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政出多门 车企将困网中央? 张少华 “请你再为我点上一盏烛光,因为我早已迷失了方向。我掩饰不住的慌张,在迫不急待地张望。生怕这一路,是好梦一场。而你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轻易就把我困在网中央。我越陷越深越迷惘,路越走越远越漫长……” 张学友的这首歌,似乎唱出了我国不少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厂家的内心的困惑。 从乙醇汽车、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到今天“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纯电动汽车热潮,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大方向就如同忽来忽去、飘浮不定的东南西北风。 就像黄安唱的那样,“与你相逢其实就象一个梦,梦醒无影又无踪,总是看了不能忘,总是过了不能想,总让我为你痴狂。让我爱上你,其实没什么道理,明明知道不可以,让我痛苦为了你,让我快乐为了你,没有你还有什么意义。看那东南西北风吹着不同的脸孔,难道新能源汽车只是一阵风?” 前不久,我国有关部门好不容易顶着国内不少专家学者的批评指责,统一了发展纯电动汽车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大方向,而如今这一政策可能生变(见搜狐汽车日前报道,“两部规划撞车发改委工信部"暗战"新能源汽车” ),这着实让人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捏了一把汗。 据报道,在工信部按照国务院要求制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同时,而发改委也在自己制定另一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规划,且双方没有进行过任何沟通。 在深深叹息之余,笔者不禁想起了发改委与环保局博弈国Ⅲ排放标准的往事。当时发改委要延期国Ⅲ排放标准但环保局说不,搞得广大车企无所适从。 那一年,力求减少环保压力的国家环保总局希望国Ⅲ排放标准尽快实施,而主管价格的发改委对石化双雄提出的国Ⅲ油品须“优质优价”方案说NO,导致排放标准的具体实施日期摇摆不定,汽车生产厂家左右为难。 “不管实施条件如何国家提高机动车排放标准的决心不会动摇”的国家环保总局坚持2007年7月1日起我国将全面实施国Ⅲ排放标准,而针锋相对的发改委主张“由于油品质量跟不上,国Ⅲ排放标准迟至2009年12月31日实施”。{zh1},双方不得不进行折衷妥协,机动车国Ⅲ排放标准推迟至2008年7月1日在全国全面实施。 值得注意的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如果出现多个部门的博弈情况,则产生的后果要严重得多。 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实施折衷妥协,大不了就是提前或推后几年的事情,汽车生产厂家、石油加工企业在环保升级方面投入的真金白银至少不会打水漂。即便是推后几年,也只当为他们留下了充裕的时间以更好地满足新排放标准的实施。 但是,发改委与工信部这次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大方向的多重规划问题,一旦产生路线分歧或利益争夺,则无疑将使众多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损失惨重。而且深受新能源汽车未来政策影响的自主品牌,由于研发能力较为薄弱、研发资金并不充裕,比起跨国巨头们来说,更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因为,后续的政策波动必将导致各种补贴政策的变动,在某一技术路线下赌巨资的自主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如果不能享受到政策的优惠、国家的大力扶持,势必将无法收回巨额的人、财、物投入。 如果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方面国家两个部门出现两个声音,负面影响不言而喻。除了会让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无法适从之外,部门“公权力”的威信将受到民众、媒体的质疑且在其政策的反复变化过程中不断流失。 这种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据悉,2009年初曾制定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发改委,是在吸纳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专家的基础上制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而名正言顺主管汽车行业的工信部,是在吸纳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技部863项目组一些专家的基础上制定另一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 并且工信部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是工信部牵头,由几个部委共同制定。 各部门职责分工为:工信部牵头负责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相关工作,牵头拟定电动汽车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相关标准;能源局牵头负责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的相关工作,根据电动汽车的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牵头拟定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并负责将其与国家能源规划相衔接;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则牵头组织制订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的国家标准,并负责牵头组织协调几部委拟定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的相关标准,按规定程序审查颁布。 在其2011年~2020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讨论稿中,明确我国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战略取向为纯电动汽车, 重点突破动力电池、电机、电动技术,推进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汽车的产业化。从研发和产业化两个层次考虑,从五个部分提出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产业布局和政策措施,内容涉及研发生产、市场推广、售后服务和回收利用等各个环节,并制订相应的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投融资政策等。 而目前仅仅保留了对汽车行业一些投资项目的审批权力的发改委,委托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专家制定了“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技术政策”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前者已经定稿,预计不久公布,后者还在征求意见中)。 可见,工信部与发改委的规划撞车已经无法避免! 但梢公多了打翻船。 政出多门,只会加重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厂家的困惑和负担。 笔者希望,经过充分沟通协商、深思熟虑后推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能够达成一致并坚定持续的推进下去,而不要变动。 因为谁都知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 本文{dj2}提供给搜狐汽车,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