剂KH-550)对其进行改性。确定了间苯二甲胺与环氧树 脂EPON828的摩尔比为2.2∶1,聚乙二醇6000与环氧树脂 EPON828(摩尔比为1∶1)制备的反应型乳化剂用量为9%,硅 烷偶联剂KH-550的用量为固化剂分散体的质量的2%时,所制 备的水性环氧固化剂分散体稳定性{zj0},其粒径为750.8 nm, 固含量约60%,胺值为118 mgKOH/g,黏度为4 500 mPa·s。室 温固化后,涂膜硬度为3H,光泽度(60°)为108%,冲击强度 50 kg·cm,柔韧性1 mm,附着力1级,耐酸碱腐蚀性能好。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了反应产物。
    关键词:环氧树脂;固化剂;水性分散体;γ–氨丙基三乙氧基 硅烷;改性
    1 前言
    环氧树脂具有优异的力学、黏结、加工以及耐腐 蚀性能,已经在工业上获得广泛的应用[ 1]。但是,目 前使用的环氧涂料主要为溶剂型涂料。随着人们环保 意识的增强,水性环氧树脂涂料近年来得到较快的发 展,而作为水性环氧涂料体系组成部分的水性环氧固 化剂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环氧树脂水分散体是一种新型的环氧树脂水性化 的方式,即对环氧树脂进行亲水改性,使得乳化剂的 疏水部分能与环氧树脂相容成一体,从而提高乳化效 率,降低水分散体的粒径,有效阻碍乳化剂脱离环氧 树脂,提高其稳定性,同时使其本身具有自乳化亲水 能力。因此,施工前无需再进行乳化,缩短了施工时 间,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这种自乳化环氧树脂通常称 为环氧树脂水分散体。自乳化环氧树脂水分散体的分 子量较高。据调研,目前国外高性能水性环氧树脂涂 料多基于此类水性树脂,而国内还没有这种水分散体环 氧树脂及相应的水性环氧树脂水分散体固化剂的研究。 室温固化水性环氧涂料体系的固化剂一般采用多 烯多胺的改性产物。为了提高固化剂与环氧树脂的相 容性,目前多采用环氧–多胺加成物 [2-3]。由于多胺与 环氧树脂加成后亲水性下降,因此,一方面采用挥发 性有机酸中和,使其生成盐而提高亲水性,另一方面 通过化学方法将亲水性链段引入到固化剂分子中,调 节其亲水性。前者降低了固化剂的活性,延长了施工 期限[ 4]。近几年,国内关于水溶性环氧固化剂的研究 比较多,而对与环氧树脂水分散体配合应用的水性环 氧固化剂分散体的研究报道则相对较少 [5] ,但国外对 此有不少报道 [6-8] 。 本文采用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PEG)与液体环 氧树脂合成反应型乳化剂,然后将反应型乳化剂链段 引入到以液体环氧树脂、间苯二甲胺及活性稀释剂为 原料合成的环氧固化剂分子结构中,并采用硅烷偶联 剂对其进行改性,{zh1}加水分散,制得水性环氧固化 剂分散体。通过红外光谱、粒径测试、电化学测试及 扫描电镜等方法,考察了不同分子量聚乙二醇合成的 反应型乳化剂及其用量,对该水性环氧固化剂分散体 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硅烷偶联剂对水性环氧固化剂 分散体涂膜硬度、光泽度和耐腐蚀等性能的影响。
    2 实验
    2.1原料
    聚乙二醇(PEG),分子量2 000、4 000、6 000、 10 000,化学纯,天津大茂化学试剂厂;环氧树脂 (EPON828),工业品,广州秀珀涂料有限公司;间苯 二甲胺(MXDA),化学纯,长沙化工研究院;苯基缩 水甘油醚(PGE),化学纯,安徽恒远化工有限公司; 丙二醇甲醚(PM),纯度99%,湖南湘江涂料集团有限 公司;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硅烷偶联剂KH-550), 纯度99%,长沙市有机硅研究所;盐酸、氢氧化钠, 市售化学纯;水性环氧树脂分散体(BECKOPOX EP386w 52WA),氰特化工。
    2.2 仪器
    合成产物采用天津奥特赛恩斯仪器有限公司的 FTIR-8300傅立叶红外光谱仪进行产物结构测试;涂 膜表面形貌采用PHILIPS公司的XL-30型扫描电子显 微镜(SEM)测试;分散体的黏度采用同济大学机电厂 的NDJ-79型旋转式黏度计测试;分散体粒径采用美国 Beckman Coulter的N4 Plus激光粒径测试仪测试;涂 膜的耐腐蚀性能采用CHI660A电化学工作站(上海辰 华)和浸泡实验测试;分散体稳定性采用四川轻工业研 究院的TGL-16型高速离心机进行测定(3 000 r/min, 30 min);柔韧性参照GB/T 1731–1993《漆膜柔韧性测 定法》,采用上海普申化工机械有限公司的QTB型漆 膜弹性测定仪测试;光泽度参照GB/T 1743–1979《漆 膜光泽测定法》,采用上海昕瑞仪表有限公司的 WGG60型漆膜光泽测定仪测试;抗冲击性能参照 GB/T 1732–1993《涂膜抗冲击强度测定法》,采用湘 潭林盛化学的CJQ–II型漆膜冲击器测试;干燥时间参 照GB/T 1728–1979《涂料干燥时间》测定;铅笔硬度 参照GB/T 6739–1996《漆膜硬度铅笔测定法》测定; 附着力参照GB/T 9286–199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 格试验》,采用上海普申化工机械有限公司的HGQ型 漆膜附着力试验仪测试。
    2.3水性环氧树脂固化剂分散体的制备
    2.3.1反应型乳化剂的合成
    在干燥的氮气保护条件下,将环氧树脂EPON828 和PEG投入到装有回流冷凝管、温度计及机械搅拌器 的500 mL四口烧瓶中,搅拌,升温。当体系达到90°C 时,加入催化剂,并在1 h内将体系升温至120°C, 保温,继续反应。然后每0.5 h抽样一次,测定环氧基 含量。当环氧基含量达到预定水平时,停止反应。
                 
    2.3.2固化剂的合成、扩链与改性
    在装有回流冷凝管、温度计及搅拌器的500 mL四 口烧瓶中,在机械搅拌条件下加入稍过量的间苯二甲 胺和硅烷偶联剂,然后将体系温度升至100°C后,缓 慢滴加环氧树脂EPON828与PM(用量为树脂质量的 1/2)的混合溶液,在此温度下恒温反应4 h,{zh1}加入 反应型乳化剂并保温(100°C)反应2 h。反应完毕,减 压蒸馏,除去未参加反应的胺类和PM。
                
                
    2.3.3固化剂的封端
    在100°C下,将苯基缩水甘油醚缓慢滴加到四口 烧瓶中,恒温反应2 h。
                
    2.3.4固化剂的分散
    将上述体系降温至80°C左右,在搅拌下缓慢滴 加去离子水,使体系自油包水转变成水包油后,控制 温度在60°C左右,继续加去离子水。滴加完毕,高 速搅拌20 min左右,即得水性环氧固化剂分散体,其 固含量约60%,黏度为4 500 mPa·s。
    2.4水性环氧涂料清漆的制备
    将BECKOPOX EP386w 52WA水性环氧分散体与 本固化剂按环氧当量与胺当量等当量比进行混合,搅 拌分散5 min,即得水性环氧涂料清漆。将已配制好的 水性环氧涂料清漆涂于预先经过打磨和丙酮清洗处理 的马口铁片,待用。
    3 结果与讨论
    3.1间苯二甲胺与环氧树脂摩尔比的确定 在反应温度为100°C、时间为4 h的条件下,研 究了间苯二甲胺(MXDA)与环氧树脂(EPON828)的摩 尔比对环氧树脂中环氧官能团转化率的影响。为了能 够得到目标产物,n(MXDA)/n(EPON828)不应低于 2.0。结果见图1。由图1可以看出,在上述反应条件 下,随着n(MXDA)/n(EPON828)比值的增大,环氧官 能团的转化率不断提高;当该比值达到2.2以上时,环氧官能团的转化率提高幅度变小。考虑到在后续步 骤中要通过减压蒸馏除去过量的MXDA,因此确定 n(MXDA)/n(EPON828)=2.2。
                  
    3.2聚乙二醇分子量对固化剂分散体稳定性的影响 在反应型乳化剂的合成中,当反应型乳化剂的质 量分数为9%时,分别采用分子量为2 000、4 000、6 000 和10 000的聚乙二醇制成水性环氧固化剂分散体后进 行离心分离实验,发现只有采用聚乙二醇6000制得的 水性环氧固化剂分散体不分层,其稳定性{zh0}。这是 因为聚乙二醇与环氧树脂以等摩尔比进行反应,生成 的是一种一端为羟基、另一端为环氧基的反应型乳化 剂,其环氧基一端可以进一步与间苯二甲胺中的胺基 反应,将聚乙二醇的亲水性聚醚链段引入到固化剂分 子结构中,从而具有亲水作用。而环氧树脂与间苯二 甲胺生成的端胺基产物亲油,具有亲油作用。由于反 应型乳化剂中的环氧链段渗入到亲油基团中,同时较 长的聚乙二醇分子链段能够对亲油基团起到包覆作 用,而乳化剂分子中的羟基能够通过与水相中的氢键 形成缔合作用,因此,在固化剂加水分散过程中,被 引入的反应型乳化剂对固化剂分子起到了乳化作用[ 9]。
    故只有当聚乙二醇分子链段足够长,对亲油基团起到 充分的包覆作用,其中的羟基才能与水相形成足够的 缔合作用,从而得到比较稳定的分散体。与聚乙二醇 6000相比,聚乙二醇2000和聚乙二醇4000的分子链 段较短,对固化剂亲油基团的包覆能力不足,故分散 体稳定性差,溶液容易分层。虽然聚乙二醇10000的 分子量更大,链段更长,对亲油基团的包覆作用更加 充分,但其羟基与水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力过大,更易 于亲水,破坏了整体的亲水亲油平衡,导致分散体的 稳定性下降。因此,聚乙二醇分子量以6 000为宜。
    3.3反应型乳化剂的用量对分散体粒径的影响
    反应型乳化剂的用量对分散体粒径的影响如图2 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随反应型乳化剂用量的增加, 分散体粒径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当乳化剂的用 量为9%时,形成的分散体平均粒径最小,稳定性{zj0}, 此时分散体的粒径分布曲线如图3所示。由图3可以 算出,分散体的平均粒径为826 nm。
                  
    结合图4的涂膜扫描电镜照片可以看出:当反应 型乳化剂的用量为5%时,固化剂水分散体的平均粒径 为1 547 nm,其与水性环氧树脂混合固化后的涂膜在 微观上凹凸不平;当反应型乳化剂的用量为9%时,固 化剂水分散体的平均粒径为826 nm,此时涂膜的微观 形貌平整、致密。这可能是因为:分散体粒子大小及 其分布对分散体及涂层的性质至关重要。若分散体粒 径太大,则固化剂需要渗透更长的路径来固化树脂, 随着固化的进行,固化剂分子移动变得越来越困难, 导致颗粒中央不能被固化,形成所谓的核-壳结构,致 使涂膜表面不平整;若分散体颗粒小,固化剂能够很 好地渗透到颗粒中央,涂膜固化得以xx,所以涂膜 表面平整、光滑。
    反应型乳化剂的加入量从5%增加到9%时,形成 的分散体粒径减小,稳定性随之提高。这是因为:当 反应型乳化剂的加入量较小时,体系在加水分散过程 中,开始阶段随着加水量的逐渐增加,固化剂分子在 引入的聚乙二醇的聚醚亲水链段的作用下,逐渐形成 油包水体系;由于聚乙二醇分子链段的量不够充足, 致使亲油基团对水滴的包覆能力不够充分,于是水滴 会在剪切力作用下相互碰撞,形成较大尺寸的水滴;
                 
    随着加水量的继续增加,体系从油包水转变成水包油 时,由于其转变时间较短,较小的水滴还没能融到连 续水相中就被油相所包覆,因此形成了水/油/水型的分 散体,导致分散体粒径较大,稳定性较差 [7] 。而当反 应型乳化剂的加入量进一步从9%增加到15%时,最终 形成的分散体粒径却呈现增大的趋势,稳定性也随之 降低。这是因为:当反应型乳化剂的加入量较大时, 体系在加水分散过程中,逐渐形成油包水体系后,由 于聚乙二醇分子链段的量过大,体系过于亲水,有过 量的聚乙二醇分子链段分散在油性的连续相中;随着 加水量的继续增加,体系从油包水转变成水包油的过 程中,其中一部分聚乙二醇分子链段没能融到连续水 相中就被油相所包覆,以胶束形式存在,使形成的分 散体粒径较大,稳定性较差;同时也有一部分过量的 聚乙二醇分子链段融到连续水相中,但是体系中有过 多亲水性的聚乙二醇分子链段的存在,会影响到涂膜 的耐水性、硬度等性能。因此,反应型乳化剂的加入 量宜为固化剂分散体质量的9%。
    3.4固化剂水分散体固化环氧树脂涂膜的耐腐蚀性能 图5是乳化剂用量为9%时,固化涂膜在3.5%(质 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中浸泡不同时间的塔菲尔极化 曲线图。采用三电极体系,以1.0 cm×1.0 cm的不锈 钢电极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SCE)作参比电极, 铂电极作辅助电极。由图5可知,涂膜经盐水浸泡后, 其自腐蚀电位先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然后上升,自腐 蚀电位{zg}时能达到?0.03 V左右。随着浸泡时间的延 长,电位开始下降,5 d后腐蚀电位为?0.43 V左右, 比{zg}电位下降了0.4 V,但比裸钢电极本身的腐蚀电 位(?0.9 V左右)仍高很多,这说明涂膜有很好的耐腐 蚀性能。腐蚀电流也呈现与自腐蚀电位相同的变化趋 势,浸泡5 d后膜层的腐蚀电流比{dy}天的腐蚀电流 增大了一个数量级。
                 
    如表1和表2所示:涂膜的耐酸性和耐碱性随着 固化剂中反应型乳化剂的含量增加而下降。可能原因 是:随着反应型乳化剂含量的增加,即固化剂分子中 引入的聚醚亲水性链段增多,固化后涂膜的耐水性能 变差,致使涂膜的耐酸碱性下降。
                
    3.5硅烷偶联剂改性
硅烷偶联剂KH-550的用量对固化剂胺值及涂膜 性能的影响分别如图6和表3所示。
                
    由图6可知,随着硅烷偶联剂KH-550加入量的 增加,固化剂的胺值略有降低。这可能是因为:硅烷
               
    偶联剂KH-550分子结构中一端存在─NH2官能团,通 过此─NH2官能团与环氧树脂的环氧基反应生成 ─NH─,从而将硅烷偶联剂分子引入到固化剂分子结 构中;但与此同时,间苯二甲胺分子中的─NH2也与环 氧树脂的环氧基反应。因此,随着硅烷偶联剂KH-550 加入量的增加,参加反应的间苯二甲胺的量会减少, 致使固化剂分子中含有的间苯二甲胺的量减少,最终 导致固化剂的胺值和反应活性均有所下降。 由表3可知:随着硅烷偶联剂KH-550加入量的 增加,涂膜的性能有一定的改善。涂膜的柔韧性、附 着力和抗冲击性能没有变化,但硬度从2H增加到4H, 光泽度也从92%增加至109%。这可能是因为:在固化 剂加水分散的过程中,硅烷偶联剂KH-550的 Si─(OC2H5)基团与连续相中的水分子发生了水解反 应,生成Si─OH基团 [10] 。Si─O化学键的键能比C─C 和C─O的键能更大,因此Si─O比C─C和C─O更稳 定[ 11-12] 。而且,水解生成的Si─OH基团能够与水解的 环氧基发生交联[ 13],使涂膜的内部形成网状结构,导 致涂膜更加致密[ 14]。 虽然硅烷偶联剂KH-550的加入对固化剂的固化 涂膜性能有很好的改善,但是其加入量也有一定的限 制。实验发现,在反应型乳化剂加入量为分散体质量 9%的情况下,相对于没有经过改性的固化剂,硅烷偶 联剂KH-550的加入量较小(≤2.0%)时,分散体的稳定 性变化不大,但是平均粒径有所减小,由未经有机硅 改性前的826 nm减小到以2%硅烷偶联剂改性后的 750.8 nm(此时分散体的粒径分布如图7所示)。但是, 当硅烷偶联剂KH-550加入量超过2%时,分散体的稳 定性随之而降低。这可能是因为:硅烷偶联剂的 Si─(OC2H5)基团与水相发生水解反应生成Si─OH基 团,并且随着体系中Si─O数量的增加,其与水分子 的氢键作用增强,使固化剂分子的亲水性能提高。但 是,若硅烷偶联剂KH-550的加入量过大,会出现水 解后交联的现象 [15] ,使得分子链增长,发生相互缠绕, 导致分散体平均粒径变大 [16] 。而且,过多Si─OH基团 的存在,使其与水分子的氢键作用过强,导致固化剂 分子原本的亲水亲油平衡被破坏,制得的分散体稳定 性随之下降。故硅烷偶联剂KH-550的加入量宜为固 化剂分散体质量的2%。
                    
    3.6红外光谱分析
    硅烷偶联剂改性后,固化剂的红外光谱示于图8。
                  
    由图8可知,环氧基的特征峰916 cm ?1基本消失, 在1 460、1 506和1 601cm ?1附近出现环氧树脂中苯环 骨架振动的特征峰,表明固化剂分子中含有环氧树脂 分子链段,并且环氧基团基本反应xx;在1 052 cm ?1 和1 184 cm ?1 附近出现了烷基醚键C─O─C伸缩振动 吸收峰,表明反应型乳化剂的聚醚链段已被引入到固 化剂分子中;在1 110 cm ?1 附近出现Si─O─C的特征 吸收峰,表明硅烷偶联剂参加了反应。
    4 结论
    (1)以间苯二甲胺与环氧树脂EPON828的摩尔 比为2.2:1合成端胺基中间体,聚乙二醇6000与环氧 树脂EPON828的摩尔比为1∶1制成的反应型乳化剂 的用量为分散体质量的9%时,制得的水性环氧固化剂 分散体稳定性{zj0},平均粒径最小(为826 nm)。 
    (2)硅烷偶联剂用量为固化剂分散体质量的2%时,可改善水性环氧固化剂分散体的稳定性及固化涂 膜的性能,此时分散体的平均粒径为750.8 nm,涂膜硬 度3H,光泽度(60°)为108%,冲击强度50 kg·cm,柔 韧性1 mm,附着力1级,耐酸碱性能良好。
    参考文献:略

« | | »

郑重声明:资讯 【水性环氧固化剂分散体的制备及改性| 深圳初创应用材料有限公司】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