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铁矿石谈判中国被“中国需求”牵制_王京_新浪博客

 铁矿石谈判 

 中国被“中国需求”牵制

 现代物流报记者王京 发自上海

中国是全球{zd0}的铁矿石进口商,却在谈判大舞台上始终扮演着“配角”。

2009年铁矿石谈判,中国最终与三巨头之间被迫以“烂尾”而告终。随之而来的新一轮谈判,中国钢铁企业又将因“中国需求”再次早早陷入“被动”队列。

伴随着我国钢铁业的逐步复苏,国际铁矿石现货行情价格也应声“涨”起。这无疑让刚刚享受完调价“兴奋”的中国钢企,不得不再因成本压力开始疯狂“挠头”。

 

“中国需求”或成谈判软肋

 

早期,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就曾表示,中国是铁矿石的{zd0}买家,呼吁矿业巨头对中国实行“量大价优”政策。但其结果真的如愿以偿吗?

 

正恰业内强烈xx2010年铁矿石谈判之际,沪地钢铁资深研究人士傅林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新年度铁矿石谈判,‘中国需求’定将成为制约中国坚持强硬谈判态度的一大软肋”。

 

据海关总署公布的{zx1}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铁矿石进口总量为62778万吨,累计增长41.6%。其中,单12月份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总量高达6216万吨,较前月超出1109万吨,同比激增80%以上,已刷新历史次高水平。

 

这一数据不仅表现出国内钢厂对本年度铁矿石价格上涨预期的xx恐慌,同时也无意助涨了国外铁矿供应商拉高现货价格及谈判“长协矿”的气势。

 

“2010年铁矿石谈判形势将会更加严峻”,对此,今日钢铁网副总经理张亮告诉现代物流报记者,进入新年度铁矿石谈判前夕,我们不排除国外铁矿石供应巨头借此大肆“炒价”的嫌疑。

 

很明显,元旦佳节过后,国内进口矿的现货价格惊现出“一路飙升”。其中,品位在63%的印度铁矿石现货价格已于本月11日升至每吨133美元(含运费)。由相关资料对比证实,这一数据确已高出力拓与日本钢企签订的2009年度长期合同“xx价”的一半以上。

 

更令人费解的是,现今全球矿商正撇开它们{zd0}的客户——中国,纷纷与日本钢铁企业展开2010年度铁矿石价格谈判。

 

这究竟是国外矿商在玩的一出“欲擒故纵”商业游戏,还是面对中国持久的强硬态度真的甘愿放弃呢?

 

对比中国数年来的铁矿石进口量,国外矿石供应巨头真得愿意放弃中国这块硕大市场吗?看来未必。“中国需求虽然散而乱,但它的巨大需求量是其他别国所无法比拟的”,的一位调研人士回应本报记者称,其实,他们无不都在想独吞这块“蛋糕”。

 

马钢内部人士日前透露说,在国外矿山方面负责人的要求下,2009年马钢长协矿结算价格并没有按照中钢协与FMG达成的较优降幅执行,而仍然是以力拓与日本新日铁达成的降33%xx价。

 

一方面是国际铁矿石巨头均想独吞中国市场这块“蛋糕”;另一面是在国际铁矿石谈判上中国屡遭“排挤”与“压制”。对此,上海成鞍达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汤清松告诉本报记者,多年来,长期面对如此残酷的市场情形,中国进口铁矿石的谈判策略、进口资质与既定目标,真的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再次深思。

 

中国强硬态度遭“釜底抽薪”

 

事实上,因“中国需求”中国在铁矿石谈判上一直保持着比较强硬地态度。尤其是近两年来,这一特点表现得更为鲜明起来。

 

在历经2008年国际铁矿石长协价疯狂上调后,我国在2009年铁矿石谈判上,向国际表示出了“宁可{zh1}以无果而终,也决不委屈妥协”的态度。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进入2010年新年度谈判, “国际三大矿石巨头正是因中国强硬态度,而采取了首先边缘化中国的策略”,日本钢铁联盟一位常务理事对记者透露说。

 

当然,我国政府在铁矿石谈判即将拉开序幕之际,也积极给我国钢铁企业增加了不少谈判“筹码”。

 

近期国家工信部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做好减轻企业负担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首先给处境艰难的国内矿山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

 

《意见》指出,各地减轻企业负担工作机构要按照《意见》精神,结合地区实际,制定具体减轻冶金矿山企业负担的实施措施,并于2010年3月底前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帮助冶金矿山企业尽快走出困境,促进国内冶金矿产品市场健康发展,减少进口铁矿石对我国钢铁工业的制约,保障我国钢铁工业经济安全和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国土部总工程师张洪涛于1月15日在国土部地质找矿重大成果发布会上透露,2009年国土部加大铁矿地质找矿力度,并已取得重大突破。在鞍本、冀东、兖州等勘查区共计探获铁矿石资源量近50亿吨。

 

这些利好消息的频现,无不引起钢铁业内xx人士纷纷较好。

 

“中国单年度能够发现50亿吨铁矿,这定将加大中国在铁矿长协价谈判桌上的话语权。”然后,正当大家对此表示赞叹不已的时候,也有部分业内人士发出了质疑。

 

有着二十年冶金工作经验的上海真意钢铁实业有限公司销售主管曹跃钢认为,“事实上,这并非像我们预期的那么理想,国内新掘铁矿数量固然可观,但国内掘出的铁矿石往往成质不尽如意。加之,国内铁矿多为深层矿,算上其开采成本或将高于国外铁矿粉售价”。

 

曹跃钢继而指出,年度铁矿石谈判大舞台上,中国多遭“被动”,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中国金融业发展尚不成熟,特别是在美元、石油等有着金融定价风向标作用的领域,现仍由华尔街金融炒家掌控。,我们需要对金融业体制进行改革,但又不能操之太快,否则必将酿成新的经济危机,所以从短期来看,中国在铁矿石谈判上是难以争得对应的话语权。

 

除此以外,我们必须承认的是,正当中国强硬态度演绎“国人骄傲”的同时,亦不乏有些钢铁企业表现出了“熬不住”的态势。

 

据悉,由于铁矿石长协资源紧张,宝钢、武钢、河北钢铁集团等重点企业均已安排高层前往三大矿商处寻找资源,同时尝试“修复关系”。

 

“这一做法太过于草率”,对此傅林章分析说,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在铁矿石议价桌上的话语权,他们的“乱相纷呈”反而进一步助长了对方的气势。像日本,在对外的铁矿石价格谈判中,钢铁企业往往是拧成一股绳的,代表日本钢铁企业出头都是新日铁。相较之,我国正是输在了钢企“集中度不高、协同性差”上。

 

 新年度矿石涨价基调“浮出”

 

据悉,日前国际上对铁矿石涨价预期极其看好,已由原先的10%~20%涨价幅度升至35%~50%。

 

谈判“枪声”尚未打响,矿石价格竟{lx1}“赛跑”。

 

在经济观察员马光远看来,2010年铁矿石谈判的大戏可能比2009年更好看,但是结果未必如2009年那样不了了之。

 

日前高盛预计,2010年至2011年度的铁矿石长协价将上涨35%。这与德意志银行此前的预测不谋而合。但业内投资机构美林公司发布的{zx1}研究报告称,由于铁矿石和钢铁市场复苏步伐快于预期,预计新一轮铁矿石长协价格将上涨50%,至85.6美元/吨,高于其先前预计的15%。

 

据了解,“两拓”日前已“绕开”中国,与日本钢铁企业代表展开深入谈判。

 

对此,钢铁xx资讯机构“钢之家”总经理吴文章于近日在上海某峰会上谈道,由于国外钢厂的日子比国内钢厂更难过,今年的谈判中方可以适当保持低调,先观察国外钢厂的谈判进展。他对本报记者强调,“铁矿石谈判是全球钢厂与三大矿山的博弈,{jd1}不只是中国钢协和宝钢与三大矿山的简单博弈。”

 

中国钢铁企业要理性对待新一轮铁矿石长协价谈判。凭借研究数据得出鲜明观点的国都证券研究员王招华日前告诉本报记者,“本月{dy}周,河北铁精粉价上涨3.26%,进口印度现货矿价攀升11%~16%,铁矿石的替代品废钢价格也在上涨,其中上海地区涨幅达2.19%,河北地区涨幅1.85%”。

 

虽然如此,“但钢企不能为此形成心理恐慌”,王招华推算,近期进口长协澳矿价较现货澳矿价将低39.83%,进口国外长协矿的价格优势依然显著。

 

另外,从大的需求层面来看,在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冲击之下,中国依然大量进口钢铁原料,加快稳定了国际原料市场供求关系。吴文章称,事实上,“2010年中国钢铁业对原料需求进一步增长的空间并不大”。

但受全球粗钢产量迅速恢复的刺激,铁矿石资源供应方面却呈现出了巨大增长。瑞士信贷日前预测,2010年巴西和澳大利亚将大幅增加铁矿石出口量,届时出口量将分别达3.549亿吨和4.213亿吨,分别增长21%和8.5%,而来自麦格理的预测也认为,2009年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将接近9亿吨,2010年铁矿石海运贸易量将比2009年增长12.8%。

 

综合上述各种因素,2010年三大矿业巨头的长协价涨幅究竟为多少?

 

从实际出发,35%的涨幅或只是国际金融炒家的遐想。中国联合钢铁网首席分析师马忠普向本报记者谈道,“当前世界钢铁业还尚未xx走出低谷,国外矿业巨头现在便想拉高新年度铁矿石价格涨幅的策略太不现实”。

 

他呼吁,今年铁矿石长协价涨幅20%~25%较为合理。随后,本报记者采访了业内数位专家,均不谋而合的表示认同这一观点。

 

这同样代表了一种基调,上述的调研人士认为,“20%~25%的铁矿石涨幅是我国钢企接受长协价谈判的{zh1}底线。”

 

其实,“前期铁矿石谈判领域的冷战并没有给两国钢企带来赢家”,{zh1}马忠普告诉《现代物流报》记者,只要双方在铁矿石谈判和发展企业合作问题上顺利走出去年的“冷战怪圈”,任何合理地结果都会发展成为可能。另外,他建议,无论最终铁矿石价格涨幅多少,国内钢铁企业都不应过多地寄希望于通过涨价而向下游转移成本压力。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深度报道:铁矿石谈判中国被“中国需求”牵制_王京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