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街头现禁止施舍警示牌引市民热议(图) - 实时新闻- 沙发网实时新闻

  近来,在省城石家庄“迎宾大道”裕华路与建设大街交叉口,交管部门竖起的两块交通“新式”警示牌引来广大市民议论纷纷。“为确保道路交通安全,严禁向乞讨人员施舍钱物”的警示语赫然入目。社会各界对此看法不一。对于广大驾驶员来说,停车等待红灯的间隙,对于车窗外行乞者伸来的手,你是愿意摇下车窗玻璃递给对方一角或一元钱,还是干脆紧闭车窗视而不见?究竟该不该给乞者递钱?给对方钱物就是在助长对方的气焰?广大市民纷纷发表着他们各自的看法。

  交通道口挂起“禁止施舍”牌

  6日中午时分,在建设大街裕华路口,记者果然发现这样的两个牌子,分别位于路口的西侧和北侧,沿裕华路自西向东行驶的车辆,以及沿建设大街由北向南行驶的机动车驾驶员,行至路口时一眼就能看到这样的醒目字样:“为确保道路交通安全,严禁向乞讨人员施舍钱物”。

  记者采访当天的室外温度达到40度,记者到时正值14时许,因天气炎热,或许是乞讨者也嫌天热在“午休”,也可能是他们当时正“转战”于其他路口,记者到时并没有看到他们的身影。但当时该交叉口车辆川流不息,炎热的气温和强烈的日照使人焦躁不安,人们行色匆匆,有些急于过马路的行人不惜冒险穿梭于行驶的车辆之间,惊险之像时刻酝酿。

  但在此之前,记者不止一次从裕华路建设大街路口、平安大街路口经过时,多次看到有衣衫褴褛的人,在驾驶员等待红灯时或车流放缓时,他们不蔽烈日,奔走于各个车辆之间向驾驶者行乞讨,他们中,有的背着孩子敲打司机的玻璃,有的拿着简陋的工具帮汽车擦玻璃或拂去车上的尘土,以此乞求对方的施舍,丝毫不避让行驶过来的车辆,而如果有司机不愿出手给钱,有乞讨者便赖在车前死磨硬缠,大有不给钱就不走人之势,更有甚者干脆当街跪倒在地,令驾驶员难堪xx。而所有上述行为均发生在川流不息的快车道上,路面安全状况确实令人揪心。

  赞成者:扒者乞讨易酿事故发生

  “交通部门这么做也是为了咱们的交通安全和省会的交通秩序,就在这个路口,本来行人有时就不遵守交规,每次碰上红灯停车,这些乞讨人员就走上机动车道,向司机或者乘客寻求施舍,经常会出现危险,每次开车到这,我都捏一把汗,现在到了夏天了,天气热,日光刺眼,行人和司机有时都很急躁,稍微一不注意,就会发生事故。”司机张先生向记者诉说着他对此的看法。

  6日当天,记者驱车还转了裕华路平安大街口、中山路平安大街口,以及中山路建设大街,但在这几个路口均没有看到“禁示施舍”的警示牌。记者随机采访了街头市民,在受访的约20日当中,约60%的市民对此持赞成态度。“就是不能这这些人钱,这么做等于是助长了他们的乞讨行为,长此以往他们会越来越得寸进尺,路口发生交通事故也就在所难免了。”

  反对者:献不献爱心应是自愿

  “我觉得交管部门树这个牌子有点儿不妥,虽说是为了规范交通秩序,为了大家的安全,可是愿意不愿意施舍财物是人家的事儿,总不能连人家的爱心都不让献了吧,何况那些堵着车散发小广告的人都没人管理,反倒先管理这些乞讨的人未免有些冷酷、不近人情。”市民张女士对此发表了看法。

  “献不献爱心是个人的意愿,怎么能用‘严禁’来约束人呢?再说这是一个道德范畴的问题,不应该由有关执法部门来强行禁止。”市民代先生显然同意张女士上述看法,“在槐安路与育才街口、槐安路与建设大街路口,经常有向停车等红灯的车辆塞发销售楼盘、商铺,以及洗浴中心的小广告或卡片的,他们的行为同样影响交通安全,交管部门为何不也给他们挂个‘严禁’的牌子呢?”

  采访中,还有部分市民发表了各自不同的看法,甚至有些人认为这些乞讨者是“职业乞丐”,占用公共资源行乞,不仅亵渎了人们的爱心,而且影响公共秩序,影响市容。“他们的背后或许有幕后黑手在操控,这些乞讨者只不过是被人利用的工具,这应该算是个社会问题,有关部门应该对此深挖、严打,不应仅仅停留在问题的表面做文章。”

  悬挂警示牌事出有因

  6日下午,记者联系到市交管局设施大队的彭连升队长,彭队长表示此警示牌确系他们所悬挂,会引发这么多的争议确实始料未及。当初他们处理“堵路乞讨”时,曾派专人专门管理易被乞讨者拥堵的区域,可是效果不好,后来才决定竖起此类警示牌,来约束司机,进而达到改善道路状况的目的。

  “以前我们会将这些乞讨者送到救助站,可是没过几天,又大批地返回,继续乞讨,为此,耗费了大量人力,却不见效果。之后,经过商讨决定制作此类警示牌,希望在司机方面杜绝乞讨人员拥堵交通路口的现象。在标语的采用上,觉得‘严禁’更有约束力,会起到更好的效果,没想到会引起市民的误会,我们会马上讨论,尽快作出处理。”

  关于市民对“交管部门只管乞丐,不管散发小广告者影响交通安全”的质疑,彭队长表示这是工作安排的前后问题,“交通路口散发小广告人员的问题已经得到重视,只是前者安排靠前而已。”

  律师建议将“严禁”改为“请勿”

  记者为此采访了市政协委员、河北世纪方舟律师事务所的康君元律师,康律师表示,针对乞讨人员堵路乞讨的问题,他很早就向市政协做出过提案,希望交管部门采取措施。

  “我的看法有两方面,{dy},交管部门的做法无论从它的本身职责,还是公共安全出发,都是值得肯定的。乞讨人员的这种乞讨方式确实影响了交通顺畅,甚至将自身安全和他人安全牵连在一起,也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市容,需要治理。第二,从施舍者和乞讨者方面出发,施舍者有‘施舍财物’的权利,乞讨者有生存的权利。在没有相关法律禁止两者行使权利的情况下,做出‘禁止’的行政行为是不恰当的,不过交管部门显然只是想树立一个有约束力的‘提示牌’,提示牌本来就是不具有约束力的,所以才会造成市民们的一些看法。这种警示牌的性质本应该是行政倡导,可是带上‘严禁’字样,就变成了行政约束,法律没有赋予交管部门‘禁止施舍’的行政约束权利,所以,这个牌子从措辞上会带有滥用职权的嫌疑,建议将‘严禁’改成‘请勿’。”

  “城里磕头,家里盖楼”让救助人员哭笑不得

  对于部分市民对行乞者的质疑,记者联系到市救助站,救助站万科长向记者介绍了他们在收容、护返乞讨人员方面的情况。

  “有些是真的遇到困难,被逼无奈才流落街头,他们是很愿意接受我们的救助的,多数都会自动寻求帮助。可是很多乞讨人员根本不想改变现状,他们大都是家庭式,甚至是家族式的,乞讨对他们来说就是‘工作’,我们救助站的救助反而被视为干扰他们工作的行为,经常拒绝我们的收容救助,有的时候工作人员护送外地乞讨者返乡,回来时竟然发现他们早早又在原地乞讨了,速度之快,让我们哭笑不得。我们甚至在护送他们返乡的过程中听到‘城里磕头,家里盖楼’的顺口溜,着实让人吃惊。”

郑重声明:资讯 【石家庄街头现禁止施舍警示牌引市民热议(图) - 实时新闻- 沙发网实时新闻】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