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初练功时,架子是宜下的大点,如功夫久了,就不宜太大太伸展。如架子太伸展了,要点紧凑、含蓄收藏才行。
(二) 在练功时,不要一定要架子多么大,多么低下,主要仍还是练出手上的拳意来。有了灵感为{dy},进一步要这种灵感练的充实起来。养这种灵感主要的练法,是在稳静上练功,如不稳不静,那就{jd1}练不出灵感来,如手上身上脑筋里没有灵感,那就不能算太极拳的功夫。(六五年四月一日悟)
(三) 练太极拳,心里要平静舒适泰然;把气息调的舒舒服服的去练,不要满身带劲,满脸的神气,只是身心放松放稳放静就行了;如是满身带劲,满脸的神气,这是练外功拳的形态。练太极拳的人,(神态)看来只是平淡无奇,就是对的;如是满脸神气,满身劲头,这就错了。如这样就一辈子也找不着拳意,拳意不上手,是一辈子瞎糊闹。
(四) 练太极拳主要是找拳意,如找着拳意就算人了门了,拳意如何找?在松软稳静上去找,放清醒,放灵感,放舒适去找;稳稳的,静静的,日子久了,拳意自会到了手上。如满身带劲的去硬找,必会愈找离拳意愈远。这句话很要紧,要好好相信;如不相信这句话,那就练不好拳了。 (六五年四月五日)
(五) 功夫有了基础之后,应在藏神养气上用功,不宜专在肉体上苦求。
(六) 有人练太极拳如其它门拳一样,弄些着法招法,想些用法,这是大错特错的,因为练太极拳的,胸中是混然一气的,是无所为的,是泰然的,不能专想某一手一势的作用。如一想每手每势的作用,那就用意不均匀了,那拳意也就始终不会上手了,不会被发现了;拳意不上手,灵感没有,将来在用的时候,就不能听劲;听不了劲,也就取不了胜。 (六五年八月九日悟)
( 七) 按我今日之练法,是松净的运动。心想内部,心里才感觉有些意思。如往日练功,多在表面上用功,未往内心里去体会,那是不对的。
(八) 在初练功时,一定要按规矩。每练必须顶起头来,拔起背来,蹋下肩去,垂下肘去,周身布满意思,五指贯上意思,气势充满布匀,日子久了,就可打下基础。李香远就这样练出来的。第二步的练法,是注意周身关节的放松放软。无论是腰膝或肩肘,甚至指节,腕节,脊骨的每一节都要以思想之力慢慢的将其松开了来,这步功夫不易作到。但如日子久了,以思想力慢慢灌输,是{jd1}可以作到的。
(九) 每练功务要以腰脊为轴,带领着四肢而动。如感觉两臂、两手松软软沉甸甸的,才是练对了;在这个时候,两脚两腿是很柔弹的,很扎实的蹋在地面上,这样子才对。
(十) 在练时要随时体会腰脊上的源动力,(体会)它是如何的劲带动,挑动着两臂两手而动转的。是柔劲, 还要有弹力。
(十一) 杨师打拳,推手练功的一切神气动态细微的味道,要平时多多的想想,多多的悟会,功夫就会大大进步。 (六六年七月二十四日)
(十二) 练功夫{dy}要紧是提起虚灵的神气来。一身的神气要充满,但又要收藏在内心不使外露锋芒,又要以灵机灌注,不能呆板;神气极稳,浑身是意,这才是好的练法。 (六六年七月二十六日)
(十三) 一定要在大松大软上,两臂如在掉下来一样沉甸甸重砣砣的。一手一势去练,否则就练不出好的身势来。 在练时,气宜鼓荡,神宜内敛,舒舒畅畅的去用功。如长江大河之水滔滔的不绝之势;如不如此,练不出好身法来。此道理要好好想想。
(十四) 最上乘的练法,是练神,练意,练气,练虚无。不能死死的,练筋骨肌肉为主。
(十五) 如发劲不入内,这是未放松的关系。如在对手时,拳不管用,这是动作无变化的关系。
(十六) 在练功时,要时常想当年老先生是如何地练拳的神气。今多久不想这些事,所以练拳不进步。 杨师练拳时,其全身及两臂是如何松沉的样子,要时常多想想。他是如何的又稳又静又松又沉,又软又弹又灵动的样子,要时常多想。
(十七) 在老先生与人推手时,对方感觉异常恐惧,时时有惊心动魄之感。这是如何一回事,要时常想想;如此功夫久了,就会大进步的。(六五年五月十八日晚)
(十八) 无论练拳或推手,总要以脚下松沉、稳固、踏实为{dy},否则一切全谈不到。千要紧,万要紧,是身势松软,脚下有根为最要紧。
(十九) 太极拳也要有些基本的力量,但这种力量是柔的力量,而不是僵的硬力。有了基本上的力量,再有柔软,再有松沉,再有灵巧再有轻妙,这才够xx。如是脚下浮漂的,那就练不出实用的功夫来。 有了基本上的力量,然后注意练灵感,一步一步的把灵感充实起来,然后在推手时才能作到蝇虫不落,寸草不粘的地步。
(二十) 太极拳的功夫,还不能死死的在沉劲上下功夫。因为有沉劲,只可是用于友谊的推手沾粘;如是用之于对付比斗,是非有蝇虫不落、寸草不粘,轻妙绝伦,变化神奇的功夫才行。所以说太极拳总要在轻灵变化、神气灵感方面下功夫才对。
(二十一) 练柔是初步的功夫,然这种初步的功夫的练法很要紧,因为柔是练筋骨上的力量的,这是根本上的东西,有了这种东西,然后才能练大松大软,以达到轻灵虚无等上层的功夫。
(二十二) 如是再深进一步的练法,是找紧要,不宜在大伸大展找了,因为紧凑才能含蓄,才有收藏,才长内劲。松是紧凑的松,不是以放大、放长、放伸、放远叫松,切记。
(二十三)每练功一定要把劲沉在丹田,如能丹田沉下劲去,人的气度一切就要改变;如沉不下去,那一切的神态气度都是浮的,所以练功须练到气沉丹田这一步。
(二十四)无论如何说,练拳的功夫是在松软沉重,舒适大方上;以心xx,以气运身,势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的练法上下功夫才行。
(二十五) 练功夫必须刻刻留意在腰隙,也要刻刻留心是在用意不用力,如到了最上乘的功夫,是要纯以神行。
(二十六) 练功以松沉软弹为对。每练时要细细的思悟这个味道。李某某的练法,我认为沉着有余而软弹不够,他是柔而不灵的功夫。以这种功夫练出来的手,只可对付初步或中乘的功夫人,而不是以对付高手上乘功夫的人。因为上乘功夫的人,其动作是用神,用神的动作才来的快,才能打人于不知不觉之中。灵机的动作,是用神意修练出来的;如只是用气用柔,就练不出轻快灵机的功夫来。
(二十七)在练功时,全身各部如果松的均匀舒适了,便会感到掌心指肚之间发泡发胀,泡松松、胀鼓鼓的感觉,灵觉xx,清醒xx。如此天天用功,把这种灵感清醒充实起来,以后在推手xx之中,它这种灵感就会发挥极好极妙的作用。(气感。rower注)
(二十八)当然老论上所说的主宰于腰,形于手指,这是练太极拳功夫的至理名言;不过要加上每练功细细的体会掌心指肚之间的这种松泡泡、胀鼓鼓的灵感味道,其功夫的进步当更迅速些。以上这些道理,是要静下心来练功,才体会得到;如粗心浮气的着手是体会不到的。
(二十九)练太极拳其最重要的,是要稳静。在静极默笃之后,才能体会到很多的道理;如粗心浮气,多动妄动,那就错了。怎样才能作到静?一要身桩中正,二要呼吸舒适,三要心性放稳,四要一身松净、松匀。如能长久持此思想,就能一点一点的作到真的稳静了。太极拳是内功,什么是内?筋骨肌肉统统是外,人的灵性才是内。人稳静着练拳,就是为了培养这个性能;如忙练,快练多动妄动是不能培养人的灵性的。人的灵性培养好了,就一切修身致用皆有之。
(三十) 练拳要空空的摸。空空的摸,才容易捉着拳意;万不可在手法上去找,盖太极拳是个虚无的,是灵通的,是个玄妙的。须空空的去找,不可以手法去找也。其妙处全在虚无,如用实质手法去找,必致愈找离太极拳愈远也。有形的功夫不是高手,无形无踪的功夫才是上乘。 (六四年六月四日星期四悟 )
(三十一)虚灵顶劲往上担,松沉稳固座下盘。脚下沉稳,是以气沉于丹田,注力于两脚两腿,达于地下;如地下有电吸着于两脚两腿,使脚腿地三者成为一个整体也。就在练拳的时候,头脑里思想中也要常想着这个问题,使头脑神意虚灵上顶于空中,与空中电子分子合为一体,使脚腿注于下层,透于地宫,同地球黏成一体;如这样子才能叫整个的一身体在宇宙之间。总之,是气意要往下沉,神意要往上顶,一身完整,这才是练太极拳的味道。又须有含藏,有收敛,不能用明劲,不能太敞太放散。此太极拳之所以很难也。
(三十二)杨澄甫先师每练拳推手时是个什么样子,要时常想想进步才快。每练时,稳静方面是如何,沉着方面是如何,柔松方面是如何?是如何的沉甸甸的,是如何软弹弹的,掌心是如何的松泡泡的,指肚方面是如何的鼓胀的?是如何神意顾到全身,是如何的灵机含藏?杨师在推手时,其气势是如何虚无的,如何巧妙的,如何有灵机的?在找劲方面,他虽是轻轻的一摸,我就感觉抵抗不行,不抵抗不行;使大劲不行,使小劲不行;动不行;不动也不行。如这点奥妙究竟是如何有的,我平时要多用脑筋思悟思悟。在攻击人时,令人不能躲掉,其冷快绝伦处,人如放电样崩出,令人惊心动魄。以上这种精形,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以后要时常想想。修练功夫,最要紧是在静上多多用功。【如能作到静极默笃的时候,好象是头脑中有一种灵感,这种灵气好象是要出离躯壳,起于空中,与宇宙万物合体,未来未见之事,若有所知,恍然若明】;如这种情形,不知是什么道理,是人的灵机充实了之后,自然而产生的吗?是以以往情形事迹而推断出来的吗?不得而知,我说不出它的所以然。然而,我既有这种感觉,今也大胆的写下来,以便将来证明其是对还是不对。每练功意念要想到腹下丹田的部位,意思要使灵机出现在手上。
( 三十三 ) 立志要把太极拳练好,不能以现在的成就为满足,一定要练出神妙的粘粘手法来;如只是一般的功夫,那就称不起什么专家。要有一与对方接触就使其跑不了,在几跟几随之中,内劲一鼓,则透进彼身,使其外面不见什么情形,而内里已熟烂矣。要想达到如此境界的就必须天天思想老师当先练功的情形。
(三十四)太极拳稳静松软着练功,可以练成五种功夫。
1、稳静松软着练拳,可以长灵机,练到蚊虫不能落,寸草不能粘。
2、松软着练拳,可以练成一身柔软,百折若无骨;无论对方如何来,我都能毫不抵抗的随机应变的给走化过去,干干净净地将其化掉,绝不拖泥带水。
3、松着劲练拳,可以使脚下松沉稳固,腰腿上有弹性的力量;无论对方用多大的劲冲来,我可以柔动之力给其化掉;我的两脚是有根的,绝不会被冲动。
4、松软着练拳,可以有丹田的沉着之劲;可以无论在任何形势之下,我的气意始终是沉着的,绝不会使气意浮起。
5、松沉着劲练功,可以使胆力充实;无论在任何情形之下,我的心胆是坚强有力的,无论对方多么凶恶,我总有办法将其降伏的。我有沉着之心劲,有冷狠快准,入里透内之心劲,一定可以将其打服,将其摧毁。
(三十五)如真的沉下心气练功夫,其身势就特殊的庄严伟大,其五官面目就显见一种非常庄严的气派,正大的神气,有令人感到神圣不可侵犯之威势。此所以自古以来,练武的人士多有忠直侠义之风也。假如说功夫到了上乘是讲究轻灵虚妙,这与沉着劲稳重去练功,这不是矛盾吗?不,因为轻灵虚妙的功夫,是稳重沉着的功夫出来后得到的轻灵虚妙,而不是初练时就找轻灵虚妙的。如是沉着稳重的功夫尚未练到成功就找轻灵,那就成了浮漂而不是真正的轻灵了。
(三十六)老论云: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这就是说在不发劲时是百无所有,也就是极柔软也;在发劲时,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集中所有之劲打来,这就是所向{wd},极其坚刚也。
(三十七)练太极拳的功夫,如能每早、晚静坐一下以养虚灵,是{zh0}的。在练功时,一定要摒除杂念,松腰坐胯,沉气顶头,塌肩垂肘,动以腰带领。这虽是初步的规矩,然无论功夫进步到如何阶段,也是要刻刻注意的。
(三十八) 太极拳修练歌:心要清,慧要澄,良知良能藏胸中;身心悟觉如明镜,体察事物有智明;神清骨爽无限美,修身致用妙无穷;世人不知其中乐,道在有为无为中。
(三十九)每练功,一手一势要作到好处,要作到优美,这样子就进步快;如偷工减料的练法,是自欺欺人也。如能练到优美,别人看见也感觉一身舒适,精神愉快可爱,否则看的人也感觉不舒服,感觉讨厌。
(四十)初学时,其呼吸是要舒适自然,不必注重配合动作;否则必致周身不安,甚至胸部痛,气受拘束,久之面黄肌瘦。在初学时,只是身放松软,心放稳静,呼吸任其自然足矣。以后架子找顺打熟,其呼吸自然就会自己找配合了去,如以水泼在地上,水自然的就会低处流去也。斯时若不自然的呼吸配合动作开合,就不舒适不自然,不顺劲,故不要去注意。呼吸配上了动作是一个什么情形呢?在姿势的放大、开展、伸长时,是呼出气的时候,在姿势的收回、缩小时,是气吸入的时候。说沉气,不是用压制的办法,将气压到丹田去,而是将身势放松,使气自然而然的自己落下去到丹田的;不但如此,就算是精神意思也要安定于丹田,盖腹部全身的发力源动处,所有各种的发动全赖于腹部的气的鼓荡,如腹部丹田的源动力不鼓动,身上便无力量发出也。然而注意是注意,又不可以拘束;否则,一身动作不灵。总之,将精神放在丹田,又要由丹田发布于全身各部,不过以丹田为主宰也。
附:杨澄甫老师过去推手发劲的情形-- 李雅轩
杨老师的发劲,打去松沉软弹,有透力,有将人胸部之骨架打垮打塌的可能,透内之力惊心动魄,有令人万分恐慌之感。如这种劲打来,无论对方有多大的力量,也是抵抗不了的。杨老师之拳的奥妙就在此。我当好好的用脑筋想想,否则空有太极拳专家之名也。
回忆杨老师练拳推手的情形:
1,其两臂是如何的松软软的,沉甸甸的,重砣砣的情形。
2。其发劲是如何的轻轻的贴着了吃着了我,然后心中一鼓劲,就如拍皮球一样将人打出的。
3。其推手是如何的两手轻轻往我身上一放,我便感觉没有一点办法,动也不行,不动也不行,用大力不行,用小力也不行。
以上这种情形,要时常思悟思悟。
杨老师发劲时,是利用呼吸,然后用神、用意、用气将劲打出去。这种劲去,可使对方如触电样跳出。这种劲打出去,会使人吓一跳,而有惊心动魄之感。杨老师发劲时,其五官面神态是非常的庄严,非常的愤怒,这是怎么一回事?别人为何学不来,其原因何在要想想。这是不是胸中及丹田中尚未找着沉着气意的关系。
杨老师打崔立志之肘下捶,陡然一去,崔则感觉如同要塞子插进胁部去一样。(在北方西京畿道杨老师公馆)
打武汇川之按劲,一抖手,武则疼痛多日始愈(在上海募捐时,与汇川表演)。
打牛镜轩之挤劲,只见其眼神向其一看,右臂好象似未看见动,牛则一屁股墩在桌子底下,不能出来。(在上海杨老师公馆)。
打董英杰之挤劲,只见其身势往下一坐,眼神一看,臂如一抖,董则如断线风筝,一个跟斗翻出丈外倒地。(于民国十七年,南京大戏院为赈灾表演)。
打董英杰之拗步掌,只见其身势一坐,掌指一动,人如触电样崩出(在广东省府大礼堂,报纸登其发劲的情形云:北方太极拳泰斗与道董某表演推手,掌指一动,人如弹丸而出。。。。”。
民国十四年,在北京行健会,与杨开儒推手之挤动,只见其神经一振,人已隔桌子翻过,观者惊心动魄。
打杨开儒之列劲,只见其神经一动,对方有顷刻之危险(在北京西京畿道街杨老师之公馆)。
打田绍先之挤劲,只见其轻轻两手往田臂上一放,田则动不行,不动也不行,不得已奋力挣扎之,只见杨老师以翻出,嘣的一声,五体朝天的摔在订上。(民国十八年,在浙江省国术馆教务长办公室)。
民国十八年,在南京常府街刘公馆,与董英杰推手之挤劲,只见其身势一坐,右臂一鼓一弹,董则如触电样掀出丈外。
民国十八年夏天,暑假期间,在伉州浙江省国术馆院中乘凉时谈棚劲,以右臂往我胃部一挨,我感觉心脏发烧不已。
在浙江打牛镜轩之挤劲,只是两臂一抖,人已掀翻丈外,牛则摇头咋舌道:唉呀!老师的功夫已如此境界了。
杨老师之棚劲,只见其两手往杨开如胸部只一捂,杨就往后收不往脚的退出数步。
杨老师打杨开如之小按,只见其意思一动,杨则跑出丈外,简直未见什么动,这是个什么劲(在杭州开明路杨老师公馆内)。
在南京旅馆内,杨老师打董英杰用的倒撵猴之掌法,松沉一弹,人已弹出丈外。
常见杨老师之棚劲,只见其两掌往我身上略一抖,我便感到内部发烧。
还有好多动作,有神乎其神的味道,不及备述,此不过述其大概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