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铜的两个范畴
白铜不是一种单一金属,而是一种合金体,一般分镍白铜和砷白铜两种,镍白铜又根据不同合金比例又可以分为普通白铜、铁白铜、锌白铜(1),泉币界和泉学书籍资料中所称谓的白铜钱不xx是真正意义上的白铜钱,俗称的“白铜钱”与事实上的白铜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两个不同质的范畴。
(一)白铜出现的年代
以砷为主要合金元素(不少于10%的比例)的铜合金称砷白铜。砷,是一种非金属元素,符号As,有灰、白、黑三种同素异形体,质脆、有毒,与铜可制成合金。我国最早出现砷白铜记载是在东晋时的炼丹书中。此后,元代的《格物粗淡》,明代的《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中都有用xx(砷)与赤铜(紫铜,含铜95%以上)炼制白铜的记述,如《格物粗淡》中“赤铜入炉甘石为黄铜,其色如金。砒石炼为响铜”。《天工开物》中“铜以xx等药制炼为白铜”,但是砷白铜的炼制难度很大,而且因含剧毒,使用范围受到严格的限制,不可能制作一般物品,目前还没有发现一件砷白铜制品。当然据介绍,自然界存在一种铜砷共生矿,可以冶炼砷白铜,但成本大、生成少、要求高,而且砷易挥发,高温冶炼损耗很大,所以即使发现砷白铜共生矿,也不容易炼成一定量的砷白铜。《天工开物》中说白铜器“工费倍难”,打制特殊的物品尚且不易,铸造流通中的钱币就更难了。因此,基本上可以排除有砷白铜钱存世的可能。
以镍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合金称为镍白铜。《中国矿业志略》载“用真云铜三成即可得上高白铜”指的就是镍白铜。我国最早记载镍白铜的古籍文献当推东晋常璩所撰的《华阳国志》“螳螂县因山名也,出银、白铜、杂药”。说明东晋即有白铜出产。《旧唐书·舆服志》记载“自馀一品乘白铜饰犊车”,说明白铜在当时生产量十分稀少,很珍贵,被用来作装饰品。到明代后,记载白铜的典籍渐多,《事物绀珠》称“白铜出滇南,如银”。《明一统志》载“宁番卫出白铜”。《续文献通考》记载“自成化五年定四川军民偷采白铜者,依律治罪”等等。说明,镍白铜生产于云南、四川一带,官府将之作为重要矿产资源和贵金属严禁民间开采,经允许开采冶炼的白铜厂家应向官府纳税,如明白铜厂课税五两四钱八分。但总的来看,白铜的生产量不大,并且由于贵重,被主要用来出口。从十八世纪开始,中国云南出产的白铜及白铜物品远销欧洲,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声誉。1735年法国人杜赫尔德在《中国帝王志》中记载当时的欧洲贵州特别欣赏中国的白铜,谁要拥有几件用中国白铜制的餐具,那就是非常值得炫耀的事情了。
(二)白铜的称谓及不同的两个范畴
不论是砷铜合金还是镍铜合金都是因为它们色泽润白如银(也有称镍银的)而称白铜,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白铜,一般多指镍白铜。明代生产的白铜,其成分为铜40-58%,镍7.7-31.6%,锌25.4-45%,近代白铜一般含铜52-80%,镍5-35%,锌10-35%,在这个范围内的白铜颜色很亮,特别耐化学腐蚀,几乎不生锈,但它属高熔点、高硬度的金属材料,铸造性能很差,难以加工,制模难度大,冶炼技术复杂,所以不可能大规模制作流通中的白铜钱,而只能制作少量的母钱或样钱,这就是我国即使有白铜材料,而白铜钱却十分稀少的主要原因,从实物看,即使是白铜生产量较大的清代和民国时期,也没有大批量的用来制作钱币,就很能说明问题。
我国古钱币资料、目录中,也常常将一些白色的铜钱标明为白铜钱,甚至一些xx的钱币学机构或组织在其著述中和进行交流活动中,也沿用旧俗,过去,检测技术不发达,古铜钱的合金成分难以探测,将一些白颜色的铜钱冠之为“白铜钱”,应情有可原。今天,现代科学检测技术为还原铜钱质地的本来面目提供了现实条件,而一些钱币爱好者,甚至专家学者仍继续望文生义,将错就错,这就不是科学的态度。严格来说,这是一种不负责任和不严肃的行为。事实上已有许多xx的学者早就注意这个问题了,并且明确指出,俗称的“白铜钱”根本不含砷、镍,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白铜钱,而是锡铅合金过多的原因造成的,原因虽还有待考证,但至少否定了“白颜色的铜钱都是白铜钱”之说。
(三)区分两个范畴的不同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多种资料和实物显示,我国历代古钱币中出现白颜色的铸币主要集中在隋、唐、北宋和清、民国五个时期,这是什么原因?白铜钱与白色的钱概念混淆,应该怎样区分和断代?白色的钱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是人为还是自然生成?是先天性(铸时)还是后天性(自然环境影响)?如果象一些钱币研究者分析的那样是锡含量过多,导致钱体发白,那么应有大量类似的白钱出现,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往往在大量的窖藏古钱中只有少量的几枚白色的钱,从目前各种钱币目录上看,不论标明的是真白铜钱还是假白铜钱,都是非常稀少,说明对它们的成因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轻易下结论。还有人认为,白色的钱(不是白铜钱)出现表明币质开始走劣,是一个政权衰落的象征(2)。果真如此?搞清以上这些问题,对了解古代钱币的铸造技术、货币制度、材质选用、锈蚀机理等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白铜钱的断代问题
(一)古钱币出现的不同颜色是由于其合金成分不同造成的
中国古钱币的金属成分主要是以铜为主的锡、铅、铁、锌、镍等铜合金,组合比例不同,就出现不同的质量和颜色,以青铜(铜铅锡合金)最多,白铜最少,我们先看看各金属元素的特点及合金所显示的颜色。
“铜”符号Cu,淡紫红色,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都很强,比重8.93,是铜币的主体;“锡”符号Sn,银白色,富有延展性,在空气中不易起变化,比重7.82,多用于合金制造。是青铜币的主要合金元素;“铅”符号Pb,青灰色,质软而重,有延展性,容易氧化,比重11.37,主要用作合金,是青铜币的主要合金元素;“锌”符号Zn,蓝白色结晶,质地脆,大多用于制作合金或镀铁板,比重7.12,是黄铜币的主要合金元素;“镍”符号Ni,银白色,质地硬,延展性高,稍有磁性,在常温中不跟空气中的氧起作用,多用来制造特种钢或其它合金,是白铜币的主要合金元素。因纯铜太软,易变形,且不耐磨,熔点又高,一般没有单一的纯铜铸币,只有合金能克服纯铜的弱点,才适合做流通的铸币,这必然经过了漫长时间的试验和探索,{zh1}才形成较稳固的合金制度,采用合金制度本身就是铸造技术发展进步的一种标志。
我们常说的青铜、红铜、黄铜、白铜,都是以其外观顾名思义而来的,是因为不同的合金造成的,实际上我国古代钱币的颜色是十分复杂的,不同的金属含量,颜色就大不一样,如铜比例大,则是深红色;铜铅锡适中,则呈水红色;锡铅过多则呈灰色白色;含镍锌则呈纯白;锌比例大则又呈黄白等等。因古钱币跨度大,时间长,影响因素多,导致古钱合金不同、含量不一,加之因铸地、习惯、掌握的技术等不同,使铸币色彩纷呈,据一些专家对实物观察与考证,历代古钱币呈现的不同颜色有20多种,仅发白的颜色就有青、青白、灰白、黄白等类型,说明了不只砷合金、镍合金才显白色,其它合金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呈白色状。
(二)铸币史上的里程碑——从即山铸钱到合金比例制度。
隋唐以前,钱币的成色、合金比例是没有标准和规定的,主要是因为冶炼技术落后,铸币材质受矿产资源等自然条件制约等因素造成的。汉朝即盛行即山铸钱的办法,即用开采出来的原铜来铸钱,不特别杂以其它金属,所以各地和每次所铸成的成分比例是不一致的。秦汉以后,人们才开始关注铸币本身的社会因素、技术因素,据史料记载,隋代铸钱已有和鑞的办法,但还没有严格的规定,到了唐代,才有一定的制度,开元天宝年间,每炉所用原料是:铜21220斤,白鑞3709斤,黑锡540斤,共铸钱3300緍,折合为铜83.32%,白鑞14.56%,黑锡2.12%(3)。到了北宋,对铸币的认识日臻成熟,已经掌握了最科学、最合理的配比技术,这里不论从币材合金比例、铸造技术、铸币工艺等到了一个{zg}峰。据《宋史·食货志》载:“凡铸钱用铜三斤十两,铅一斤八两,锡八两”,折合比例为铜64.44%、铅26.67%、锡8.89%,据大量的北宋钱实际检测为铜62—68%,铅20—29%,锡6—10%,与史实相符,这一合金比例,恰恰控制在Cu—Pb—Sn三元合金的{zd1}熔点区(4)。
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一点结论:汉代以前是“即山铸钱”阶段,由于我国早就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因此,这阶段直接用冶炼的青铜铸币为主;汉代以后到隋唐时期为认识摸索阶段,这个时期人们开始注意铸币本身的价值和质量及一些特殊要求,如耐磨、易铸造、成本低以及工艺水平等等。特别到了唐代,人们认识得到提高,铜的成分下降,铅锡含量上升,成分配比也趋向稳定;北宋为飞跃阶段,铸币技术已经成熟,各元素配比较科学合理,人们不仅掌握了高超的造币技术,而且审美情趣得到空前的提高,为高难度的白铜钱铸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白铜出现的时代
白铜铸造至少应具备三个前提:一是物质前提,即必须有一定的白铜产量;二是技术前提,即冶炼、铸造、配比达到一定的技术程度;三是社会前提,即政治需要、经济财力许可、文化需求以及其它因素。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白铜到六朝时才出现,但当时的冶炼技术、制作水平等还没有达到用白铜制作物品的程度,更不用说钱币了,到了唐宋以后,特别到了宋代,不论是白铜冶炼生产、铸造技术、合金配比等都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用白铜作币材的条件已经成熟了,但白铜无疑在当时是一种比较稀少的贵金属,不可能大量生产和大量制造物品,目前所发现的白铜物品大多是明清以后制作的,所以,北宋时,为了某种特殊的需要,铸造少量的母钱和样钱,是xx可能的,事实上已有几十种北宋白铜钱被发现。从各种资料列举的白铜钱来看,基本上集中在北宋徽宗时期,以祟宁、宣和、政和钱为多,宋徽宗是我国古代三大铸钱高手之一,出现在那时并不足奇,有资料将“通”字平头,走之底平足,“宝”字大斜的祟宁通宝折十钱,称为中国镍白铜之祖(5)是有道理的,但从实物不断被发现的情况看,结论可能为时尚早。
三、对各种资料中所称白铜钱的理性分析
最早提到白铜钱的文献是《新唐书·食货志》:“(德宗建中初)判度支赵赞采连州(今广连县)白铜铸大钱,一当十,以权轻重。”《旧唐书·德宗记》《册府六龟》卷四八四载:“建中四年讨李希烈……赵赞以常赋不足用,乃请采连州白铜铸大钱,以一当十,权其轻重,诏从其说……赞熟计之,自以为非便,皆寝不复请。”是指唐朝安史之乱后,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币值低使政府感觉到通货数量不够,而设法多铸钱,大历四年增炉铸钱,七年禁止国内铸铜器,建中初又增加了铸钱数量,但多为轻小的建中通宝。当时,李希烈叛乱,判度支赵赞因常赋不足,提议铸当十的白铜大钱,但因种种原因,没有铸行,可能主要是技术原因和成本太大的缘故。有人认为传世的重约20克左右的开元大钱是赵赞所铸的白铜大钱,这显然是错误的,一是按唐代当十钱一般重约5—7克(如当时的乾封泉宝、乾元重宝)推算,建中当十钱不会超过10克,在重量上是不符的;二是从对开元大钱金属成分检测(6)结果看,开元大钱含铜84.5%,锡4.4%,铅8.6%,硫1.4%,只含微量的镍元素,也不呈白色,属典型的青铜铸币。
从实物发现的情况看,目前最早的白铜钱为六朝时的“小样半两”(7),据介绍,93年春,河南省汤阴汤河发现一钱币窖藏,出土了51公升23000多枚古钱,以五朱、五金、五十、货货、泉泉等为主,其中有7枚铜质发白或白中透黄的小样半两,径2.2Cm,穿0.94Cm,重2克左右。彭信威教授在其巨著《中国货币史》中也说到钱币业的戴葆庭认为白铜所铸而发水银古的“小样半两”在江南有大量出土,与五朱混在一起,可能与东晋孝元帝时期(公元317—322年),吴兴沈充铸的沈郎五朱同时铸造的,这一点史料中没有记载,类似的资料还有华光普(8)介绍的南朝宋前废帝景和元年(公元465年)发现一枚白铜厚肉开炉初铸品或置样钱景和钱。还有内蒙古杜世华发现的一枚西汉五铢白钱(9)等等。以当时客观条件而论,隋唐以前出现白铜官铸钱样品可以说是不可想象的。
史料明确记载的白色钱典型的有两处:一是隋五铢白钱;另一个是唐“青钱”。《新唐书·食货志》载:“隋末行五铢白钱”(注意:史料上为什么不称“白铜钱”?)。1959年第3期《考古学报》中载《长沙西晋南朝隋墓发掘报告》中称一墓随葬铜钱达93枚,均系五铢白钱,90年第10期《陕西金融》登载新发现有背月纹隋五铢白钱。《中国历代货币大系》中列有14枚隋五铢白钱(书上均标明为“白铜”),重2.05至2.9克之间,是指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8)铸,形如开皇五铢,面文“五铢”字体细小,“五”字交股弧曲,接郭的较少,制作较精,因铜色灰白,而称“白钱”。经专家认定此钱根本不含镍、砷,不是什么真正的白铜钱。
关于唐“青钱”的记载是指《旧唐书·食货志上》讲开元时期宋璟为相时,想禁止江淮一带恶钱流通,派遣监察御史萧隐之充江淮使。“隐之乃令率户出钱,务加督责。百姓乃以上青钱充恶钱纳之,其小恶者或沉之于江湖,以免罪戾”。另据史称,唐高宗时张文成善于为文,人称他的文章如青钱,万选万中,他的外号也叫“青钱学士”。说明初唐时铸的青钱实际上是一种制作十分精美的官钱,由于当时盗铸,青钱多被人收藏,市场上只有滥恶私钱充斥,从实物看,这种钱传世尚多,铜色发青发白。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货币》(10),也称“唐早期开元通宝中还有一种白铜铸成的,其‘元’字首划特别短,轮廓深峻,精美异常,即当时所称的‘青钱’”。彭信威教授也认为,许多开元钱含铜不足80%,有少数制造精整,看起来却发青白色,甚至有发灰蓝色的(11)……。这种所谓白铜开元通宝,经现代科学技术检测(12)为:铜72.1%,锡19.2%,铅4.4%,硫2.2%,只含微量的镍元素,根本不是什么“白铜钱”。
以上从客观历史条件,从实物的物理因素,从现代科学技术检测等不同角度,对白铜钱的生成情况进行了粗浅的综合考察,可以说明,北宋以前出现的所谓白铜钱实质上属白钱的范畴。隋唐时期,特别是唐代,白铜铸钱属于试验性质,只有北宋才具备了铸造白铜钱的一切条件。
四、非白铜的“白钱”成因探析
笔者认为,白钱出现有四种原因:
一是锡铅含量较高。这已被大多数泉学家所认同,青铜铸币主要合金成分为铜、铅、锡,铜是主体,铅锡为辅助性配剂。前面已分析,铅锡的不同含量既影响质量又呈现不同的外观颜色,经专家研究,4—7%≦Ps<36%
6—7%≦Sn<20%铸币质量是最合理、科学的比例,唐以后基本上达到了这一条件,尤以北宋最典型(13)。有专家将颜色发白的古钱进行了抽样检测,发现这些钱锡的含量一般超过20%,铜的含量低于80%,也就是说,当锡超过20%,铜低于80%时,古钱泛青白,造成这种情况有三个方面原因,一个是为了降低成本,人为减少了铜的比例,加大铅锡含量。因锡铅在我国古代产量丰富,属廉价金属,但铅锡比例又不能太大,大了影响铸币的质量,隋五铢白钱可能就是这种情况下的产物。第二个原因受技术因素所限,币材合金比例把握不准造成含铅锡过大,使所铸币发白发青。隋唐以前出现的颜色发白的钱太多属于此类。第三个方面原因属试验性质,如唐青钱。
二是锈蚀影响。古铜钱主要是三种金属以上的合体金组成,在外界影响下容易发生化学反应,使古钱表面发生颜色变化,即所说的锈蚀,一般来说,铜钱在酸性土壤中呈绿色,在碱性土壤中呈暗红色,在中性土壤不易生锈或锈蚀不大,为本色,象铅锡含量较大时,一般不易生锈,如隋五铢白钱和唐开元青钱等距今1300—1500年,依然锈蚀不大,有的基本无锈。但有些含锡比例不很高(10%—20%)古钱,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产生化学反应。有的锡直接渗到表层,即所说的“锡汗”或“白斑”,有的通过化学反应生成银灰色的二氧化锡(SnO2)。使这些钱币看起来都呈白色。
三是自然生成。指即山铸钱时的原生矿中含有少量的银、镍、锌、甚至砷,所铸古钱中因含银、镍、砷等元素而呈白色,前面提到的六朝时“小样半两”白铜钱,可能就是这样的产物。
四是人为因素。恐怕主要指心理因素。因为白铜钱在我国铸币史上有一种特殊地位,它不仅稀少(多为母钱和样钱),而且其身世、铸造情况、存世情况等等还未xx弄清,这一切吸引着古钱爱好者去搜集、去收藏、去研究。所以白铜钱就成了众人涉猎的目标,因没有明确的白铜概念和相关史料,所以人们往往将一些似白非白、淡黄、灰、青等表面颜色的古钱称为白铜钱,近几年发行的各种钱币刊物中刊载发现白铜钱情况不少,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大多数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白铜钱。
(1)《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专刊》1997年3、4期,屠世荣《再论古铜钱锈蚀机理分析》
(2)《中国历代货币大系》第三卷《隋唐五代十国货币》中隋五铢白钱部分
(3)彭信威《中国货币史》P306页
(4)《中国钱币》1985年第3期戴志强等《北宋铜钱金属成分试析》
(5)《中国文化知识精华》P595页
(6)《中国历代货币大系》第三卷《隋唐五代十同货币》P596页。《唐、五代十国钱币成分分析表》
(7)《安徽钱币》97年3期刘屹华文《浅谈白铜小样半两》
(8)《中国古钱目录》上卷P252页
(9)《内蒙古金融研究1998增刊》中杜世文《罕见的西汉“五铢”白钱》
(10)赵业苍主编P191页
(11)彭信威著《中国货币史》
(12)《中国历代货币大系》《隋唐五代十国货币》P596《唐五代十国钱币成分分析表》
(13)《中国钱币学会成立十周年纪念文集》戴志强、周卫荣等著《中国历代铜铸币合金成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