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潜艇-基本简介- 龙太爷的日志- 网易博客

核潜艇-基本简介

2010-07-08 23:14:16 阅读8 评论0 字号:

核潜艇-基本简介
      核潜艇是核动力潜艇的简称,核潜艇的动力装置是核反应堆,其原理是通过核反应堆产生的高温蒸汽,驱动蒸气涡轮机,带动螺旋桨或者是发电机产生动力。 世界上{dy}艘核潜艇是美国的“鹦鹉螺”号,1957年1月17日开始试航,它宣告了核动力潜艇的诞生。目前全世界公开宣称拥有核潜艇的国家有5个,其中美国和俄罗斯拥有核潜艇最多。核潜艇的出现和核战略导弹的运用,使潜艇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装有核战略导弹的核潜艇是一支水下威慑。

核潜艇按照任务与武器装备的不同,可分以下几类:攻击型核潜艇,它是一种以鱼雷为主要武器的核潜艇,用于攻击敌方的水面舰船和水下潜艇;弹道导弹核潜艇,以弹道导弹为主要武器,也装备有自卫用的鱼雷,用于攻击战略目标;巡航导弹核潜艇,以巡航导弹为主要武器,用于实施战役、战术攻击。
核动力潜艇相比于传统的常规动力潜艇,具有动力输出大,动力续航高,一次装填核燃料,可以运行10年以上,相比于仅仅几周或几月的常规动力潜艇要大大增加,所以也通常被视为无限续航力量。同时,核潜艇具有水下航速度快的优点。 但是,核动力潜艇也有缺点,有技术难度大,稳定性差,建造费用高,噪音大以及维护要求高。
由于常规动力潜艇和絕氣推進技术的发展,核动力潜艇已经不再是先进潜艇动力的{wy}标准。


核潜艇-发展概况

潜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使用经验暴露出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可以在水面下持续航行的时间。潜艇在水面下操作的时间受到蓄电量的严重限制,必须在一段时间之后浮出水面进行充电。在充电的过程当中潜艇非常容易受到攻击。另外一个限制是潜艇上的电池能够发挥的{zd0}速率以及持续的时间,尤其是水面下的{zd0}航行速率远低于水面上的速率,若是要追随高速航行的船舰时,潜艇必须浮出海面以柴油引擎输出动力,这样一来,潜艇就失去海水对他的保护以及作战上的优势。因此,为了扩大潜艇的战术价值,大幅提高海面下持续操作时间,研发替代动力来源一直是潜艇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


                                                                                                鹦鹉螺号

世界上{dy}艘核潜艇是美国的“鹦鹉螺”号,是由美国科学家海曼·里科弗积极倡议并研制和建造的,他被称为“核潜艇之父”。1946年,以里科弗为首的一批科学家开始研究舰艇用原鹦鹉螺号子能反应堆也就是后来潜艇上广为使用的“舰载压水反应堆”。第二年,里科弗向美国海军和政府建议制造核动力潜艇。1951年,美国国会终于通过了制造{dy}艘核潜艇的决议。鹦鹉螺号核潜艇于1952年6月开工制造,是在1954年1月24日开始首次试航。首次试航即显示了核潜艇的优越性,人们听不到常规潜艇那种轰隆隆的噪声,艇上操作人员甚至觉察不出与在水面上航行有何差别,它84小时潜航了1300千米,这个航程超过了以前任何一艘常规潜艇的{zd0}航程10倍左右。1955年7~8月,“鹦鹉螺”号和几艘常规潜艇一起参加反潜舰队演习,反潜舰队由航空母舰和组成。在演习中,常规潜艇常常被发现,而核潜艇则很难被发现,即使被发现,核潜艇的高速度也可以使之摆脱追击。由于核潜艇的续航力大,用不着浮出水面,因而能避免空中袭击。到1957年4月止,“鹦鹉螺”号在没有补充燃料的情况下持续航行了11万余公里,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在水下航行。1958年8月,“鹦鹉螺”号从冰层下穿越北冰洋冰冠,从太平洋驶进大西洋,完成了常规动力潜艇所无法想象的壮举。之后,美国宣布以后将不在制造常规动力潜艇。此后,相继制造了本国的核潜艇。


核潜艇-主要分类
 

早期的核潜艇均以鱼雷作为武器。以后由于导弹的发展,出现了携带导弹的核潜艇。核潜艇安上导弹之后,便出现了两种类型:一类是近程导弹和鱼雷为主要武器的攻击型核潜艇;另一类是以中远程弹道导弹为主要武器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又称战略核潜艇)。攻击型核潜艇主要用于攻击敌水面舰艇和潜艇,同时还可担负护航及各种侦察任务。弹道导弹核潜艇则是战略核力量的一次重要的转移。在各种侦察手段十分先进的今天,陆基洲际导弹发射井很容易被敌方发现,弹道导弹核潜艇则以高度的隐蔽性和机动性,成为一个难以捉摸的水下导弹发射场。


美国核潜艇在水下发射战斧导弹

战备导弹潜艇是用艇载核导弹对敌方陆上重要目标进行战备核袭击的潜艇。它大多是核动力的,主要武器是潜对地导弹,并装备有自卫用鱼雷。战备导弹潜艇与陆基战备导弹,战略轰炸机共同构成目前核军事在国核威慑与核打击力量的三大支柱,并且是其中隐蔽性最强/打击突然性{zd0}的一种。

攻击型核潜艇

为主要武器,用于攻击高价值地面目标、潜艇和水面舰。攻击型核潜艇水下排水量在2600 ~ 9000 吨不等,下潜深度300 ~ 600米粉,{zd0}可达900米,航速低的约 5节,{zg}可达24节,续航力数万至数十万海里,自给力60~90天。一艘潜艇可携带8-24枚巡航导弹、20余枚鱼雷。这种潜艇的特点是,水下航速高,机动性好,下潜深度大,攻击力 强,但在浅水区活动容易暴露。在海湾战争中,美军从“”级攻击型核潜艇发射数十枚“战斧”巡航导弹,攻击伊拉克境内目标。美、俄、英、法等国的海军都装备有攻击型核潜艇,共180余艘。攻击型核潜艇的发展趋势是:进一步降低口音,增大下潜深度,提高水下探测能力和具有攻击多种目标的能力。

战略核潜艇
 
战略核潜艇又被称为弹道导弹核潜艇,是因为潜艇所携带的弹道导弹射程远达到 10000 公里,弹道导弹弹头具有分弹头,而且是核弹头,对别国有威慑力量。战略核潜艇是三维核打击的重要一环。三维核打击空军的核导弹,陆军的核弹道导弹和海军的洲际弹道导弹。美国从1947年开始研制“天狮星-I”型巡航潜地导弹,1951年在潜艇上发射成功,1955 年正式装备潜艇xx,{dy}批战略导弹潜艇由此诞生。苏联于1955年9月首次用潜艇在水面发射一枚由陆基战术导弹改装的弹道导弹,1958 年首先在常规动力的Z-V型弹道战备导弹,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弹潜艇。1960 年7月,美国“
”号核潜艇首次水下发射“北极星”A1潜地弹道导弹,这是世界上{dy}艘弹道导弹核潜艇。

国际上按下面{dy}和第二种分类较多:

一、按使命任务分
战略型核潜艇——打击陆上战略目标,实施战略威慑。
攻击型核潜艇——装载鱼雷或战术导弹,主要执行海上任务和近岸攻击。
辅助型核潜艇——执行特使任务,如深海探测、试验、救援等。

二、按主要武器分
弹道导弹核潜艇—— 主要武器是弹道导弹(有时也称战略导弹核潜艇)。
巡航导弹核潜艇—— 主要武器是巡航导弹(有时也称飞航式导弹核潜艇)。
鱼雷核潜艇——主要武器是鱼雷。
多用途核潜艇——可发射鱼雷和巡航导弹,有的还可发射防空导弹等,如俄罗斯的亚森级。

三、按排水量分
大型核潜艇——2000吨以上。目前作战用核潜艇均属此类。
中型核潜艇——600—2000吨。仅俄罗斯“军服”级特种核潜艇。
小型核潜艇——100—600吨。仅美国NR-1号、俄罗斯“比目鱼”级特种核潜艇。
微型核潜艇——100吨以下。目前尚无。

四、按推进方式分
蒸气推进核潜艇——用核反应堆产生的高速蒸气带动汽轮机转动,再经齿轮减速后直接带动螺旋桨。
电力推进核潜艇—— 用核反应堆产生的高速蒸气带动汽轮发电机,产生的交流电输给电动机,再经传动轴带动螺旋桨。

五、按船体结构分
单壳体核潜艇——全船基本只有一层可耐海水压力的船壳。
双壳体核潜艇——船体分内外壳,外壳不耐压。两壳之间布有水柜、高压气瓶等设施。
混合壳体核潜艇—— 介于上面两者之间。


核潜艇-动力之源
 

核潜艇是以核反应堆作动力源的潜艇。由于核反应堆的功率远远超过常规潜艇,使得核潜艇的吨位可以很大,航速也可以很高。例如,美国的“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反应堆功率2.6万千瓦,航速32节。核潜艇一次装料虽然数量不多,但可供核潜艇使用数年甚至20余年,而且不需要氧气。因此,核潜艇的续航时间和距离几乎不受限制,核反应堆发出的电能源源不断,可以为艇上武器使用和人员生活提供充足的电能。比如,潜艇上无线电发射、声纳发射和水声通话系统所需的电力主要就是靠核反应堆提供的。再说“库尔斯克”号中的人员,之所以在失事后仅发出一次救援信号就和外界失去了联系,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其核反应堆已经关闭,没有电力了。

核潜艇上提供氧气的主要设备是。如果核反应堆停止运转,制氧机就会由于没有电力而失去作用。另外,潜艇上使用的淡水也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也必须靠核反应堆提供电力。还有潜艇上的空调、照明等用电,更是一刻也离不开核反应堆提供的电力。


核潜艇-特色优点
 
核潜艇与常规潜艇的本质区别是动力装置不同,即核潜艇是由核动力装置驱动的,而常规潜艇通常是由柴油机和电动机联合装置驱动的(当然也有AIP动力,但仍是作为辅助动力)。由于两种潜艇的作战使命不同,使它们在艇型、战术技术性能和造价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核潜艇


        核动力装置比常规装置占用的空间大得多,执行战略任务的核潜艇携带的武器(特别是战略导弹)也多,所以xx核潜艇的体形比常规潜艇大得多,吨位重得多。核潜艇中的“大哥大”当属俄罗斯的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它的吨位(水下排水量)高达26500吨,全长171.5米,差不多有一个半足球场那么长。就是世界上最小的xx核潜艇——法国的
攻击型核潜艇红宝石级也有2670吨重,73.6米长;而常规潜艇的动力装置较小,且一般不装备战略导弹,其吨位一般为1000—3000吨,艇的长度一般不超过80米。也就是说,目前{zd0}的xx常规潜艇只相当于最小的xx核潜艇。核潜艇大有大的优点,如可以布放更多的武器、食品和探测装置,改善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作战能力大为提高,但也有缺点,如目标大,易被对方的主动声呐捕捉,不便在近海、浅海活动。 

       在战术技术性能方面,核潜艇可谓占尽了优势
       首先是隐蔽性好。由于核燃料在提供核能时不需要空气,所以理论上核潜艇可在水下无限期地航行,直到核燃料不能再进行链式反应为止。但实际上核潜艇在水下受到人员耐久力、食品装载量和进行必要的故障维修等限制,不可能永远航行下去,即使这样,核潜艇在水下仍然可呆90昼夜左右(合计2000多小时);而常规潜艇在水下连续航行的能力远不如核潜艇,它在水下靠蓄电池提供动能,由于电能的限制,它在水下全速航行1个小时就会把电耗尽,低速航行也仅能维持几天,然后需定期浮起到通气管状态由柴油机给蓄电池充电(因为
工作时需要氧气),一次充电时间达10个小时左右,这样暴露的机会增多,在现代探测手段极为发达的今天极易被发现。1995年,国外开始出现了一种AIP常规潜艇,即不依赖空气的动力潜艇,较大地提高了常规潜艇的水下续航力,在以每小时四五海里的低速航行时,续航时间可由以往的3—4昼夜增加到15—20昼夜左右,这虽然是对常规潜艇隐蔽性差的一个弥补,但与核潜艇仍不能相提并论。

                                                                                                 核潜艇

其次是水下航速高。核潜艇长期在水下活动,艇的形状设计成水下阻力最小的水滴形或阻力较小的拉长水滴形。现代核潜艇的水下航速一般都在25—35节(海里/小时),俄罗斯的神父级(P级)巡航导弹核潜艇和阿尔法级攻击型核潜艇的水下航速更是高达40多节,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潜艇;而常规潜艇由于大部分时间在水面航行,所以,艇的形状大多采用水面航行阻力较小的瘦长线形,水面航速可达20节左右,水下航速仅有10多节。随着常规潜艇水下续航能力的提高,其形状也有的开始采用水滴形,水下航速提高到20节以上,水面航速低于20节。
第三是攻击能力强。核潜艇的可利用空间大,意味着可以布设更多的武器发射装置、携带更多的武器弹药、配备足够量的先进设备仪器,这就大大提高了潜艇的攻击能力。特别是为了确保海上战略核力量的安全,海上弹道导弹只装在核潜艇上,以保证长期隐蔽于水中。又由于核潜艇的隐蔽性好、航速快,使得它的突击能力高、追击和规避迅速、活动海域广阔;而常规潜艇一般只装备战术武器(如巡航导弹和鱼雷),而且装载量较少,攻击能力远不如核潜艇。
第四是环境相对舒适。由于核潜艇舱室宽敞,电能充足,所以活动空间大,用电用水不受限制(特别是空调和洗浴),艇员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比较优越;而常规潜艇的电能是极其宝贵的,为了保证战斗航行需要,生活用电用水受到严格限制。另外舱内的温度较高,空气也不如核潜艇清新,人员活动范围有限。
核潜艇的优势显而易见,然而仍有不xx的地方,除了上面已经提到的外,还存在操纵复杂、核安全问题突出、造价昂贵、老式核潜艇在低速航行时噪声比常规潜艇大(主要是核反应堆主循环水泵发出的声音)等。


核潜艇-拥有国家

中国、法国、美国、英国、俄罗斯和印度


核潜艇-事故档案

在1954~2005年的50多年里,美国、苏联/俄罗斯、英国、法国的核潜艇共发生主要事故(含重大故障)达285起,其中美国就有147起,占51%;苏联/俄罗斯97起,占34%;英国36起,占13%;法国5起,占2%。美国核潜艇发生的事故最多,这与美国核潜艇建造时间最早、数量较多(仅次于俄罗斯)、使用强度大(在航率高达70%左右)、公开报道多等原因有关。2001年2月10日美国洛杉矶级格林维尔号攻击型核潜艇将日本爱媛号渔船撞沉,引起全球舆论哗然;2005年1月8日,美国旧金山号核潜艇在域触礁,损坏严重。


                                                                                                     核潜艇

美国还在60年代沉过3艘核潜艇:长尾鲨号、蝎子号、犁头鲛号。

世界主要核潜艇事故:
  
1963年4月,美国“长尾鲨”号核动力潜艇沉没在美国科德角附近海域,129人遇难,成为世界上{dy}艘失事核潜艇。 1967年,英国贝尔金海德造船厂{dy}代攻击型核潜艇105号进水沉没。
1968年,美国“天蝎”号核潜艇在前往加纳利群岛途中沉没在大西洋中部海域,艇员99人全部遇难。
1968年4月,苏联一艘编号为K—172的E—II级导弹核潜艇因水银蒸汽使艇员全部中毒而在地中海沉没,90人遇难。
1970年4月,苏联一艘核潜艇在西班牙附近海域沉没,88人死亡。
1989年4月,苏联一艘M级“共青团员”号攻击型核潜艇在巴伦支海起火沉没,42人遇难。
1994年3月30日,法国海军“绿宝石”号核潜艇在地中海海域航行时后舱涡轮发电机室爆炸,10人遇难。
2000年8月12日,俄罗斯海军“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参加北方舰队演习时沉没失事,艇员118人悉数遇难,是俄罗斯迄今为止最为惨重的潜艇事故。
2006年9月6日,俄海军北方舰队一艘核潜艇在巴伦支海失火,两名官兵丧生。
2007年3月21日,英国海军“不懈”号核潜艇的备用空气净化系统爆炸,2名水兵丧生、1名水兵受伤。
2008年11月8日,俄罗斯海军一艘编号为K—152的核潜艇在太平洋海域试航时灭火系统出现故障,20多人死亡、21人受伤。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核潜艇-基本简介- 龙太爷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