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物流业未来的探索- 赵梅阳- 职业日志- 价值中国网:中国{lx1}的 ...

中国汽车物流业未来的探索

据世界汽车制造商协会统计,去年全球生产汽车6098.7万辆,同比下降13.5%。全球汽车产量整体下滑,唯独中国一枝独秀。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去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379.1万辆和1364.5万辆,同比增长48.3%和46.15%,标志着中国在去年一举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汽车业产销双料{gj}。 1—4月数据显示,汽车产销611.8万辆和616.6万辆,同比增长63.8%和60.5%,据此预测,今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将达到1700万辆,今后5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将维持在年均增长20%(见图1)。

汽车物流业发展潜力巨大(一级)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预测分析,中国社会物流将保持年均增长率20%,到年底,物流市场将达到11.2万亿人民币规模,社会物流总费用达到7.5万亿人民币。对于中国汽车物流业来说,成本约占销售收入的15%。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一位负责人表示,造成中国汽车物流成本高于欧美和日本的因素较多,如运输汽车的空驶率很高,存在着回程空驶、资源极度浪费等问题。未来五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将保持18%以上的增幅,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发展空间增长快(二级)

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汽车消费迅速膨胀,现已成为世界{dy}大汽车消费国。5月28日,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在参加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高峰论坛时透露,中国汽车2008年的保有量为4975万辆,去年达到6300多万辆,到今年年底,最晚2011年就能达到7500万辆的规模。据保守估计,中国未来汽车保有量将达到4.9亿辆左右,届时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为中国汽车物流带来成倍的增长空间。

外包已成趋势(二级)

目前汽车生产厂家一般都是通过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运输的。据调查,在车辆运输总量中约有4/5是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完成的,公司自身完成的只有1/5。通过第三方物流,汽车生产企业能够集中主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同时能节省费用,减少库存,发挥了资本的效率。

现代物流管理方法广泛应用(二级)

汽车物流是物流领域中最前沿的领域。近年来,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工具已经在各大汽车物流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如以信息技术整合物流供应链,增强供应链市场竞争力,最终实现供应链成员共赢;以即时生产供应体制、零库存、柔性化生产线、按单定制、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在汽车物流供应链管理中广受推崇。

汽车物流业发展主要壁垒(一级)

封闭运作 市场分割(二级)

中国现有的地方保护主义壁垒致使多数汽车企业没有采用公开招投标的方式来采购物流服务,各品牌汽车集团之间竞争激烈,从而引发汽车物流业的竞争激烈(见图2)。

2 中国主要汽车物流公司主要投资者和客户

一方面,地方保护主义致使汽车物流业务很难异地开展;另一方面,汽车物流公司投资主体都有战略布局的考虑,进行自建运输网络,封闭运作。

标准滞后 服务缺位(二级)

汽车物流业标准制定相对滞后,物流企业管理、服务规范及运输工具均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全国多数汽车物流业企业还处于小、多、散、弱的状态,难以形成有效的社会服务网络。从2007年开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汽车物流分会便联合中国一汽、东风汽车、神龙汽车、安吉天地、长久物流等二十几个全国重点汽车企业和物流企业投入汽车物流标准发展规划的研究中,展开了汽车物流标准制定的工作。但由于汽车物流标准体系的缺位,对汽车物流行业的竞争力也造成一定的影响。

人才匮乏 合作不畅(二级)

从各大招聘网站统计情况来看,目前物流行业中高级职位非常紧缺,不少企业在招聘物流配送总监、市场拓展总监、仓储经理、采购经理、国际货代销售主管等职位时都遇到困难,招聘条件十分诱人,但合适的人很少。根据各大汽车物流公司的人员需求统计,中国的高级物流人才缺口50万左右,汽车物流行业的人才缺口也在10万以上。一个优秀的物流企业,要求管理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经济学和物流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供应链中的每一门学科,精通其中1~2个学科,并且具有全局性规划能力和管理能力。另外形成有效价格体系,对于汽车物流领域的发展,具有很强的行业带动作用。有利于打破目前各大物流企业各自为战、信息保密、设备利用率低,合作不畅的局面。

成本费用 居高不下(二级)

汽车制造企业物流成本费用居高不下。以自营物流为主体的汽车物流服务模式因其低水平、低层次的服务,不仅加重了中国汽车制造企业的经营负担,还增加了汽车物流的成本。目前,中国汽车商品车车辆运输成本是欧美国家的6 倍,成为发展的障碍。

物流大鳄 抢滩中国(二级)

从加入WTO以来,国际汽车物流巨头纷纷抢滩中国,谋求中国市场,给中国本土企业带来冲击(见图3)。

图3 2002—2005年国际汽车物流公司进入中国情况

年月

公司

形式

备注

2002年9月

荷兰邮政集团

将旗下快递、物流、直邮业务整合为整体服务,将中方合作伙伴中外运替换为一家小型物流公司超马特

为独资经营奠定基础

2002年10月

日本邮船

与中远航运组建中远日邮汽车运输有限公司

进军中国整车物流市场

2003年6月

荷兰邮政集团

与上汽集团组建安吉天地物流公司

以上汽集团物流为主

2003年11月

日本川崎汽船

与中海集团组建中海川崎汽车船运输有限公司

以提供沿海汽车运输为主

2004年4月

日本商船三井

与中外运集团组建中外运—商船三井航运有限公司

主要客户有丰田汽车、日产汽车及马自达汽车等厂家

2004年7月

法国捷富凯

与大田集团组建捷富凯-大田物流有限公司

汽车企业提供供应和分销物流服务

2005年1月

日本邮船

与安吉汽车物流公司组建安吉日邮汽车物流有限公司

进入中国专业汽车物流

 

汽车物流业战略思考(一级)

取长补短 合纵连横(二级)

为了保证物流过程的顺畅,促进全国性物流企业和区域物流企业取长补短,降低经营成本,国家制定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要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集团,由行业协会牵头推动现有各汽车物流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现共赢。国家规划和地方区域规划中都应考虑到物流基础设施与物流园区的规划,为汽车物流产业设计谋篇布局,并要充分考虑返程的动力资源利用,尽量避免动力浪费。

物流标准 势在必行(二级)

标准化工作的推行势在必行,当前非常需要将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与中国物流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符合中国特色的规范标准,指导与推动中国物流业的发展。4月20日,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副司长支陆逊在中国汽车出口物流国际研讨会上表示,目前中国汽车物流产业有很展空间,但是因没有统一标准,物流成本相对国外而言还比较高,今后,国家可能会出台一些汽车物流方面的专项规划,以提高国际竞争力。

专业分工 协作运行(二级)

借助外部资源,利用第三方物流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集中优势做专业,借助外力搞协作。由于任何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很难全面开花,因此汽车制造企业应把资源集中于自己最擅长的主业上,而把物流等辅助功能留给汽车物流公司,成为供应链的管理者,对外通过业务外包实现企业外部资源的杠杆利用,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第三方物流为汽车供应链提供物流及信息流服务,避免供应链内部脱节。在汽车零部件采购供应的环节中,可通过引入具备协调中心功能的第三方物流系统,减少供需双方的库存,增加供应链协调性,改善供应链的服务水平和运作效率。

信息作战 集成管理(二级)

汽车物流企业可以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供应链管理运行的支持系统和平台通过信息共享和集成来减少协调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对整个物流系统实行管理,从而提高运行效率。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汽车供应链中的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构建一体化物流运营系统;可以通过采用条码技术、EDI技术、订货系统、POS系统等,做到系统各成员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需求信息并及时响应。构建高水平的物流信息系统,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使物流信息化、网络化成为企业实现其物流管理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企业通过数字化平台及时获取并处理各种信息,提高对客户需求的反应速度。

健全机制 良性运行(二级)

汽车物流业应树立现代物流理念,健全企业物流管理体制,从企业组织上保证物流管理的有效进行。重新审视企业的物流系统和物流运作方式,吸收先进的物流管理方法,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寻找改善物流办法,降低成本。物流管理应从战略高度重视物流创新,如果不从观念上加以重视,任何实质性的创新都不会发生。

汽车物流业关键成功要素 (一级)

汽车物流需要具备专业的汽车物流设备、汽车物流技术、IT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汽车供应链解决方案、xx的专业物流人才、资金规模以及合作伙伴等等。汽车物流行业在进入初期需要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运行过程需要一定的流动资金。一般来说,汽车物流市场上的xxxx如安吉天地、长安民生、吉林长久、福田物流、武汉中原、中远日邮、中铁伊通,均有强大战略汽车企业作为合作伙伴。

关键成功要素具备四大特点。

首先,汽车物流业所涉技术较复杂,包括运输、仓储、保管、搬运、包装、产品流通等物流环节,以及原料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件商、物流公司;零部件物流、成品物流、售后配件物流。

其次,汽车物流服务的专业性,供应物流需要专用的运输工具和工位器具,生产物流需专业的零部件分类方法,销售和售后物流需具备相应的汽车保管专业知识。

再次,汽车物流是一种高度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行业,知识密集性体现在汽车物流需要专用的运输、装卸设备,需要实现“即时生产”、“零库存”、“零公里物流”。

{zh1},汽车物流的服务依附性,中国汽车物流企业对汽车制造企业有较强的相互依赖关系。目前中国有实力的汽车制造商绝大多数有外资背景,把物流专业服务能力作为重要的合作前提,与优秀物流企业形成长期战略联盟。本文转自2010年25期《航运交易公报》(6月29日)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汽车物流业未来的探索- 赵梅阳- 职业日志- 价值中国网:中国{lx1}的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