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成都:马铃薯收获机一“鸣”惊人

   

  •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 作者:周金泉
  • 日期:2010-06-22
  • 阅读:39
马 铃薯收获机   -->

  1小时{zg}可收获3亩,是全人工收获的10至20倍

  在刚刚过去的马铃薯收获季节,马铃薯收获机开进了成都市郫县和青白江区的田间地头,从而改变了农户人工挖刨马铃薯的历史。记者6月9日从成都市 农林科学院农机研究所了解到,马铃薯收获机平均1小时收获2.5亩、{zg}收获3亩,是全人工收获的10至20倍。

  因地制宜,打造四川版本

  多年来,我省农户收获马铃薯一直采用的是全人工方式,十分麻烦。为减轻农户的劳动强度,去年,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农机研究所与郫县水稻专业合作社 联手从山东引进了马铃薯收获机,并结合四川实际进行了改造。它以拖拉机主机为动力,再用割苗机、挖掘机两组农具配套组成了小型马铃薯收获新机具。其工作原 理是利用拖拉机的动力输出,通过一系列的速度变化,使挖掘铲深入地下20厘米,连土挖起。一边输送一边抖动,通过振动分离,使马铃薯与土块分开;分离以 后,马铃薯在上面,土块在下面,有利于人工捡拾装袋。

  马铃薯收获机是一台多功能的收获机,除收获马铃薯以外,还可收获大蒜、地瓜等地下根茎作物。

  省时省力,农户好评如潮

  今年,冬马铃薯收获季节,马铃薯收获机终于大显身手——

  4月30日,成都市马铃薯机收现场会在郫县德源镇粮经基地召开,会上进行了马铃薯机收现场作业示范。与会专家经过一番现场观摩,认为马铃薯机械 化收获具有收获效率高、破损率低、不堵草、结构简洁、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有利于抢种抢收。

  5月19日,青白江区农发局在该区城厢镇万柳村召开了马铃薯收获机械试验示范现场演示会。专家们发现它的作业效率每小时可达1~2亩,机收的马 铃薯全部平铺在地面上,只需人工捡拾就能实现收获。

  据了解,郫县德源镇的粮经示范基地是我省{dy}个进行马铃薯收获机示范的地方。去年,郫县水稻专业合作社在相关技术部门的指导下种下了170多亩 马铃薯,今年马铃薯收获前,他们就先选择了一块田进行收获试验,效果不错后,就在基地进行了大面积的收获示范。很多农民看完后,都称赞这个机器很好。

  “以前我自己种土豆的时候,挖起来好麻烦哦,两个人要三四天才挖得完一亩地,还要掰土豆上的泥巴。”参与示范的机手蔡言富说,“那个机器用起来 快得多,只要几十分钟就能挖完1亩地,剩下的就只需要人去捡起来。”

  规模推广,尚需不断改进

  据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农机研究副所长孙聪介绍,综合考虑田块大小以及机械转场的时间,马铃薯收获机平均1小时收获2.5亩,如果种植规模集中成 片,甚至20分钟就可以收完1亩。而且,马铃薯收获机还可以直接使土块、马铃薯分离,减少破损率,节约了人工,提高了劳动效率。

  马铃薯收获机帮助农户实现了降本增效。如果全人工收获1亩地大概需要250元,使用机器加人工就只需要150块钱。同时,马铃薯收获机损伤率很 低,只有3%~5%,这样更利于长期储存。马铃薯收获机收获机机型小巧,转运方便,广泛适用于平原、山区、丘陵地区。

  与此同时,业内人士还对它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郫县农发局农技站站长毛健认为,我省当前的马铃薯收获机还处于简易初级阶段,需进一步改进,增加联合收割机的功能,增加自动装袋功能。只不过投 入的成本相应较高。

  四川雅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玉涛则认为,该机器的筛土部分长度不够,筛土不太彻底,他希望能再做些调整。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农机研究所所长周明军表示:“机械化取代人工收获马铃薯,势在必行,但在全川广泛推广,目前还有一定难度。毕竟,农村基本家家 户户的种植面积都很小,栽种方式很随意,从而使机器不好配合。”他说,四川农业种植最重要的就是农机与农艺相协调,引进马铃薯收获机以后,从播种开始就要 规范沟宽、厢宽等,方便成熟后的机器操作。土地集约化经营后,可以连片种植马铃薯,形成规模,以便于机收。

  成都市农委机械化处处长黄文俊认为,四川要大规模推广马铃薯机收,首先应尽量实现规模化种植,而且{zh0}是通过农机专合组织、农机经营户向农民提 供机收服务。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成都:马铃薯收获机一“鸣”惊人】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