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寻觅访鞍钢——鞍山拍记(二)_普通一兵_新浪博客

 

 

    “三春艳丽气象新,八面和风踏青行”,六月的鞍山,大地回春,阳光明媚,正是踏青的好时节。在这鸟语花香的日子里,敞开自己的心灵,走近大自然,寻访历史文化古迹,陶冶情操,增长知识,不失为一个上佳的选择。鞍山是东北地区{zd0}的钢铁工业城市,中国{dy}钢铁工业城市,有“共和国钢都”的美誉,是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

    为响应文保论坛“做好2010年文化遗产日活动”的号召,紧密围绕今年“文化遗产,在我身边。”的文化日主题,于2010年6月6日与鞍山、辽阳、沈阳三地网友共同举办“相逢钢城,回顾历史”外拍活动,宣传文保,以实际行动来迎接文保论坛成立后的{dy}个文化遗产日!

 

 

    鞍钢老1号高炉始建于1917年3月,1919年4月29日正式点火生产。它是料罐式高炉,高炉有效容积633m3,年生产能力为50万吨,主要产品是制钢生铁、铸造生铁和水渣。冷却方式为水冷却,运输方式为渣铁罐运输。炉前系统主要设备有:开口机、转炮、吊车各1台,打夯机、堵渣机各2台。上料系统主要设备有:卷扬机室、沟下操作室各1座,重量车1台,料罐2个,矿石车3台。

    炼铁总厂这座老1号高炉代表着鞍山作为新中国钢都的光荣历程,是展示鞍山东北老工业基地深厚底蕴的一个重要平台,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它曾为满铁生产生铁195.7243万吨,使中国的钢铁资源遭受空前洗劫,是日军侵华的见证;它功勋卓著,为新中国建设立下汗马功劳,见证了鞍钢火红的年代……

 

 

 

    大白楼,鞍钢的标志性建筑,又称鞍钢本社。作为60年前解放鞍山的战场之一,大白楼见证了这座城市和鞍钢的沧桑变化。硝烟散尽,大白楼成了鞍钢机关的办公楼,上世纪60年代初期,鞍钢为满足办公需求,在楼顶又接高一层,但仍保留原有的建筑风格。

    xx时期,鞍钢停产,武斗开始了,大白楼成为造反派争斗的焦点。xxx总理亲自在中南海西花厅组织两派代表开会,制定制止武斗、恢复生产的十二条协定。改革开放后,鞍钢发生了xxxx的变化,如今的大白楼依然是鞍钢生产的指挥中心,是鞍钢运转的枢纽。

 

 




    2009年9月10日,由中宣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的“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揭晓,鞍钢“老英雄”孟泰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在鞍钢大白楼前的花园里有座孟泰塑像,这是他的生平简介。

 

 

    在鞍钢南门有座两层日式建筑,为保卫机关办公楼,疑似当年的满铁鞍山驿医院。下图为辽阳博物馆贾铭老师收集的鞍山历史照片。

 


    出了厂区,驱车来到在一座立交桥下,有一座鞍钢钢研所,也是当年的老建筑之一。为拍摄这张照片,害得我蹲在马路沿上足足有5分钟。

 




{zh1},贴上一张网友辽阳渊萌为这次拍记拍摄的合影留念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历史寻觅访鞍钢——鞍山拍记(二)_普通一兵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