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上海世博园_雁过留声(地理空间)_百度空间

       世博会太大了,想看个大概其也须要三五天时光,细看至少一周。
       世博会汇集了各个国度的文化、艺术背景,是对多元文化的懂得和领悟。

       单位组织到世博会去参观,可以说是选对了日子,5号天气阴而有风,对游园是天赐订良机!

        同去的一位同事总结得好:如果你去过世博园,你就是一位站士,如果你排过中国、德国、法国、沙特日本等馆,你就成了一名站将,如果你排过上述中的三个,你就是一名站神,如果你都排过上述几个馆,那么,你就成了传说中的“都站胜佛”了!我们到世博园时,发现到这里的外国人较少,可能是他们怕排队,这就使我感到,这差不多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世博。长时间的排队,同样也降低了我们游世博的激情和质量。可以说,不到世博不知道中国人多啊!

但世博让最让我感动的这里的志愿者,他们是世博能成功的保障!!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zd0}规模记录。
     

       建立“和谐城市”,是从根本上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和谐,在形式上体现为多文化的和谐共存、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胞的和谐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和谐城市”的理念将为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提出更新的挑战,并将之引入更高的境界。      

       21世纪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预计到2010年,全球总人口将有55%居住于城市。因此,对未来城市生活的憧憬与展望是一项全球性的课题,它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人民都休戚相关。作为首届以“城市”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世博会展期里,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将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传播先进城市理念,从而为新世纪人类的居住、生活和工作探索崭新的模式,为生态和谐社会的缔造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动的例证。

创新是世博会亘古不变的灵魂;跨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是世博会一如既往的使命。“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文化多元、合作共赢、面向未来”。上海世博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弘扬“创新”和“融合”的主旋律,创作一曲人类新世纪的美妙乐章。
      当我们参观了好几个不同的国家的展览馆时,我们不难发现,对“和谐生活”和“和谐城市”的追求和实践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并且正越来越彰显在人们为明天城市所描绘的蓝图之中。建立“和谐城市”,是从根本上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和谐,在形式上体现为多文化的和谐共存、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胞的和谐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和谐城市”的理念将为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提出更新的挑战,并将之引入更高的境界。世博会将以“和谐城市”的理念来回应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

       具体讲来,游世博园首先磨练了人的耐力。这一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耐饥耐渴。参观世博园展馆,到各展馆排队长的要8小时,短的也要2小时以上,所以要挨饿忍渴。不然,诸多不便。比如去沙特馆门前排队,至少6个小时以上,你说谁还敢正常饮水进食?就算你带上食品和饮料,排队时也不妨碍吃喝,但吃了喝了的东西总要排泄吧,夹在那么庞大的队伍中间,如何能进出自由地上卫生间呢?就算排行队伍让你出去,但你再想进来排到原处那是不成的,又非得从后头排起不可,前面的功夫岂不白费?去排队时间较长的展馆,一般游人都会作好充分准备,少吃少喝,排队期间不吃不喝。二是耐苦耐累。排队是很累的,干站着,人挤人,不仅腿酸,而且腰疼,甚至头昏眼胀。笔者排队参观意大利展馆,排队时间仅2小时内,就引发了腰伤的老毛病,尽管痛的要死,也只能咬紧牙关坚持。三是耐憋。拉撒是人之正常行为。象我们坐办公室的人员,平常一般隔2小时要上一趟卫生间。但游世博园排长队,容不得你正常去卫生间,所以就得憋,说来也怪,游园那几日,我讲究饮食,竟然一般要6—7个小时才上一次卫生间方便

       每日多达50余万人。这回真让我弄懂了“游人如织”的涵义,游园就是艰辛排队的经历已刻骨铭心。从入口处开始排队,预检处要排队,检票处要排队,各展馆门前更要排队,而最难排的是各展馆门前的排队。如沙特馆,最长排队时间高达8个小时;日本馆,排队时间要在5个小时上;就是意大利、芬兰等一般展馆,也要排队2—3个小时;无需排队的仅非洲联盟展馆、亚洲联盟展馆等少数几个展馆。排队虽艰辛啊。

      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足足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由7种红色组合而成。馆体颜色由上至下依次由深至浅,能在白昼不同阳光折射和夜间灯光投射及不同视觉高度等条件下,形成统一的具有沉稳、经典视觉效果的红色。此外,中国馆红板选用金属材料,采用灯芯绒状肌理方案,不仅为中国馆穿上了更具质感的“外衣”,也为原本张扬、跳跃的红色赋予了稳重、大气的印象。

低碳环保的电瓶车。

       台湾馆的设计概念来自于“孔明灯”,台湾馆的主题为“山水心灯——自然。心灵。城市”,以呼应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旨。依照台湾民间传统习俗,凡重要节庆皆会透过放孔明灯来祈求平安、幸福、和平,因此台湾馆运用此设计理念来传达祈福许愿与净化心灵的意涵,鼓吹“回归自然”、“回归心灵”的新城市文明,亦透过孔明灯,让参观民众能为已、为社会、为世界齐心祈福,也向世人传达台湾充满大爱的心灵。

    

世博文化中心

       尼泊尔 展馆以大型佛塔形式为主体,周围环绕数个代表不同历史时期的尼泊尔民间房舍,展现尼泊尔工匠杰出的建筑和艺术才华。馆内展现寺庙之城——加德满都城两千余年历史中作为建筑、艺术、文化中心的几个辉煌时刻,探索它的过去及未来,为城市寻找灵魂。

日本馆前服务员

        日本馆 这是一座“会呼吸的展馆”,“凹槽”和“触角”喻意生命体的“嘴、耳朵、鼻孔”和“手指”。半圆形的大穹顶呈淡紫色,像一个巨大的蚕茧,故名“紫蚕岛”。日本馆是上海世博会各国家馆之中面积{zd0}的展馆之一,同时也是日本参展世博会史上规模{swql}的展馆。展馆高约24米,外部呈银白色,采用含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超轻“膜结构”包裹,形成一个半圆型的大穹顶,宛如一座“太空堡垒”。

哈萨克斯坦馆

       乌兹别克斯坦 具有传统特色的层叠木格窗围栏环绕展馆四周,随阳光的照射而不断变化色彩。“彩带”和“结扣”流畅地连接馆内各展区,形成一个贯通的整体,象征时间、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交融与更迭。

我进的国家馆不多,但伊朗馆不要排队,进去后觉得非常值得一看。

伊朗馆门口有波斯特色的壁画。

卖纪念品的伊朗小姐。

注意,这一小块波斯挂毯的价格,380万,开始我认为380元,没看到万!

价格高啊!!

与馆长合影。

黎巴嫩馆,展馆以“会讲故事的城市”为主题,涉及黎巴嫩人文风俗、自然风光及历史古迹,真实呈现黎巴嫩面貌,生动讲述古老城市的发展历程,用意巧妙,别出心裁。

朝鲜国家馆非常有特色,墙壁是一面国旗。

里面有{lx}的著作。

这位小姐来自平壤。汉语说得不错啊。

卡塔尔馆

       阿联酋馆,展馆设计灵感源于富有xx色彩的沙漠中陡然起伏的沙丘,体现出阿联酋不断变换和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与城市风貌。远观,犹如烈焰红唇;近看,仿佛是流动的沙丘;用手去触碰,发现原来是“魔术戏法”:建筑表面的玫瑰金色不锈钢板材呈现出的富于变幻的色彩,角度、色泽不同,形成流动沙丘的光感。整个阿联酋馆由三座高达20米、连绵交织、大小不同的“沙丘”组成,分别代表古代、现代和未来。为体现逼真的效果,阿联酋馆的外部呈现出沙丘特征:在向风的一面,呈“沙丘”弧形的不锈钢板在阳光下金光闪闪,变换出沙漠特有的玫红色和热浪,呈现出xx沙丘的瑰丽;同时,它又将上海的风偏转,保护光滑且半透明的背风面,使其免受强风和烈日的伤害。这种特殊的结构使整座建筑产生一种流动的感觉,每当微风吹过,观众似乎能感觉到“沙丘”在移动。

沙特阿拉伯馆,热门馆啊!!

       主体建筑像一艘高悬于空中的巨船——月亮船。乘上这艘船,回头可望见一千多年前中国与阿拉伯世界之间“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场景。朝前看,象征中沙两国交流合作、中阿两大文明融合共生的一棵棵枣椰树,枝繁叶茂、生机盎然。顶层树影婆娑,充满沙漠风情的空中花园演绎来自沙漠的绿洲。

尼泊尔馆

       印度馆的建筑灵感来自位于艾哈迈达巴德的SiddiSyed寺,将是一种“看似不可能”的建筑,它不仅有一个巨大的赤红色中央穹顶,造型类似xx的泰姬陵,还将是一个集多元宗教特色于一身的建筑。 中央穹顶象征着印度“万象和谐”的主题,它的设计灵感来自桑奇佛塔,是印度教等宗教中经常出现的建筑风格。

不过说老实话,印度馆不昨的。

沙特阿拉伯馆,要排6小时啊!我是不会进去的!

还是中国馆好看!

德国馆,开放状的建筑外形轻盈而飘逸。

       荷兰馆展馆由长约400米、向空中延伸的“8”字形街道和26个错落有致地“悬挂”在街道两旁的微型展馆组成。 “快乐街”代表着一个理想化的城市,展现现代城市生活的合理规划,充分展示荷兰在空间、能源和水利方面的创新。

荷兰国花。

意大利馆。

大刺猬英国馆。

小国克罗地亚馆

白俄罗斯馆很适合小朋友们观看。

通用汽车企业馆。

中国航空馆,象一只大蜗牛,不好!

万科馆,用麦秸秆压制而成的麦秸板是展馆最主要的建筑材料。此外,展馆将通过热压和风压两种自然通风的模式,尽可能{zd0}化自然通风,减少空调使用的时间,降低展馆在运营过程中的能耗。

石油馆展馆外墙上下由纵橫的油气管道交错编织,极富时代感和行业特色。

葡萄牙馆展馆用大量环保xx的软木筑成外立面幕墙和展区墙壁贴面。

      捷克展馆的外观将体现捷克首都及历史中心布拉格的风貌,外墙为白色,表面覆盖由硬橡胶制成的冰球。在捷克馆白色的外墙上,遍布着黑色橡胶制成的“冰球”,拼出了布拉格老城区的地图。

参观者可通过家具、器物、服装等展品了解斯洛伐克历史,还可以穿上古代的服装留影。

展馆内空间曲线呈现优美的“8”字形,高低错落,层次感极强。

      拉脱维亚展馆的外墙以森林、海洋、陆地、天空、风等为设计元素,由10万个彩色透明的塑料盘组成,微风拂过,塑料盘在空中随风摇曳、闪闪发光。展馆入口是一个向上的螺旋形楼梯,寓意人类生生不息的发展。

展馆是一座复古而创新的“藤条篮子”建筑,外墙由藤条装饰,就象一个大竹蓝。

瑞士馆被一层神奇的红色“幕帷”包裹,这层幕帷不仅可以自然降解,还会随风发光。

法国馆被一种新型混凝土材料制成的线网“包裹”,仿佛“漂浮”于地面上的“白色宫殿”。

蓝色海洋文化源地。

冰岛的外墙使人想起冰岛火山灰。



郑重声明:资讯 【游上海世博园_雁过留声(地理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